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69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无忧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分析

第一章 国际和平行动与澳大利亚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促使国际和平行动出现了新的变化。然而,澳大利亚参与的国际和平行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文主要考察由联合国发起的维和行动。后续章节所讨论的澳大利亚参与的国际和平行动也以上述领域为主。

由联合国发起的维和行动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和平行动的主体,也是研究国际和平行动的最重要依据。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

联合国维和行动(peacekeeping operations)是联合国从事的规模最大、形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工作。

《联合国宪章》第六章明确界定了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程序,第七章则界定了利用集体安全来解决冲突的程序。那么,在“和平解决”与“集体安全”之间,宪章就留下了一个空白,补上这个空白的,就是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形象地称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宪章的“第六章半规定”。

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定义,根据界定出发点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以维和的目的来界定维和,以维和的任务来界定维和,以维和的手段来界定维和。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给出的关于维和的定义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可,他认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介于宪章第六章与第七章之间的“第六章半规定”,维和行动是“为了落实或监督落实冲突双方签署的旨在控制和解决冲突的协议,或者为了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的安全提供,经冲突方邀请或者同意后,有中立的第三方组织并指挥的、执行军事或其他任务的非强制性行动”。

联合国维和作为一种在联合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与行动,是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上的创新与尝试。自 1948 年在中东战争中联合国采取临时性“维持和平”措施之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的历史自此发端。截止到 2015 年 1 月 1,联合国共组织了 69 项维和行动,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二、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变化

80 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冷战后的维和行动已经超越了哈马舍尔德所说的“第六章半规定”,更多的涉及了从维持和平(peacekeeping)到缔造和平(peacebuilding)。针对冲突发生之前扩展到冲突平息的全过程,维和的对象也从主权国家之间扩展到主权国家内部。在参与维和的主体上,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联合国维和的手段也开始综合运用军事、外交、经济、社会等方式。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迅速增加。如前文所说,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始于 1948年,截止到 2015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共部署维和行动 69 个,其中有 54 个都是1989 年之后开展的。也就是说,在冷战的前 40 年里,联合国部署的维和行动共有 15 个;而仅仅在 1989 年到 1994 年的六年中,联合国就部署了 20 次维和行动。当然,这与冷战期间一些矛盾被掩盖在了美苏矛盾之中有关,冷战一结束,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战略背景风云突变。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对象更多的针对国内冲突。冷战期间,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目标更多是置身于美苏两个集团之间不要擦枪走火,更不要因此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冷战时期的 15 个维和行动更多集中在两个集团都重视的战略交界地带——中东地区。冷战之后,随着两大阵营的解体,长期被美苏冷战而掩盖的矛盾凸显出来,维和行动往往发生在国家内部或者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又以前者为主。各个国家内战、反政府武装此起彼伏,使得联合国的维和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自 1989 年至 2015 年 1 月,在联合国部署的 54 个维和行动中,针对国家间冲突的仅有 6 个,仅占 1989 年以来维和行动的 11%,而针对国家内部冲突的维和行动有 48 个,占到了 1989 年以来维和行动的 89%。可以看出,在冷战之后的这些年中,最初作为处理国家间冲突主要手段的维和行动,正在日益用于处理国内冲突与内战。

....................

第二章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情况

一、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维和的环境

自从 1947 年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已有 70 年历史。在冷战时期,澳大利亚在维和行动的参与中更主要的是派遣军事观察员监督停火协议或监督边界问题。自冷战结束之后,澳大利亚在联合国的和平行动中发挥作用的层次提高,更多是参与创造和平与稳定,促进维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权的保护。澳大利亚参与到了更多更复杂的、多层次的维和行动之中,包括恢复与保障和平、提供人权保护、促进政治制度建设、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广泛意义上的维和任务与目标。

(一)经济环境

澳大利亚需借力亚洲发展本国经济。冷战后期,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已经很迅速,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几个国家,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面对的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美国与欧洲仍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正日渐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对象。贸易关系的密切使得澳大利亚更加重视亚洲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澳大利亚希望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如印度尼西亚)保持政治稳定,以保证澳大利亚与各国政府关系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希望借助亚洲速度带动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二)政治环境

澳大利亚的政治相对平稳。在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制定上,国内政治力量对国际环境的认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冷战后,无论是工党还是自由党都要思考澳美关系与澳印关系。澳印关系实则是澳亚关系的一个缩影,亚洲的发展使得澳大利亚不断调整着澳与亚洲之间的政治关系。尤其是冷战之后,亚裔选民增多,两党在在制定政策时都难以忽略这些选票。澳大利亚在走向区域性政治大国的道路上,需要一个稳定的亚洲作为政治环境。

(三)国家定位

远离英国的澳大利亚在国家定位上一直面临困境:首先,澳大利亚虽身处亚洲但却是一个彻底的西方国家,身份的选择影响着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制定。其次,澳大利亚希望成为区域性强国,国家身份的定位影响着澳大利亚参与亚洲事务的程度。人权观念的广泛影响、民众对人权的保护与尊重,使得澳大利亚在面对全球问题时有着更多的责任感。联合国维和历史上,澳大利亚是最早参加维和的国家,也是参与维和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

二、澳冷战后参与维和人数统计

联合国维和数据按月更新,可显示各国各月实时维和现场人数。因此,每年有 12 份数据可查询澳大利亚在当年每月维和实时人数,为了数据的完整性,本文查阅了 1991 年-2014 年共 24 年,每年 12 个月的数据,共 288 份维和数据表。

为能直观看出澳大利亚冷战后 24 年维和的参与情况,本文选取每年实时维和人员最多的月份为数据,代表这一年参与维和的人数。

例如 1993 年,澳大利亚实时维和人数最多的月份为 6 月,共 842 人(包括 31 名澳维和警察、796 名澳维和部队官兵、15 名澳观察员),则 1993 年数据选取了 842,即 1993 年最高峰时澳大利亚共有 842 名维和人员在维和现场。例如 1996 年,澳大利亚全年各月的人次数据在 30-33 之间浮动,澳大利亚实时维和人数最多的月份为 1 月、2 月、4 月,都为 33 人,人数达到冷战后最低,全年只参与了两次维和行动,则 1993 年数据选取了 33,即 1993 年最高峰时澳大利亚共有 33 名维和人员在维和现场。

用最高月来代表这一年,数据具有说服力,原因有二:一是横轴跨度大,为1992 年至 2014 年,如果每一年再用 12 个数据,曲线图横轴无法画出。而是最高人员数所在月可以代表这一年,在维和投入上,每一年的峰值比平均值更有说服力,能够看出一国对于维和行动的投入。

下图为 1992 年至 2014 年澳大利亚参与维和行动的人数曲线图,如上文所说,每一年的代表数据选取的是这一年实时维和人数最高峰的月份,来代表这一年。

...................

第三章 案例分析——澳大利亚参与东帝汶维和.........26

一、澳参与东帝汶和平进程.................26

(一)澳大利亚参与东帝汶维和......26

(二)东帝汶维和的背景.............27

(三)联合国东帝汶维和的任务和目标.......28

第四章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特点及原因................40

一、冷战后澳维和政策进入成熟阶段.......................40

二、地域上重视亚太地区...............41

三、战略上重视与美欧合作.................42

四、文化上重视人权保护.................43

第四章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特点及原因

一、冷战后澳维和政策进入成熟阶段

自从联合国展开维和行动以来,澳大利亚始终是积极的响应者与支持者。同时,澳对联合国维和的贡献程度也有差异性,自澳大利亚参与 1947 年联合国印度尼西亚维和以来,澳参与联合国维和已有近 70 年,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澳在维和态度与政策上的变化。

冷战之后在日渐成熟的维和政策影响下,在澳大利亚参与维和的人数、项目和区域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调整,参与程度上较冷战期间出现降低,联合国冷战后有 47 项行动,而澳冷战后仅参与了 19 项维和行动,这其中还包括如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这种早已开始的行动。

第一阶段,维和的前十年,澳大利亚对联合国维和政策的特点是“基本没有独立政策”。在这一时期,澳大利亚更热衷于与美国结盟抵制共产主义在世界上的发展。第二阶段,1988 年至 90 年代中期,澳对联合国维和的政策发生转变,认为积极参与维和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澳大利亚对联合国维和的贡献开始增多随着政策的转变,澳大利亚在此时期参加了纳米比亚维和(派兵 304 人),柬埔寨维和,以及后来的索马里维和。第三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后,澳的维和政策趋于成熟。澳对联合国维和的参与度出现降低、参与时更加理性的趋势。1996 年,澳大利亚国内维和会议讨论中,澳国防部部长 Lan MacLanchelan 提出澳参与联合国维和要适度。他认为澳政府在参与维和中应判断澳的利益介入有多少,包括地区层面、联盟层面、人权领域。参与东帝汶维和是澳大利亚综合各项因素考虑后的选择。

澳大利亚的维和政策在不断参与中日趋完善。从不重视维和到盲目参与每次维和,到从地区层面、联盟层面、人权领域分析是否参与维和及参与人员的多少,冷战后澳大利亚的维和政策日趋成熟。

..................

结论

经过前面几章的梳理与论证,基本可以对本文绪论部分的三个核心假设问题进行回答,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结论。

一、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基本特征

纵观澳大利亚维和的政策变化、维和历史及典型案例,可以总结出澳大利亚维和的基本特点:澳大利亚维和政策日趋成熟,重视综合分析是否参与维和及参与程度;维和历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维和地域上重视亚太地区;文化上重视人权保护;战略上重视与美欧的合作;维和注重为澳大利亚外交提供支持。

二、产生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特点反映了三种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从国家角色定位来看,“维持与美国强大同盟关系”、“融入亚洲”、“在联合国多边舞台发挥更重要作用”三种定位导致澳大利亚在决定是否出兵参与国际和平行动问题上面临选择。冷战后澳大利亚外交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维持与美国的强大同盟关系,二是更充分地参与亚洲,三是努力在联合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这三个特点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外交显现出三个维度。而在澳大利亚的不同政府不同执政党执政期间,它的外交总在这三个特点之间徘徊与选择。作为参与国际行动的最引人瞩目的形式,澳大利亚的维和很好的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特点,执行了外交政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二:老挝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小国,与泰国、中国、越南、缅甸、柬埔寨五国接壤。国±面积约有23.68万平方公里,但是全国人口却很少,截至2014年全国人口约700多万。在自然资源方面很丰富,尤其是森林资源,但老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全国人日中农村人口约90%。因其工业发展落后,现代化发展缓慢,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不充分,农业生产条件过多依赖于自然环境,致使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老挝是亚洲第二贫穷国家与世界低度开放国家之-。为了改变老挝落后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国民生活水平,老挝政府不断借鉴国外经验,作出一系列改革和努力,尤其是改变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状态,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强对外的经济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来本国投资,引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积极存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扩大对外贸易。

老挝从1986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出台一些列政策,促进国内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同时,推动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促进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强对经济建设的重视,改善经济结构;老挝进一步加强对对外贸易的改革,逐步降低对外贸易壁垒,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需要按照实施外贸代理制,遵守进出口结合、工贸结合等原则。这一系列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老斑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老财对外贸易的发展开启了篇章。尤其是老捉加入东盟之后,老挝的对外贸易经济规模随着东盟的发展,其对外贸易的交易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挝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虽然因其国内总体经济体量不大,贸易规模较小,但在贸易过程中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往来,与贸易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对外贸易经验也日益丰富,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亿美元,达101.9亿美元,人均1534美元'。老挝由于经济体量较小,按照增长率老挝是目前世界上10个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2001年到2011年,老抱全国总GDP翻了一番,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3%。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老抱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13年2月2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老挝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机,加入世贸组织对于老挝来说是一边双刃剑,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需要审时度势,为老挝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谋求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这也推促着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参与制定全球贸易政策,以平等国度的身份去享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同等待遇,追求老挝对外贸易的商品和服务享受他国贸易的同等权限,在与他国的贸易中拥有同等的最惠国待遇,寻求老挝对外贸易中产生的争端得到按照世贸组织国际惯例与法规来解决。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老挝是虽然是东盟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但近十年多年来,老樹政局平稳,因其经济总量较小,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居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前列。特别是2013年老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得到改善,是老挝有了更广阔的区域市场和国际市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老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天然优势,把老拙的传统产业引导向以更快的步伐更有利的方向去发展,以促进老抵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进程,有利于老挝通过引入外资开发国内丰富的矿产和水力资源促进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老挝服务业的发展。然而老描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对外贸易经验缺乏,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也不健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老姑借鉴其它国家经验,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贸易的优惠政策,以改善改善对外贸易《件和环境,但如中国一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对老挝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的变化,及比较借鉴其它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分析老挝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优劣,并为老挝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提出进一步的意见

