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理论背景及研究概况
1.1.1 理论背景
汉语史的研究中,词汇的研究开展得最早,但与语音研究和语法研究相比,词汇的研究却相对缓慢。一方面是由于词汇系统本身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却是由于我国传统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解经作注”,关注的往往是一些生僻词,忽视了对常用词的研究,缺乏对词汇系统、词汇发展规律的研究。我国的语言学家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来推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王力先生在《文言常用词韵语》(1958)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且明确了“古汉语常用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不同时代词的使用频率来确定古汉语常用词范围。从此,常用词成为汉语词汇史重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增多。李宗江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1999)和汪维辉的《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是常用词研究的两本专著。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方法,李宗江认为“以语义场为单位的研究在常用词演变研究中应占据中心位置,无论就汉语科学的词汇史的建立,还是有利于词汇教学以及汉语词汇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种研究难度较大。”①语义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而来的,用来指语义的类聚。“语义场理论”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由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r)和瑞士的一些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来的。他们主张把词汇和词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认为场内的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拥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反对那种孤立的、原子主义式的研究。我国对“语义场理论”的运用开始于 20 世纪80 年代,第一本语义学专著是贾彦德先生所著的《语义学导论》(1986),随后又出版了《汉语语义学》(1992),对《语义学导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书中对汉语语义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语义场理论运用于汉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之中。符淮青在《词义的分析和描写》(1996)一书中将“词汇场、语义场”改称为“词群”,并且在书中专列一章对“词群”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语义场理论”的运用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
1.2 研究对象与语料范围
本文在调查统计各个历史时期语料的基础上,参考《古辞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认为古代汉语中,“遵、循、率、顺、缘、随、沿、傍(旁)、寻”这一组词在表示“按照某线路、标志行进”或“按照某准则行事”方面有共同点,构成一个小的语义场,本文称其为“沿循”语义场。本文以“沿循”语义场中的 9 个词为研究对象,统计语义场中各个成员的使用频率,分析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归纳该义场的演变特点,并探讨相关演变动因。关于汉语史的分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法,目前学术上比较常用的是王云路、方一新的划分方法,他们的《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前言》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时期是先秦到西汉,中古时期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晚唐五代以后为近代汉语。本文也采取这种划分方法,并从各个历史时期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语料来源。其中上古时期选取文献 15 部,上古时期时间跨度大且上古的文献大都篇幅短小,因此笔者选择了当时比较典型的能够反映当时语言实际情况的文献来进行考察。中古时期选取文献 8 部,既选择了《三国志》这样的口语词汇强的史书,也有《搜神记》《世说新语》这样的能反映当时语言实际情况的文人作品。近代时期选取语料 11部,从晚唐到清,各个时期的语料都有。
.........
第二章 “沿循”语义场各成员研究
2.1 义场各成员共同特点
“遵”表示沿着某条路线行进,这是“遵”在早期的基本意义。如:(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诗经·周南·汝坟》)(2)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豳风·七月》)(3)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无我恶兮,不寁故也!(《诗经·邶风·遵大路》)(4)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诗经·豳风·九罭》)例(1)中“遵彼汝坟”可译为“沿着汝河堤岸走”;例(2)孔颖达疏:“女人执持深筐,循彼微细之径道,于是求柔稺之桑,以养新生之蚕”,“遵彼微行”可译为“沿着小路走”;例(3)中“遵大路兮”可译为“沿着大路走”;例(4)中“鸿飞遵渚”可译为“鸿雁顺着水中小洲飞翔”。例(1)、(2)、(3)中“遵”的意思是“沿着 走”,例(4)中“遵”的意思是“顺着 飞翔”,由此可见“遵”的本义是“顺着/沿着 行进”。《诗经》中“遵”一共出现 8 例,其中“顺着/沿着 行进”义出现 7 例。“遵”字从“辵”,从字形及早期文献的实际情况来看,“遵”的本义是“顺着/沿着 行进”,是个典型的动词,后面跟实物名词作宾语。“遵”的宾语可以是表示陆路的名词,如例(2)、(3);也可以是表示水路的名词,如例(1)、(4)。“遵+N”短语可以位于动词前面或后面。其语义特征“行进”义在发展的过程中或脱落,“遵”的意义也就发生了虚化,当“遵”用于“遵+NP +(而/以)+V (+NP )”这样的连动结构中,且 V 是运行动词,“遵”就没有了“行进”义,变成了“沿着、顺着”义。
..........
2.2 义场各成员词义分析
“遵、循、率、顺、缘、随、沿、傍(旁)、寻”一组词,在表“按某路线行进”或“某准则(行事)”方面意义用法相似,但其各自的来源是有差别的。“遵”字从“辵”,从字形及早期文献用例来看,其本义当即为“沿路行进”,是非常典型的动词。《广雅·释诂》:“遵,行也。”《广雅》中以上位词为训,也体现了“遵”的本义。本义中实际包含了“顺沿”的特征与“行进”的特征,最初的宾语就是非常具体的道路。《诗经》中“遵彼汝坟”“遵彼微行”“遵大路兮”都体现本义。王凤阳先生以为“遵”与“尊”同源,“尊有庄重、恭敬的色彩,所以在顺行义上,它也侧重于顺通向目的地的路线行进的意思。”①“遵”与“尊”的同源关系尚待考证。但是,“遵”引申为“按某一准则行事”,从其所依照的准则来看,的确有“尊”的意味。以下例来看:(1)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尚书·周书·洪范》)(2)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史记·管晏列传》)(3)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史记·秦始皇本纪》)(4)今遵遗诏,行易月之制,请制内遇祭辍乐,终制用乐。(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其所遵之则,分别为“王之义”“管仲之政”“先帝遗诏”,尊崇的意味自在其中。尤其“遵奉”连用,“奉”本为双手捧着呈献,如《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恭敬地捧着进献上去,其“恭敬”的特征明显。“遵”作为语素参与组构的双音节旧词“遵旨”“遵命”等、现代汉语中“遵纪守法”“遵照”等词中,都体现了“敬”的特征。
...........
