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优秀毕业论文5篇「语言学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91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语言学论文范文怎么写?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它的任务是研究、描写语言的结构、功能及其历史发展,揭示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的共同规律。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语言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写作参考。


表 1 动作动核结构


语言学论文范文一: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

本文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梳理与述宾短语相关的理论,并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拟研究解决问题、语料、研究对象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第二章汉语述宾短语概况,阐述汉语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说明述宾短语所带宾语的范围、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等等。第三章汉语述宾离合词,阐述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在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下去解释说明离合词的离析形式Ax B/B(x)A、离析方式、语法特征。此外还分析了述宾离合词现象产生的基础、述宾短语的语言功能、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等等。第四章述宾短语的词汇化,阐述述宾短语的“自由性”和“粘着性”,涉及到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汉语的词汇化以及粘着性的熟语和词组的概念与范围等等。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1.2.2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1.3.1 本文要采用的方法

1.3.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3.3 语料来源

1.3.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汉语述宾短语概况

2.1 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

2.1.1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V)

2.1.2 述语短语中的宾语(O)

2.1.3 动词性联合短语充当述语成分

2.2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特点

2.2.1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来源

2.2.2 述语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2.2.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情况

2.2.4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

2.3 结语

第三章 汉语述宾离合词

3.1 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

3.2 离合词的离析形式 Ax B/B(x)A

3.2.1 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3.2.2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离析程度

3.2.3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语法特征

3.2.4 述宾结构是离合词产生的基础

3.2.5 述宾结构的言谈功能

3.2.6 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

3.2.7 述宾结构言谈交际

3.2.8 离合词Ax B离析方式成因分析

3.2.9 宾语的前面没有定语

3.2.10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3.3 结语

第四章 述宾短语的词汇化

4.1 述宾短语“自由性”和“粘着性”的来源

4.1.1 “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

4.1.2 粘宾动词的定义

4.1.3 汉语的语义变体

4.1.4 现代汉语X+P的词汇化

4.2 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特殊性

4.2.1 述宾短语XP词汇化的典型情况

4.2.2 述宾短语现代流行用语的概况

4.3 结语

第五章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

5.1 泰语述宾短语概况

5.1.1 泰语述宾短语的基本结构

5.1.2 泰语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5.1.3 泰语述宾短语的有限扩展

5.2 泰语的黏着性

5.2.1 泰语熟语

5.3 结语

第六章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对比研究

6.1 现代汉语特殊述宾短语

6.2 现代泰语特殊述宾短语基本结构

6.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

6.3.1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了”、 “???? /laew/了”

6.3.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着” 、“???? /yù:/着”

6.3.3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过” 、“??? /khoē:y/过”

6.3.4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好”、“????? /srēt/好”

6.3.5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完”、 “????? /srēt/完”

6.3.6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的重叠式

6.3.7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数量短语

6.4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7.1 汉泰述宾短语的特殊性

7.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扩展的相同点

7.2.1 汉泰使用动态动词来扩展述宾短语

7.2.2 汉泰语述宾短语使用数量词组来扩展

7.2.3 汉泰述宾短


语言学论文范文二: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

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意义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点

1.7 相关研究综述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1.7.3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2.1 构式的界定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3.1.1 构件分析

3.1.1.1 常量构件“有”

3.1.1.2 变量构件X、Y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3.1.3 语义分类

3.1.3.1 并列加合

3.1.3.2 整体强调

3.1.3.3 语义后重

3.1.3.4 转喻概括

3.1.3.5 隐喻延伸

3.1.4 语义整合层级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3.1.4.5 基本结论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3.1.5.1 语用驱动

3.1.5.2 话语功能

3.1.6 语用价值

3.1.7 结语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3.2.1 前期研究回顾

3.2.2 构件分析

3.2.2.1 常量构件“无”

3.2.2.2 变量构件X、Y

3.2.3 语义整合层级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3.2.3.4 基本结论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3.2.5 小结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3.3.1 相关研究现状

3.3.2 构件分析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3.3.2.2 嵌入成分X、Y

3.3.3 语义整合层级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3.3.3.5 基本结论

3.3.4 语用特点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3.3.5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4.1.2 变量构件分析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4.1.3 语义整合层级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4.1.3.4 基本结论

4.1.4 构式赋义

4.1.4.1 语用驱动

4.1.4.2 话语功能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4.1.6 小结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4.2.1 变量构件分析

4.2.1.1 语法性质

4.2.1.2 语义关系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4.2.2.4 基本结论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4.2.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5.1.2 X的构成

5.1.2.1 体词性的X

5.1.2.2 谓词性的X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5.1.3.4 基本结论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5.2.1.1 体词性成分

5.2.1.2 谓词性成分

5.2.2 语义整合层级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5.2.2.4 基本结论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5.2.3.2 作话题主语

5.2.3.3 作宾语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5.3.1.1 从问到非问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5.3.3 差别概说

5.4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6.1.1 不相关无构式

6.1.2 有重叠即量增

6.1.2.1 突出典型

6.1.2.2 加深程度

6.1.2.3 主观评价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6.2.1 整体性

6.2.2 离散性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7.2.1 频率的意义

7.2.2 频率的分类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第八章 结语


语言学论文范文三: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图 1 词-离合词-短语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之一,自古便与中国有密切往来。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愈发密切。随着中乌关系的友好发展,汉语在中乌交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需要大量汉语人才。近几十年来,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发展迅速,不仅开设了孔子学院、培训中心等专业汉语机构,同时,汉语教学也进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大学本科教育、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均有汉语课程的开设。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及现状