1.2.2研究意义

老挝自从实施改革开放从来,始终以引进外资、利用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经济,对推动老姑技术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老挝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和范围,并与2013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近两年的过程中,老抱对外贸易取得显著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种种弊端,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必然会对老挝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探讨老抵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老挝对外贸易经济能够更好地向更加有利的发展方向前行,实行老挝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把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引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民族经济的自主可持续发展,

第二、为了给老挝政府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与相关法律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为了研究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不足及其潜在的影响。探讨对外贸易对老挝财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在老挽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

第二章对外贸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比较优势理论

2.1.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1817年被李嘉图引用并推广,以便适用于更加普遍的情况,比较优势理论一词在现在的经济活动中运用频繁,但是在当时,其才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代表作中首次被提出,商品的相对成本是其理论的核必,所以又被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在李嘉图的代表作中提出,相对成本的差异是各国贸易之间的基础,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两国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送并不是因为一国在生产技术上具有的绝对先进的生产优势所造成的。即使中国在生产技术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相对差异,导致商品成本具有相对差异,通过国际贸易就能够使双方获利,两国具备发生国际贸易的动机。因此,国与国的贸易经济交流活动需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相对差异基础的贸易结构上,此贸易结构的建立,需耍理解"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需要充分了解本国的产品生产结构,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产品则作为出口,反之则进行进口,送样就具备贸易的优势,不断形成对外贸易的主动性,参与国际的优势分王。

比较优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但无论是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还是相对成本差异理论都不能全面的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做出解释,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产生的初期还足以对国际贸易的产生进行解释,在国际环境的大趋势下,各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现有的绝对优势理论已经不能很好解释国际贸易中产生的难题,而比较优势理则弥补了这些不足。同样,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偏向于静态分化存在很大的局限化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更加复杂多变,送些局限性就更加突出了。

...................

2.2竞争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展现出两种庭势,一种是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外一种是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所占比重不断增化。这两种新的趋势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体现出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解释国际贸易中新的现象,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基础的垄断竞争国际贸易理论逐步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贸易理论流派,而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哈弗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经济学界影响十分广泛。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是在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他融合了诸多传统贸易理论的思想,管理战略思想在该理论中有深刻的体现。

波特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就是将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巿场的延伸。在产业竞争战略中波特提出要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战略,包括产品差别化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以及专一化战略。将国内产业竞争战略扩展到国家竞争中,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中,波特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决定了本国贸易的优势地位,而不是在传统的理论中所指出的国际贸易的优势是由本国的自然资源、汇率、劳动力和利率等决定的。深入地发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时,波特还指出一个经济体内部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等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而不是单单仅靠单个企业或者行业所能涉及的能力范围,需要更多的依靠本国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创新。在此之后,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新概念,指出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国家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这一概念为竞争优势理论做了新的补充。

.......................

第三章老挝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国际经验借鉴............11

3.1非洲和中东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11

3.1.1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11

3.1.2中东国家对外贸易发展...........13

3.2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14

3.2.1日本战后对外贸易发展............14

3.2.2韩国战后对外贸易发展...........16

第四章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4.1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21

4.1.1老挝对外贸易的规模............21

4.1.2老挝对外贸易的结构............23

第五章老挝外贸易战略选择及措施.............34

5.1老挝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一综合优势战略..............34

5.1.1指导思想................34

5.1.2战略选择................35

5.1.3战略目标..............36

第四章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老挝从1986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出台一些列政策,促进国内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同时,推动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促进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强对经济建设的重视,改善经济结构;老披进一步加强对对外贸易的改革,逐步降低对外贸易壁垒,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并借整国外经验,通过代理的方式促进贸易的发展,积极推进工业与贸易结合、进口与出口相结合,并通过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新的政策为老斑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活为,极大地促进了老姑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未老挝对外贸易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随着东盟的成立,老挝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外贸易环境大为改善,进一步促进了老挝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虽然因其国内总体经济体量不大,贸易规模较小,但在贸易过程中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往来,与贸易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化对外贸易经验也日益丰富,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五章老挝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及措施

老挝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经济发展陷入困局的状态下开始了改革开放,且老挝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以农产品为主,产品在国际中没有竞争力,因此对外贸易发展缓慢,指导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方针也仅是按照当前发展需耍,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逐步推行,无论是进口替代为主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是出日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政策,大多局限于当前老挝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追求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缺乏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即缺乏以战略的角度考虑老挝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就是立足于长远,从如何促进老挝对外贸易长期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反作用于老挝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老挝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而为老挝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提出意见。

5.1老挝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综合优势战略

5.11指导思想

对外贸易战略是更高层次的政策方针,能够长期地指导一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所以对外贸易战略务必具有前瞻性。对外贸易战略是针对对国际贸易及分工的政策方针,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也受到影响国际贸易及分工的耍素的影响,这些耍素主耍包括:第一、生产要素禀赋。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立符合本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产业结构,才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务必要考虑到本国的要素禀赋,使得本国的要素禀賦在国际市场中能够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实现更高的价值以达到价值链的高端,获取更高的附加值;第二、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度要充分考虑到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市场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一国经济发展较快,生产力水平较高,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则应以出口导向战略为主,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而一国经济发展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较化,产品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足,为了保护围内经济发展免受园际市场的冲击,对外贸易战略则应重视进行替代政策方针的制定。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三:中国与东盟反补贴政策的比较研究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自17世纪来,补贴与反补贴的相关研究作为国际贸易关系及贸易安全的核也问题一直为各国决策层所关注。20世纪初,由于补贴的进一步泛滥而演变成更加突出的国际贸易问题,且引起WTO各成员国高度重视,并制定了《补贴与反补贴政策》。考虑到补贴的种种不利影响,各个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抵制以保护本国产业,力图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的快速发展,。零关税"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空前繁荣,欧美等国补贴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与东盟各国,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同时伴随着高速増长的对外贸易经济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各种贸易摩擦,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反补贴实践较晚,立法与政策的制定也相对较晚,此种情况已经不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利用反补贴武器来保障本国在国际市场中利益和优势地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与国外对中国、东盟各国的反补贴立案调查和制裁相比,中国与东盟各国自身利用国际有关政策、约定和本国法律主动抵御抗击的频率相对低的多,正处于产业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更加熟悉和有效地利用反补贴规则來维护和稳定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方面十分必要。

1.1.2选题目的与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关税水平的普遍下降、非关税壁垒的盛行等新的形式的发展,国际社会的贸易摩擦已由企业的微观层面上升到了政府政策的宏观屋面,反补贴己经成为国际社会贸易摩擦新的热点问题。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立至今,其发展状况一直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立之初,就以其成员国数量,贸易额及国际影响为,成为第三大自贸区。201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H大贸易伙伴。随着双方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如何能够与东盟保持友好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尽量降低贸易摩擦与相互取长补短成为大势所势。

..........................

1.2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案

1.2.1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对目前已有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反补贴现状、立法情况、实践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比对前后两者在反补贴政策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提取出共同的不足之处和各国的特点,再结合各国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反补贴措施与办法,提升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反补贴立法以及政策制定、执行、应对国外诉讼等方面的水平与实力,这对促进中国一东盟之间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2主要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

(2)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3)规范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比较分析相结合。

.....................

第2章补贴与反补贴的理论及法理依据

2.1补贴与反补贴的概述

2.1.1补贴的概念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指其辖区内的一个企业或产业或一组企业或产业)提供的财政资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

从法律的角度看,补贴广泛定义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是指成员国在某一组织内,受到该组织制定的补贴规则的约束,必须遵照执行的行为规范。由于每个独立的国家都有其贸易的特殊性,同时,政府无法避免人为施政产生的影响,因此产生各国补贴措施以对本国利益为主,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同时部分反补贴措施变成各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2.1.2反补贴的定义与特征

所谓"反补贴"(Anti-Subsidy),是指进口国的政府部门,依法对造成本国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或阻碍新建)的补贴行为实施反补贴措施的法律行为。

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反补贴包括以下云层含义:第一,出口国对出口产品的补贴实际存在;第二,出口国的补贴行确实对进曰国的同类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或阻碍;第三,出口国的补贴是进口国的产业损害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反补贴诉路是依靠以上三项反补贴的完整含义作为立法依据。反补贴诉讼的法定程序包括八大晚段,其中反补贴立案调查、初裁、终栽为主要三大阶段。八大阶段中的每一阶段措施协议都规定有法律依据,都须按照反补贴法定程序进行。

..........................

2.2反补贴的经济学分析

2.2.1反补贴的基本经济含义

反补贴的基本经济含义是根据补贴的含义制定,其本质是一种反应机制,是应对补贴国针对某种产品过度补贴行为而采取的反制措施。由于国际贸易这一大环境的存在,才会使得补贴的效应和影响跨越国界、一成员国的对出口商品不合理的补贴措施直接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损失,导致受影响的国家不得已采取反制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补贴产生影响的具体形式各有不同,主要有两种:一是较普遍存在的直接的出曰补贴,送类主要影响进口国的类似和替代产业;二是间接国内补贴,主要影响的出口商品到获得该类商品政府补贴的出口国。相对于以上两种补贴产生的影响,反补贴则相应的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征收反补贴税来消除进口商品中的补贴的影响;二是通过磋商、争端机制、法律仲裁等方式消除出口商品与其他成员国同类获得补贴的商品影响。本文则主要集中论述在第一种形式的反补贴。

消除进口商品中的补贴影响,征收反补贴税是一项有卓有成效的措施,通过增加获得补贴的进口产品的成本来保护国内同类产品厂商的利益。换据话來说,反补贴税用于调控进口商品价格还原其本来市场价格。从现实运用角度来说,通过征收适量的反补贴税来抵消商品在原成员国获得的补贴成分,从而起到保护国内同类型产品的目的,增加该类产品的竞争性。

2.2.2反补贴对贸易国之间的经济影响

各国制定反补贴措施是为了维护本国贸易公平,抵御他国"补贴战争"侵略。一些对外贸易政策相对保守的进口国,将反补贴上升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在补贴和反补贴措施愈演愈烈的当代社会,需要统一和有影响力的规则来约束大多数国家。在送个背景下,WTO补贴反补贴措施协议应世而生,进一步将反补贴措施合法化,并扩大其影响力到96个成员国家,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净化国际贸易环境作出巨大贡献。

...................

第3章中国与东盟反补贴政策的共同基础..........10

3.1中国与东盟各国反补贴政策比较优势相同点..............10

3.1.1共同的利益基础和共同的发展经历...........10

3.1.2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相似...........10

3.1.3产业结构的相似性...........11

第4章中国与东盟各国反补贴的立法比较...........15

4.1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反补贴立法现状比较...........15

4.1.1中国与东盟各国法律的历史渊源............15

4.1.2中国反补贴司法解释...........17

4.1.3中国与东盟各国反补貼立案调查机构...........17

4.1.4东盟其他成员国反补贴法历史渊源.........18

第5章中国与东盟反祁贴立法存在问题比较

5.1反补贴立法缺陷比较

5.1.1反补貼立法层次比较

相同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立法层次相对较低,法律权威性不足,更有东盟一些国家目前为止并没有专口的反补贴独立立法,如铜甸、老姑、柬埔寨。

不同点:(1)立法层次不同。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及菲律寅都将反补貼上升到法律的鳥度来定义和规定实施细则,而中国、新加坡、印度盾西亚和越南制定了法规条例,其法律效力和立法层面上低于专属法律地位,实施效果也差于专属法律;(2)中国的反补贴立法相对较晩,岛然法律阶位较低,但属于专门立法并且较为完善,版本相对比较新(2004);而东盟各国的立法尽营较早,法律阶位高,但体系尚不完整,并未及时更新法律规定,版本过于陈旧,大多数国家将反祁贴立法依附于反倾销立法,未作出区分,如印度尼西亚。

5.1.2立法水平与审核时间比较

相同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反补贴立法水平较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各国均出现未重点观察国际反补贴立法形式变化状况,未重视反补贴调查的立法的改善和完善;立法缺陷较大,特别是对"司法审查"、"补贴金额计算方式"、"反规避"等条款甚至缺乏单独、详细的规定;另外,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反补贴立案审查的时间为12个月,如果申请所需要提交的材料不齐,需要多次补充提交,整个申诉流程甚至拖延到数年才能结案,时间损耗为国内厂商形成了巨大成本,使得反补贴调査在立案阶段就落后于发达国家。

...................

