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OFDI的国内就业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化差异的视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41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从要素供给角度来看,OFDI会对要素投入和技术产生作用,进而影响母国的产出和就业。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模型,利用我国29个省2005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SYS-GMM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 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的整体效应与区域差异。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自全球化日益加深,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越来越多。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在对外活动中对母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巨大。起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商在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崛起。自改革之后,中国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其投资量少,对经济产生作用不大。但是,自中国经过不断努力,最终成为 WTO 成员国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激增。这种增长趋势在中国“走出去”策略开展后,激励了企业在异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心,这也引起了人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上。

从《2017 世界投资报告》可知,2016 年中国 OFDI 流量是 1.45 万亿美元、占全球 OFDI 流量的 13.5%,中国 OFDI 存量是 26.16 万亿美元,占全球 OFDI 存量的5.2%。中国OFDI流量在全球排名依然是第二位,但其所占比例增加了3.6%。OFDI 存量全球排名上升了二位,位居第 6 位,其所占比例增加了 0.8%。2016 年末,中国引进外资额比对外直接投资额少 1340 亿美元,中国再一次实现资本净输出。然而,在第 6 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中国劳动力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14%,和第 5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增加了 3.36%,这表明就业是我国的一大难题。但是,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影响一国的经济,而这种影响可能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内就业中得到体现。

发达国家是最先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研究 OFDI 是如何影响国内就业的,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最近一些年,中国学者才增加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中国对 OFDI 是如何影响就业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却大大缺乏这方面的机理研究,以至于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来支撑实证研究。另外,本文根据樊纲、王小鲁、朱恒鹏[1](2009)对劳动力市场程度的测量方法知,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等于外来劳动力就业人数占该省或市区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排名前 7 位的省或市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江苏,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排名后 7 位的省或市区分别是吉林、宁夏、海南、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据此,各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中国经济结构在转型中,探讨中国在异国 OFDI是如何对国内就业产生影响时,制度因素的动态性、差异性是值得考虑的,其中劳动力市场化在所有制度因素中对转型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本文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效应的影响是怎样的?是会提升母国就业水平还是降低母国就业水平?另外,各区域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是不同的,各区域OFDI 对母国就业效应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对于上面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理论研究的缺陷,同时为中国政府提供指导来解决就业问题。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本文从要素供给角度出发,OFDI 会对要素投入和技术产生作用,进而影响母国的产出和就业。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模型,利用我国 29 个省 2005 年~2015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 SYS-GMM 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的整体效应与区域差异。
本文先厘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现状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通过 SYS-GMM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 OFDI 对母国就业影响的整体效应和区域差异。全文分 7块,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讲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见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对该主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及作出评述。第三部分从人力资本、技术研究和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化四个方面分析了OFDI 国内就业效应的传导机制。第四部分考察了中国 OFDI 的现状。第五部分对劳动力市场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国内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借鉴 SYS-GMM方法,研究了 OFDI 对母国的就业整体影响效应和区域差异。最后对上文分析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国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

............................

第 2 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一般学者用 OFDI作为简称,它指国家或企业通过资本、或设备等无形资产向异国输出,来收购企业或直接获取公司管理权的投资行为。早期,国家或企业偏向于获得异国(企业)发行的有价金融产品或无形资产,从而在异国开展国际投资,但是这种投资方式和在异国开展 OFDI 相比,两者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后来,基于跨国公司的快速崛起,这种在异国开展 OFDI 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因此 OFDI 对母国经济的作用也随之加剧。为了更全面的理解 OFDI 是如何作用于母国经济的,据此,先对 OFDI的理论(动因、条件)部分进行了一个归纳是很有必要的。
2.1.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美国权威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在 1960 年文《名族企业的国际经营:FDI》[2]中阐述了垄断优势理论。之后,(C.P.)金德贝格在 70年代,又对其有所补充。该理论指出:企业开展 OFDI 活动能够获利,主要取决于其掌握的垄断优势。该优势主要是不完全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税率市场)造成的,这表明企业开展 OFDI 活动是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另外,企业具备的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资产优势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规模不断扩大而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解释了跨国企业在海外与东道国企业进行有效竞争,依然能够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原因。
内部化理论。1976 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3]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指出:企业开展 OFDI 活动,主要源于减少交易成本,这是利用企业内部化机制取代外部市场机制的方式。其作用过程如下:企业在外部市场进行交易时,会遇到各种不利条件(如信息不完全),这会使得交易成本上升,而使企业遭受损失。而拥有新技术、设备和制度健全的企业,当他们在企业内部建立新的市场时,就会有效避免外部市场所造成的损害,从而使得企业不断获利。此外,一个企业在开展内部化活动时也会受各种因素(行业、国别、企业、地区)影响。该理论阐述了企业开展 OFDI 活动,主要是源于企业所有权、管理权和控制权的延伸并不是资本流动。它进一步解释了企业开展 OFDI 活动,是基于改善经营方式而不是向异国出口产品和许可证。
...........................

