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稳定、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跟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中国自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政府一直执行开放贸易的政策。机电产品是中国外贸发展中最重要的贸易商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重点项目,自 2009 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从进口来看,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机电产品贸易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份额高于 50%,在 2018 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的 58.7%,同时进口占全部进口的 45.2%。2018 年中国机电产品不论从总额、出口额还是进口额来看都创历史新高。尽管 2018 年实现了较好增长,但海关统计显示,2018 年 11 月出口增幅仅为 3.6%,12 月更是出现近两年来唯一的 6.7%负增长,进口额更是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会导致贸易机电产品短期波动,因此中国需要更广泛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合作。2018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幅高于总体水平,其中对乌克兰出口额为 3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8%,占两国总出口额的 47.2%,机电产品是中国对乌克兰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中国从乌克兰进口机电产品 1.52 亿美元,增长 79.4%。为了弥补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机电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有必要把目光投向东欧方向,着力于发展与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关系。
自 1992 年中国和乌克兰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保持健康稳步发展。中国和乌克兰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通过双边合作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据乌克兰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与乌克兰进出口贸易中处于榜首产品的是机电商品,且连续多年处于榜首地位。从 2011 年开始,中国对乌克兰机电商品出口已经成为乌克兰最大进口产品。所以站在乌克兰的角度上看,中国出口的机电商品是不可或缺的。尽管 2012-2015 期间双方机电商品的出口贸易额比例在不断降低,但是从 2016 年开始,机电商品的贸易额开始出现逆势增长,在 2018 年中国对乌克兰机电产品出口额为 33.15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58%,占乌克兰总进口额的47.2%。从 2019 年 1 月到 9 月,中国对乌克兰出口的机电产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8.9%。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机电产品生产及出口均具有较高优势,乌克兰的机电产品进口金额占比中,中国高于其他国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第一、把握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而发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发现可能会对中国与乌克兰机电商品贸易往来造成冲击的因素,进而分析两者间机电商品贸易的潜力。第三、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确保两国间机电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
1.2.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此篇论文的理论意义是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第一、目前研究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相关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可以丰富中国与乌克兰双边贸易的研究内容,给以后研究者提供借鉴。第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多为定性分析,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为分析机电产品贸易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2)实践意义
首先,可以为两国机电产品贸易企业和进出口商制定经营战略提供参考。通过对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的研究,可以了解双边贸易发展规律及问题,为了避免贸易风险及摩擦给双边相关机构提供全面贸易规模的发展状况解释,有利于相关企业制定贸易的经营战略。其次通过研究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平稳持续提升的问题,同时既能推动中国在乌克兰与其他进出口国家的市场占有比的影响力,也能确保中国与乌克兰之间贸易市场的不断拓宽。再次,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及双边贸易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以为机电产品贸易的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机电产品的概念及类别
在分析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情况前,首先要明确机电商品的含义。机电产品是指包括电子、电器机械设备还包括相关电子设备在内,所有从生产到生活用具等的总称根据海关标准分类机电产品包括 HS84、85、86、87、88、89 以及 90 章(如表 2-1 所示)。
.........................
2.2 相关理论的基础
中国和乌克兰发展机电产品贸易要依赖于比较优势理论。同时,双边进口和出口的机电产品都是各自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所以两国机电产品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非相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两个国家的贸易最根本的原因是制造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观点是亚当·斯密在他的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分析”(亚当·斯密,1776)的理论中提及的,非相对优势理论也就由此诞生。按照其理念所讲,国家目前通过进出口贸易获利的方法,主要是国内生产制造一些低成本的产品(比其他国家),进行出口,进口一部分生产制造成本较高的产品。也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全球的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全球产出量增加了,产生了贸易的概念。但是伴随贸易的不断演变,这种模式的缺陷型也暴露出来,就是生产制造成本的绝对优势在两个贸易国家之间不再明显化,随之而来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也都相继爆发,不能从本质上诠释完整的国家与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正因为绝对优势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才得以现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1817)将对比优势理论拿了出来,它的核心观点不再是成本的绝对优势,而是把制造技术的绝对优势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比较拥有绝对技术优势和非绝对优势下国家间存在贸易的情况进行完美的回答。李嘉图认为,非相对优势是在理想状态下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基础,而实际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基础,结合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来看,主导的是比较优势。