第6章完善中国反补贴的政策建议

6.1中国借鉴东盟反补贴政策优势及自我完善

从上两章节的中国与东盟的反补贴政策的具体条例的对比研究,中国可以从中获得反补贴立法制定方面的众多启示。因此,中国在完善反补贴政策时,须得注意从东盟各国反补貼政策中借鉴和吸收其优势、先进之处,同时也必须从教训中吸取经验,提高我国反补贴能力。

6.1.1对国家、政府的建议

1.完善反补贴立法条款

(1)借鉴条款优势

东盟各国有关反补贴调查期限方面的规定有其优点可供我国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应该改善规定。印度尼西亚反补贴期限比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要长,同时未清晰规定初次载决结束的期限、马来西亚规定"整个反补贴调查不得超4个月"。这说明反补贴政策的国际差距普遍存在于东盟各国之间。马来西亚较之印度尼西亚政府更能有效地以人为本。

因此,在反补贴立案调查时间这方面,马来西亚制定的时间最为合理,效率最高、值得我们国家学习。缩短调查、审查及裁决的时间,能有效降低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可以规定特殊情况按照特殊条款办理,按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调查期限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类别、等级的案件规定不同。如有符合申请调查的案件,申请者可及时提出申请,相关部口应迅速反应,以免进口补贴产品给国内产业造成进一步损失。特别是针对提交反补贴调查申请后立案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的短。当然,这也不能只是最求速度而降低了规定标准,而是核查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迅速做出反应,把握先发制人的主动良机,努力降低国内产业与企业花费的代价和损失。此外,初裁与终裁的审判期限也应尽量缩短。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增加值角度的分析

第一章导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复关”到“入世”,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如今,中国经济己经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分工中来,面对全球范围内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薪露头角,出口规模迅速扩张:从1984年的249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898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同期世界出口总额年均增速的两倍显示出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然而,这种量的扩张是否伴随着质的提升?出口的扩张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已处于较高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已处于较高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将从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廉价、可靠的电子通信技术和高容量计算能力的实现改善了信息管理方法、改变了团队工作的跨空间组织方式。使得原来必须在足够近的距离布局以方便协调的生产阶段可以以远距离分布和执行,而不会降低效率或浪费时间。一方面,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的加快,使得技术扩散、外溢和模仿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縮短,为维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很多公司不得不专注于生产过程中的优势环节,而将其他环节“承包”出去;另一方面,运输和信息交流成本的下降,使得这些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承包商”、“承包”得以容易实现。另外,在制度层面,全球范围内关税的降低和多边贸易协定的制定也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如计算机、半导体等中间品贸易及供应链在地理方向上的分割就得益于WTO信息技术协定的签订。这些因素均推动了生产模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程的垂直分割越来越普遍,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布到多个国家进行。

图1.1和图1.2分别是垂直一体化和垂直专业化的例子。前者通过兼并或收购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的销售商而将上游或下游环节控制在公司的管理范围内部;后者则是前者的反过程和细化过程,不再将上下游环节控制在公司内部,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分割将上游、下游、甚至原企业(公司)内部过程分散到其他国家来完成。因此,垂直专业化至少要有三个国家参与其中,其中至少两个国家参与到价值增值过程中来,而且,至少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进口中间投入品,出口部分或全部产成品。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创立至今,国际分工逐步深化,经历了产业间——产业内——产品内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层次分工交织并存、相互融合的国际分工大格局。但其中,以生产过程的垂直分割、生产环节或阶段的全球布局为主要特征的产品内分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根据传统的分工理论,中国制造业主要依赖于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但随着中国资金储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在新型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又是在不断变化的。本章首先介绍了文章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并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实证研究、分析角度做了相关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文从增加值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主要通过衡量商品流动带动的价值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对分析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作一阐述。

(一)垂直专业化 概念及相关界定

他们将产品的生产看作是一顺序制造的过程,各国专业化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上来。垂直专业化的产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产品的生产必须依次经历两个或以上阶段;第二,在该产品生产中需有两个或以上国家参与了价值创造活动;第三,其中至少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进口中间投入,且产出中至少一部分用于出口。他们用图形象地描述了垂直专业化的过程(如图1.3),国家1生产中间品并出口到国家2,国家2利用进口的中间品、国内资本和劳动及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组织生产,并将部分或全部产成品出口到国家3。

.................

第二章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与利益分配的理论分析

目前,对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动因的研究多是在现有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扩展分析,比如将标准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中间品贸易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关注交易成本、不完全契约等。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政策、制度和公司战略的推动作用等角度去探讨推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发展的因素。本章首先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和动因加以阐述,然后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从附加值角度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及收益变化。

第一节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和动因

推动垂直专业化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节对这些因素做了归纳和阐述,主要包括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生产技术和规模经济、制度和交易成本等几个方面。

一、比较优势和要素稾赋因素

一般说来,这些工序往往由于技术差异具有不同的最佳规模。若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生产过程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那么产品的生产只能依据最主要或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规模来安排,从而无法实现全部生产阶段的最大规模经济。若生产过程可以分割,则可以通过生产阶段的分工,将生产阶段分布到最合适的国家进行生产,在空间上进行分化与重组,并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可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规模经济。从动态角度来看,产品内分工还存在“干中学”效应,由于分工会使企业专业化于某一生产阶段或零部件的生产,分工更加细化与深化,专业化分工会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使生产积累速度加快,生产越来越熟练,积累的生产经验也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因而得到降低,这又进一步带动生产率的提高。

....................

第二节垂直专业化的利益分配:增加值角度的分析

上一节分析了垂直专业化的基础和动因,本节在2*2*2模型框架下,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均衡及一国附加值的变动。

一、理论假定

假定存在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本国为小国,且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外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两国均能生产和两种最终消费品;两种产品的生产均利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对市场结构、生产、需求及要素的基本假定如下:

第一,产品和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

第二,两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报酬;

第三,两国消费者具有相同的位似偏好;

第四,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且可以在两产品间自由流动;

第五,自由贸易,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关税。

在这样的假定下,根据H-O理论,一国会生产和出口其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其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

.....................

第三章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和条件........33

第一节要素禀赋..........33

—、劳动力成本...........33

二、资本的积累.........36

三、技术水平的提高.......39

第四章中国制造业融入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程度和位置........56

第一节方法和说明: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56

—、垂直专业化的衡量:对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应用..........57

二、国家投入产出模型和产业关联的测度.........60

第五章中国制造业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94

第一节增加值贸易与传统总量贸易分析的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96

一、增加值贸易与传统总量贸易的比较:对“统计假象“的验证.........98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两种核算方法的比较...........99

第五章中国制造业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节增加值贸易与传统总量贸易分析的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

生产的分割、价值链环节的分工,使得生产共享普遍存在,从而依据原产地原则进行的传统总量贸易统计至少存在如下两个弊端:第一,由于大量中间品贸易的存在,统计跨境总量贸易而非净增加值,会产生大量重复计算;第二,没有反映出产品在生产环节上的流动,从而双边贸易统计中包含了他国中间投入品价值。比如“三角贸易”模式中,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中就包含了大量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改革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的构想,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逐渐被学者和组织提出并认可。这种方法将视野扩展到了全球价值链角度,试图通过衡量参与全球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增加值来探究实际贸易规模,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一国在全球生产、贸易中的净贡献。

增加值贸易核算立足于全球生产共享的特性,一方面考虑到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网络中各国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全球生产网络中生产的异质性。当前,经济复苏艰难、贸易保护加剧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核算为正确看待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优势、理性分析贸易利益提供了新视角。

..................

第六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传统的分工和贸易理论中,贸易被看作是最终产品的跨国界流动,商品的生产均在各国内部完成。很显然,传统的理论框架与当前生产分割、跨国生产和生产环节分工的情况不符。全球生产分割下,价值链将各国连接起来融为—个体系,同时,中国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增加值视角,从垂直专业化和任务贸易角度,基于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网络中的产业关联和国家关联,进而从价值流动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分工地位。

本章对全文的分析做一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主要结论

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分析从传统“商品流''角度转到了“价值流”角度,通过对中国制造业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程度、模式、网络的演变反映中国制造业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情况,继而从增加值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的理论分析(第二章〉表明,产品生产环节上要素密集度差异和各国的要素裹赋仍然是决定分工和贸易模式的动因之一,资本丰裕的国家会专业化生产上游中间品,如零部件等,而劳动丰裕的国家会进口中间品进行加工,进而出口最终品;产品价格上升会使得处于下游加工环节的国家在该产品的附加值占比降低。依据该理论分析,像中国这样的劳动丰裕国家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分工,一般是承接产品生产中劳动密集型的下游加工环节,即使出口价格上升,附加值占比,也即在全球中的获益比率也是减少的。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五:黄金期货市场极端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实证分析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944 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至 1971 年 8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金本位制”,设定 35 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比价仅有小幅调整。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至今,国际黄金市场交易价格波动起伏,甚至暴涨暴跌,从每盎司 35 美元比价达到 2011 年的高位 1920.30 美元,随后一直下跌至 2014 年 11月的最低位 1131.84 美元。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系列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事件引发国际金价暴跌,比如,2008 年 3 月份,国际金价受到美联储例会宣布美元降息和美联储同意为贝尔斯登流动性欠佳的资产提供高达 300 亿美元资金等事件影响暴跌;2009 年 11 月,迪拜世界请求 590 亿美元债务偿还暂停 6 个月金价连续大跌。2011 年 8 月,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价暴跌;国际金价于 2013 年 4 月 12 日和 15 日连续出现暴跌,合计跌幅达 13.66%,主要诱因是塞浦路斯抛售黄金储备还债以及美联储考虑提前结束 QE 政策促使黄金价格空头压力加大,引发的连锁效应。黄金市场熊市预期在 2014 年美元强势升值的影响下一直持续到 2014 年 11 月,特别是在美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提前锁定胜局,黄金价格受此影响出现连续大幅下跌,不仅跌破 1140 美元,还创下近四年的新低。

2014 年 9 月 18 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版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黄金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参与到国际黄金的定价中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风险波及国内黄金市场的速度非常快,2014 年 11 月国际黄金价格创下近四年新低的当天,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下跌 2.25%,报价为 225.50 元/克,也是近年的新低。这这是由于欧美几家银行有雄厚的实物黄金持有量,国际黄金定价权被其控制,而中国也只能被动接受国际金价的波动影响(见图 1)。黄金期货市场作为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投资者能够借助它来规避黄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但由于黄金期货市场所具有的高杠杆性,同时又使投资者面临着比现货市场更大的风险,使得风险规避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而且黄金期货市场极端风险一旦发生,黄金期货价格变动使其将大幅度地超过保证金要求的水平,导致面临价格波动不利的一方保证金短缺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增加违约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而给交易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这既有利于国际各市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但同时也可能因一个市场的经济风险向其他市场传导,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甚至是灾难。

...................

