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俄罗斯在 2011 年加入了 WTO,随后国内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愈发密切。在良好的贸易环境之下,俄罗斯与中国凭借着地理位置相近的优势达成了较多的经济合作,双边贸易规模讯速扩大。自 2014 年秋季开始,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制裁力度,使得对外贸易需求与日倍增的俄罗斯无法顺利的与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为俄罗斯比较重视的一个贸易对象。与此同时中国也极力响应并且支持双方贸易来往,因此,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中,农产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出口的产品也得到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产品生产历史,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也较为快速。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并更好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中国企业严格按照国际质量安全标准从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质优价廉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首选中国作为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合作伙伴国,中国的农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俄罗斯在农业产品生产方面的不足,为双方更加密切的合作创造了机遇。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双边贸易额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马铃薯是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世界上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之一。中国在马铃薯的生产和培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配套设施以及生产技术在国际上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因此,中国马铃薯每年都保持较高的种植比例以及较大的生产规模,连续多年马铃薯产量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 20%以上。由于气候寒冷、光照不足等环境因素,俄罗斯的马铃薯年产量较低,并且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国内对马铃薯旺盛的需求。综上诸多因素都为双方的马铃薯贸易合作提供了契机。俄罗斯从中国大批量的进口马铃薯,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也加强了两国的贸易往来,贸易额逐年增加,双方都获益。因此研究本问题对于两国进出口贸易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强化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1 关于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林诺夫斯基 Ivanov A. E(2004)对于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改进提出解决意见,他认为在现有的农产品贸易环境中,农产品贸易结构严重失调,中俄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低水平状态,当前中俄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必须加强协作,一起努力推动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促进中俄两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逐渐适应当前国际化经济的巨大浪潮。斯坦福诺亚博士 Martinuk T. E(2007)对中俄两国以往的农产品贸易往来特点做了分析,并且对比了两国的农产品对外出口产品结构,明确中国和俄罗斯可以借助农产品贸易解决双方的需求,有着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因为对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研究标准和研究年限,所以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结构,可以进行更加细分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研究。芙曼纳斯科 Fuanoe A. E(2008)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他认为中俄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产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但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却低于实际两国贸易的潜力,所以对于中俄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还有很多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贸易方式也可以继续修正调整,增强两国农产品互相投资的积极性,扩大现有的农产品投资规模,增强两国农产品贸易水平,使得农产品国际贸易秩序更为良好,双方的很多农产品产业都会因为贸易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发展。阿涅利斯皮丹期(2011)认为中俄两国的国际关系十分友好,且在历史上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一直都是合作标杆,然而近些年来,两国的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与俄罗斯的农产品产业结构不同,并且中俄两国的国际分工以及国际地位也具有一定差异。还有莫里科斯福 Timchenko A. A(2011)对中国农业产品结构中的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农产品结构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量近年来出现递减后有递增的现象,并指出目前中国人口资源丰富,需要做好政策方面的扶持工作,来促进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同时优化当前的农产品结构。马丁提尼路客Vlasova M. U(2013)收集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并且借助 sit c 产品区分标准来对比分析,发现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在迅速扩大,俄罗斯用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农产品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和俄罗斯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为中国人口数量较多,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而俄罗斯则是土地资源丰富,所以出口产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产品,造成这种差异的缘由很大程度上与两国的地理环境有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马铃薯相关概念界定
马铃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与小麦,玉米,大米等一样重要的农作物。马铃薯生长适应性极强,营养丰富,当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种植。本研究中的马铃薯是根据 HS 分类标准进行定义。该分类标准将马铃薯定义为 HS编码 0701 的商品,指冷鲜马铃薯。同时冷、鲜马铃薯又可以再细分为以下两类:(1) 种用马铃薯(HS070110)seed potatoes,fresh or chilled;(2)非种用马铃薯(HS070119)potatoes otherthan seed potatoes。因此本研究中的马铃薯就是指冷鲜马铃薯以及它下面的种用和非种用两类马铃薯。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发表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比较优势理论当前仍然广泛地用于分析国家间贸易产生的原因。李嘉图在书中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倾向于专门生产和出口其生产中具有最大比较成本优势或最小比较劣势的商品。同样,该国的进口商品是该国具有相对较低的比较成本优势或较大的劣势。
两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如果在该国生产两种产品有利,而另一个国家处于不利地位,那么处于优势国家生产优势产品,处于劣势的国家生产相对劣势较少的产品,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所有产品都有生产劣势。但是,生产并出口优势比较大或劣势比较小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的产品,结果总产量将增加而无需改变资本和劳动力,使贸易各国均获其利。
自从建立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它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成立有很多假定条件,如果假定条件不存在,比较优势理论就会面临巨大挑战。更重要的一点是:比较优势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衡量的是静态优势,而不是动态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的比较优势也有可能出现动态的变化,一旦比较优势发生动态的变化,原有的贸易分工模式也将发生变化。
.............................
