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26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 2000 多年前,西汉的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到东汉时期的班超延伸“丝路”,“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和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成为了巍巍中华对外友谊的联络之路。但近代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初期,落后的经济和政治使得这条“丝路”被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影响了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最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称 UNDP)提出,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启动了丝绸之路航线合作项目。继此之后,2011 年 7 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同时又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也十分关注海上新丝路这条经济带的复苏和建设。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以及出席印尼国会时也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脉相承和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有利于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显然,“海上新丝路”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理念和新共识正在被诸多国家提出和倡议。然而,尽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此研究相对不足。因此,研究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对于拓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新丝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近十几年来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状况可以发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货物进口需求都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2000 年至 2012 年,沿线 23 国的 GDP总量由 17265 亿美元增长至 66269 亿美元,增长率为 11.86%。其中东南亚航线国家(东盟 8 国)GDP 总量由 2000 年 5980.39 亿美元增长至 2012 的 22575.8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 11.71%;南亚、波斯湾航线国家(10 国)的 2000 年的GDP 总量为 9918.09 亿美元, 到 2012 年则增长至 39916.07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12.30%;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国家(5 国)的 GDP 则以 10.06%的年均增长率由 2000 年的 2410.13 亿美元涨至 2012 年的 7615.13 亿美元。由此可见,虽然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正在走出低谷逐步恢复,国民经济都保持了 10.0%以上的增长速率。

..........................

​1.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沿线 23 国货物进口需求的变动为出发点,借助统计数据和图表,并运用 Moore 结构变动指数对 3 大航线 2000~2012 年间各自的货物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动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继而构建货物进口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采用 2000-2012 年海上新丝路沿线 23 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货物进口需求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一)在研究过程中,文中将借鉴产业结构测度指标即 Moore 结构变动值指数来衡量货物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动。Moore 结构变动值指数是以空间向量测定法为基础,通过由需求构成的一组 n 维向量,测出相邻两时期需求向量间的夹角,以此度量进口需求结构变动程度和趋势。它的计算公式为:

在实证方面本文拟进行的实证检验包括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模型的确定与回归。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进口需求

进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购买或者输入商品或服务业的行为,也称进口贸易。根据所购买商品的不同,进口贸易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进口贸易一般指:“有形贸易即货物贸易,也就是一国(地区)从另外一国(地区)购买商品的活动”;而广义的进口贸易:“既包括有形贸易即货物贸易,也包括无形贸易即服务和技术贸易”。

根据进口范围的不同,商品或者服务业的交换活动既可以发生在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该进口行为称为国际进口贸易或世界进口贸易;也可以是单个国家(地区)从其他国家(地区)交换获取商品的活动。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都是超越国境的商品交换行为。

林德认为,如果一个市场对某种商品存在进口有效需求,则会进口该种商品。因此,进口需求作为开放条件下一国(地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经济中的行为人对外部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商品的需求。因此,基于该角度来看,分析进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一国(地区)进口需求进行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与准确性,本文将略去服务和技术商品,只对海上新丝路沿线 23 国的有形商品即货物的进口需求进行研究。

2.1.2 进口需求的产生

1.比较优势的起源和发展

开放经济是指要素市场的开放,厂商可以选择在哪里生产,工人可以选择在哪里工作以及是否移民的机会;商品市场的开放,消费者和厂商可以选择在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间进行选择;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投资者可以在本国和国外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现在各国都是开放的经济体系,对外经济关系已逐步成为经济活动极为重要的部分。对外经济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大类。

(1)外生比较优势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与基础(崔浩,200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指出:“各国之间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会带来产品成本及其价格的相对不同,从而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现了国际分工,进而产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在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有所进步,但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继李嘉图理论之后,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生产要素比例差异导致了商品成本及其价格的不同”。H-O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李嘉图理论模型不能解释比较优势来源的局限性。由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 H-O 理论本质上都把各国间的自然生产条件考虑为贸易基础,因此都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论。

.........................

2.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基于供给和需求角度来分析进口需求变动以及研究进口需求的影响因素的文献并不是很多,但与之相关的文献存在不少。一国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到其进口需求的变动。下面将从进口需求函数,需求结构的变动、进口需求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别加以论述。

2.2.1 进口需求函数的相关研究

由于进口需求函数不仅影响着一国的预测进口,同时对一国进口政策的制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一些符合需求性质且可估计的函数形式来研究来源差异化的进口需求将对一国的进口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进口需求函数的研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进口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更多倾向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如 Carone(1996)发现美国 1970-1992 年的进口需求、收入以及进口相对价格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Bahmani 和 Niroomand(1998)运用协整方法对 30 多个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研究时发现进口需求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这些国家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相对价格缺乏弹性。Bahmani(1998)对希腊 6 个次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出研究对象的进口需求相对于价格及收入都具有较高弹性。Pattichis(1999)采用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和边界检验方法估计了塞浦路斯玉米、奶粉、黄油和稻谷等农产品进口需求函数。

