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相互接壤,拥有深厚的经济、文化交流底蕴,贸易关系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在两国高层和政府的支持下,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和紧密。尽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并不理想,但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却逆流而上,根据 2017 年中国商务部发表的《国别贸易报告》,2016 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661.1 亿美元,增长 4.0%。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 280.2 亿美元,减少 2.0%,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 9.8%;俄罗斯自中国进口 380.9 亿美元,增长 9.0%,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 20.9%。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7 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840. 7 亿美元,增长 20. 8%。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总额为 428.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8%;中国自俄罗斯进口总额为411.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7%。
中俄两国疆土都很辽阔,接壤面积更是达到 4374 公里,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主要接壤区域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部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俄罗斯远东联邦区面积十分广阔,包括九个行政区划,面积达到 617.99 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和矿产极为丰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扩展双边贸易额,两国都非常重视接壤边境地区的发展。2016 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并审议通过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显示出了中国政府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决心。同时,作为重要能源和战略基地的远东地区,也逐渐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重视,2014 年以后俄罗斯更加重视远东的表现,《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 2025 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发展远东地区的期望。在双方政府层面上, 2009 年,双方政府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中俄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2015 年 3 月 28 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一带一路”、“图们江倡议”、“国际交通走廊”等宏伟蓝图的倡导下,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中俄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中俄区域贸易的不断活跃,俄罗斯学者非常重视对中俄贸易问题的研究。
Антонова Н. Е.在《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中俄远东经济合作》)中列举了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现状,特别是与中国东北省份的贸易往来,指出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分析了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林业、矿产资源、能源、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Абрамов В.Л.在《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世界经济》)中从世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国外资本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运营状况,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政策,并以世界劳动分工为视角分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劳动分工中存在的问题。
Зверева А. А.在《Перспективы внешней торговл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前景》)一文中以 Delta 公司做出的俄罗斯贸易发展预测为基础指出,亚太地区将成为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中的主要优势是体现在能源和材料供应上,其中与中国东北部地区省份的贸易往来将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 - 2018)》框架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和物流运输将成为中俄两国边境贸易合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文章分析了中俄边境贸易中的进出口结构。......................
第 2 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2.1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概况
远东联邦区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联邦区,面积约 700 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 36%,它由 9 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萨哈林州、马加丹州、勘察加边疆区、楚科奇自治专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远东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北部,西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交界,东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日本相望,由于该区幅员辽阔,又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面向亚太地区的门户,因此对俄罗斯来说,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近年来,俄远东联邦区经济发展状况较好,自 2009 年以来持续增长,其中 2009-2011年连续 3 年的增幅高于全俄平均水平。但受全俄及亚太地区形势和洪涝灾害等各种因素影响,2013 年的经济表现不佳。
2013 年,远东联邦区 GDP 总值为 2.87 万亿卢布(约合 873 亿美元),同比增长仅 0.9%,低于全俄 1.3%的增幅。其中,工业生产增长 3%;农业因受阿穆尔洪灾影响而遭受重挫,农业生产总值仅 1135.31 亿卢布,下降了 10.1%(俄农业整体增长 6.2%);曾经对远东经济做出极大贡献的投资开始大幅下降,2013 年固定资本投资额仅 8145亿卢布(约 24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9.5%,且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依然有限。
由于俄远东经济发展放缓,社会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 年人口外流量约 3 万人,失业率居高不下(6.4%)、高于全俄 5.5%的平均水平。虽然居民月平均工资 3.74万卢布,高于全俄平均水平(3 万卢布),但相对于远东地区较高物价而言,居民实际生活状况并无明显改善。
2014 年远东联邦区 GDP 总值为 3.21 万亿卢布,同比增长仅 11.84%。2015 年远东联邦区 GDP 总值为 3.58 万亿卢布,同比增长仅 11.52%。2016 年远东联邦区 GDP 总值为 3.75 万亿卢布,同比增长仅 4.74%。
.......................
2.2 远东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多端,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政策不断的发生变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可分为以下五个主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苏联解体前(1992 年前)。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面向亚洲的门户,
在苏联时期即表现出积极的对外贸易联系。在苏联时期,由于国家推行封闭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政策,远东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微乎其微,加之路途较为遥远,因此经济利润并不乐观。1965 年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贸易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主要还是以国家垄断的对外贸易为主,政府在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如 1988 年,在远东地区对外出口额中,通过国家“大贸”公司出口的比重高达 95%左右。同时,为了开发远东地区的资源,苏联政府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补偿贸易合同,这些国家向苏联提供贷款和技术设备,苏联以原料或半成品偿还,如 1974年,与日本签订第一个政府间进出口长期、大额贷款合同,以开发雅库特地区的资源。1991 年,苏联政府颁布命令,授予远东地区从事边境贸易和地方贸易的权利,远东地区逐渐融入国际贸易关系中。
第二个时期:1992 年—1997 年。随着苏联的解体,新的俄罗斯政权的诞生,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远东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992 年—1993 年,对外贸易额出现迅猛增长,1992 年,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额较之前增长了 240%,达到 27 亿美元,远远超过俄罗斯国家整体对外贸易额增速(0.1%),同时在该地区出现了很多外贸公司,为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俄罗斯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俄罗斯对原材料出口的限制,以及对进口商品征收的 20%增值税,使得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额自 1994 年起出现下滑趋势。1995 年,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出口商的紧急措施》、《俄联邦发展出口纲要》等文件刺激出口,同时扩大了出口产品种类清单,1996 年取消对所有产品的出口限制和出口关税,对出口合同不再实行严格的登记审批制度, 1997年下调进口关税税率。以上这些措施再次刺激了国家的对外贸易额,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大幅提升。1997 年,远东地区对外贸易额创下历史纪录,达到 58 亿美元,是 1992 年的两倍。该时期的主要贸易特点是以燃料、能源、木材的出口为主,只求数量的增长,而忽略质量的管理。进口产品中则以食品、轻工业品、机械设备为主。
........................
第 3 章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状况 .................... 19
3.1 远东地区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 ....................... 19
3.2 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规模 ................... 21
第 4 章 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存在问题 ........................ 30
4.1 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现存问题 ........................... 30
4.2 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的影响因素 ............ 31
第 5 章 发展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的对策 ............ 33
5.1 政府层面对策……………33
5.2 企业层面对策………………..35
第五章 发展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的对策
5.1 政府层面对策
..........................
第六章 结
本文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分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当前中俄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当前两国政府发展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的决心和信心,并在近几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特别是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的贸易额基础上,分析双边的贸易结构,从而找出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可总结如下。
1)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往来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双边贸易稳中有升,2016年上半年,中国跃升为俄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达到61.31亿美元,占远东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25.1%。但是,贸易结构也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双方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应积极加强在能源、矿产、木材、基础设施、工业技术、电力、水利方面的合作。同时,双方的合作还要深度挖掘,逐步向资源深加工方面迈进,大力发展制成品加工业,深度拓展贸易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虽然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总额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两国地区间的不断努力,相信贸易往来会更加紧密,贸易额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2)中国东北地区利用自身的地缘和历史优势,积极发展与远东地区的边境贸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打通与俄罗斯的贸易通道,提升边境口岸和港口的转运能力,实现东北亚地区的贸易粘合,同时在中国政府“振兴东北”纲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积极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寻求广泛的合作,改善地区间的投资环境,加深地区间的互信,争取成为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合作的重头区、示范区。
3)近年来,随着中俄双边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来看,双边地区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的主要从出口产品中,能源、资源产品和木材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他产品的比重相对来说非常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