2.2 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发达国家 OFDI 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
发达国家是最先从 OFDI 对母国就业影响的刺激作用、抑制作用和 OFDI 对母国就业结构影响三个方面来开始研究的。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对发达国家 OFDI 的就业效应影响来进行论述。
Jasay(1960)是最早研究 OFDI 是如何对母国就业产生影响的,他提出:如果母国所拥有的资源量不变,那么该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就会由于母国投资量的减少而减少国内的需求。需求的减少会进一步使企业降低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也会因此减少,这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就业人数。此外,若 OFDI 不能促进一国产品出口或抑制产品进口,则 OFDI 会进一步对母国就业影响产生负作用。Lipsey(1994)在对美国跨国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国外子公司生产水平上升时,母公司国内就业人数会增多,这体现出子公司的发展有助于母公司就业率的增长。这是因为国外的子公司在提升生产率时,一方面产出扩大,会扩大需求从而增加劳动力,另外公司规模扩大,对高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就业人数。此外,OFDI 也改善了母国的产业结构。

Stevenson(1996)利用瑞典 1965~1990 年期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做实证,他得出:母国出口产品数量下降时,也许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这是因为原先第三国进口的产品是从母国获取,然而由于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而形成的异国子公司将产品出口到第三国时,这使得本国出口的产品数量下降,国家间贸易数量也减少,从而减少了母国的就业人数 Brainerd and Riker(1997)研究发现,美国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对美国会产生较小的就业替代效应,但是,对母国工资替代弹性作用并不大;然而,美国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地时,这种作用却截然相反,OFDI 会对抑制母国就业和工资。这表明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作为投资地时,对母国就业效应会形成不同的效果。Robert E.Lipsey(2000)发现,瑞典和日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会提高海外子公司的生产水平,使生产能力提升,异国子公司就会刺激母公司对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母国就业率。然而,美国公司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若把资本密集型产业保存在国内,而把母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移送到新兴地区时,虽然母国产业结构会有所提升,但是却减少了母国的就业人数。

.......................

第 3 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的传导机理.................................. 15
3.1 提升人力资本 ......................... 16
3.2 促进技术研发与逆向技术溢出 ................................. 16
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17
第 4 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20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20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 21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 22
第 5 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与国内就业的现实考察............................. 29
5.1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及区域分布 ............................. 29
5.2 中国国内就业的现状分析 .................. 30

第 5 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与国内就业的现实考察

5.1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及区域分布
本文根据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9)对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测量方法可知,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等于外来劳动力就业人数占该省或市区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根据各省统计年鉴和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可计算 2005~2015 年中国各省市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指数均值,指数均值越大表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越强,见表5-1 所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强的排名前十的省或市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江苏、重庆、山东、辽宁,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弱排名后十位的分别是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这些地区经济较落后。

为了进一步分析劳动力市场化区域特征,本文根据劳动力市场化的差异对全国进行了划分。由于西藏、贵州 OFDI 数据的缺乏,本文为了保持数据的平衡性以及全文的一致性,只选取了 29 个省或市区作为研究,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排名前 15 名的省或市区(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江苏、重庆、山东、辽宁、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河北)作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

并用 LM1 强表示;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排名后 14 名的省或市区(陕西、云南、广西、山西、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作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并用 LM2 弱表示。在下表 5-1 中,LM1强的指数均值为 6.19,大于全国的指数均值 4.79,表明 LM1 区域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是高于全国的劳动力市场化水平。LM2 弱的指数均值为 3.29,小于全国指数均值 4.79.表明 LM2 区域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是小于全国的劳动力市场化水平。

...........................

第 7 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本文主要结论
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传导机制,然后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刚性与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模型,利用我国 29 个省 2005 年~2015 年的面板数据通过 SYS-GMM 方法,考察了中国 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的整体效应与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
从整体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包含滞后性,短期,OFDI对国内就业影响有一定的替代作用,长期,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刺激效应大于替代效应,OFDI 能够促进国内就业。这进一步也说明,OFDI 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研发与技术逆向溢出,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劳动力市场进程等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短期,会形成资本和技术对部分劳动的替代效应,长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改善能够有效促进产出规模扩大和结构调整,OFDI 的促进作用大于 OFDI 的替代作用,最终 OFDI能够降低母国失业率。
从区域分析来看,由于各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同,OFDI 对各地区的就业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OFDI 对就业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短期,OFDI 对就业影响为负效应,长期,OFDI 对就业影响表现为正效应。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OFDI 短期对就业影响不显著,长期 OFDI 对就业基本也不产生影响。这说明 OFDI 对国内就业影响与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