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后半期,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以至于有两个方面的现象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第一是“贸易增长之谜”。上世纪 60 年代至今,经过 40 多年的多边协商和退让,全球的关税水平大约下降了 11%左右,而世界商品出口额占总产出的比重却增长了 3.4 倍,以此测算出口对关税的弹性约为 20,显然标准贸易模型无法解释。第二是“非线性之谜”。根据测算,1962-1985 年间,世界贸易对关税的弹性是 7,然而在 1986-1999年间,弹性却猛升至 50,传统贸易模型同样无法解释(Yi,2003)。
以 Hummels et al.(2001)、Yi(2003)和 Grossman and Helpman(2002)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认为贸易超常规增长的关键原因是分工与贸易模式的转变。从早期亚当·斯密(Adam Smith)、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以克鲁格曼(Krugman)、格鲁贝尔(Grubel)迪克西特(Dixit)和兰卡斯特(Lancaster)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贸易理论,他们的分工贸易体系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国家之间、以最终产品的跨国流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到了 20 世纪后半期,随着通信、运输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在一国之内,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把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工序,按照要素禀赋和成本优势分散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然后通过贸易将产品连接起来。这种贸易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零部件、半成品需要多次穿越国境引发贸易额的迅速上升,贸易产品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表 1.1 以 2012 年为例,说明了目前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状况。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进出口占比最大的不再是最终产品,在全球接近 35 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当中,超过 40%都是中间产品的贸易,其次才是最终产品,说明中间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全球/区域供应链中循环的“血液(blood stream)”(IDE-JETRO & WTO,2011)。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为了进一步开展分析,有必要廓清相关的概念。
(1)垂直专业化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
垂直专业化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分离现象,可以分为国内的垂直专业化和国际垂直专业化(郭炳南,2011)。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国际垂直专业化现象,主要特征归纳如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根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散到世界各国进行生产,最后通过中间产品贸易将它们连接起来。这种分工与贸易的方式节约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快在世界盛行。对于这种现象,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了不同描述。Krugman(1995)称之为“价值链的切片(slicing the value chain)”;Ng and Yeats(1999)、Yeats(1998)将之称为“国际生产分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Feenstra(1998)、Egger and Egger(2003)、Grossman and Helpman(2002、2004)更多的是使用“国际外包(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的概念;Jones and Kierzkowski(2001)、Athukorala(2003)则命名为“片段化生产(production fragmentation)”;Markusen and Venables(2004)称之为“多阶段生产(multi-stage product)”;Arndt(1997)、卢锋(2004)使用“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的术语;Koopman et al.(2008、2010)、UNCTAD(2013)则使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的说法。表述虽然不同,但概念描述的现象和内在逻辑却是相似的,所以,本文将不加区别的运用。
(2)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
在张二震(1995)看来:来源于国际贸易的利益可分为两类:“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所谓静态贸易利益,我们将它定义为直接的经济利益,表现为在外部条件(比如:技术、资源禀赋)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分工贸易实现的价值增值。本文基于研究的目的,将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静态贸易利益定义为出口贸易总值中隐含的国内增值部分(Domestic Value-Added,简称 DVA)。所谓动态贸易利益,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开展贸易后,给双方带来的技术进步、就业增加、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分工地位提升等方面的间接影响。总而言之,静态贸易利益侧重于直接观测到的贸易增值,而动态利益则倾向于内在的结构性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显现出来的隐性、长期的贸易利得。
......................
2 文献述评
2.1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演进
2.1.1 国际分工的形成原因
何为国际分工?它通常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由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国际分工强化了各国间经济贸易联系,导致了商品交换、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国际化。要形成国际分工,两个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一是自然条件。国家之间的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存在差异,由此而形成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产生的自然基础。二是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内市场的大小、对外的经济贸易政策、人口的多寡偏好程度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托,但自然资源的获得受到很多限制,导致各国的资源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对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二战前,西方工业化国家需要天然橡胶、棉花等重要原料,与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国家的分工贸易关系占据重要地位。二战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这时与中东和拉美的国家的分工关系显著上升。以新加坡、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国家(地区)的迅速崛起,离不开优越的地位位置、天然的深水良港,决定了这些地区着重发展转口贸易作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分工基础。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条件能够成为分工的基础,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关系的变化,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分工所起的变化也会随之改变。
社会经济条件中的科技水平是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它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强大科技力量令英国能够生产出廉价的工业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后美国、日本、德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国家的企业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开放政策,逐渐进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分工体系,居于从属地位。此外,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和贸易政策也对国际分工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
2.2 传统分工模式下对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
2.2.1 双方获益论
最早关于贸易利益的论述出现在 17、18 世纪期间,当时一些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和荷兰等国的商人、银行家、政府官员等,敏锐地注意到贸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他们写的文章和小册子中,他们推崇一种被称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哲学。重商主义者把金银货币等同于社会财富,认为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以此来增加国民财富。
古典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第一次比较全面的论述了国际分工理论以及贸易利益问题。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来源是绝对优势,由劳动效率的高低引起了国家间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进而通过交换,两国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斯密的理论也称之为“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是以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为前提的。李嘉图在斯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国际交换价格和国内交换价格的差异是贸易的根本动因,比较优势是贸易利益的源泉,贸易前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一国消费的产品数量增加是贸易利益的基本体现。
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第一次明确区分直接贸易利益和间接贸易利益。他认为,分工生产可以提高出口部门产量和实际收入,同时本国不能生产的必要物质资料可以通过进口获得,这部分是直接的贸易利益。间接利益则表现为:国际分工可以推动国内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增加居民储蓄等。由此看来,穆勒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古典理论坚持自由贸易的观点,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贸易定能产生利益;另一方面则相信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贸易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显然,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且缺乏对贸易利益的量化分析。
.................
