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能源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在每个国家的国家政策实现中起着战略作用。所以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兴趣也不断提高。
在 21 世纪第二十年的时候,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增速下降,世界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在 2000-2014 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为 2.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为 1%, 其余的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合作已经将近二十多年,在此期间,能源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2015 年底,俄罗斯是第二个能源出口的国家。在 2015 年 12 月,俄罗斯比其他国家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燃油。
当下中国有能源保障问题。中国拥有最快发展的经济。经济高涨需要补充能源的和原料的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能源的需求越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要由充足供应能源来决定。这样一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及碳氢化合物的短缺让中国政府只能优选能源政策以保证能源的安全。中国能源问题,不仅是国内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引起世界的关注。因此,中国的能源政策不仅关系到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影响到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走向。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庞大的燃料动力综合体,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资源。研究中俄合作问题,有必要对俄罗斯能源资源有关情况有个大体了解。
俄中加强能源合作对于中国来说最主要的好处体现在能源安全因素上,俄中能源合作对于中国能源多元化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俄国的能源安全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首先,合作是双方的实际需要。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能源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俄罗斯需要为该国丰富的能源资源寻找一个可靠,稳定的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资金实力雄厚,需要找到可靠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商。中国和俄罗斯毗邻的地理优势和成熟稳定的政治关系,也为双方开展大规模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其次,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和全球能源合作模式的转变,加深了中俄能源合作。更广泛地使用新能源,进出口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加速进步和提高能源自给,为大型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俄罗斯国内研究现状
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国际能源合作问题上是的地位,优势,政策策与前景。俄罗斯受到 2008-2009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促进了此类合作的顺利进展的重要原因,但影响并没有结束俄罗斯的能源问题,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自 70 年代以来许多俄罗斯学者研究能源政策,但因技术条件和科技手段的落后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能源安全与储备的问题。同时世界各国学者对待能源问题的角度与分析方法也参差不齐,都依据自己本国的能源形式来解释能源政策问题。并没有全球化的角度关注能源。
近年来来俄罗斯学者关注能源“稳定需求”的来源。他们认为,政府收入的主要份额是能源出口;同时俄罗斯学者也开始进行能源进口安全的研究,美国及欧洲学者关注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以为,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日兹宁 斯.兹. 是俄罗斯经济的学家。他发表了关于国际关系和能源政策在俄罗斯在内的很多俄罗斯和中国研究之间能源合作的许多文章。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贸易伙伴的问题与展望”2012 年)在他对俄罗斯和中国能源合作的前景分析。他认为,这种合作是为中国一个双赢的互助应该是能源的主要入口国,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两边能源合作具有极度重要的意见。然而,俄中两国的能源合作也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很多学者研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俄罗斯地位。既使用了俄罗斯和外国专家:Авилова В.И., Дмитриевского А.Н., Ершова Ю.А., Конопляни ка А.А., Лукьяновича Н.В.,Макарова А.А., Мелентьева Л.А., Шкуты А.А., Пик Л. 很多俄罗斯学者研究中国外交能源政策的问题。
.......................
第 2 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后称“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差(而不是绝对差异)的生产技术,以及在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异。每个国家应根据“两利益相权取其重,中较小的两个缺点”的原则,它一直专注于生产和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出口,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中所产生的贸易和贸易收益的基础上的基础更广泛的解释,大大发展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可以表示为:两国之间,在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是任何产品都是平等的。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具有相对劣势的进口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赌的平衡,以较少者为准”),双方可以访问节省人工,专业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利益分割。
国家之间的一些特征差异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两个元素是静态的,没有规模经济;自由贸易下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易货贸易的形式;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要素可以在这两个国家不能流之间自由流动;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由于这两个国家具有完全相同的情况是不同的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是非常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815 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修订实施的“谷物法”。在“谷物法”颁布后,英国食品价格,房租暴涨,使其土地贵族,并严重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工人被迫提高货币工资,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削弱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吃好花费在英国的所有课程,同时降低工业产品的消费。“谷物法”也招致对工业产品出口到英国的高关税,对外以防止他们。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各种手段,崇尚自由贸易的好处粮食。房东贵族正在尽一切可能保持“谷物法”,由于英国生产自己的粮食,也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自由贸易的粮食。
........................