1.2 论文总体思路与框架

本文力图研究上海黄金期货和 COMEX 黄金期货多头和空头市场的极值风险测度与其之间的传导传染效应,以弥补对黄金期货市场的极值风险和风险传递方面的研究不足。首先,基于金融市场风险分布的尖峰厚尾,长记忆性等特征,考虑到 VaR 和 CVaR 的估计只涉及分布的尾部行为,而极值理论(EVT)又是在非参数情况下对尾部的近似描述,结合 FIGARCH 族模型,应用极值理论模型估计风险价值动态 VaR 以及 CVaR,以充分发挥各自部分在 VaR 和 CVaR 计算的优势。同时,运用 FIGARCH-EVT 模型与 GARCH-EVT 模型进行对比,用来预测黄金期货价格多头和空头双边市场收益率的风险波动,并对模型效果进行回测检验,分析模型的优劣。其次,结合极值理论对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和 COMEX 黄金期货市场的风险测量,运用风险-Granger 因果检验对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与 COMEX 黄金期货市场的极值风险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后续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介绍本文实证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为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和 COMEX 黄金期货市场的样本数据收集以及基本描述性统计量分析;第四部分为黄金期货市场动态极端风险的测度模型的精准性对比研究;第四部分为国内外黄金期货双边市场极端风险的传导机制探讨;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

2 文献评述

2.1 极端风险度量方法的发展

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风险度量,金融市场风险度量就是研究市场因子的不利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损失的大小,其中 VaR 是金融风险测量的主流风险度量指标,但在运用VaR 时需要对资产的收益率分布特征进行处理。Bystr?m(2004)的研究中发现,资产收益率分布存在厚尾性、其波动存在异方差性、资产的收益率独立同分布条件在实际中很难满足。为了有效处理波动的异方差性,同时考虑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厚尾性质,Alexander 等(2013)在运用 VaR 度量金融市场风险时配合使用带 t 分布、广义误差分布的 GARCH 族模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面对金融市场日益发生的极端事件所带来的损失,McNeil(1999)提出了极值理论,极值理论是测量极端风险发生时风险损失的度量方法,其对各收益序列的厚尾性均适用,并且可以在不知道总体分布的情况下,依靠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不能越过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VaR 方法因不满足次可加性,与风险的经济意义不符,且不能体现尾部事件发生时可能遭受的平均损失的程度。Rockafeller 和 Uryasev(2000)提出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VaR 的缺陷。目前大多研究在极端风险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对VaR的估计,对具有风险测度一致性的CVaR模型的研究虽然越来越多,但其应用多是单独的 CVaR 模型使用(杨青等,2010),并没有综合考虑多角度的优点。从两个角度对综合考虑到尖峰厚尾、波动集聚和长记忆性的黄金期货进行极端风险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尝试结合 VaR 和 CVaR模型,对风险实行双重监控,寻找一个更切合实际情况、有更高效率、更高精度的极端风险测量模型来提示黄金期货市场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

2.2 黄金市场及期货市场的研究现状

2.2.1 黄金市场

学者们对黄金市场价格的研究多是局限于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特征方面,周茂华(2011)的研究表明,上海和伦敦黄金市场的现货交易的收益率分布均具有尖峰厚尾、波动集聚和长记忆性等特征。而处理波动异方差性的 GARCH 模型并没有考虑到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长记忆性。同样袁吉伟(2012)通过对国际上的黄金市场日收益率序列进行黄金市场的风险特征研究,还利用 GARCH-EVT 模型分析黄金投资风险提示的适用性,发现利用 GARCH-EVT 模型估算出的黄金投资风险动态 VaR 能够通过 Kupiec 检验,较准确地覆盖到黄金投资的实际损失,显示出较高的预测黄金投资风险的能力。

王兆才(2012)则从多维角度对上海黄金期货的相关典型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并构建了上海黄金期货市场较为完整的计量体系,使用 VaR 风险测量方法对黄金期货市场风险进行了度量,有效地描述上海黄金期货的市场风险,并交叉比较了在不同数据分布下的 GARCH 模型和半参数风险测算方法在测度上海黄金期货风险的优劣性。杨胜刚等(2014)通过分析上海黄金期货价格的 OLS、Breush-Godfrey LM 相关性检验、VaR 模型的方差分解方法、脉冲响应图、价格收益率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以及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的结果研究其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表明:香港、上海、纽约黄金期货、伦敦的黄金现货价格和美元指数都是影响上海黄金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而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和纽约黄金期货价格的波动对上海黄金期货价格有正向的风险溢出,认为虽然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已具备初步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但其对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2.2.2 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作为商品现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拓展,有其作为衍生品的属性,与现货市场息息相关却又截然不同,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不同的商品期货以及国内外的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场特征、风险测量、风险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早期的研究多以保证金的设置水平合理性为主,如韩德宗、陈弢(2006)基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实际的特性,运用极值理论,建立了对流动性风险修正的保证金设置优化模型,对大连大豆、郑州硬麦以及上海金属铜的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构表明该保证金优化模型估算设置的保证金水平能够合理涵盖对应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韩德宗等(2009)对保证金设置制度进行了更多的研究,他结合 EGARCH 模型和极值理论,探讨国内的黄金、铜和强麦期货合约价格日收益率时间序列的极值风险 VaR,得出 99%置信度水平下的日最大损失,并与 2009 年的相对商品期货的保证金设置水平进行比较,认为相对谨慎的保证金设置制度能够有效控制国内投资者对商品期货的投资过程中的损失。石芸(2009)应用下界 VaR 方法以及极值理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了测量和比较,能够准确地捕捉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对国内期货交易所实行的保证金水平的合理性进行评定。除了保证金设置水平的管理,更多的是对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监测。

.....................

3 黄金期货市场极端风险研究模型选择............... 11

3.1 极值风险度量模型选择............ 11

3.2 风险传染性研究模型选择................. 17

4 实证分析..................... 19

4.1 数据来源............. 19

4.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19

4.3 黄金期货市场极端风险度量.............. 22

4.4 动态 VaR 和 CVaR 的 Granger 传导关系检验 .............. 34

5 总结 ............... 38

4 实证分析

4.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日结算价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其日收益率数据tX ,为方便处理数据,令100ln(/)?1?tttXPP(tP 为黄金期货第 t 天的结算价)。要对数据建模,先检验日收益率tX 的统计特征,见表 1。表 1 中,上海黄金期货和 COMEX 黄金期货的偏度统计量 Skewness 均为负数,表明日收益率为左偏分布,普遍收益率为正,但存在较严重的极端风险,而两者峰度系数也都超过 3,Jarque -Bera 统计量也远大于临界值 5.9915,因此拒绝正态分布的原假设,表明两市场黄金期货日收益率都具有高峰厚尾特征,极大风险的发生较为频繁,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的是,市场价格数据特征方向是一样的,但程度有所不同,对于期货这样多头和空头都非常活跃的市场,虽然偏度统计量显示为负数,但只是较为轻微的左偏,两个市场的均值也是非常接近 0,其中 COMEX 黄金期货市场存在的时间更久,发展更为成熟。另外期货市场的高杠杆特性也由较高的峰值体现出来,从 COMEX 黄金期货更高的峰值中进一步看出国外金融市场各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使得其厚尾特性更加明显。这些差异不仅与市场的成熟发展程度相关,还与其所在金融市场环境政策的差异有关,例如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市场的定价能力和政府的影响力等等。

除对上海黄金期货和 COMEX 黄金期货日收益率进行上述基本的描述性分析外,建模之前,还需进行平稳性检验、相关性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见表 2。单位根检验 ADF 的 0.01 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为-3.43,上海黄金期货的检验值为-49.0401,COMEX 黄金期货的检验值为-42.8409,两者均远小于-3.43,因此拒绝零假设,认为日收益率序列tX 不存在单位根,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再看白噪音检验,两者的统计量显示,平方回报(Q2)在各阶滞后项均为显著,表明两者都有很大的波动自相关性,也即是异方差性,表明收益率序列有 ARCH 效应。但从收益率序列自身相关性(Q)以及 LM(12)统计量来看,上海黄金期货均显示显著,表现出很大的自相关性,而 COMEX 黄金期货与上海黄金期货截然相反,均显示完全不显著,这一方面体现出两市场的投资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应对方式有较大的差异,美国期货市场投资者投资主体为主要是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跨国金商、黄金经纪商等机构投资者,而中国国内黄金期货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产金用金企业为主,一方面可以看到美国投资者投资专业水平更高,其金融行为较国内用金企业更为理性,主要是投资行为,而国内用金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对黄金成本关注点更高,容易对黄金日成本的变化产生连续的加减库存行为,而另一方面纽约黄金期货交易市场对世界各地的信息接收能力较强,单日的收益率水平难以影响接下来几天的交易变化;同时,两个市场收益率序列的平方回报衰减都较缓慢,推测其有长记忆性,需要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修正的 R/S 检验分析。

...................

5 总结

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影响力是空前的,但其不经常发生,而国内外能够影响金融市场,造成巨幅波动的极端风险事件并不少见。传统的 VaR 已经在全球范围的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各种金融市场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特征,在面对这些变数时,固有的传统的 VaR 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部门对市场风险控制的需求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是大势也是事实,金融市场间的传染性使得国内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对国际上频繁发生的风险事件置之不理,而同时传统的 VaR 方法对于这些金融市场的风险预测也变得逐渐失效。

针对传统 VaR 方法的局限性,基于 FIGARCH 在处理金融市场收益率的厚尾性、长记忆性能力、极值理论在处理金融市场价格收益率序列尾部数据的优势、以及基于极值理论的动态极值风险测量 VaR 和极值风险期望 CVaR 受到的广泛关注,以及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Granger 因果关系统计,本文对上海黄金期货和COMEX 黄金期货双边市场价格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及建议如下:

(1) 通过实证的第一部分对上海黄金期货和 COMEX 黄金期货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和 COMEX 黄金期货市场的特性相似,均存在厚尾性、左偏性以及长记忆性;但其中又有不同的地方,如 COMEX黄金期货市场的峰值较高、左偏程度较低、自相关性不明显,这些都与不同黄金市场的运行成熟程度、投资主体相关。

(2)本文对上海黄金期货和 COMEX 黄金期货日收益率序列建立了FIGARCH-EVT 的动态 VaR 和动态 CVaR 风险测度模型,并与基于 GARCH-EVT 的动态 VaR 和静态 CVaR 风险测量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动态 VaR 和动态 CVaR 是对静态 VaR 和静态 CVaR 的有效补充,FIGARCH-EVT 模型整体的对风险预测能力比 GARCH-EVT 更高更准确,对有效控制黄金期货保证金成本有实际意义。但相比较下,上海黄金期货空头市场交易不够活跃,FIGARCH-EVT 无法更有效地预测其市场风险。而且在高置信水平下,由于国内特有的涨跌停板制度,导致FIGARCH-EVT 的预测效果并没有比 GARCH-EVT 更优秀。

针对这几点,本文建议将上海黄金市场发展成一个以投资功能为主的市场,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管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性。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需要多样化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目前,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上的参与者多为产金用金企业,因为其参与的目的性单一,应该吸引更多如投资基金等以投资为主且专业性较强的交易主体,利用这些投资机构的专业性和持续的买卖行为,增强交易活跃度从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适度控制流动性风险,如降低中小黄金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多吸收个人投资者进入黄金期货市场并提供专业性的培训,让市场主体根据需求和风险偏好广泛地参与到市场交易中,推动中国黄金市场交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六: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研究:专利海外申请视角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技术创新问题是当前国际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水平,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Romer,1991;Porter,1985)。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政府除了推动商品和货物层面的对外开放外,也越来越看重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建立和参与多边科技体制、推动多边交流、引导国际技术贸易、加强对外科技交往等各方面,希望通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来实现提高本国技术创新能力、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国力的目标。而在这一系列技术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专利、工业秘密、商标、品牌等无形技术走向全球的过程是各国企业不断追求和大量采取的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从国际间研发联盟,到跨国专利诉讼,跨国技术转让等现象都突显出新时代在技术领域的国际化倾向。在 20 世纪后期,大量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通过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牢牢的树立了自己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费等手段从了发展中国家相关行业下游制造销售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利润。以日本在华技术布局为例, 2011 年底,我国共有有效发明专利 69 万余件,其中,日本在华有效发明专利 15.314 万件,占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近 1/4,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不断提高,在 2013 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达到 110万件,其中日本在华有效专利发明专利 19.860 万件,占比为 18%。日本企业在华申请专利之后,再对华出口或在华投资,利用相关技术转让和授权协议,把其经济牢牢吸附于高速度发展的中国经济体上,并通过专利这一毛细血管将大量营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输送回本国。类似的,美、德、法、英等发达国家也在中国大量的申请并持有有效的专利,来保证其技术在中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的价值 。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1.2.1研究对象

