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的对比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17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当今所处的后国际金敲危机时代中,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化及世界经济逐步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全球文化产业和国际文化贸易"逆流而上",其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文化愈发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贸易,在给一国或地区带来无穷无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加文化产业竞争力,还有助于培养海外消费者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文化贸易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此外,发达的文化产业还会带动一国或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制造业、纺织业。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虽然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文化产业却并不是很发达。近些年来,我国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对外贸易顺差连创新高,但核屯、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即文化贸易的世界市场参与度极低,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呈现出巨大逆差。2013年,我国以38951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总额高居榜首,这是我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然而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值仅为256.65化美元,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化66%,我国的文化贸易同对外贸易相比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度过低。由此可见,我国虽然是文化大国,但并不是文化强国。而同样作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却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具有雄厚的基础,其中以动漫、电影、音乐和游戏等为主要代表的产业在日本的发展速度快且规模较大,其中也不乏世界领先的产业。当前,日本文化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国内的第三大产业,对中国而言文化产业成为国内较强较大产业还任重道远。​

...................

1.2研究意义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繁荣的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对文化产业愈来愈关注,部分文化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文化贸易赤字及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因此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在不断迈向贸易强国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探讨文化贸易相关问题。在同属东亚文化的国家中,日本是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立国"战略就已被日本政府定为国策,为后来日本的文化经济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日本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我国近年推行了很多文化政策,但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的问题所在。本文通过多角度与日本进行比较分析,可看到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发展的很多不足么处。在未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道路上,学习并借鉴日本文化贸易的先进之处,引导中国文化贸易的正确发展,仍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本文意义之所在。

本文试图从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中日两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强弱及发展趋势,在中日两国文化贸易发展状况及竞争优势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角度的对比出发,深入分析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一般原因,最后总结出日本文化贸易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希望我国社会各界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更好的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缩小与发达文化国家间的文化贸易差距,并通过文化贸易传递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

....................

2.文化贸易概念及相关理论

2.1文化贸易的相关概念

对于国际文化贸易相关概念的界定问题,国内外学者观点众多但大多围绕着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及文化贸易等核心展开讨论。可兑,一国文化贸易的良好发展是以国内文化贸易的繁荣为基础的,而文化贸易的提高又能对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国文化贸易包含两个方向,即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因此文化贸易的特点和分类主要来源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属性。​

2.1.1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也经常被引申为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内容产业及朝阳产业等,从这些或广义或狭义的称谓中可了解到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也提醒着我们要不断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产业这一概念。​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随后,德国法兰克福派从理论上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1989年,日本学者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认为,人类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后会追求更髙的精神层面的经济行为,他称之为文化产业,并强调可通过销售文化和文化符号让日本成为文化经济强国,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甚至把下公认的《新文化产业论》作为日本法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这样一种产业,按照现代工业标准的制造、生产和商业化的方式,运用无形或有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20世纪后期,我国才开始接受文化产业这个新兴概念,2004年3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综合上述关于文化产业的观点,本文认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从事生产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即是文化产业。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才是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这也是我们国家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定位的又一不同之处。

....................​

​2.2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通常也被称作规模报酬递增,是指所有投入的等比例增长能够使产出大于该比例的增长,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规模经济一直被看作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马歇尔曾把规模经济划分为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Krugman(1985)则将规模经济分为公司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及动态规模经济;徐松和刘玉贵(2005)认为,规模经济分三大层次,包括内部规模经济、行业规模经及区域集中化经济,详细见表2-2。

在讨论规模经济在文化贸易中的适用性前,我们要明确文化贸易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而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初始成本高,重复和传播成本低的特点且以无形资本作为主要价值,因而国际文化贸易具有规模报酬递増的属性,完全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理论来研究和解释国际文化贸易。在去文第三部分中日文化贸易现状对比中涉及到印刷出版行业的对比,其中提及到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出版传媒龙头企业拴释了规模经济理论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应用。中南传媒主要是通过企业并贿及改制重组来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中南传媒在以出版为主营业务的同时,融合发行、印刷和印刷物资销售等关联产业为一体,并把报纸与新兴传媒经营等纳入公司,实现了对"行业规模经济"的最好途释。这也是我国文化企业利用规模经济所做出的大胆创新。此外,在本文中日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规模经济作为谊释产业内贸易来源的重要因素,也为我们对文化贸易竞争优势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及启示和建议的来源,我们不仅需要文化企业在能力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重视创新,在拥有自主品牌和创意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无形资本高、复制和传播成本低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跻身世界百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

3.中日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的比较...........17

3.1文化产业现状的比较...........17

3.1.1中国文化产业...........17

​4.中日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31

4.1中日文化贸易竞争力的静态评估.............31

4.1.1显示比较优势指数..............31

​5.中日文化贸易差异的一般原因分析...........39

5.1政治环境............39

6.日本文化贸易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1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作为二战后新兴的领域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发达国家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在亚洲地区以日本为杰出代表。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在发展文化贸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学习和借鉴日本文化产业强国的成功经验变得极其重要。

日本在文化产业和贸易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表明,政策扶持是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繁荣得到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日本作为文化产化和文化贸易领先国家之一,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充当"引导者",放松管制和对外扩张并举;在文化产品方面,注重科技创新,突出文化创意。此外,更是从"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力争相关配套措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应。在文化产品方面,日本则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完善各种配套服务以达到扩大文化贸易出口的目的。在人才方面,日本非常重视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积极为文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态环境。在资金方面,日本文化产业在政府拨款的基拙上,鼓励多元化投资方式保证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

....................

结论

本文在对我国与日本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地位不高,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次,通过对中日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发现,日本的文化产品竞争力总体高于我国,我国仅在产业内贸易指数方面略强于日本,但也仅仅是资源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优势。在中日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入手,找出我国文化贸易缺乏竞争力的一般原因,主要包括文化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管理制度相对落后,财政投入效率较低、其他经济支持不足,文化意识欠缺、人才培养不足,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缺乏等。

最后,为了提高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第一,我国要向文化贸易较为成功的日本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第二,我国要构建文化贸易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深化文化管理体系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确保文化市场规范化、健康化运行。第=,拓宽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政府到企业,不断完善融资体系,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为文化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第四,注重创新,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我们不仅要从文化资源保护和创新角度进行改善,还要从产品技术方面入手,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第五,实施品牌和营销战略,让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最后,重视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