第二章 “沿循”语义场各成员研究........6
2.1 义场各成员共同特点 ......... 6
2.2 义场各成员词义分析 ....... 15
2.2.1 意义源流...... 15
2.2.2 词义演变规律........ 23
2.3 义场各成员的发展 ........... 25
第三章 “沿循”语义场的演变....32
3.1 义场成员的兴替 ..... 32
3.2 “沿循”语义场演变特点 ......... 33
3.3 “沿循”语义场演变的动因 ..... 34
3.3.1 认知的发展变化.... 34
3.3.2 语义系统本身的调节机制........ 35
3.3.3 词义的引申............ 35
3.3.4 词义的虚化............ 36
第三章 “沿循”语义场的演变
3.1 义场成员的兴替
从上古《诗经》《尚书》的语言开始,发展到近古,历三千余年,汉语词汇的面貌变化巨大。“沿循”语义场作为其中一个极小的系统,也在传承中发生着演变。有些词使用频率不断下降,直到退出“沿循”语义场,不再是该系统的成员;新的表示“沿循”义的词语也不断产生,其中部分被人们频繁使用,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也有的词传承性非常强,从古到今一直在该义场中活跃。“率”上古时期存在于“沿循”语义场中,但其使用范围小,主要见于《诗经》中,《诗经》是上古早期的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早期的语言面貌。“遵”在上古时期使用频率较高,不过后来意义重点偏在了“按某准则行事”上,“按某路线行进”的意义弱化乃至逐渐消失。而表示“按某准则行事”时,“遵”越来越表现出对其他单音词的依赖,逐渐弱化为一个语素,与其他语素结合为双音词来表义。另一方面,新的表示“沿着、顺着”义的词“沿、缘、顺”的出现对“遵”形成强势挤压,“沿、缘、顺”的使用频率更高,宾语范围也更广。近代时期,复音介词“循着”、沿着”、“顺着”的出现进一步导致“遵”的消亡。“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退出了“沿循”语义场。上古晚期“沿循”语义场成员有 7 个:遵、循、率、缘、顺、随、沿。发展到中古时期,除去“率”之外,其他六个全都继续使用,而且用法变化不大。中古时期“沿循”语义场成员有 8 个:遵、循、沿、缘、顺、随、傍(旁)、寻。发展到近古,除了中古时期进入的非典型的“傍(旁)、寻”以及“遵”不再使用,其他五个也都在使用。但也应该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所支配的宾语范围都不相同,它们的发展演变也是比较复杂的,如“缘”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表示“沿着某路线行进”义,不过此时的“缘”是动词,发展到中古,“缘”表示“行进”的特征已经脱落,虚化为介词,“缘”后面所带宾语的能力越来越强,宾语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中古时期“缘”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但是发展到近代,“缘”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现代汉语中“缘”已退出“沿循”语义场。可见词汇演变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继承,也表现出复杂的特点。
........
结 语
本文以古汉语中“循、率、顺、缘、随、沿、傍(旁)、寻”9 个成员组成的语义场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各成员的共同特征、语义上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通过对各成员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沿循”语义场的 9 个成员都可以用来表示“按某线路行进”“某准则行事”,但它们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与其来源相关。“遵”本义为“沿路行进”,在“按某线路行进”义上,侧重于顺通向目的地的路线行进;表示“按某一准则行事”时,“遵”带有更多的目的性、自觉性,体现了“敬”的特征。“循”与“遵”相近,也表示按路线行走,但“循”的“行进”特征很早就脱落了,“顺沿”的特征引申为了顺沿义;表示“按某一准则行事”时,“循”的特点是因循,是依守某一习惯而不打破,固守的意义特征比较明显。“率”的“沿路而进”义是由导引义引申而来的,故所沿之路径相对要宽泛,不一定是开辟出来的道路或水路,也有可能是某一场所;表示“按照某一准则行事”时,其实是“在某一准则的引导下行事”,而引导人行事的往往是正道真理、尊长之言,故其后的宾语范围比“循”要狭窄。“顺”与“驯、训”等字同源,“顺”的特点在顺从、不违背,因而在表示沿循某路线时,早期往往是沿循水路、风等具有方向性的事物;在表示“按某一准则行事”时,“顺”同样隐含的是“不违背、顺从”之义。“缘”本指衣服的边,“缘”表示按照某路线行进,路线往往有弯曲的特点;在表示“顺着某种准则行事”时,其顺应的是需要体察的、寓有种种曲折的人情世故。“随”的本义为“从行、跟随”,被动性强,在表示顺着线路行进时,仍然体现的是被动的状态,随着路线自身的状态行进,行进者不作任何调整;而在表示“按准则行事”时,体现的是依从、不反对。“沿”本义是“缘水而下”,因此表示按线路行进时,其最初使用范围比较窄,仅限于遵水路而行,后宾语范围扩大;在表示“按准则行事”时,特点接近于“循”,是对惯有规矩的沿袭。“傍(旁)”为“靠近、贴近”义,一直靠近某一参照物行进,则有了顺沿的意义,因此在表示按路线行进时,带有“靠近、贴近路线”的意味。“寻”表示按路线行进之义由“寻”的“探究、探求”义引申而来,因此有较强的目的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