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论文在构建全球产业链的菱状模型时,使用的是归纳演绎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结论缺乏相关定量研究成果的支撑,未来还需要针对该模型展开更深层次的扩展研究与验证。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纺织服装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一极
纵观近现代的产业发展进程,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共计发生了三次的转移。在近代历史之前,东方的亚洲是传统纺织手工业聚集地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逐渐转移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纺织产业中心又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转移到了香港、韩国、台湾等亚洲四小龙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延续到如今的第三次纺织产业中心转移,让中国、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陆续加入了世界竞争格局之中。
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从2005年伊始,正式取消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所有纺织品配额限制,使纺织品服装产业迎来了后配额时代,真正翻开了自由贸易的新篇章。此协议废除了此前的纺织品配额,使得中国、印度等劳动力及原料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为受益,加快了纺织服装产业尤其是纤维产业的中心向亚洲转移的步伐,世界纺织贸易格局呈现出全新态势。亚洲是目前世界纺织服装的主要生产和输出地,自2000年以来,亚洲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纤维产地。到2012年时,纺织品的出口额的全球占比上升至67%,为1999年的1.5倍,尤其是2014年的化纤年生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的90%(详见下图)。
..........................
1.2研究思路与框架
首先,本论文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全球产业链的内涵以及对接机制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了全球产业链的菱状模型。其次,回顾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对全球产业链中的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初步定位。之后,利用互联网及文献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大量数据,分析三国纺织服装产业链中供需链、企业链、产品链的耦合水平,再通过测算各类产品的贸易技术附加值指标,衡量中日韩在价值链中的动态分工地位。最后,总结产业链整合过程的负面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中日韩跨境产业链朝高级化方向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本论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整体分析框架如下: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文献综述
2.1.1有关产业链的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链思想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奠基人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著作《国富论》。在该著作中,亚当斯密以扣针制造业、麻织业和毛织业为例,对“分工”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认为“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在进步的社会中,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要的劳动,也往往分由许多劳动者担任。”这一论断体现了产业链在一种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的延伸,产业链的两端是生产要素和消费者,而连接产业链两端的基体则是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人或者说是网链中的各个节点。这便是西方经济学家对于产业链内涵的最早表述。
亚当斯密所阐述的一种完全制造品的供给产业链,大多数情况下是针对集中在某一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而言的。在其之后,马歇尔创立了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整个产业中企业数量的增多,有利于降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便是经济的外部性;产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技术外溢,也有利于实现成本节约,这便是技术的外部性。马歇尔不仅将产业链的内涵从简单的供需链条扩展到了企业链条之中,还指出这种外部性多发生在同类企业相对密集的工业地区,奠定了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在1958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赫尔曼基准的概念,认为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彼此联系,一个产业如果技术水平、产值规模、管理能力等处于较高水准,通过技术扩散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梯度转移等效应,便能从前向、后向、侧向等多方位地影响其他关联产业。赫尔曼的理论超越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和联系,实现了从企业链到不同层级产业链的理论跨越,关联子产业链之间在横向和纵向对接的范围越广泛,就越能够增强母链的深度和广度,带动区域经济乃至整条产业链的升级。
.........................
2.2相关理论
2.2.1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社会大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世界各国间的劳动分工。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分工理论也经历了由古典分工理论由发展到现代分工理论等多个阶段。其中,古典分工理论的代表性学说包括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两害取其重,两利取其轻”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H-0要素禀赋论等经典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发展到现代,产生了诸多学说。如里昂惕夫之谜解释了美国商品出口现象违背H-0理论的理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一种新产品将经历创新、成熟及标准化三个时期,并分析了三个时期的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偏好相似说以国家间需求结构的相似程度来解释工业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指出人均收入水平…越相近,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需求结构就越相似,贸易机会就越多;.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李嘉图等人的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概念,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生产要素被替代加速、劳动或资源竞争力衰退,都使得比较优势学说无法指导当代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因此需要用说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来替代。国家钻石体系阐述了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5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策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援产业的环境。
...........................
第三章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24
3.1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寒义...........24
3.2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概况............26
第四章全球产业链框架下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链耦合研究.............48
4.1供需链的耦合水平...........48
4.1.1中日韩三边进出口贸易规模..............48
4.1.2中日韩三边进出口商品结构...........51
第五章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分工地位分析..............75
5.1纺织服装产业贸易技术附加值的测算与分析.............75
5.1指标选取..............75
5.1.1纺织服装产业显示性技术附加值的测算................76
第五章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分工地位分析
5.1纺织服装产业贸易技术附加值的测算与分析
5.1.1指标选取
创造价值,是产业链中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归途。供需链、企业链和产品链实质上都是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价值层层递进,根植在不同载体之后所体现出的各种形态。确定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分工地位,有利于确定该国产业的真实竞争力优势,明确其在全球价值层级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属于何种等级,从而为本国产业结构变革与价值链升级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具有协同互补效应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体系最优化,实现跨国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完善经济分工的对接水平。
本文将根据樊纲等和陈立敏等提出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计算方法,对纺织服装产业及其各类子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行间接赋值,根据其结果测算中日韩三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高度水平,最终评估中日韩在全球纺织服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及其动态变化情况。
.......................
第六章研究总结及对策建议
6.1研究总结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产业链的耦合对接模型,并基于此对中日韩三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基础三链——“供需链”、“企业链”“产品链”耦合水平进行了剖析。之后,通过对纺织服装产业链各子链条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的测算,比较了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分工地位。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全球产业链范畴内,无论是供需链、企业链、产品链还是价值链,中韩日的竞争力水平都呈现出了从低到高的阶梯式分布,其中,日本在高附加值领域,即微笑曲线两端都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纺织品科技大国;韩国的纺织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竞争力都稍逊于日本,近年来刚刚完成生产密集型出口国到技术密集型出口国的转变;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纺织服装产业依托于劳动力优势,科技发展力量尚在成长当中。
(2)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合作属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环,相对于贸易竞争性而言,互补性是三国经济合作的主要基调。具体来看,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链存在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不同的分工形态,处于价值链低位的中国和价值链中高位的日本、韩国之间,由于技术差异而存在垂直分工形态;而日本与韩国由于经济成长阶段相近和产品异质性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水平分工形态。
(3)中日韩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的贸易往来极其密切,依存性极大。中国是日韩的重要进口来源国,特别是中低端制成品上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日本和韩国之间贸易流动特征较为鲜明,双方都输入各自的比较劣势产品,输出比较优势产品。不仅如此;三国在企业投资、行会合作、物流协作等产业链子链条上都有着紧密的耦合关系。
参考文献(略)
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中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国际贸易影响研
- 国际贸易、有偏技术进步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
- 国际贸易金融发展视角下FDI对产业结构调整
- FDI知识溢出效应与教育溢价国际贸易研究:以
- 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潜力研究
- 中国对非洲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国际贸易战略
- 长江经济带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国际贸
- 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下外国直接投资对巴基
- 广西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及模式选择国际贸易学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基建企业的国际化贸易
- 美国与新兴经济体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研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科技合作国际贸易研
- “龙江丝路带”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竞争
- 安徽省出口隐含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国际贸易分
- 产业升级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