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实施。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进入了全球化新阶段,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实施,正是立足于对接经济全球化、融入全球贸易合作体系,主动顺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格局,通过启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我国新时期面向世界、深耕亚太,探索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以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载体。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将努力在贸易自由化、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众多领域获取突破,探索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径。而这些改革探索的实施都与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有着紧密联系,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先行先试”区域,引入离岸金融功能,将强化其贸易、物流、加工制造和增值服务等核心功能的发挥,并彰显其制度创新基地的角色。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都可以通过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来实现。开放的离岸金融需要高度幵放的经济环境做基础。因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制度框架下,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是推进自贸区战略、融入国际经济新秩序、探索TPP、TTIP等最新国际贸易动向要求的金融自由化条款的重要渠道,将会为我国加入高标准国际贸易协定提供经验。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际货币波动显著加大,客观上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高速增长、货币互换协议规模继续扩大、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业务不断突破、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速。2015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双方就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进行了深入沟通,人民币加入SDR终于正式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明显进入“提速期”。基于我国政治与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的“新引擎”,自贸试验区站在了更高的基础之上,开始肩负起更为艰巨的引领金融改革、促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任务。建立自贸试验区框架下的离岸金融市场,以离岸金融市场为支点,推动服务贸易型离岸金融业务在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将会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铺垫作用。
........................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自由贸易港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
1973年签订的《京都公约》将自由贸易港区定义为:设定在一国境内的部分领图范围内的区域,所有进入该区域的货物都按照关境以外的税收政策对其进行税收管理,而且不受海关监管制度的约束。《欧共体海关法典》给定的自由区概念:自由区及自由仓库是共同体关境的一部分或者是位于关境内,但是不受关境内制度监管与其相隔离的特殊地域。《美国对外贸易区委员会通用条例》解释,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相对封闭、与其他区域相隔离的特殊区域,其一般作为公共设施而运行。而联合国在1984年发布的贸易发展报告中,自由贸易港区是货物进出可以免受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一般用于货物的存储和贸易。美国关税委员会定义的自由贸易港区是指为享受关税减免的货物贸易提供的特殊监管区域,对于进入区域内的货物如果不进入国内市场都可享受免征关税的税收政策。
自由贸易港区大多由自由港发展演变而来,一般居于港口的港区或靠近港口地区,尤以经济发达国家居多。有些国家称其为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区、自由市等,叫法虽然不同,但其性质相同。国际上,学者们用自由贸易区囊括了各类开发区和特殊经济区,也有人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统称为自由贸易港区(见表1.1)。
.......................
第2章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于本文要探讨的自由贸易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其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一种经济功能、贸易工具,随世界各地自由贸易港区的建立而不断发展。据此,本部分将主要对围绕自由贸易港区功能的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较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手段,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免税区。在当时,面向出口的自由贸易港区还处于发展初期,同时由于贸易壁垒较高,自由贸易港区的概念还没有演变到现在多方面的形式,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在自贸区的“免税”优势上。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于自由贸易港区的经济学文献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从东道国的视角来讨论加工出口区的发展,二是尝试提出一个统一的自由贸易港区理论。
研究自由贸易港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其实质是要探讨在自由贸易港区进行金融自由化试验的可行性,因而本部分将集中梳理国际上对于金融自由化利弊的文献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在自由贸易港区进行金融自由化试验奠定基础。
20世纪以后,全球金融开始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在这一新趋势下,离岸金融作为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而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自由化,因此,离岸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对金融自由化起到了一定的鼓励和推动作用上一节,我们梳理了金融自由化利弊的研究,而对于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首先是从实践领域运行开始,而后才有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关于离岸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国外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视角也各有不同,本文将结合所要探讨的主题重点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风险及监管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
2.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理论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涵盖了几个经济学分支学科,首先,它属于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形式,体现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其次,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体现了政府对我国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制思考,规制经济学是分析该问题的基础;再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强调用制度创新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这是通过制度经济学来指导实践。所以,本节的理论基础由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规制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组成。
2.2.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根据经济增长路径的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均衡增长模式和非均衡增长模式。均衡增长模式强调的是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即将国民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对构成经济系统的各行业或部门进行投资,带动各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生产要素流动理论。就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而言,非均衡增长模式的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战略布局。
.........................
第3章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及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经验借鉴...........43
3.1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案例分析............43
3.1.1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43
3.1.2香港离岸金融市场.............45
第4章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现实考察.............60
4.1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战略分析...............60
4.1.1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及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60
4.1.2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创新..............62
第5章自贸试验区加快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策略与路径选择...............95
5.1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布局.............95
5.1.1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的目标定位.............95
5.1.2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97
第6章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及防范分析
6.1离岸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体系风险溢出的实证分析
由于自贸试验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尚未实现,本部分将实证考察我国境内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台湾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虽然香港、台湾两个离岸市场分别是内外混合、分离渗透的运行机制,但因大陆地区仍存在资本管制,因而两个市场作为独立个体而言,分别与我国大陆在岸的金融市场保持着同样的资本管制约束下的有限渗透,这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市场所采取的“有限渗透+严格分离”相似。所以,本文将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台湾人民币离岸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covar模型,实证分析两个市场是否对国内金融体系产生风险溢出。
......................
第7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7.1结论
(1)对自贸试验区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可行性、必要性的论证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及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自贸试验区战略的金融创新政策及实践,从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内容、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功能、二者的异同点、全国前两批获批自贸试验区的区域四个方面,论证了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关联性,得出结论:自贸试验区为离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框架和实施载体,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能够从微观上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其次,文章从离岸金融是自由贸易区的应有之义,我国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前身保税区“境内关外”及“离岸金融”的认识不足;离岸金融市场是加快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试验区为消化区内自由贸易账户资金迫切需要建立层次和功能齐全的“境内关外”金融市场;在岸的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将进一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阐明了建设自贸试验区框架下的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简化后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因素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影响一个区域培育、建立、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因子可以归纳为对外经贸因子、金融运行和配套保障因子、经济发展增速因子;三个因子按其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表明了离岸金融市场目标区的培育基础、建设基础、发展速度,对于我们所要考察的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发育潜力,具有很强的整体解释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