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国际贸易潜力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42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研究以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代表,研究我国对其园艺产品的贸易潜力。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促使我国园艺产品在中亚国家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帮助我国出口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西汉时期使者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中亚、西亚、欧洲以及北非,开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历史先河。进入 1900 年以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西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构建一条贯穿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顺应时势的必然选择。2013 年9 月 7 日,基于与中亚国家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区域合作的视角,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2014 年 11 月,400 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在 APEC 会议中设立,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2017 年春季,在北京举办了促进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此次峰会的顺利召开,对扩大中国的向西开放、推进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五国作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以畜牧业为主,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园艺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且中亚国家处于亚欧大陆中部,降水稀少,且技术水平落后,园艺产品的生产往往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中亚五国从中国进口的园艺产品规模巨大,增长迅速,从 1997 年的 0.39 亿美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3.39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 0.17 亿美元,占其园艺产品总进口额的 15%-25%。
中国的园艺产品在中亚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较大,但随着世界各国加强对中亚市场的开发与重视,争夺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中国的园艺产品在中亚国家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解决与园艺产品贸易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明确中国园艺产品的贸易现状、贸易量影响因素以及在中亚各个国家的贸易潜力。全面、系统、科学地解释以上问题,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同时,理论结合实践的解决这些问题,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2013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园艺产品作为双边贸易合作的重要方面,有很多与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等待解决: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园艺产品贸易现状如何?“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提出后中国与中亚五国园艺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出口竞争力和贸易潜力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影响出口竞争力和贸易潜力的因素问题有哪些?因此,利用贸易数据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
1.2.2.1 理论意义

(1)丰富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认识基础。本研究从园艺产品的内涵、现状、互补性、竞争性、贸易潜力等方面展开研究,界定了园艺产品的概念范畴,划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畴,计算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园艺产品的贸易潜力,

本研究的上述内容为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认识基础。
(2)充实了我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研究。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贸易数据和引力模型对中亚国家市场的园艺产品贸易情况和贸易潜力进行分析,为研究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园艺产品的出口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1.2.2.2 实践意义
(1)有利于全面评估我国与中亚五国园艺产品的贸易潜力。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了影响我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量的主要因素,为全面提升我国园艺产品对中亚五国出口潜力和成长策略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大的应用价值。
(2)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丝路经济带途经的中国西部五省,地广人稀,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本研究对扩大西部五省园艺产品出口、提升西部五省园艺产品的贸易量、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园艺产品出口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选择。本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对园艺产品的出口潜力进行研究,确定贸易潜力巨大、贸易潜力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和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提供参考。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贸易潜力
“潜力”一词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拥有但并未被发掘或释放的某种能力。在经济学中,潜力主要用于解释在固定投入下因技术进步引起产量的提升。生产潜力是指在不受无效率因素的作用下,在技术水平相同以及同等的资金投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由于无效率因素的存在,实际产出与生产潜力之间存在差距,该差距值就表现为效率的损失,也说明了生产潜力达到的程度。Armstrong(2007)指出贸易潜力是在贸易畅通、没有贸易壁垒、没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前提下,国家间进行贸易时能达到的最大贸易量[25]。出口贸易潜力表明在既定的生产、资本要素投入条件下,出口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或者在对贸易的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出口贸易方面的增长程度。基于技术进步和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潜力会大大提升。贸易潜力是在贸易要素投入或贸易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出口贸易量能达到的最大值。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技术进步时,会促使产量的提升,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使贸易利润的提升。另一方面,贸易伙伴国的制度安排也对贸易潜力有决定作用,双边贸易国在进行贸易时,在没有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贸易条件自由,出口贸易就会增加,贸易潜力也会提升。施炳展和李坤望(2009)研究表明对贸易潜力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技术进步、国家外贸制度的变革以及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

