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偏向型政策、市场结构与贸易收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76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笔者认为从国家层面上,研究偏向型政策对中国与不同国家的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行业层面上,偏向型政策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对外贸易收支具有不同影响;后来的研究者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开拓研究思路。理论分析方面,本文构造了开放经济下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在政策与贸易之间影响路径相对粗浅,希望之后的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合适数理模型,进一步推导验证三者的关系。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加入 WTO 的二十年后,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根据商务部统计,在 2019 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 11%;接近 50万家外贸企业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 2 亿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25%,有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格局。然而,中国外贸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数量取得竞争优势,通过赚取廉价的出口加工费来促进外贸发展,逐渐面临着贸易顺差的收窄以及“量增利减”的出口困境。一方面,在全球生产分工的背景下,出口长期集中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此情况下虚增的出口贸易水平掩盖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在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变化的形势下,伴随持续贸易摩擦与疫情恢复,世界经济复苏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务部提出了全面建设经贸强国的发展战略。 因此如何优化贸易收支结构、保持合理贸易顺差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目标。
现有研究集中于出口导向、外资特惠或国有偏好的单维层面分析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事实上多维贸易政策通过对市场竞争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贸易收支,因此对基于三重偏向型政策对生产者市场竞争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对中国国际收支产生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有利于构建中国贸易收支平衡的新框架并厘清其内涵体系,也能够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政策建议,为中国宏观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以及重要的政策启示。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 偏向型政策与市场结构的指标构建与测算三重偏向型政策的指标构建与测算:用各省市实际办理出口退(免)税额占各省市实际货物出口总额的对数来表示出口导向政策;以各省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占该省市实际 GDP 比值来反映外资特惠政策;国有企业信贷与非国有企业信贷之比表示国有偏好政策;最后对出口导向、外资特惠和国有偏好政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利用 SPSS22.0 软件计算得到三重偏向型政策强度。市场结构指标测算:选用非国有企业出口交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之比表示生产者市场结构。
(2) 三重偏向型政策与贸易收支的作用机制研究
三重偏向型政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门槛,引致出口市场竞争格局加剧,为保持竞争优势更多出口企业选择进口高质量中间品和资本品,同时受出口市场影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企业也选择进口更多高质量的中间品和资本品,从而进一步对进口市场产生影响,形成对进出口贸易互动影响格局,最终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
(3) 三重偏向政策与贸易收支的经验检验
通过文献梳理对已有研究偏向型政策与贸易收支之间关系的文献归纳,并结合区际异质性与贸易收支的差异性特征,综合运用统计学及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三重偏向型政策与贸易收支之间的现实关系。在全面控制相关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出口导向、考察外商投资特惠及国有企业偏好三重政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加入中介变量生产者市场结构,进而重点检验偏向型贸易政策与贸易收支的中介效应。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贸易政策与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
2.1.1 贸易政策影响贸易收支
产业政策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效率损失(Rodrik,1996;Aghion et al.,2012;宋凌云和王贤彬,2013),但实施效果经常背离其初衷(江飞涛和李晓萍,2010;lonigen,2013;韩乾和洪永淼,2014;TigranMelkonyan et al.,2017)。这是因为产业政策具有指导性质(Krugman,1983;Stiglitz et al.,2013)并与其它政策具有共生关系(Barrowclough&Kozul-Wright,2018)。政府补贴通过作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和价值增值(Guellec&van Pottelsberghe,2003;张辉等,2016;张洋,2017)、改变不同部门间要素的相对价格(钟春平等,2013)[62]两个途径提高工业企业增加值,张同斌等(2017)认为补贴总体上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增长;另一种观点是补贴抑制工业企业增加值(Stöllinger,R. &Holzner,M.,2017)、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盛丹和王永进,2012;任曙明和张静,2013)、增大低效率企业的存活空间,且产生寻租成本(孙小军等,2017)、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闫志俊和于津平,2017)。然而,Timm and Amy(2019)发现贸易政策存在消费者利益缺失的问题。并且关税提高在中期会导致国内产出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失业的增加、更大的不公平和实际汇率下降,而对贸易收支几乎没有影响(Davide et al.,2018)。
具体到中国贸易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竞争引致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倾向(刘竹青和佟家栋,2017)、出口国内附加值率(高翔等,2018)、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余东华等,2018)等。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偏向:纪洋等(2016)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价格管制和数量管制,为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创造了垄断地位;其中,国企在正规借贷市场的借贷成本更低( Cull&Xu,2003; Ferri&Liu,2010),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Wang et al.,2015)。偏向型政策影响企业生产率,包括企业发展与企业要素配置两种途径(张天华和张少华,2016)。其中,国有企业主要通过部门内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提升国有部门和制造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黄先海等,2017);政府出口导向政策如出口退税降低中间投入成本从而扩大出口贸易量,但不同部门和不同性质企业的长短期效应和出口持续性不同(Chandra andLong,2013;刘怡等,2017;靳玉英和胡贝贝,2017)、关税减免扩大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优化了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汪亚楠和周梦天,2017)。设立贸促会等机构降低企业搜寻成本(Hayakawa, K. et al,2014;Gil-Pareja et al,2014;Van Biesebroeck, J. et al,2015;王海成等,2017);外商直接投资(FDI)特惠:国家的外贸政策(邵留国等,2007)和外资产业政策(殷华方,2010;刘帷韬和刘德学,2017)以及地方政府对 FDI 的资金、管理与技术较为认可(Cheng andKwan,2000),地方政府竞争性吸引 FDI 政策,构成了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朱轶和熊思敏,2009),外资企业显著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福利(王修华等,2016),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但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邱立成等,2017),也有利于内资企业开展出口贸易(Karpaty and Kneller,2011),但影响程度和方向则有不同的结论(Greenaway et al.,2004;Mayneris andPoncet,2015;Thompson and Zang,2016;黄远浙等,2017)。
................................

