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之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40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

1导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能源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样,电力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电力需求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网范围不断扩大,电力输送能力在不断提高,电力结构在不断趋于合理化。但近几年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多,我国电力需求开始出现短缺现象,从2002年开始全国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而且对电力企业自身发展也有影响。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已超越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98年我国电力需求仅为3000亿千瓦时,但是到2010年我国电力需求达到41923亿千瓦时,比1998年增长了约13倍,电力消费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我国工业的发展也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工业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约为10%左右,我国很多工业、企业发展与电力需求密切相关,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电荒、拉闸限电将会对我国工业经济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各种影响我国电力需求复杂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因此,我国电力需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科学的对影响我国电力需求的因素加以研宄,如果电力需求不能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一致,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灾难,而且还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和较大的环境压力。所以有必要研究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程度,研究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1.2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贡献与不足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方法,并对其进行文献评述;第三部分,是我国电力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我国整体的电力需求现状、三大产业、居民生活的电力需求现状做出阐述,其次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和目前我国电力需求的现状和问题,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力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化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这五个因素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之后的实证检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其它的因素有:电价、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屋面积大小、替代能源、气温差异,这些因素为次要因素,故这些因素可以在实证检验中剔除。第五部分,在概括和分析我国电力需求影响理论因素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理论分析中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我国电力需求的长期均衡及短期的误差修正模型,得出该模型的各个变量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程度,并做出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第六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关于我国电力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保障我国电力需求平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的框架如下图:

..........................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的相关学者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比国外要晚,但是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相关研究主要有:
林伯强将很多因素纳入到研究范围,比如GDP、电价价格、人口数量、经济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率,并建立了一个长期电力需求经济模型,使用的数据范围是1952-2001年间的数据,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随后运用协整方法,得出了中国电力需求与GDP、电价价格、人口因素、经济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且研究发现电力需求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生性关系,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正向关联关系。同时还指出城市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人口增长能加快城市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带来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比如建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带来电力需求消费的増长。
何晓萍等在林伯强研究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和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引入城市化率,深入的研究了GDP、电价、能源利用率、工业化、城市化在内的各种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吴玉鸣研究表明GDP、人口数量、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之间有内生关系,电价和经济产业结构是决定我国区域电力需求的决定因素,他是通过截面回归模型,从中国区域省际角度出发得出的。孙巍运用Laspeyres分解法将电力需求分解为结构、产出和密度,分解的目的体现出了电力行业间、电力总产出和内部电力消费需求强度,发现结构和密度对电力需求增长有明显效果。
对于GDP、电价、人口因素、供电量占工业比重因素,房林、国涓、郝秀娇运用双对数模型,采用1978-2002年的数据,结果发现:模型中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李超也采用了协整检验方法,建立了长期模型,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电价对电力市场需求影响不大,GDP、人口数量、供电量占工业比重对电力需求影响较明显,各解释变量与电力需求之间有显著的单项因果关系。
...........................

2.2文献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外研究时间要比国内早,使用方法比较先进,国内相关学者对电力需求研宄的时间比较晚,但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本国GDP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GDP也是我国电力需求研究中必须要加入的主要解释因素。其次比较重要的有: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和电价等。有的学者还将重大经济变革、能源利用率、气候等因素作为考虑对象。大部分人在研究中,或者仅分析国内宏观因素,或者仅分析国际贸易因素,而很少有把国内宏观因素与国际贸易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的。第二,在实证检验时,模型的建立大多使用协整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有的学者运用分解法将影响因素分解之后,再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绝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有的学者没有考虑到变量的非平稳性,往往会造成计量精确度不够、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
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有很多,本人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扩大了研究范围,综合研究了国内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并对研究方法精确化,对影响我国电力需求的因素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能很好的解决经济数据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不平稳问题,从而弥补前人研究范围和方法的不足。
.............................
3我国电力需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1
3.1我国电力需求的现状............11
3.2我国电力需求存在的问题............19
4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3
4.1国内生产总值GDP...........23
4.2工业化水平.............24
5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4
5.1模型的构建.................34
5.2变量的选择与样本数据来源..........34

5我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模型的构建
对经济中的数据分析常用的是时间序列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是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不考虑其它变量的作用,而是依据变量本身的变化规律,利用外推机制描述时间序列的变化。大部分经济数据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先进行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在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变量进行检验,最后构建修正误差模型,得出最终的模型。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化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和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作为实证分析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我国电力需求量。

........................

6结论及对策建议

6.1结论
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电力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产业的支撑,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但我国电力需求一直存在着缺失的难题,虽然国家大力投入改善电力设施,近年来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力需求平衡,但结构性缺失,比如地区性和季节性缺失时有发生。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在分析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力需求影响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修正误差模型对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模型是科学、合理、有效的。通过模型的检验得出电力需求量与GDP、工业化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化率、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