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13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4.16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同时,中国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为例,1991 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仅 28.77 亿美元,2012 年达到 6012 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显然,中国的出口结构并不符合传统要素禀赋理论所揭示的规律。Rodrik(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复杂度相当于人均收入比中国高三倍的国家出口品的复杂度,这一结论被称为“Rodrik 悖论”。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张和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引起西方国家的警惕,一些学者“指责”中国通过抢夺他国的出口机会、就业机会甚至发展机会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高技术品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会对发达国家出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形成激烈的“竞争效应”,进而导致“技术密集型”产品价格下跌,甚至“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依据传统理论,出口品技术复杂度和出口量是影响贸易利益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那么,是否如贸易理论所预期,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实现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事实上,摒弃国家间的竞争意识,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恰恰可能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分工模式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化,产品的生产被分割成越来越细化的生产工序和流程,并分散在全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为此,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世界制造”的概念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某国制造”。国际分工及贸易模式的变化,使得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一些传统指标,如贸易规模、贸易差额、贸易结构、贸易条件、贸易利益等,不再适用。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处于全球价值链末端、主要承担最终产品加工组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按照传统的指标度量贸易利益存在很大的偏差。事实上,正如 Mudambi(2008)在“价值微笑曲线”研究中证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各国实际上仍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技术和资本比较优势实现高附加值的上游研发活动和下游品牌营销活动,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产品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果真如此,那么,中国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只是一种统计假象,并不能准确反映国内成分的真实价值,测度中国贸易利益需要有新的方法和指标。
.........................
1.2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框架
1.2.1 研究思路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大背景下,中国持续的贸易扩张实现了怎样的贸易利益?各行业出口产品的国内外增加值到底占多大比率?加工贸易促进中国产品高级化的同时,是否也明显增进了我国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剔除中间产品影响后,我国的出口结构及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否仍如 Rodrik(2006)所揭示的那么乐观?我国出口结构对贸易利益作用机制是否已经形成?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推动我国向高附加值阶段迈进?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为:(1)尝试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型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外附加值,以测定的贸易利益的实际大小,分析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同时引入区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单独考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2)基于世界主要代表性制成品出口数据,运用修正的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测算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同时选取部分主要代表性国家作为参照系,对比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上存在的差距;(3)利用动态分类方法深入量化我国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这种分类方式既可以真实反映出口品技术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也可以实现各经济体出口技术结构方在时间上的对比性,打破了传统方式将产品分类固化的局限性,进而更加准确判定我国出口品结构升级状况;(4)实证检验中国出口技术结构与贸易利益的动态关系。结合前面的研究综合分析我国是否存在优化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以提升贸易利益的空间。(5)从贸易利益增进视角,探寻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的战略与政策。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贸易利益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主要是为获取贸易利益,以改善本国的福利和国际竞争实力,贸易利益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出现而出现。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研究已经相对丰富和全面,但是,随着全球贸易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观点,贸易利益理论研究正逐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整理国内外相关贸易利益研究的脉络:第一,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阐述;第二,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增加值贸易理论与实证的国内外研究;第三,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及其贸易利益效应的研究。
2.1 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阐述
2.1.1 传统贸易利益理论的国外研究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研究源自于 18 世纪 70 年代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776 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提出“绝对优势”一词,认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受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于 1817 年提出比较优势论,从生产技术差异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利得。他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并不局限于贸易国家之间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相互之间具有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及价格差异,就会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上拥有比较优势,进而产生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具体而言,一国应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拥有比较劣势产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在继承和发展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理论的局限性。20 世纪 30 年代,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line)提出经典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该理论在深化和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做出明显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找寻其比较优势从而获取贸易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总结上述各理论说来,其存在一个普遍共识:国家间生产技术和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别是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世界产出增加和各国贸易利益增进的根源。
比较优势理论假定生产过程规模报酬不变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认为国际贸易主要应发生在存在一定要素差异的国家之间,现实意义说来,国际贸易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与现实不相符。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Dixit)、克鲁格曼(Krugman)、格罗斯曼(Grossman)以及赫尔普曼(Helpman)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利用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以及规模报酬递增等新的理论框架对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的新现象进行解释,这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该理论证明,伴随国际贸易动因和基础变化,贸易利益源泉日益丰富。除了比较优势之外,贸易利益还可能来自于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和规模经济等因素。
...........................