基于我们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研究的对象也具体的限定为企业技术“走出去”行为的动机和影响。这一研究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技术“走出去”这一战略行为的定义,包括其反映到国家层面的宏观特征与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本文所研究的是企业”走出去”战略与其技术创新战略的联接点。故而本文选择了企业技术的海外行为的具体体现,即企业的海外专利申请。与传统文献将传统文献中关于技术国际化的视角定位于技术转移与国际技术贸易不同(Krugman,1979;Buckley,1997),本文选择了专利海外申请作为企业技术“走出去”的行为与事件进行定量考察与描述。下面,我们将就我们研究的技术“走出去”行为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文献的扩展和局限进行说明。供读者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对象选择基础与我们的分析框架。

本文所研究的技术“走出去”是指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市场申请专利、独占使用权、工业秘密保护、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将本企业的技术或品牌固化为在某国受到保护的无形资产后,通过许可等手段转让或租赁技术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提供企业的自有技术相关方面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相关出口和投资以追求企业利益的行为。具体到本文研究而言,宏观上指一国的海外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微观上指企业的海外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企业技术“走出去”的行为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就具体化成为了企业或国家在他国的专利的申请与授权行为。

这一定义有多方面的优点,既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数据的客观性,结论的可验证性与分析层次的多元性;还由于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差异使得我们既能观察到企业的主动性,又能发现外生于企业决策的授权事件对企业的微观影响。首先由于我们定义的企业技术“走出去”是可以通过专利这一公开数据进行观察的企业战略行为,而且更具体的说,这一技术“走出去”行为是企业的的技术层级的战略。我们可以在企业、行业、区域、国家等微观、中观到宏观的层面对其进行加总观察,也容易区分不同性质的企业、行业等类型分别统计研究 。并进一步透视相关的企业战略、行业区域政策与国家宏观环境等对其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一数据是公开可得的,我们所论证的其实是企业技术“走出去”的具体行动。这也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更为客观,避免企业的口号式战略、主观良好愿望等与实际行动的偏差。另一方面,我们研究过程中也仔细考虑了企业的技术国际化的主动性与其被动性,我们所研究的企业专利海外申请行为一方向是企业主动的技术“走出去”的特征呈现。企业受到自身创新能力、海外市场扩展等动机的推动,在区域、行业与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潜力等的吸引与会主动的选择最优的市场输出其核心竞争技术,以获得在相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

第 2 章 文献述评

本章主要回顾总结现有涉及企业国际化与技术“走出去”领域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关于企业创新与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和我国企业创新与国际化方面的实证研究。梳理出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研究与技术创新研究的方向,讨论过去的研发国际化与创新全球化形式下的初步成果。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找到我们研究的相关立足点。

2.1 国际化战略研究

国际化的核心是企业,而对于企业的研究当前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对于企业的研究既各又侧重又有互补,经济学中对企业国际化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层级,随着 90 年代中期系列研究讨论了出口企业的异质性特征(Bernard and and Jesnen,1999;Bernard and and Jesnen,1997;Bernard et al,1995)之的基础上,以 Melitz(2003)和后续的 Helpman,Melitz,Yeaple(2004)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基准模型为基础,整个贸易理论进入了以异质性企业和多样性偏好为基础的研究,并在修正不同企业的模型假设方面取决了丰富的理论进展与实证结果,(崔凡和邓兴华,2014;Redding,2011, Bernard et al,2012,Helpman,2013)。当前的研究进一步细分到了企业出口边际、出口价格与对外投资行为和具体的产品与东道国战略的研究(Manova and Zhang,2012;Harrigan and Ma,2014;Ge et al,2014,毛其淋、许家云,2014a,2014b)。而在管理角度,则注重从企业的战略组织行为来讨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Peng,2001; Wright et al,2005);而当前的以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的国际化行为的战略的研究,由于既包括了与传统国际商务理论的所在国的理论制度有所差异的亚洲新兴国家,又有众多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研发分工同步出现的机遇下的新现象而越来越成为国际化研究的重心,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投资、研发、创新、出口行为的研究层出不穷(D'Agostino et al,2012;Peng,2004;Wang et al,2012;Lu et al,2014; Kafouros et al,2012)。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当前已有的文献中不同学者对于国际化关注的不同角度进行回顾,希望掌握学者对于国际化研究的主流看法和观点,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回顾找到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寻找新的研究角度。

总体而言,从具体的国际化方式将现有文献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出口、对外直接投资、研发国际化、国际化绩效等方面,我们下面逐级进行回顾。凹凸地相关文献体系庞大,本文的研究只能是管中窥豹,希望能够把握到一些基本特征即可。

...................

2.2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研究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在研究我国相关问题的重要制度背景,更是我们将研究成果反映到中央决策与企业行为的重要依据。而在”走出去”战略的其走出去的内涵,意义,和涉及的政策历程中,更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本文简要归纳了当前国内”走出去”战略的相关研究,为本文提出的企业技术“走出去”奠定政策方面的基础。

在对”走出去”战略内在涵义的认识上,卢进勇(2001)分析了”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作用,并提出了在入世的背景下走出去过程中企业与政府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林宏宇(2011)认为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市场、资金、技术等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表现。门洪华和钟飞腾(2009)讨论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认为”走出去”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拓展中国海外利益。杨欢等(2012)认为中国”走出去”战略从企业为主,会逐步进入行业为主最终以文化为主的形态。走出去的核心在于文化的走出去。冯雷等(2011)讨论了“走出去”战略的基础来自于江泽民同志 1996 年的讲话,并归结认为卢进勇(2011)就指出走出去战略广义上是指商品、资本、技术等多方面的走出去,综述了走出去的方式,内涵,区位选择与内部动力,以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和背后的理论构建,并综述了走出去的政策体系和相关案例,是比较完整的一篇综述文献。

在“走出去”战略的政策背景的研究中,陈坚(2013)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个案审批到强化管理再到支持鼓励的管理发展历程,讨论了我国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从限制转为鼓励,从单一转为系统,再从割裂到配套的过程,认为在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提供相关投资服务、加强双边协调合作,完善对外投资法律、事前审批、事后监管以及风险管控等系列体制。郭周明(2012)指出 2000 年 10 月 11 日十五届五中全会将“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以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公共外交、多元化的投资战略等手段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的继续走出去。李平和徐登峰(2008)讨论了”走出去”战略的酝酿,确定和发展三个阶段,讨论了”走出去”战略的配套政策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刘英奎(2003)讨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背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宏微观投资理论与跨国公司的理论的理论背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产业、区位、股权架构、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的障碍与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赵闯(2005)提出”走出去”战略是一项国家层面的跨国经营的指向性战略。

...................

第 3 章 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的制度背景 ................... 53

3.1 专利制度的起源 ................ 53

3.2 专利国际申请的制度基础......... 55

3.3 中国专利制度的运行状况 ............. 57

3.4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国际申请现状 .............. 58

3.5 本章小结 ............. 61

第 4 章 企业技术“走出去”的理论构建 ........... 62

4.1 异质性企业、内生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走出去” ........... 62

4.1.1 引言 ......... 62

4.1.2 假设条件 ......... 62

4.1.3 基准模型 ........ 63

4.1.4 主要命题 ....... 66

4.1.5 结论 .......... 66

第 5 章 林德假说在技术“走出去”中适用吗? ............ 77

5.1 引言 ............ 77

5.2 理论与假说 ................. 78

5.2.1 技术“走出去”的技术流动特征 ............ 78

5.2.2 林德假说在非贸易领域的应用 .................. 79

5.2.3 林德假说的有效性 ................. 81

第 10 章 技术“走出去”对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影响

10.1 引言

企业国际化战略中另一个重要方式即是通过对外投资来进行海外扩张。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经在近年来从资本利用国转化成了资本输出国。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金砖银行的设立,我国作为当前主要投资国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技术”走出去”战略与企业的资本”走出去”战略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企业的技术“走出去”是否与企业的对外投资 行为存在互补关系,也即成为了我们关注的内容。本章即力图揭示企业通过技术“走出去”来提升企业的海外利益可能性,并最终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增加的机制与现象。

企业技术“走出去”与对外投资的关系在现实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有着多种多样的动机,而我国当前的对外投资呈现出地域与参与者的多元化与层次上和模式上的多样性之外,也存在着国外普遍担心的政府主导的对外投资(Hong et al,2012)模式,以及部分发达国家指责的资源寻求型和新殖民主义的偏见。部分学者往往认为中国对外投资不是绝对的经济行为,而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匹配的政治行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从企业的技术国际化行为出发,提出我国企业在尊重东道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下,通过合法的专利申请将自己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固化为在东道国法律体系保护下的实体利益,再通过对外投资这一市场化行为来最大化的获得这种技术国际化的利益,对于回应这一方面的讨论与担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结论可以指出,我国当前的对外投资,特别是企业层面的资本走出去行为,与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义以及企业的技术“走出去”行为息息相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部分也可以归因于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产业转型和升级涌现出了部分技术领域当中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具备跨国经营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宏观现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技术“走出去”与企业对外投资形成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态势。在我国坚持知识产权强国和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下,我国的资本输出国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的巩固。

....................

第 11 章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以企业层面的专利海外申请战略行为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讨论了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的理论机制、宏微观动因与造成的经济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可以从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的基本特征,宏观分析,微观分析与理论贡献四个方面归纳如下:

11.1.1 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行为基本特征

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是随着中国企业以出口和对外投资的走出去战略获利了调整发展,伴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技术层次在国际层面的地位上升而出现的新型的国际化现象。其与企业的货物、资本层面的走出去战略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的新的技术层面的走出去维度。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当前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迅速,增长率快。

中国企业的 PCT 专利申请增速与在 EPO 的专利申请增速都处于世界最高,而且在多个方面已经得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在世界总体的专利国际化比较中也居于前列。随着中国企业国内创新和专利的不断涌现,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的专利国际化申请行为增长趋势将更为明显。

二、能力需求高,参与企业是少数的明星企业

以专利海外申请的为表征的技术“走出去”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国际化行为,既要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又需要企业是有全球化视野在国外进行竞争行为的企业。因此其对企业的能力需求比进口、创新、对外直接投资等战略需求更高,能够从事技术“走出去”的企业的比例相对极少。但是这些企业又都是在各行业当中的领先企业,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参与技术“走出去”的绝对值和比例都可能会继续上升。

三、行业相对集中,发展潜力大。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 PCT 国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通信和电子行业,这是由于我国作为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积淀相较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比较有限,更容易在新兴的技术领域以及我国国内市场有相关优势的行业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在机械化工以及生物领域的科技实力的继续上升,我国企业的技术“走出去”行为还有望在更多的行业中出现。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七:中国兼业制工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劳动资源异质性理论的研究

1 前言

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或从战乱的地方向和平的地方流动,或从食物匮乏的地方向食物充沛的地方流动,或从经济贫乏的地方向经济较好的地方流动。不论是被迫的流动还是主动的流动,人口流动都是人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表现。本文研究的是人口流动的一个特殊阶段,是指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的劳动力分工--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但是,现在当人们提到“农民工”这个词汇的时候,通常带有贬义的色彩,本文用主要研究这一类从业者对中国经济产出的贡献,所以本文一律用“农业工人”来代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规律。从国际经济来看,任何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农业工人”问题,不同的是时间上早或迟的问题。由于国情的不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在各国存在的具体形式也不同:英国是流民、美国是移民、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兼业农民和通勤农民、拉美是城市贫民,而在中国就是农民工。

我国的农民工人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由此产生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从身份上来说,他们来自农村,其户籍在农村,并且拥有土地的劳动参与者。所以,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从事农业劳动并获得收入。其次,从职业上来说,他们是工人,他们长期蜗居在城市并从事各种行业来获取报酬作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其身份和职业的两重性,我们把这种就业模式称为兼业制就业模式。而且,本文研究的“兼业制就业模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兼业的农民。

兼业的农民与城市固定工人是相对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异质性。劳动资源的异质性可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可以根据劳动熟练程度分类、根据劳动复杂程度分类及根据受教育水平分类等。这里我们关心的分类标志是“是否拥有土地资产”,为了分析的简便,这里我们将重点考虑是否拥有土地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将劳动者分为两类,拥有土地的劳动者和不拥有土地的劳动者。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兼业工人,准确地说是处于兼业状态的工人,他们拥有用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在农闲时期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工作,挣得收入后,仍回到农村消费。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城镇居民,与兼业工人相对应我们称其为固定工。因此,本文用兼业工人和固定工作为研究“是否拥有土地资产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问题的主要对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到城镇地区就业。

..................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农户兼业原因的研究

尚欣、郭庆海(2010)基于理性人假设,分析了农户兼业的原因: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中国政府一些促使农户兼业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颁布的促使农户保留土地所有权的二元经济体制。并且,作者认为农户选择在非农产业兼业是实现收入多元化的理性抉择。美国人类学家 Peggy Bartlet 通过对乔治亚州道治县的一些农户的调查,初步得出了一些关于农户兼业的动机。她指出了一些影响农业工人进入城市兼业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对生活的期望、农场自身的环境、土地和资本资源、农村工作机会等。非经济因素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期望以及自己对农业的态度。日本经济学家嘉田良平提出了“推、拉”学说,该理论认为农户兼业经营的原因是从推、拉两方面去理解的。农业内部的推力和非农产业的拉力促使农户离开农业从而形成了农户兼业的格局。我国学者陈晓红、汪朝霞等对苏州农户的兼业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生产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对农民工的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吸引农民工想成为市民的最重要原因是:城里人收入高,生活更好,而使农民工不愿成为市民的原因是城市压力大,不如农村生活舒适以及城市就业风险大,害怕失业后生活没有保障。

..................