3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以及贸易利益分配机制 ........................ 24
3.1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及决定因素 ......................... 24
3.1.1 比较优势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 24
3.1.2 规模经济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26
4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状分析 ......................... 34
4.1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概念 .............................. 34
4.2 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测算方法....................... 35
5 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增加值测算 .......................... 52
5.1 贸易增加值概念的界定 .................... 52
5.2 贸易增加值指标的构建 ................................... 55
9 垂直专业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
9.1 国际分工地位的界定
对分工地位的认识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金芳(2008b)认为,在传统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模式下,一国的贸易规模和出口品的行业结构可以作为判断国际分工地位的指标。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模型,垂直型的分工主要体现在资源、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之间。各国根据本国的要素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主要是最终产品的产业间贸易。在整条生产链都在一国之内完成的假设条件下,利用贸易差额和出口产品结构分析国家的分工地位是合理的。贸易顺差越大、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技术比重越大的国家无疑占据了分工链条的高端,而贸易处于逆差、出口产品主要是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则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地位。
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将产品的各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生产,因而出口产品中包括了大量国外价值,出现了总规模地位与主体结构分工地位的不一致、制造能力优势与增值能力优势之间的不一致以及要素集聚能力优势与要素配置能力优势的不一致(金芳,2008b)。这三个方面的矛盾令国际分工地位的判断变得复杂而具有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Schott(2004)认为可以从出口产品价格方面进行衡量,出口产品价格越高,分工地位越有利。Hausmann et al.(2007)提出以出口复杂度(PRODY)指标衡量分工地位的观点。发达国家技术先进,那么出口产品就越复杂,技术含量越高,从而分工地位就越高。但复杂度指标并没有考虑到出口中的进口成分,数值有所夸大。Wang and Wei (2008)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通过计算一国的出口相似度指数(Export Similarity Index,简称为 ESI)来反映该国与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距离。
要准确衡量一国所处的分工地位非常困难,而且难以量化。但我们发现当前分工和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中间产品贸易占主导地位。一般而言,零部件、中间产品等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主要出口中间产品的国家应该处于价值链的上游,而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的国家则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下游位置。因此,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通过出口总价值的分解,计算一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值以及本国的间接出口价值来衡量国际分工地位。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本论文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出发,以静态和动态的视角,对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关系作了深层次的考察。在分析过程中,本论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方法,利用多个经济体的国别数据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详细数据,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取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差距较大。利用 HIY(2001)方法,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11 年的连续 17 年的投入产出表,本文测算了中国和其余 39 个经济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并对行业特征及国别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和指标分解。在这 17 年间,中国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趋势,说明制造业对国外投入的依赖程度在达到最高峰后逐渐回落,目前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对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差异比较大,这与行业的特质以及可分割程度密切相关。电子与光学设备行业、运输行业与机械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数额占制造业出口总数额的大部分比重。
对跨国层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经济规模较大的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比率相对较小,规模小的、资源较为贫乏的经济体垂直专业化比率较大,体现了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从变化率看,17 年间,印度和波兰的垂直专业化比率增长迅速,说明这些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速度在加快。我们将 14 个制造业按技术层次划分为中高、高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以及低技术行业三类进行分析,发现在中高、高技术行业,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垂直专业化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出口对进口中间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在低技术行业,垂直专业化比率较低,这是由于低技术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对国外的进口投入依赖程度较轻。
第二,以出口中的贸易增加值表示的静态贸易利益带给我们更为科学的视角和清晰的结论。在垂直专业化条件下,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对制造业部门的考察发现,中国从出口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增加值约为出口总额的 75%左右,也即是说有接近 25%的国外增值隐含在出口中,因此存在“量大利小”的问题。基于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率进行跨国比较,我们发现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由于出口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获得了较大的贸易利益;资源充裕的国家出口产品中蕴含了资源的增值部分,虽然总量上并不太高,但贸易中的增加值率高;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的经济体出口增值率较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