2.2. 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研究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简称 GVC)理论最初的发展源于 20 世纪 80年代国际产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的价值链(Value Chain, 简称 VC)理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2003)给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全球价值链从全球的角度,将产品生产工序从国家的内部延伸到了国外,并实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活动中的价值链环节间的相互关联和互动。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各国得自不同工序或者环节的价值增值是不一样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如何真实测度各经济体出口所获得的贸易利益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当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2.2.1 传统贸易利益统计方法的缺陷
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该统计方式是以原产地为基础的一种总量统计方法,直接记录各国贸易品跨越各边境过程中产生的总价值。与此同时,该体系采用居民与非居民、物品跨境、在地三个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标准下,贸易利益的统计只局限于记录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跨越关境所进行的交易,同时以原产地为原则的总量统计方式掩盖了新的国际分工中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虽然以总量统计为主的传统贸易统计方式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曾一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它在为研究者探寻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和规律提供有效数据支持的同时,也为各经济体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然而伴随国际经济环境和贸易特征日趋复杂化,传统的贸易利益核算方法的测算原则已不再适用于新的价值链分工体系,无法真实反映国际贸易运行状况。
.........................
第 3 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贸易利益的测度............. 17
3.1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理论分析及公式推导................ 19
3.1.1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一般框架........................ 19
3.1.2 区分加工贸易出口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21
第 4 章 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测算与分析...................... 31
4.1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标的修正..................... 31
4.2 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测度与分析............... 32
第 5 章 中国出口品技术结构对贸易利益动态影响验证................. 41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41
5.1.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第 5 章 中国出口品技术结构对贸易利益动态影响验证
在前文对中国各行业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和出口品技术结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选取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考察中国出口品技术结构变化对贸易利益的动态影响,以期得到更符合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本文构建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额( DVS )及其前期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额(DVS )和各等级制造业产品出口额(EX )的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在实证考察出口贸易结构对贸易增加值影响时,以各技术等级出口产品组作为横截面单元,在 1995-2011 年的各类技术出口品组成的面板数据基础上,以当期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DVS )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前期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额(DVS )和各等级产品出口额(EX )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如下:
........................
第 6 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中国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同时采用修正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指标测度中国出口品的技术复杂度,并分析其出口品技术结构的变化,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各类技术含量等级的出口品对我国贸易利益增长的动态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1)作为贸易大国,中国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普遍偏低。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仍然依托人口红利等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其中,并由此实现了出口额的“爆炸式增长”。然而,巨额增长的背后带有某种“假象”,中国出口品所含技术水平的“提升”并未反映为国内附加值的同步增长,资本密集和技术复杂的高技术制造业部门仍然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生产方式引进大量国外中间产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的困境中,国内的产业升级步伐缓慢。
(2)中等以下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随着 2010 年我国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阵营①,劳动力、土地等低技术水平要素成本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这使得我国在低技术制成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正经历来自拉美及其他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冲击。长期以来,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制造业出口品技术结构“升级”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然而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出口品技术结构“升级”并未同步反映为中国的对外相应贸易利益的巨大增长。同时,我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证实,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正在由较低技术制成品转向较高技术制成品,但仍然主要集中于中等及以下技术产品出口上,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过低,技术等级越高份额越小的“金字塔”式出口技术结构分布态势依旧明显。出口品的技术含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也仍然存在很大悬殊,并不存在所谓的“Rodrik 悖论”,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3)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变迁对中国对外贸易利益增长的影响重大,其中,不同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对贸易利益增长的拉动是不均衡的,而高技术与中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均不构成我国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对国内增加值提高的贡献度并不大,以技术为主导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尚未充分形成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增进贸易利益的良性机制。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如何摆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低端“锁定”的困境,实现出口技术结构的真正升级和贸易利益增长渠道的成功转变,将是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