其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市场供给侧方面,但两者对于贸易现象的由来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成本差异是导致贸易的必要条件。从比较优势上看,不同国家的技术差异导致商品的成本和售出价格出现了相对的差异,从而才有了国家间的对比优势。也可以这样说,就算一个国家的商品在不存在绝对优势,只要它的产品在某中意义上具备对比优势,就会产生与别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国家获利的模式也相对应的发生了变化,国内生产和出口对比优势的商品,进口对比劣势的商品,也就是所谓的比较利益理论。因此,在国际贸易和分工中,中乌两国可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制定一些贸易发展战略,以实现两国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中乌双方应从宏观角度提出机电产品贸易的前瞻性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探索符合这一目标的比较优势。发展机电产品贸易,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遏制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促进机电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
3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3.1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发展规模 ..............................13
3.1.1 中国机电产品贸易规模和地位 ..................13
3.1.2 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规模 .................................14
4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4.1 贸易引力模型概述 ..........................23
4.1.1 标准引力模型 ..............................23
4.1.2 扩展引力模型 ..........................23
5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的潜力分析 .....................32
5.1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出口、进口和总贸易潜力的估算 ....................32
5.2 两国机电产品贸易潜力跟其他贸易伙伴国的对比 .......................33
6 中国与乌克兰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两国机电产品贸易合作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国 GDP、中国总人口和进口国贸易开放程度对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最大,但中国不能直接干预这些外部因素。因此,推动机电产品贸易的核心是为其他产品提供一个健康的贸易环境,积极发展中国与乌克兰贸易合作的伙伴关系,将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第一、加强两国贸易互信。在最近的中国新闻中,中国人可以看到乌克兰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从任何角度看,乌克兰目前的局势都是复杂和混乱的。因此,两国必须明确说明乌克兰环境的实际情况,为国际贸易和外国游客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基于上述问题,为了让中国企业更加正确地了解乌克兰的贸易环境,两国政府必须开展宣传工作。例如,对于中国和乌克兰企业,两国可以举办中乌博览会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宣传两国高层互访会议;播放电视节目、畅谈文化、交流、合作潜力,因为健康的贸易环境始于人们对他国安全的信任,两国政府及机电行业协会应一起推动机电行业的发展,提升贸易环境的自由度,给予机电产品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渠道,这也可以提升两国对机电产品企业的信心。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促进机电产品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应出台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并注重政策落实。两国可以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中介作用,利用经贸信息,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和组织的会议谈判为中乌贸易创造有利条件。例如,乌中工业商业协会为商会企业在乌克兰和黑海经济圈的国际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实际帮助,促进货物和服务出口。
...........................
7 结论
本文以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机电产品贸易为言对对象,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引力模型对 1996-2018 年间中乌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中国和乌克兰机电产品现状的分析,发现中国对乌机电产品出口是两国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规模较大,且贸易额持续增长,发展不平衡。从机电产品商品结构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具有高度互补性。总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包括:乌克兰危机导致机电产品贸易环境出现各种风险;两国机电产品贸易规模仍然是出口贸易的主体;各种因素导致机电产品贸易发展不稳定;双边机电产品贸易商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
(2)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影响中乌机电产品贸易流动的因素和估计其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伙伴国的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流量主要受经济规模、人口、地理距离和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其中地理距离和汇率在三种模型中均表现出负效应,而汇率对双边贸易有积极影响,但影响不大。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总人口、贸易开放度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有利于中国与伙伴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第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两国距离,伙伴国总人口和汇率不利于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其次,伙伴国的 GDP、距离、总人口和贸易开放度这五个变量最为显著,说明这些变量对两国机电产品贸易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距离符合引力模型的性质。第三、影响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最小因素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外国直接投资和汇率,这说明这些因素对两国机电产品贸易不是很重要,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汇率的实质是与引力模型一致。第四、通过对三个方程的比较,发现方程一(出口模型)中的变量数量最大,说明此变量对机电产品对外出口影响最大。中国对外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对产品出口有很大的影响。第五、对比三个方程变量系数可以得出,方程全部变量中的系数最大分别为:方程一(出口模型)的伙伴国的 GDP、中国和伙伴国人口总数、地理距离以及贸易开放度。在方程二(进口模型)的伙伴国 GDP、地理距离、中国及伙伴国的人口总数、贸易开放度的系数最明显,说明这些因素都影响中国机电产品进口最显著的。在方程三(总贸易模型)的伙伴国 GDP、中国人口总数、地理距离和贸易开放度的系数最大。以上的结果都符合理论上的概念。第六,通过对比三个方程所有变量的系数,得出方程一(出口模型)中每个变量的系数都很大,所以这个因素对于中国与其它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进而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程度最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