3 中国马铃薯生产、贸易以及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现状 ....................12
3.1 中国马铃薯生产现状..................................12
3.2 中国马铃薯出口现状...................................13
4 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22
4.1 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规模较小.............22
4.2 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价格较低.......................22
5 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的影响因素 ..........................27
5.1 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7
5.1.1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规模........................27
5.1.2 中国与俄罗斯的实际汇率.................27
6 扩大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的对策建议
6.1 通过规避贸易壁垒提高对俄马铃薯出口规模
经过前文分析,中国目前在对俄马铃薯出口方面,面临规模较小的局面。这种局面的背后,是俄罗斯近年来对中国对俄的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贸易壁垒限制。这对中国马铃薯在俄罗斯市场的竞争力方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削弱作用。为此,中国企业应当首先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俄罗斯对外国输入农产品所设置的贸易壁垒,由此形成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努力适应俄罗斯政府所设置的贸易壁垒,甚至最终越过贸易壁垒,来确保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的持续开展。除此之外,中国政府也应当加强对俄罗斯外贸法律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引导中国国内企业从根本上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限制和伤害。
为扩大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的出口,中国企业应对俄罗斯马铃薯的进口法律和法规有个清醒的认识。因此中国应当对于马铃薯进出口贸易的合作国家尤其是俄罗斯进行贸易政策以及非关税壁垒状况的进行研究,加强人力与财力的投入,针对目前产生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中国出口马铃薯与俄罗斯要求的贸易壁垒的差距,尽可能提升贸易的有序性。政府机构应对在马铃薯贸易过程中的非关税壁垒,进行重点的观察,提升对于各类非关税壁垒的信息收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出现贸易摩擦事件时要及时预警,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因信息传递速度慢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俄罗斯的贸易非关税壁垒政策要保持极高的敏感性,了解其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动向,积极应对马铃薯出口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中国的马铃薯出口贸易企业经常会发生不理解国外的进出口贸易法律政策的现象,也不会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现有的利益,所以在非关税壁垒中会承受很多损失,如果加强关于俄罗斯外贸相关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够运用有效的手段对马铃薯贸易的非关税壁垒进行回应,就能够让中国的马铃薯出口贸易企业在贸易活动中占据主导优势,减少本不应存在的损失。
........................
7 结论
近年来,中俄农产品贸易日趋频繁,中俄国际贸易活跃,进口和出口都保持快速的增长。马铃薯贸易也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一项重要的贸易产品。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马铃薯出口国,马铃薯出口占世界的 6%,而俄罗斯是世界第六大马铃薯进口国,马铃薯进口占世界的 5%。中国和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推动着两国经济发展和双边贸易不断进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马铃薯贸易已经多年保持快速增长,但相对于两个在世界马铃薯出口和进口中的地位而言,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马铃薯的生产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但马铃薯的单产水平较低。中国马铃薯的出口规模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增长幅度不大。在同时,俄罗斯还是中国最大的种薯出口供应国。全部马铃薯出口中非种用马铃薯的比重占远远超过了种用马铃薯。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出口市场,俄中马铃薯总出口量的第三大市场,同时,俄罗斯还是中国最大的种薯出口供应国。在前面对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的规模比较小、价格与其他出口国相比比较低;同时中国对俄马铃薯出口还面对着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马铃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结果我们发现进口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会促进中国马铃薯的出口。同时进口方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也会促进中国马铃薯的出口。与中国接壤的贸易伙伴也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促进中国对其马铃薯出口的增加。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中国对该贸易伙伴的马铃薯出口规模也越大。
最后本文针对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加强规避贸易壁垒、通过协调外销避免过度竞争进而提升售价、提高中国马铃薯出口质量和加强中俄基础设施与物流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扩大中国对俄罗斯马铃薯出口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