第一章绪论
一个民族的建筑是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成为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本身也构成民俗环境的一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独具的文化色彩。在我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特点的民居建筑,尤其云南这块多民族共生的土地,建筑文化更是璀探生辉,有汉族的“一颗印”,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彝族的“土掌房”,纳西族的“石头房”,哈尼族的“蘑燕房”等等。这些民居建筑也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和观光者前来。
然而,像傣族的“竹楼”、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燕房”这些民居建筑并不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更倾向于住高楼大厦,住坚固、敞亮的房屋。村民要削平这些老式的传统建筑,而许多学者、政府想要保护。尤其是旅游的大力开发,以及许多传统民居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民居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到民族村寨旅游。传统建筑的存废问题在这个环境之下便处于逾她的境地。为什么当地的村民想要削平,而学者和政府却要保护?游客要到这里旅游观光究竟是什么原因?
笔者所调查的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的蘑燕房当然在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之列,大批的中外游客到这里旅游。但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当地村民并不觉得他们的蘑薛房建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认为它们好住,也不认为它美。而游客为什么要到这里旅游呢?当地村民之外的他者,包括政府、学者、游客,为什么会认为它美,而且要大力保护和传承呢?对于同样一种事物,人们对其的看法往往是一样的,对美的认知有个共性和固定性。那么,同样是蘑燕房,为什么当地村民和他者有如此的差异呢?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在本文中试图通过阐述他者与蘑薛房以及当地村民与蘑薛房的关系,探究他者和当地村民对蘑燕房产生不同审美感受的原因。............
................
第二章筲口村及其蘑链房
第一节筲口村的基本概况
本节将简要介绍田野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旅游业发展概况,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箐口村的整体认识。
一、地理位置
箐口村隶属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新街镇位于元阳县西北部,在东经.102° 40'至东经102° 49',北玮23° 5'至23° 13'之间。箐口村与新街镇政府所在地相距6.87公里(其中村子到晋宁至思茅公路的弹石路870米),距县城南沙镇30公里。
二、自然条件
箐口村坐落于海拔1600米左右的半山腰,占地面积约5公顷。箐口村村民生产活动区域的海拔1400至1800米之间,属山地季风气候垂直分带的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积温4200°C-500(rC,持续254天-286天,农作物易受春秋两季的低温影响,夏季还经常高温不足。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倒是茶叶易于发展。这里的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湿季节明显,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每年5-10月为雨季,年内50%的降雨量集中在6月至8月。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
三、人文条件
据统计,截至2010年7月,全村有206户,共960多人。其中98%为哈尼族,只有少数为汉族、彝族等其他民族。村中的人口姓氏由大李、二李、小李、张、卢几个大姓以及高、马、杨、罗、刀等一些小姓组成。村寨与黄草岭、大鱼塘、全福庄等哈尼族村寨相接,其农田也连为一片,形成壮观的梯田。
四、旅游业发展概况
箐口村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1999年。处于旅游地发展中的探查阶段。没有任何旅游接待设施,游客人数较少,大多是摄影爱好者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处于旅游地发展阶段中的参与阶段。国内外许多媒体、学术机构对哈尼梯田、哈尼文化的报道和研究持续不断。电影《山里的雕塑家》的上演,大型画册《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出版,《稻田奇迹——元阳梯田》的发表,元阳梯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华的风度”、“大山的雕刻家”、“哈尼梯田甲天下”等赞誉被赠与了哈尼梯田和哈尼人。...........
...............
第三章村民和蘑菇房的关系16
第一节村民与蘑菇房的生活...........................................................................16
第二节村民与蘑菇房的文化...........................................................................16
一、蘑菇房与自然和谐相生........................................................................17
二、蘑菇房与哈尼迁徙史.............:..............................................................18
三、蘑菇房与哈尼农业经济形态................................................................19
四、蘑菇房与哈尼梯田文化........................................................................19
五、蘑菇房与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20
(一)蘑菇房与哈尼族的火崇拜.....................................................................20
(二)蘑菇房与哈尼族的鬼神崇拜.................................................................21
(三)蘑菇房与哈尼族的祖先崇拜.................................................................. 22
六、蘑菇房与哈尼人的建筑文化................................................................ 23
第三节村民对蘑菇房的看法........................................................................... 23
一、村民不喜欢住老式蘑菇房..........................................:......................... 23
二、村民喜欢新式蘑菇房............................................................................ 26
第四章他者和蘑菇房的关系.................................................................................. 27
第一节政府对蘑菇房的保护........................................................................... 27
第二节他者对蘑菇房的看法........................................................................... 28
一、蘑菇房是一种旅游商品...................................................................... 28
二、蘑菇房又是观赏对象...................................................:........................ 29
第三节蘑菇房与他者的审美距离................................................................... 31
第五章文化差异与审美距离.................................................................................. 34
第一节“距离产生美”.................................................................... .................. 34
第二节“异文化”的魅力................................................................................... 36
结语
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中,他认为主客体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艺术作品的形式都是形成“心理距离”的重要因素,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由于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震撼我们的心灵,而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笔者认为,异文化也是形成“心理距离”的重要因素。距离使司空见惯的事物发出奇异光彩,让人们进入审美之境。而在异文化中,日常事物和主体间的距离拉大,客体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分离。同时,也就是在异文化中,才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距离使主体对客体产生美感,而文化差异,使审美距离随之拉大,因而主体更能对客体产生美感。所以说,文化差异拉大了审美距离。也正因为此,当地村民和他者对蘑菇房有不同的审美感受。
同一种民居建筑,而当地村民和他者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由此,回到文章一幵始提出的传统民居的存废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箐口村民一句“建高楼就没人来这里参观了”这样朴实的话语,更是讲出了村民们的心声。所以我们应充分遵从文化持有者有关艺术的知识和观点。传统文化要保护,要得以传承,但更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当地村民的愿望。
艺术知识观点下的审美距离与文化差异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蘑菇房,文化整体观,审美距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