2.2 关于劳动力的异质性及其效率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劳动力的异质性及其效率的研究主要遵循两种范式,一种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另一种是新经济地理学范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Lucas(1988)的内生增长模型。他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引入模型,认为流动的人力资本往往会流向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方。Krugman(1991)通过建立数理模型以新经济地理学范式对劳动力的异质性及其效率做出了实证研究。他通过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流动劳动力会对流入地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而高技能的劳动流入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近年来,随着兼业工人数量的日益增长,异质性的劳动力流动也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孙晓芳(2013)以新经济地理学范式建立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模型,将劳动力异质性内生化为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她认为异质性的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既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达到优化社会福利的最终目标。李芬(2008)以流动的异质性作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和收入差异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一、市场潜力越大、高技术劳动力存量越高的地区,流动劳动力迁入的概率越大、工资越高;二、高技能劳动力流入所带来的集聚向心力大于低级能劳动力流入;三、异质劳动力的流动可以缓解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孟剑敏(2012)认为劳动力资源的异质性具有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价值性和稀缺性等特征,异质性的存在和对经济的贡献之间是一个由创新连接的过程。熊婕、腾洋洋(2010)从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理论出发,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农村异质性劳动力的向城镇的流动一方面对农村技术进步具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非农产业做出巨大贡献获得工资性收入而缩小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

国内文献关于兼业工人效率的分析中,(蔡昉,2008)从实证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兼业工人对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仅从理论上解释了兼业工人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刺激作用。(杨晓军,2012)通过构建一个城乡三部门经济下新的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运用钱纳里模型实证分析了1985~2009 年兼业工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成果分享。结果表明,兼业工人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对经济成果分享程度偏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兼业工人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依赖于兼业工人数量增加,而对其自身劳动生产率依赖较小;兼业工人对经济成果分享总体呈现下降态势。虽然杨从实证得出了大家都认同的结论,但是他把劳动力简单的分成兼业工人和非兼业工人不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估计结果值得商榷。并且在得到相关结果后,他并没有提出相关的理论支撑。(严于龙、李小云,2007)二人计算兼业工人创造的 GDP 的份额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测量兼业工人对经济增量的贡献,并得出兼业工人对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明显偏低的结论。(王春超、荆琛 2012)王、荆两人在充分考虑了兼业工人与固定工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上的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1991-2010 年兼业工人群体对中国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及其收入水平。但是,这些文章在计算兼业工人对经济增长的收益分享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背后的土地资产的支撑。

....................

3 兼业制劳动力就业模式与经济产出的理论模型 .................. (6)

3.1 基本假设 ........... (6)

3.2 均衡分析 .............. (6)

3.3 模型分析 ..............(12)

4 兼业制劳动力就业模式与经济产出的实证分析 ............ (15)

4.1 模型的设定 ............. (15)

4.2 数据的来源 ................ (17)

4.3 实证研究 ............. (17)

5 结论................. (27)

4 兼业制劳动力就业模式与经济产出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设定

本文是通过农民工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及其工资水平率的比较,说明有非劳动资产的农业工人对我国经济总产出的影响。

4.1.1 测算经济贡献率模型的设定

对于测算农民工人的经济贡献率,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本文以生产总值作为生产要素,以劳动力和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并假定技术与劳动的比值不变即技术水平以固定比率增长。因此,可建立希克斯中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其中 Y 表示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出,A 以固定比率增长的技术投入,K 为第二三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的折算值,L 是考虑到劳动强度与受教育水平的劳动投入量,t 表示时间。具体含义如下:

Yt=第二产业的实际 GDP+第三产业的实际 GDP

Kt=上一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旧额。

Lt=农民工劳动投入 L1+城镇职工劳动投入 L2=农民工人数×农民工劳动强度×农民工受教育系数+城镇职工人数×城镇职工劳动强度×城镇农民工受教育年限

本文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出农民工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采用的是实际 GDP 而不是名义 GDP,这样就可以剔除时间、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Lt 采用了与胡伟清、张宗益和张国俊(2008)类似的处理方法,即考虑到农民工人与城镇工人劳动强度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农民工人和城镇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用劳动强度系数和受教育水平系数来表示。即把历年城镇受教育水平看作单位 1,然后求出两者之间的历年受教育程度的系数。由于农民工的全国流动性,如果不经过大量的调查就不能精确得出全国以城镇职工为基数的农民工劳动强度系数,所以本文采用严于龙(2008)根据已有的调查论证的结果。如果以城镇系数为标准,即设为单位 1,农村受教育系数为城市的 0.77,农民工平均劳动强度为城镇职工平均劳动强度的 1.5 倍。

.....................

5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兼业制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其基本结论如下:一、我国农民工人对非农经济的贡献率平均约为 14.8%,而城镇职工对我国非农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 34.9%,即城镇职工的贡献率是农民工人的 2.36 倍;二、城镇职工的人均工资性收入确是农业工人人均工资的 5.6 倍,因此,从现实数据的统计来看,同城镇职工相比我国农民工的收入相对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偏低的;三、从整体经济的分享收益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 2 倍,以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等高消费的特点来看这个差距是易于接受的。

综合上述三个基本结论,我们可知,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整体经济的分享收益的相对合理性相比,农民工人的工资相对其对经济的贡献而言是偏低的。有土地资产支撑的农业工人以更低的门槛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农业工人,最初在其土地收入的支持下以一种更低工资的低姿态进入市场。由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不熟练,他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大批劳动力涌进市场、更低的工资率下意愿工作人员队伍的壮大,拉低了整体市场的均衡价格。城镇职工被迫提升工作能力或转向其他行业。这就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脱离农村和农业而走向城镇的缩写。4 万亿投资基础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居民土地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为这一批以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的农业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间接的持续了农业工人低工资高贡献对经济发展的优势。总之,从实证上我们可以总结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业工人队伍的逐渐壮大,一方面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承受了相对于城镇职工来说更低的工资水平。这一结论和我们理论部分所得出的结论相辅相成。

农民工收入偏低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问题,由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不熟练而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本身相对较低;二是农民工缺乏维护权益的组织代表和个人意识;三是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供给相对过剩从而形成了买方垄断市场,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四是国家对农民工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工资机制的不完善。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八: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失衡有所缓和,但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世界经济失衡又出现恶化趋势。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和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及随后出现的国际金融体系崩溃,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就凸显的世界经济失衡,特别是美国国际收支恶化,是此次金融危机成因之一。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来自一些东亚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性战略及其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尤其是中国通过低估人民币汇率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林毅夫(2012)认为,若不能正确认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根源,以及可能的演化趋势,国际社会很难采取合适措施,来防止再次爆发大衰退。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与世界经济失衡加剧相伴随的的是全球价值链的蓬勃兴起,并迅速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最主要特征,各国经济和生产的相互依存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合组织(OECD)认为,全球价值链(GVC)包括了从提出产品概念,到最终产品使用的整个流程,囊括了国内外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所有活动。鉴于当前世界 50%的制成品进口和 70%的服务进口均属中间品贸易,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实际属于“世界制造”。在此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的崭新角度出发,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探索国际收支失衡的持续性、再平衡机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1.1 世界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的新常态

(1)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200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发表“纠正世界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演讲,提出所谓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即“一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而与该国逆差相对应的贸易顺差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存在庞大贸易逆差,国际债务迅速攀升,中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存在大量贸易顺差。由于当时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占到全球顺差国总顺差的 3/4,中国曾是世界最大顺差国,双边贸易失衡也位居全球首位,国际社会倾向于将世界经济失衡指向中美贸易失衡。

(2)经常账户失衡(或贸易失衡)。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指各国经常账户失衡,而各国经常账户失衡首先表现为货物和服务国际贸易流向的失衡。故世界经济失衡主要也指国际贸易失衡。世贸组织(WTO)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失衡已是世界经济的新常态,美国是主要逆差方,上世纪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比重长期在 2%左右,2000 年后急剧超过 4%,2006 年达到 6%的最高点。1980 年代末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达 1.6 千亿美元,占 GDP 的 3.4%,对应的顺差国——日本和德国顺差分别超过八百亿美元和五百五十亿美元,占各自 GDP 的比重为 4.3%和 4.6%。美国主导签署了“广场协议”后,借着日元大幅升值,美国实现了经济再平衡,经常项目逆差降到零。1992 年以后,世界经济再次失衡,2000 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比 4%以上,日本顺差比重稳定在 3%。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和中东、北非等地区经常账户顺差迅速飙升,2006 年美国的逆差超过 8 千亿美元且占比超 6%。中国、德国、日本及中东北非经常顺差占比最高达 10.6%、7.6%、5%和 18%。

.................

1.2 研究主题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各国经济发展愈发依赖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升级。全球价值链是否给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失衡带来风险,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因此,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或者说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全球表面上的巨大失衡是否是一种动态平衡,或者说失衡可持续的程度是否得到了提升?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主题。

目前,国内外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中国对企业的大量补贴导致了世界经济失衡。这种观点的逻辑基础是“汇率调节失衡论”,即汇率变动能自动调节一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如果一国经济持续存在经常项目顺差,则意味着一国汇率持续低估,即通过汇率低估补贴贸易出口,赢得经常账户的盈余。这种观点对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甚至社会制度都提出了挑战。事实上,日本和德国经济崛起也曾面临过巨大贸易顺差问题,并因此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日本和德国迄今仍是世界主要的顺差持有国。正如后文将要展示的,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实际有效汇率调节各国国际收支的功能似乎在全球价值链的时代出现了失效,各国的失衡状况并未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而“被调节”。因此,各国经济失衡状况与该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是本文的第二个研究主题。

第三个研究主题是为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从全球角度看,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新趋势,如何调整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从各国角度看,经济失衡是否会对其长远发展有害,能否通过汇率或其他政策手段调整经济失衡。

总之,本文主将利用国际经济学及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最新理论,研究主题涉及三大方面内容:即世界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各国经济失衡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世界经济失衡的经济影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高度对外开放和外贸持续顺差,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累积,我经济发展模式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实行现代“重商主义”,依靠低估货币汇率和要素价格,获得额外竞争优势,要求我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国内部分学者也认为,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导致国内经济重大失衡,消费驱动不足,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资源过度集中于出口部门,经济对外风险增大;外汇储备资产巨大,还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储备资产贬值风险,认为当前经济模式走到尽头。因此,研究经常账户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性问题,实际上是考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合理及是否需要重大调整。另,经济学理论缺少专门针对贸易顺差持续性的分析模型,难以解释部分国家长期存在的贸易失衡长期现象。所以,研究贸易顺差的持续性也具有很大的学术创新空间。