而对发展中国家进口需求进行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Sihna(1997)研究了泰国 1953-1990 年进口需求函数,发现泰国进口需求量与收入、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此外一些学者运用计量方法研究马来西亚的进口和消费问题,构建需求函数,探讨进口需求与收入、价格的关系(Mohammad 和 Tang,2000;Tang 和Nair,2002),得出进口需求与收入、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的进口需求函数问题(Dutta和 Ahmed,1999,2006;Ahmed,2011;Tang,2002)。阿曼外交官安沃尔(2007)在其《海湾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外交》中指出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在能源合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显然,这些文献还是对个别国家进口需求的研究,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

​第 3 章 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分析 .......... 18

3.1 东南亚航线国家进口需求分析 ............. 18

3.1.1 东南亚航线国家进口需求发展状况 ............... 18

3.1.2 四大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情况 ............... 19

3.1.3 进口需求产品占比变化趋势 .............. 20

第 4 章 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2

4.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32

4.1.1 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口需求的影响.............. 32

4.1.2 出口规模对进口需求的影响............... 34

第 5 章 中国与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经贸现状及对策 .................... 46

5.1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经贸现状及潜力 ................... 46

5.2 结论及政策建议 ....... 47

第 4 章 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上一章节通过把海上新丝路沿线 23 国分成东南亚航线 8 国、南亚及波斯湾航线 10 国和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 5 国这 3 大航线,对各大航线的货物进口需求概况、四大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 Moore 值测度了进口需求结构的波动情况,以上分析让我们对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进口需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的本章将进一步选取相关的货物进口需求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来探讨影响因素与货物进口需求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明确它们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

4.1 影响因素的选取

4.1.1 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口需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进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通过影响国内需求状况来实现的。根据林德需求重叠理论,一国(区域)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决定某种商品是否要进口到本国(区域)市场取决于本国(区域)市场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有效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进口行为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研究一国或者一区域市场的需求状况,而影响进口贸易的基础在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次,一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区域)的进口贸易需求具有密切的联系。通常经济发展水平用本国(区域)的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因此,理论上讲,生产总值是影响进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GDP 的增长将会促进进口贸易的增长,两者的变动大致同向。

......................

第 5 章 中国与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经贸现状及对策

近几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亦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引起了学术界研究热潮。早在成为国家战略之前就一直在学术界进行广泛探讨,尤其在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国内航线经济建设的对接,把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对象”的研究交给了企业和市场。然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在前面详尽研究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进口需求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国”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经贸现状,从而结合本文的分析结果更好地为中国与其沿线国家如何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建议和对策。

5.1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经贸现状及潜力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国家虽然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但持续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把各国友谊连接在一起,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注重同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尤其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经济贸易关系。

​1.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仍然有潜力可以挖掘

1998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各国经济逐步恢复,东南亚内部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空间逐步加大、合作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双方相互的贸易地位也逐步凸显。东盟连续 15 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9 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随着 2010 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强劲反弹,贸易额达到2927.76 亿美元,增长率为 37.45%;2011 年贸易额为 3628.54 亿美元,增长率达23.94%;2012 年贸易额 4000.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0.26%。尽管近两年增速降低;但是高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幅 6.2%,其中出口增长 20.1%,也高于中国对外出口平均增长率 7.9%。比较而言,东南亚进口需求在 2000~2012 年间年均增长 10.45%,高于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增速,说明中国还有潜力扩大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

​2. 中国与南亚及海湾国家的贸易态势良好,投资潜力较大

中国与南亚及波斯湾 10 国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较高,南亚及波斯湾国家的资源丰富,促进中国与其经贸关系快速发展。近​10 余年,中国对南亚及波斯湾国家贸易额增长迅速,2000-2012 年,其贸易总额从 57 亿美元增长到 930 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 26%,其中,自南亚及波斯湾国家进口额从 19 亿美元增长到 226 亿美元,年均增幅约 23%。这个势头良好,高于南亚及波斯湾 10 国进口需求年均增长 15.88%,需要保持这个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与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孟加拉等国的双向投资均相对落后。在2001-2011 年南亚及波斯湾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分布中,阿曼占比 0.16%,巴林占比 0.89%、卡塔尔占比 0.05%、科威特占比 0.93%、孟加拉占比 1.03%;在 2003-2011 年中国对南亚及波斯湾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分布中,阿曼占比0.46%,巴林占比-0.03%、卡塔尔占比 1.26%、科威特占比 1.24%、孟加拉占比0.78%,这几个国家与中国的双向直接投资仍相对落后,开发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