2.1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的汉语环境

2.1.1 前苏联时期的汉语教学

2.1.2 苏联时期的汉语教学

2.1.3 独立后的汉语教学

2.2 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的发展与现状

2.2.1 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2.2.2 撒马尔罕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

2.3 结语

第三章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调研

3.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相关制度与政策

3.1.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高等教育政策

3.1.2 乌兹别克斯坦各学段汉语教师提升进修与培训制度

3.1.3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赴中国留学奖学金制度

3.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

3.3 学习汉语的动机及其对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影响

3.4 对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的调研

3.4.1 交际法

3.4.2 任务型

3.4.3 多媒体使用

3.4.4 网络使用

3.4.5 汉语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方法

3.4.6 学生课外活动学习情况

3.4.7 学生学习汉语的收获与毕业后打算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的未来及现今所存在的问题

4.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发展建议

4.2.1 课前相关的文化导入

4.2.2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兴趣及加强其表达能力

4.2.3 加强本土汉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汉语知识及教学方法的提高)

4.2.4 建立培养汉语专业人才机制

第五章 教材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

5.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

5.1.1 学校汉语课程设置情况

5.1.2 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5.1.3 中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5.2 教材的外在形式

5.2.1 字号与字体

5.2.2 版面结构

5.2.3 插图形式

5.3 教材的内容结构

5.3.1 语音

5.3.2 词汇

5.3.3 语法

5.3.4 课文

5.3.5 练习

5.4 翻译模式

5.4.1 词汇翻译

5.4.2 语法解释

5.4.3 课文内容方面

5.4.4 练习方面

5.4.5 汉语教材的适用情况

第六章 汉语文化流行趋势带动下的教材发展

6.1 适用中小学阶段的综合性教材

6.1.1 适合小学使用的教材:《汉语乐园》

6.1.2 适合中学使用的教材:《跟我学汉语》

6.2 适用于大学阶段的综合性汉语教材

6.2.1 针对大学阶段的综合汉语教材:《当代汉语》

6.2.2 适用大学阶段的国别化综合汉语教材:《基础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程》

6.3 其他教材

6.3.1 成人教材

6.3.2 网络多媒体教材

6.4 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状况

6.4.1 本土化教材的概念

6.4.2 本土化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6.4.3 教材本土化的跨度

6.5 俄语版汉语教材的研究综述

6.5.1 中国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6.5.2 乌兹别克斯坦各高校、中、小学校所用的汉语教材综述

6.6 汉语教材编写及改进建议

6.6.1 教材生词编写的建议

6.6.2 教材语法编写的建议

6.6.3 教材话题编写的建议

6.6.4 教材练习编写的建议

6.6.5 教材文化内容编写的建议

6.6.6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材编写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展望

6.6.7 其他的相关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语言学论文范文四: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

汉语和泰语都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同属于孤立语,且它们都为SVO型语言,述宾短语的基本语序为V+O。本文将从离合词与粘着性两个方面,按照词汇化程度来划分汉泰两种语言的述宾短语,并从语法意义与功能表达进行对比分析。述宾短语的前项涉及到动作与行为,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意义,通常可以带多类宾语,而述宾短语的后项跟前项的述语进行搭配,并有多种词语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用来说明动作与行为具有多重意义关系:受事、对象、结果、工具、时间、处所、原因、施事、方式、目的、致使、复杂、等同等等。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1.2.2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1.3.1 本文要采用的方法

1.3.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3.3 语料来源

1.3.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汉语述宾短语概况

2.1 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

2.1.1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V)

2.1.2 述语短语中的宾语(O)

2.1.3 动词性联合短语充当述语成分

2.2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特点

2.2.1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来源

2.2.2 述语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2.2.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情况

2.2.4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

2.3 结语

第三章 汉语述宾离合词

3.1 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

3.2 离合词的离析形式 Ax B/B(x)A

3.2.1 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3.2.2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离析程度

3.2.3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语法特征

3.2.4 述宾结构是离合词产生的基础

3.2.5 述宾结构的言谈功能

3.2.6 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

3.2.7 述宾结构言谈交际

3.2.8 离合词Ax B离析方式成因分析

3.2.9 宾语的前面没有定语

3.2.10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3.3 结语

第四章 述宾短语的词汇化

4.1 述宾短语“自由性”和“粘着性”的来源

4.1.1 “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

4.1.2 粘宾动词的定义

4.1.3 汉语的语义变体

4.1.4 现代汉语X+P的词汇化

4.2 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特殊性

4.2.1 述宾短语XP词汇化的典型情况

4.2.2 述宾短语现代流行用语的概况

4.3 结语

第五章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

5.1 泰语述宾短语概况

5.1.1 泰语述宾短语的基本结构

5.1.2 泰语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5.1.3 泰语述宾短语的有限扩展

5.2 泰语的黏着性

5.2.1 泰语熟语

5.3 结语

第六章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对比研究

6.1 现代汉语特殊述宾短语

6.2 现代泰语特殊述宾短语基本结构

6.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

6.3.1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了”

6.3.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着”

6.3.3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过”

6.3.4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好”

6.3.5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完”

6.3.6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的重叠式

6.3.7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数量短语

6.4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7.1 汉泰述宾短语的特殊性

7.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扩展的相同点

7.2.1 汉泰使用动态动词来扩展述宾短语

7.2.2 汉泰语述宾短语使用数量词组来扩展

7.2.3 汉泰述宾短

语言学论文范文五:《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