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能合作国际贸易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9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以“一带一路”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俄产能合作的基础以及现状,对中俄优势产能竞争力以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市场需求指出了中俄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以最优合作路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关于“一带一路”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倡议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 2015 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一带一路”的理念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坚持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共建原则。通过与沿线国家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形成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

(二)“一带一路”的路线
“一带一路”倡议路线从东亚到欧洲,贯穿亚欧非大陆,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潜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共有三条路线,分别为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波罗的海);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经中亚至西亚经济走廊和中国至中南半岛经济走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有两条路线,分别为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印度洋—欧洲;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南太平洋。通过建设港口和运输大通道,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比较优势理论
1817 年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可知,只有发达国家之间才有可能发生国际贸易,而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是不会产生贸易。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比较优势应运而生,可以有效地解释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该理论表明当一国或地区与另一国相比,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处于绝对劣势时,两国各自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两国均可以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李嘉图指出贸易的相对优势不仅是更大的绝对优势,而且还是较小的绝对劣势。
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更全面深刻地揭示国际贸易的产生,体现出国际贸易的核心思想。并且论证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之间贸易使各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互惠互利。在比较优势提出后,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多维度扩展。由 2×2×1 分析模型扩展到 m×2×1(m 个国家两种商品)和 2×n×1(两个国家交换 n 种商品)分析模型。但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缺陷。该理论是短期静态利益比较分析,这对一个国家长期经济贸易发展是否有利无法判断。
.................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能合作的基础

第一节 中俄产能合作的战略基础

一、“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29%。欧亚经济联盟是国际性组织,拥有 1.8 亿人口,4.5 万亿美元 GDP 的统一市场。
(一)“一带一盟”对接

中俄在 2015 年双方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将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相互支持对方战略目标。中国支持俄罗斯推进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俄罗斯支持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俄两国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联盟对接,加强区域经济各领域合作。明确了扩大投资贸易合作,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促进相互投资便利化和产能合作,加强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和多式联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和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和多边合作。

在提出背景方面,中俄两国都因受到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贸易投资规则的影响,进而两国最高领导人从战略角度提出来的。中国受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TPP)等影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来改变国际经济合作格局。俄罗斯则遭受乌克兰危机,跨大西洋贸易伙伴与投资协定(TIIP)谈判的影响,提出欧亚经济联盟,推进欧亚一体化进程。

在合作区域方面,“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具有重叠性。中亚地区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欧亚联盟的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
在经济目标方面,“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都是想通过消除投资贸易壁垒,与合作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
..............

第二节 中俄产能合作的经济基础
一、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经贸合作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两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发展稳定,为产能合作提供了有效的需求市场和良好的销售网络。近几年,中俄经贸合作进入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时期,双边贸易额稳中求进,贸易结构优势互补。
(一)双边贸易规模扩大,结构互补

中俄两国在签署《中俄关于经济贸易关系的协定》后,双边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且波动幅度较大。俄罗斯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与第一大进口琮源地连续 3 年为中国。中俄贸易额在 2017 年恢复到 840.71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 428.76亿美元,自俄进口 411.95 亿美元。

................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能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40

第一节 中俄产能合作略显成效.................40

一、产能合作方式多样........................40

二、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稳定进展.................44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51

第一节 中俄产业发展现状比较..................51

一、中俄农业发展现状比较....................52

二、中俄工业发展现状比较.....................55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能合作的领域选择..............79

第一节 中俄市场需求分析..............79

一、俄罗斯市场需求分析...................79

二、中国市场需求分析...............82

第六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产能合作的最优路径探析

第一节 寻求互惠共生的中俄产能合作关系
共生关系在中俄产能合作中尤为重要。通过判断产能合作的共生关系是否合理,来促进两国合作达到最佳的共生关系。或是通过利用共生规律引导两国产能合作向着预期方向发展,并设计出最符合两国产能合作的模式,实现双赢。通过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得出中俄产能合作略显成效,两国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耦合性,很容易形成连续稳定的共生关系。所以,从长期来看中俄产能合作的共生关系将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

从短期来看,中俄产能合作的共生关系在短期表现为非对称性互惠,总体上俄罗斯获得的利益多于中国。现阶段两国已经签订 66 个项目的合作,范围涉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建材、矿业、汽车、农业等领域合作。中俄合作的大部分项目涉及大量投资金且建设周期长,在短期之内很难收回前期投入成本。以中俄产能合作大项目为例,大多数都是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开展合作,俄罗斯在中国投资企业很少。
................

结论
本文以“一带一路”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俄产能合作的基础以及现状,对中俄优势产能竞争力以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市场需求指出了中俄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以最优合作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中俄产能合作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首先,中俄产能合作关系将转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现阶段中俄产能合作略显成效,两国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耦合性,很容易形成连续稳定的共生关系。所以,从长期来看中俄产能合作的共生关系将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
其次,中俄产能合作机制将逐步完善。两国制作产能合作需求图,明确产能合作共生目标,构建一体化的产能合作组织。建立利益分配共生机制,在将各自优势产能“走出去”的同时,引进对方的先进产能。建立产能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层级政府沟通机制,共同规划和实施产能合作项目。优化产能合作共生环境,完善支撑体系能够保证中俄产能合作在顶层设计、政策框架、风险防控、法律保障、咨询服务等得到充分地支持,顺利开展项目合作。

再次,中俄产能合作领域将逐渐集中在高附加值领域。中俄两国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能源产业开展产能合作,满足各自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俄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营一体化合作、高端装备制造合作、复合型中俄现代农业合作区、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及深化在中亚地区的产能合作。
最后,中俄产能合作的风险防范体系将逐渐完善。政府定期发布俄罗斯风险评估报告,同时企业做好投资合作风险的防范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中俄产能合作保障机制一定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