2.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 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强调不同的要素禀赋和贸易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的决定性作用。特点是合作 FDI 理论的延伸,其基本原理是流动的绑定元素和动因素的转移,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养老是指由一国,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拥有生产的两个因素的相对比例,它具有完全独立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要素比例理论)理论并不试图解释国际生产率之间的重要区别。这种差异导致在不同的国家,将所得国际贸易之间的成本比较[8]。在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生产力这些差异本身已被归因于所有权的国家主要元素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主要特征量实际上承担了国际贸易的所有解释的任务:国外比较明显的原因商品成分贸易,例如在因子质量在相同的生产功能的差异国际差异,通过假设小心排除。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克歇尔最终形成了现在知名的国际贸易模型-俄林定理(HOT)一个国家出口那些使用生产相对富裕的要素密集的商品,国进口生产相对这些项目稀缺的要素密集度。这个定理似乎很有道理,但也很鲁莽,它是由供给解释的条件构成了整个外贸货,如果(比如)一个国家的进口需求往往与集约化生产其丰富的功能比较,赫克歇尔这些项目-俄林定理无法解释。
在一系列的具体情况,自由贸易将生产要素价格大致完成,而不是局部的奇偶校验。这些具体的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没有转换成本,不完全的专业化,同样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没有外源性经济,在所有要素相对价格的相同元素的相对强度,质量相同的元素,而不是数量元素比商品的数量。这美妙的论述(比较优势李嘉图的理论)最后推广到 n 的国家,N 种商品的元件和 n 种;H-O 理论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仍然只是一个两个国家,两种元素的讨论和定理两种商品。
笔者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表示理论的有的部分它适用于现代能源交易分析。
...........................
第 3 章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的历程..................13
3.1 俄中能源合作政治历程...............13
3.2 俄中能源合作经济历程................15
第 4 章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的现状分析..............20
4.1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概况..........20
4.1.1俄中两国能源出口规模.......20
4.1.2 俄中两国石油合作.............25
第 5 章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5
5.1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35
5.1.1 俄中能源合作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35
5.1.2 俄中两国能源合作直接投资不足.................37
第 6 章 推进俄中两国能源合作发展对策
6.1 建立良性务实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能源价格形成制定问题对于俄中能源合作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分析能源价格,可以得出结论,能源价格是合理的。因此,对于成功的能源合作的形成是必要的,以形成用于能量的统一定价系统。鉴于中国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未来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形成能源价格因素是关键。
在开发和利用俄中能源合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价格因素,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直接由各自国家的国资委,这是日益重要的市场调控管理仍弱化和行政干预,如果两国之间良好的政治协商下,俄中能源企业价格因素未必能阻碍俄中能源合作的过程,但一旦占用太多的政治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俄中能源合作的过程中,能源价格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价格一个成熟的国家占的战略角度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对能源公司规范,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市场情况调整价格削弱干预行政能力和友好协商。
中国作为能源在能源给自给自足消费者是无法满足的前提下,生产的需要,应寻求能源进口的长期稳定,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国,在价格方面更加如此与中国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平台,享受这个平台上的一个价格优惠,把握世界能源定价自主权。中国与俄罗斯建立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有二十年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多有坎坷和曲折,特别是周边国家的阻扰俄中能源合作的做法让中俄能源合作蒙上不和谐阴影。
.........................
结论
俄中能源合作由来已久,合作的实际需求是增长俄中能源合作的基础,通过对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出俄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双方能源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本文在针对能源及能源合作的基础理论上,提出中国和俄罗斯能源状况,具体阐述两国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消费,供应等物流链条的发展,随后提出俄中能源合作的发展存在问题。
2.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国内恩政治因素、投资环境、国际市场的竞争干扰等因素,总结出俄中能源合作存在缺乏有效的能源协调管理机制等问题。
3.对俄中能源合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包括欧美的制裁及其对俄中能源贸易的影响,俄能源政策不稳定对俄中能源合作的影响,解除伊朗的制裁对俄中能源贸易影响等成因。
4.提出一系列对策促进俄中能源发展,建立良性务实的能源价格形成制定,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大俄中能源合作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俄中能源合作发展制定规划,能源能源结构向着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略)
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基于全球化视角OEM服装企业自主品牌形象及
- 低油价时期中国对中东产油国出口石油装备的
-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研
- 贵州外贸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服务贸易影
- 基于索洛模型的辽宁省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研究
-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义要素研究
- 产城融合提升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研究
- 石油危机对俄罗斯国际贸易经济影响研究
- 对我国可再生废塑料的进口及回收利用研究
-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影
- 中国观众对韩剧的收视动机、满意度与忠诚度
- 贵州出口产品部门碳排放的关联效应研究
- 服务业FDI对山东省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研究
-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蒙贸易合作研究
- 技术创新对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