2.1.2 园艺产品
《辞源》和《论语》最早记载了“园艺”一词,译为种植蔬菜花果的技术。当代学者祁春节对园艺做出如下界定:园艺即为菜园、果园、瓜果园、用来观赏的花园及营造风景园的过程和技术,也包括育苗、栽培和修剪技术。蔬菜、瓜果、茶叶和花草等产品都可以归结到园艺产品中。园艺产品包含的类别丰富多样、涵盖的范畴十分宽泛。文中所涉及的园艺产品主要包括《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1992)分类中的 06 类、07 类、08 类、09 类、20类和 24 类[27],详情见表 2-1。


........................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大卫.李嘉图首次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又称比较成本贸易理论[28]。该理论认为由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对成本差别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即当一国生产两种产品都有比较优势时,应集中本国资源生产比较优势更大的产品;当一国生产的两种产品都具有比较劣势时,应集中本国资源生产比较劣势较弱的产品。通过双边贸易,两国互换商品,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劳动力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假设贸易国双方只生产两种产品、并且双方生产的产品可以自由流动。贸易国 A 和 B 只生产两种产品,即产品 i 和 j。与国家 B 相比,国家 A 在 i 和 j 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但在 i 上的比较优势更强,国家 B 在 i和 j 上都具有比较劣势,但在 i 上的比较劣势更明显。那么国家 A 可以集中生产 i,国家 B则集中生产 j,国家 A 与国家 B 之间在产品 i 和 j 开展贸易,从双边贸易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广泛使用于大多数国家拟定贸易战略的过程中,并为自由贸易理论提供有力证据。比较优势理论于 19 世纪提出,该理论在进行国家贸易时依然具有一般适用性。

2.2.2 要素禀赋理论
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被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H-O 理论丰富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
H-O 理论在贸易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两国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劳动效率也相同,

唯一的区别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要素禀赋就是属于这个国家并且可以用于生产或开发的各种各样要素的统称。该理论指出:一国拥有的生产某种产品的要素禀赋不同,则要素价格就不同,从而产品的成本价格就不同。因此,一国应该集中生产并且出口该国要素丰富的商品,进口该国要素相对贫乏的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发达国家通常具有资金和技术。因此,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30]。
.......................

3 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10
3.1 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贸易现状 ................................. 10
3.1.1 中国园艺产品呈贸易顺差 .......................... 10
3.1.2 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结构 ........................ 11
4 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的贸易关系研究 ............................... 17
4.1 贸易竞争性分析 ............................... 17
4.2 贸易互补性分析 ...................... 19
5 基于引力模型的园艺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 25
5.1 引力模型 ........................................ 25
5.1.1 贸易引力模型概述..................................... 25
5.1.2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与演变 ...................... 25

5 基于引力模型的园艺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5.1 引力模型
5.1.1 贸易引力模型概述

............................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状况、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以及采用引力模型对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得出如下结论:
(1)近年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园艺产品出口贸易基本稳定在 23%左右,总体趋势较稳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从我国进口的园艺产品的份额占本国园艺产品总进口值的比重很大,

对我国园艺产品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2)2003 年-2016 年,中亚五国从中国进口的园艺产品种类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类园艺产品的进口占比逐渐呈现势均力敌的现象。
(3)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园艺产品贸易关系方面的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园艺产品出口存在比较优势,中国的园艺产品在中亚五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竞争力随着我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市场的重视不断加强;我国与丝路经济带国家的园艺产品在大部分年份存在互补性,互补性是进行双边贸易的基本前提;贸易结合度指数表明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园艺产品外贸进出口联系不够紧密,丝路经济带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较好。
(4)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到中亚五国的园艺产品的贸易额进行定量分析,解释变量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双边贸易国的空间距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亚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双边汇率>是否同属于 SCO 成员。双边空间距离对园艺产品的贸易有很大影响,这是中国开展与中亚五国园艺产品贸易的最大阻碍。其次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日益增加,对园艺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势必会促进园艺产品预期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再次,国外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引起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园艺产品消费数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最后,双边汇率对中国园艺产品的外贸输出影响也较大,我国应保证汇率稳定,减少汇率波动对我国园艺产品外贸输出的影响。采用回归方程模拟我国对经济带各个国家出口的潜在贸易量,与实际贸易量对比发现我国对经济带中大部分国家园艺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巨大,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