2.2 偏向型政策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
2.2.1 出口导向型政策影响市场结构
出口退税加剧了市场竞争,引致出口市场企业数量增加,加剧出口市场竞争,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如市场地位等,将选择加大研发投入、增加高质量的中间品投入、增加资本品投入如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设备投资等策略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刘怡等,2016)。降低出口退税率有助于提高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提升出口企业生产率,同时使得行业的整个生产率提升。并且该提升效应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正相关(王雅琦等,2015)。例如我国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后,纺织品的产出与出口都会有所增加,纺织行业的生产者福利增加(向洪金等,2010)。也有学者认为出口退税率提高几乎不会影响出口企业利润率,行业层面出口退税率变化对普通外贸企业盈利能力影响远远小于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普通外贸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周琢等,2016)。


表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

第 3 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说................................14
3.1 基本假设....................................14
3.2 企业生产决策..................................15
第 4 章 经验检验.......................................19
4.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9
4.1.1 计量模型................................19
4.1.2 变量选取与说明........................19
第 5 章 机理分析.........................................30
5.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30
5.2 回归结果分析...................................30

第 6 章 政策建议

6.1 积极调节出口导向政策
出口导向政策在促进了出口贸易的扩大的同时也使得出口企业产生政策依赖,损失了部分创新能力,长期对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不利;同时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下降也会刺激国内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为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抗击海外疫情对外贸企业资金端的冲击,政府相关部门会适当增强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缓解外贸企业成本压力。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涌现,很多国家纷纷出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贸易摩擦不断。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政府应该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采取审慎的出口导向政策,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进行政策调节,既要防范盲目的对外贸企业补贴降税等,避免部分外贸企业形成政策依赖,也要积极配合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对国家最新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企业加大出口补贴。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三重偏向政策影响贸易收支的作用机制研究,汲取出了三重偏向型政策、生产者市场结构以及贸易收支的互动机制。首先,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WIND 数据库和 FIND 数据库等,选取中国 30 个省市 2001-2016 年数据,测算各省单维偏向型政策强度及总的三重偏向型政策强度、测算各省贸易收支及出口市场结构。其次,构建计量模型,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三重偏向型政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然后采用系统GMM 和差分 GMM 进行内生性检验,采用指标替换法及分位数回归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从生产者市场结构在偏向政策影响贸易收支的作用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主要结论如下:
从总体来看,三重偏向型政策显著对贸易收支顺差扩大具有正向作用。即三重偏向型政策增强总体会降低国内企业进入出口市场门槛,更多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从事出口既会刺激出口也会加剧出口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市场竞争,出口企业和国内企业在各自的市场中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选择进口更多的高质量中间品和资本品,进而进口也受到了刺激,出口与进口互动影响,最终中国国际贸易收支顺差扩大。
具体来看,出口导向政策对贸易收支顺差扩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外资特惠和国有偏向政策却对贸易收支顺差扩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从而总体导致三重偏向型政策显著促进了贸易收支顺差扩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