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研究背景
研究的学科背景
选择遵义会议精神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二个方面的考虑:其一,遵义会议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无论是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历史总结,还是对党和红军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战略部署,或是对犯错误同志的批评和任用,对被错误处理的同志的重新启用,都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使思想符合实际,为以后成功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正确实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指导性的意义:其二,遵义会议中的独立自主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关十“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任务,由各具体国家的无产阶级独立自主地进行”的学说,正确地和科学地运用独立自主精神,对构建民主与集中并存的政党、积极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党内和谐起指导作用:其二,遵义会议中真正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精神,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十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民主集中制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解说: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一组织原则既不是集权下的集中制,又不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制,是把党的民主原则同集中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它是对工人阶级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组织原则,工人阶级政党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曾说过,真正的民主制仅仅是一种理想,实现这一理想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他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 ‘永远也不会有。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秩序的。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体无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2我党既然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智慧的结晶,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实行民主集中制,但在现实管理中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中多一点,如何更好配置两者的比例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个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联合体。
因此每当面临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我们的党和国家都要联系革命与建设的成败,认真总结贯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不断提高党在执政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关注遵义会议精神,研究其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对党的民主建设和执政能力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其它政策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2研究的社会背景
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60岁生口之际,学校开展了“学习核心价值体系,追忆红色革命传统”等各种主题活动,2006年10月22口,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曾指出,一一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我党自从一九二五年一月遵义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把党的事业完全放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因此我们要把学习遵义会议精神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得知遵义会议是作为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遵义会议结合我国实际,独立自主、充分发扬民主,纠正了之前各种错误思想,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共产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转折会议,“遵义会议”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进程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专著、图书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964.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文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984. 1986. 1987. 1988.
[4]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94.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论“二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胡锦涛.在“二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口报,2003.
[10]陈云.陈云文选(1956-1985)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遵义会议纪念馆.毛泽东与遵义会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3]遵义会议纪念馆.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14]石永言.遵义会议纪实「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
[15]土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窦仲菊.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8
1 导论 11-16
1.1 研究背景 11-12
1.1.1 研究的学科背景 11-12
1.1.2 研究................... 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4
1.2.1 研究目的 12-13
1.2.2 研究................... 13-14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5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4
1.3.2 国内研................... 14-15
1.4 研究方法 15-16
1.5 论文创新之处 16
2 遵义会议成功酝酿前期的时代背景 16-20
2.1 共产国际的集权束缚 17-18
2.2 “左”倾错误的领导指挥 18-19
2.3 国民党和................... 19-20
3 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及内涵 20-24
3.1 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 20-21
3.2 遵义会................... 21-24
结束语 46-48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48-50
专著、图书类 48
期刊类 48-49
学位论文类 49-50
致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