2.1 对贸易失衡的理论研究

2.1.1 有关贸易失衡的理论渊源

贸易收支是链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中间环节。从国际贸易角度看,贸易收支是微观经济学概念;从国际金融看,贸易收支又具备宏观经济学特征。因此,有关贸易收支的理论十分丰富,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

2.1.1.1 国际贸易有关贸易收支的主要理论

(1)经典贸易理论。①绝对和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将资源投入优势产品和服务生产,通过贸易实现各方均可获利(李嘉图,1817;亚当.斯密,1776);②要素禀赋理论。强调各国倾向于专业化生产能利用其最丰裕禀赋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赫克谢尔、俄林,1933);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周期如下:一国出口力量增强;外国开始生产;外国生产更有竞争力;国内市场出现进口竞争(Vernon,1966、1971;Wells,1968、1969)。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分析,美欧资本、技术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稀缺,中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欧美在对华贸易中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欧美贸易强国应拥有贸易顺差,但现实出现相悖的经济现象。

(2)产品内分工(Sven,1997) ,又称为“垂直专业化”(Hummels,1998),指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可按要素禀赋分割为不同生产环节(有些环节资本密集,有些技术密集,有些劳动密集),不同环节被分散配置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分工现象。Ernst(1999,2002)提出,全球生产网络是产品内分工对应的生产组织形式。

(3)“不平衡”贸易均衡增长模型。GALE(1971)研究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存在使国际贸易达到“不平衡”的均衡的稳定状况,即单个国家进出口不需相等。通过只有一种贸易品的两国模型证实,均衡时一国在每一时期都出口一定量商品同时不进口任何东西。在恰当技术假定下,进一步发现不平衡的均衡可能才是全球稳定的均衡,即最初的贸易模式都将收敛至不平衡的均衡状态。

(4)贸易条件福利分析。林德特和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认为:“单考察贸易条件,并不能精确地计量一国福利或贸易利益。仅在某些条件下,贸易条件变化才与福利变动相关联”。假如贸易条件变动是由于出口供给的变化,如出口国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和出口数量增加,同时贸易条件恶化,但不能认为出口国福利恶化了以及该国的贸易获利减少了。反之,出口国能凭借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从出口更多廉价产品中获利。

.................

2.2 与贸易收支有关的经济增长理论

2.2.1 外贸是经济增长发动机

早期重商主义鼓吹通过“奖出限入”来增加国民财富。1930 年代经济学家罗伯逊提出所谓“发展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也都强调净出口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事实也表明,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2.2 哈罗德和多马增长模型

DOMAR 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率(v)不变情况下,一国储蓄只有全部转化为投资,产量(Y)、资本存量(K)和投资(I)才能按均衡增长率,持续增长下去。投资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能增加总需求(收入效应),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总供给(产能效应)。资本积累对长期增长十分重要,是唯一决定因素(不变的资本产出比率体现了技术进步)。经济均衡时要求投资增长率恒等于均衡经济增长率(gI=s/v=gY)。给定均衡增长率目标 gY后,就有一个要求对应达到的均衡投资率(I/Y)*=s*=gY×v。从而一国的融资缺口为:financing gap =均衡储蓄率(s*)-实际储蓄率。开放经济中,投资率=内部储蓄率+外部储蓄率((M-X)/ Y)。提高储蓄率或接受援助能弥补融资缺口,出口不足将制约经济增长。

2.2.3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SOLOW 模型提出了有效劳动概念并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在长期均衡增长中,有效的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归零,人均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均衡经济增长率 gY唯一由有效劳动决定(经济增长率 gY=技术进步率 g+劳动人口增长率 n,g,n 均为常量)。SOLOW 模型认为,一国均衡增长时的资本积累并不重要,但赶超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两方面的增长动力,一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 gQ,一是从不均衡增长向均衡增长收敛中的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gK-gY),即资本产出比率变化导致的增长效应。因此,储蓄率的改变以及资本积累在索罗模型中仍有重要意义,它虽不影响均衡增长率,但会改变均衡增长的路径水平。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兴起 ............. 27

3.1 经济全球化三百年历程 .............. 27

3.1.1 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浪潮特征 ................ 27

3.1.2 经济全球化第二次浪潮兴起与影响 ............ 28

3.2 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与发展 ............... 30

3.2.1 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定义 .......... 30

3.2.2 全球价值链中广泛使用的几个术语 ................ 31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 ............. 42

4.1 贸易全球化对双边贸易失衡的影响 ............... 42

4.1.1 贸易重复计算加剧双边贸易失衡................ 42

4.1.2 中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 43

4.1.3 美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影响 ............. 45

4.1.4 日本和韩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影响 ................ 47

4.1.5 亚洲工厂供应链的发展 ................... 49

第五章 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价值链相关性分析 .......... 77

5.1 GVC 导致国际收支统计性失衡的背景与机制 .............. 77

5.1.1 国际生产模块化 ......... 77

5.1.2 实际有效汇率的局限性 ................. 78

5.1.3 边境迁移模型——统计影响国际收支的机制分析 ........... 80

5.2 国际收支在更大经济范围恢复平衡 ................ 82

5.2.1 东亚区域供应链的演化 ................... 82

5.2.2 区域价值链内部严重失衡与外部大体平衡并存 ............ 85

第五章 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价值链相关性分析

5.1 GVC 导致国际收支统计性失衡的背景与机制

5.1.1 国际生产模块化

魏国江(2007)认为,继经济规模化生产之后,国际生产模块化和工序贸易成为当前日益突出的重要经济现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 WTO 多边贸易体系的成立,世界各国制造产品被标注上“世界制造”(Made in World),而再也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独制造。“工序贸易”(Trade in Tasks)和国际模块化生产和因此成为 GVC 的主要特征。

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定义,全球价值链囊括了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和价值/利润分配,涉及价值链上的散布在全球各处的企业进行着从①设计、②产品开发、③生产制造、④营销、⑤交货、⑥消费、⑦售后服务、⑧循环利用等等各种增值活动。比如在苹果手机(iPhones)生产过程中,国际 iPhones手机的生产,包括如下八个生产工序①生产设计;②研发;③材料采购;④零部件采购;⑤组装;⑥配送;⑦市场营销;⑧售后服务等。各国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分别参与不同的工序生产。在苹果手机的价值链微笑曲线中,美国占据了增值最高工序(生产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德国参与研发工序,加拿大参与材料采购、日本负责分销配送、韩国从事零部件采购工作,中国主要负责组装。整个苹果手机的生产流程不再是某个国家的工作,而成为多国家协作完成的过程。苹果产品不再是某个国家制造,而成为“世界制造”。国际贸易也不再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发展成为所谓跨国“工序贸易”,即一国完成产品的某道工序后转移给下一国。

同样,在国际“工序贸易”和模块化生产过程中,价值分配不再均衡,处于生产的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中间环节特别是组装制造环节,由于生产流程已经高度的标准化和竞争化,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Xing & Detert(2010)研究发现,即使是在苹果手机的制造环节,不同国家进行不同的零部件生产,其所获得的价值增加值也不相同。日本提供闪存、显示、触摸屏、FEM 等核心部件获得61 美元,韩国生产处理器和移动内存组件获得 23 美元,德国在基频晶片(基带)、摄像模块、无线收发器、GDP 接收器等生产上获得 30.2 美元,美国生产蓝牙、音频解码器、内存等获得 10.8 美元,中国等生产和组装企业获得其他的 48 美元。

...............

第六章 政策结论与建议

全球价值链(或全球供应链,GVC)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已经改变了国际生产和贸易的结构,“工序贸易”对服务和知识资本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全球价值链的统计问题,也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参与生产链条已经成为增长新的渠道,但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6.1 继续保持世界经济的开放性

6.1.1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连入全球化世界必然伴随着外来冲击的风险。然而,通过产业网络传递的风险与通过金融连接带来的风险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产业网络的稳定性和弹性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经济稳定因素。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放慢(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持续“不平衡”,导致继续实施“贸易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成为问题。一些人认为,为实现可持续、全面的增长,发展中经济体需要采纳新的发展战略——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的出口导向增长,更加依赖增加国内需求和扩大地区和南南经济联系(UNCTAD,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 GVC 时代,一方面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加大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金融全球化有利于跨时贸易的发展,将增加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容忍度性,其可持续性随着区域价值链的规模扩大而上升;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具有统计误差性。在很多情况下,世界经济失衡是一个统计问题,无形资产投资和商业存在的服务贸易因遗漏等原因无法计入经常账户,也可能由于跨境统计因素,其所代表的权益从经常账户转移至资本账户项下。

6.1.2 避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变得更为开放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快速扩散、前进和加速过程。经济开放将允许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所需的资本、技术和诀窍。更为开放和融合的世界经济也有利发展中国家出口。相反,贸易保护主义或去全球化将极大地制约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突出的例子是,19 世纪经济快速增长和贸易扩张在 1914 年由于保护主义迅速终结,并随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继续实施“贸易导向”发展战略。在过去,一些经济体认为国内导向能够鼓励经济发展——通过保护幼稚产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这些战略通过刺激投资和增加国内生产者的规模和效率,有时可能会取得成功。他们也避免了对外开放和竞争而带来的风险和产业转移。但是,过于依赖国内需求的增长战略将很快达到其极限,国内市场往往太小而难以维持长期增长,并且不能给予经济最佳的专业化的自由,缺乏在更大市场和经济规模配置要素资源的可能。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九:包容性发展视角下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1997‐201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在“消费、投资、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驱动下,到了 2010 年更是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也是从 1978 年的 3645.2 亿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518,214.75 亿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式奇迹”。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近些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前,中国所采取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居民的生活并没有从解放初期的窘迫中解脱出来。为了使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区域型、高能源投入型的模式,即着重发展部分区域,以重工业为主要生产产业的发展路线。这虽然使得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量的飞跃,但这样的发展的“后遗症”慢慢突显出来,主要的症状有两种:

(1)高粗放式的增长随之引起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使用的浪费。中国的单位GDP 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8 到 10 倍,而污染程度却是发达国家的 30 倍,环境的污染产生了成本,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8%-15%;同时由此居民付出的健康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已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重工业发展中煤炭的大量使用、能源的大量投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煤炭燃烧大大增加了污染气体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等因素,带来的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据统计,截至 2014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 0.469,超过国际警戒线 0.4,与改革开放初始“共同富裕”的理念相悖。田卫民(2012)使用基尼系数的估算公式和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的分布密度函数估算得出各省份的基尼系数整体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渐升高的态势。这一结果都是区域型重点发展的结果,相应带来的区域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创新水平的低下,都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

1.2 文献综述

从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点出发,写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界定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直接的区别;2、如何测算包容性TFP指数。那本文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综述研究。

1.2.1 关于包容性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就目前来说,学术界主要存在“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两种概念。国外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开始并未做太多区分,大多从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以及发展机会均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在《战略2020》定义包容性增长为创造和发展经济机会,使得社会所有成员能够均等的享有这些机会,受惠于经济增长的成果;Ali & Zhuang(2009)基于个人,从收入和非收入两个方面考虑了机会平等获得情况下的增长,对亚行对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加以完善;Rauniyar & Kanbur (2010)整合亚行的研究成果,认为包容性增长是不平等减少的增长,并且认为这种不平等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不平等;2008年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提到了包容性发展,将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结合起来;Chatterjee等认为包容性发展应该让全体社会成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能实现机会均等的发展。2011年的博鳌论坛上,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包容性发展”这一概念,即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整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步,各种文明相互激荡、兼容并进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性循环的发展。相较于“包容性增长”,其增加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包容性增长”,其增加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高传胜(2012)认为促进包容性发展,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周小亮(2012)认为包容性发展应该从民生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以协调利益关系,改善人民物质基础;范轶琳、吴晓波等(2010)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说明了农村产业集群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对农村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进行重构,以实现可持续、平衡性的发展。可见,现有关包容性发展的研究较少,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还停留在“包容性增长”和理论层面,包容性增长仅仅从去除收入分配问题等社会角度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而包容性发展则认为在去除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应去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具实际意义。

.................

2.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收入差距的状况

2.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随着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环境上、经济上以及政治上的多方面关注,中国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全球极端气候问题,并开始为缓解气候更加恶劣而施行了大量碳减排方面的政策。1998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 年作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随后还分别签署了“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以及马上要推出的“十三五”规划都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创新清洁能源技术重要任务。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布,确立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问题的主要框架。根据报告预测,中国“温室”现状在未来仍将会有所加剧。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会上升 1.3~2.1℃,到2030年会上升 1.5~2.8℃,而到2050年则会上升 2.3~3.3℃。同时,报告还提出,在今后的五十年里,灾难性气候将会频繁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单位 GDP 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的节能减排问题要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09年底,中国在参加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前夕公布了温室气体的减排计划,承诺至2020年单位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比于2005年将下降 40%—45%。“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大力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力争到2020年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着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使得森林面积相比于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较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10年3月,两会的主题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一号提案”说的也是低碳环保。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对碳减排的重视,也表现出了大国为自己和为全球负责任的态度。然而,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也将有增无减。在节能减排技术上,中国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研发等先后列入中国“973计划”、“863计划”等科技支撑计划,这些都为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贡献。下面本文将对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进行分析,来观察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通过各省主要几种能源的消费量和中国发改办公布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表2.1),本文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2.2 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飞跃式的增长,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发展的果实也惠及到了全国大众,全国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却一直存在着,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结构逐渐板结,社会流动的渠道出现不畅,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量的历史相关事实和例子都说明了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会造成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安定,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不单单关乎公平,同时也关乎到我国经济是否能成功转型,是否能继续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针对收入差距问题,我国也做一直在做出努力,城乡一元化进程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基础建设的不断加深,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这些都为缩小收入差距做出一定的贡献。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部大量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这些工程都加快了中西部的发展,缩减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新常态的视角出发,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2014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另外,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也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因为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8.1%,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是提高的。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也是继续减少,同时居民收入的中位数的增速要快于平均增速,这意味着内部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改善。

二是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

3. 中国及各省区包容性发展 TFP 的测算及分析 ................ 20

3.1 变量选取 ......... 20

3.2 测算结果及分析 ........... 21

4.影响包容性 TFP 因素的实证分析 ......... 26

4.1 解释变量的选取 ............. 26

4.2 回归结果分析 ......... 26

5.结论与政策启示 ........... 28

4.影响包容性 TFP 因素的实证分析

通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对1997-2012年省际包容性TFP进行回归,分析解释变量和包容性TFP的相关性。

4.1 解释变量的选取

本文从经济水平、外资利用状况、受教育状况、能源结构和要素结构这五个方面进行解释变量的选取:(1)经济水平(lngrp),用各省区实际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2)外资利用状况(lnfdi),用各省区的实际外资利用金额的对数表示;(3)受教育状况(lnedu),用各省区平均从业者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形式来表示,通常某区域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这个区域的生产率相对也会较高;(4)能源结构(lnegr),这里用各省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的对数形式来表示;(5)要素结构(lnkl),这里采用传统的资本劳动比的对数形式来表示,区域内该数值越来越高,则代表该区域内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性产业向资本密集性产业转移。利用上述解释变量对包容性TFP的对数字进行面板回归,回归公式如下:

.....................

5.结论与政策启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直处于快速的经济发展状态,目前GDP已然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基本满足改革开放时定下的“先富”目标。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已经不再将发展的重点一味的放在经济增长上,而是致力于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即包容性发展,并已渐取成果。本文通过对更加全面的包容性TFP的测度和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由于收入差距趋势的缩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的减小,考虑了收入差距和环境因素下的中国的包容性TFP要高于传统的TFP,并且处于稳定提高的状态,提高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中国的包容性发展状况正得到改善。但从区域性来看,中国的包容性发展还很不均衡。其中东部的经济发展的包容性要明显好于中西部,这说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状况和碳排放状况虽然也得到改善,但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的包容性发展之路还很长。研究得出的影响包容性TFP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水平、实际利用外资状况、平均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能源结构和要素禀赋。其中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要素禀赋会促进包容性发展,FDI和能源结构则和包容性TFP呈负向关系。

由上述结论,本文得到了以下启示:

1、促进各区域包容性发展的平衡

由于改革开放时制定的“先富带后富”的方针,东部一直处在经济发展的前沿,所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的一直都较不均衡,技术发展和制度实现都较为落后,因此导致了中西部收入差距大,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情况。政府应该积极通过区域经济化,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带动和技术转移,如在较近的中西部城市设立高新产业园基地,来实现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发展,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和加速中西部的产业升级。

2、加速城乡结构一体化进程

过去中国一直都是城乡二元化结构,这不仅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还极大的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加速城镇化推进会有效提高包容性发展水平。国家政府可以统筹各地方政府建立符合地方情况的城镇化考核体系,制定短期目标,定期进行评比,设定城镇化补贴机制,推进城镇化进展。

3、合理利用外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外资使用,但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引进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些产业大多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应设立合理的外商引进机制,衡量外商项目的综合收益,充分利用引进外商所带来的技术效应,吸收国外先进的环保生产理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4、加速农村教育改革

改善农村教育状况,不仅会提高农村劳动力竞争力,提高生产率,还能有效地降低收入差距,有助于推动城乡一元化进程。首先要继续加速推动“户籍改革”,取消城乡教育“双轨制”;其次加大中小城镇校点设置,增加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机会;政府对农村教育实行定向拨款,设立农村教师专项基金,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经济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及应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低碳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现代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开发利用要求,就必须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的消费,积极寻求可再生的低碳能源以代之,这种能源虽然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因其技术开发不成熟、使用成本较高以及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面临极大挑战,所以发展缓慢,发展积累也比较薄弱。而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约占煤炭的 40%、约占石油的 60%,从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来看它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且因其具有储量丰富、利用率高、低碳环保等属性正在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这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极大困扰了我国多个城市,尤其北京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大气环境形势甚是严峻,故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2 年我国政府将 PM2.5 指标列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国众多城市在这一标准下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多个城市加快了“煤改气”的进程,这一举措大大拉动了天然气的刚性需求,而且随着我国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增大。

2013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1.53×1010 m3,增长10.8%,位于世界第一位。我国天然气的生产为9.9×109 m3,故有巨大的缺口需要通过增加进口予以解决。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2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3.7×1012 m3,2030年更是高达4.3×1012 m3,以此推算,2009年至2020年的12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量将占世界需求增量的30.7%,2020年至2030年将占世界需求增量的25%。届时,在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五个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伊朗、加拿大)中,仅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并且将以每年11%的速率增长,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将逐步增加,天然气供应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能源供应安全理论部分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后,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能源安全的迫切性,于是开始着手对能源安全进行理论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国家或政府是能源的行为主体,而另一些认为影响能源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等非政府行为,John Mitchell, Peter Beck 和 Michael Grubb 等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地缘经济、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从能源地缘政治角度去研究能源供应与国家安全二者间的关系,认为其二者存在互动关系,但学术界至今仍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权威的能源地缘政治理论。我国关于能源安全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对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关系的研究也比较多,在目前对现代地缘政治研究中,能源作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基于地缘政治的理论去分析一国的能源安全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刘兵(2012)认为中缅双方的能源合作受地缘政治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促进中国和缅甸之间的能源合作,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利益,就需要用地缘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对策。刘欣(2008)认为,长期来看,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造成石油供应安全隐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张抗(2008)从油气资源的炼制、品质、贮存量、运输和消费的空间格局上进行分析,认为地缘油气作为地缘经济的分支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郭晓立(2012)认为多元化的合作共赢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一种主流思潮,尤其是基于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区域集团更是成为区域合作的一种主要趋势。但是,也有另一些学者,如王荣桂(2011)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源安全进行了研究,认为能源供应安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能对一国能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供需差”有深入了解,对能源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有深刻的分析与探讨,那么一国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更具科学性,将更有利于一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2.2 关于我国天然气供应现状和措施方面的研究

国内关于天然气供应现状和措施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政府从“九五”计划开始着手对“中国天然气利用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2000 年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报告,2007 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并颁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及 2012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等,对天然气供应和需求的逐步深入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国内天然气供需达到基本平衡,优化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优化天然气的使用结构,加快节能减排进程,改善环境质量,最终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也对天然气供应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何春蕾、周国栋等(2010)认为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 LNG)的进口规模将不断扩大,这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对外依存度,故因外部天然气供应中断所带来的供应安全风险将不断增加。李志强(2009)认为未来我国能源的第二大问题将是天然气的供应安全,张友波、杨静等(2009)认为目前我国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薄弱,而后对俄罗斯、美国、亚太地区的局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口天然气存在较大风险,再加上我国现有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滞后,储备能力不足等,认为未来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供求理论

供求关系是指供给与需求之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它反映的是生产和消费在市场上的关系。

如果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则该商品市场为卖方市场,卖方处于有利的地位;如果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则为买方市场,买方处于有利的地位;如果供需相等,则买方和卖方地位对等,两者是相对和谐稳定的关系。当商品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对等时,就会产生“供需差动”,这时便有动力或动机寻求供需的基本平衡。

总的来讲,本文在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供求关系运用到天然气供求问题的研究中去,将考虑我国天然气的国内产量、消费量及进口量等因素,构建与之相关的衡量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找出天然气供求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等。最终通过发挥供求关系在价值规律中的杠杆作用,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

2.2 地缘政治学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关系建设的主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自然地趋于稳定,相反,地缘政治冲突变得更加激烈和频繁,各种地缘政治纷争不断,而能源争夺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诱因,因而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能源政治甚至一国经济的安全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能源产业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会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中起着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因此,根据世界能源发展的规律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估后能够看出,在目前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而因天然气具有相对安全和低碳环保的属性,所以它正在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重视,其消费量将随之大大增加,地缘政治这一因素在天然气贸易中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时把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十分必要。

.....................

3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现状 ............... 11

3.1 天然气及天然气供应安全概述 .......... 11

3.2 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 ............... 14

3.3 我国天然气供需预测 ............... 17

4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 .............. 19

4.1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选取 .................. 19

4.2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 ..................... 21

5 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几点建议 ................... 25

4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

4.1 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选取

因政局动荡或价格波动造成的三次石油危机实际就是因其而产生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往往容易受到意外的或恶意的事件导致供应中断,恐怖主义、技术事故或自然灾害对能源系统的破坏相当于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财力不足也会增加能源供应的脆弱性和不安全性等等。目前天然气是我国常规能源中日益重要的一种能源,而鉴于以上对供应现状的分析可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迫在眉睫。

故本文结合已有研究、理论分析以及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含义进行分析后,认为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基本问题是在外部供应中断条件下,自给也能实现一定时期内供需平衡,就为安全。因此长期来看,对天然气供应安全产生主要影响的有一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国内天然气生产量、一国天然气进口量、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一国 GDP 等,且从文献综述部分来看,一些学者已对这些指标进行过分析研究,但未对地缘政治风险进行量化研究,也未将这些指标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指标体系,故本文将借鉴这些已有的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在对地缘政治风险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将这些指标各自进行关联,最终产生四大衡量天然气长期供应安全的指标 G1、G2、G3、G4。

................

5 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因对外依存度大幅提升而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天然气进口的地缘政治风险是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重大威胁。且根据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预计在2015年将超过35%。因此我国在天然气进口的过程中一旦跨国管道供气中断、液化天然气进口受阻,必将造成特大供应安全事件,加上人为因素破坏和国内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安全,在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天然气外部供应中断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自给以实现一段时期内的供需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而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一国天然气进口量越大,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越大,当发生天然气外部供应中断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将越大。所以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上,以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第一,增加我国天然气国内产量,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结合。

在实证分析中可知,2009年后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 GSSI 值逐年升高,在2013年达到十年以来的最大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天然气总产量增速跟不上国内天然气总消费量的增速,而依据第三章对我国天然气的现状分析可知,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仍将继续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不断缩小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减少进口量,以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目前我国天然气生产的现状是,虽然我国勘探天然气资源的潜力较大,但是勘探主体太少,各勘探主体间的竞争力不足,造成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占而不勘”现象,对天然气生产和储量的增加造成了阻碍。同时,大规模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关键技术尚未攻克,核心技术还远未掌握。

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国内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的投资力度,坚决杜绝“占而不勘”现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为实现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做好保障。目前,在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区都有可供选择的高丰度气田,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国内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资源基础。同时,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在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鼓励进行自主创新,攻克勘探开发页岩气难关,实现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的规模突破。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