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经济领域一个吸引了很多关注的话题。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经济界和企业界人士,都对产能过剩这个话题,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大家从什么是产能过剩,我国某些行业是否真正存在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含义及表现,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以及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随着产能过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专家与学者重视的同时,我国政府也为治理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而密集出台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其中,国务院于 2013 年 10 月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件阐述了供给适度的大于需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有助于发挥市场自身的竞争机制的。适度的大于需求的供给,对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管理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当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超过市场的有效需求时,则会降低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来我国召开的各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将化解产能过剩列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以上这些政策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之多,涉及的行业之广泛可以看出,政府对产能过剩可能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存在担心,一直希望解决好产能过剩这一问题。
.......................
1.2 研究必要性
我国对于如何理解产能过剩问题,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关于 “过剩”的提法以及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之前,“短缺”是中国产品供求的基本情况。80年代以后,国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对企业的放权让利、承包以及发展多种经济等形式,在消费品领域出现了供需两旺的繁荣局面。从1990年起,中国开始出现了消费品产能过剩的问题。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生产资料过剩的现象。新世纪以来,在一些诸如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领域,纷纷显现出了行业内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使得对行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成为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2003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抑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的意见,并提出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意见。根据商务部在2005年8月公布的《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及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我国统计的600种主要消费品中,有172种商品处于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占全部主要消费品比例的28.7%;而供给大于需求的消费品428种,占全部主要消费品71.3%。国务院于2006年3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2009年9月26日批准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存在盲目扩张现象,一些新兴高技术行业,如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的倾向。2013 年10 月,国务院又专门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适度大于需求的供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有助于发挥市场自身的竞争机制的,并且对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管理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当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超过市场的有效需求时,则会降低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认识到,如果不对当前某些行业内存在的产能过剩现象和重复建设现象加以及时的调控和引导,则必然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进而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低下、失业率提高、社会不良资产出现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善当前产能过剩的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定义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关税是调节国内供需平衡的手段之一,产能过剩是供需失衡的一种表现。虽然导致产能过剩的诱因多且复杂,但从理论上讲,关税应当是影响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如果要继续 研究,就需要论证关税在调解供需平衡中发挥的作用。因为关税有可能与产能过剩之间有着相关性,因而也就有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量化分析,寻找关税与产能过剩二者之间的关联。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关税
关税,是由各国的海关代表国家,按照当地税法及税则规定,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国家性税收。关税在不同国家的税收体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包括筹集财政收入,保护一国国内产业,调节一国产业结构等。我国关税发展,90 年代以前,我国基本实行计划经济或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段时期关税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微弱。自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确立后,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才逐步显现。纵观近 20 年来我国的关税水平变化(如图 1.1 所示),我国的关税政策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逐步从高度的关税保护政策,向现今的有选择性的、适度的关税保护政策转变,关税制度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关税水平由 1992 年前的 43.2%下降到 2001 年的15.3%。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关税税率更是持续下降,平均关税水平在 2005 年时已经降至 10 %以下。关于关税问题的研究文献,低关税自由贸易与高关税保护贸易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关注点则逐步从关税理论与关税政策问题研究向关税效应实证转变。其中涉及关税效应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主要有如下一些观点:
从宏观总体的角度,邵红亚 (1993) 在研究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保护关税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一定的关税保护是有必要的,但保护不能绝对化,应进行有选择的“积极保护”。余国 (1997)在《中国关税政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根据国内外环境来对我国的关税政策进行调整,其总体发展趋势是关税总水平逐步降低,关税结构趋向合理。朱荣和史达(1999)的研究指出,关税的职能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转变,其调节作用将日益增强,对国内产业保护的负面效应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计划经济结束后,愈发重视对关税结构与关税对产业的有效保护方面的研究。陈飞翔等人(2003)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情况设定一个适度的保护关税税率,并根据国内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必要而有效的保护。谷成(2007)主张各国应根据在国际贸易中不同产业具有的比较优势来完善各国自己的关税结构,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防止过度保护,避免过高的关税抑制非生活必需消费品的进口,从而导致效率及社会福利的损失。
........................
2.2 相关概念及作用机制
2.2.1 进口关税
2.2.1.1 进口关税的作用
进口关税,通过提高进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多种作用,具体包括:
1、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海关征收关税后,即上缴国库,成为一国的财政收入。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税源较少,关税则成为各国的主要财政收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税源不断扩大,关税在各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和作用逐渐降低。
2、保护国内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的关税结构,对一国的国内产业,具有保护作用。
1)对于本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实行低关税政策,可以使得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充分和国外同类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进步与强大。例如,我国逐步取消了彩电、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高关税,长虹、海尔、康佳等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起来。
2)对本国当前竞争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在一段时间内采用较高的关税政策进行保护,有利于这些民族幼稚工业在特定时间内免受国外同类成熟工业的竞争冲击,安全度过成长期。
3)对于本国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低关税和免关税政策,将有利于这些产品的进口,满足国内下游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保护国内市场。进口关税可以调节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通过调节进口关税税率,从而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调剂国内市场的供求,保证市场供求平衡。当国内某商品供不应求时,可以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增加商品进口,从而满足国内需求。
........................
第三章 工业产能过剩程度的量化分析..........................15
3.1 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15
3.2 模型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17
3.2.1 产量指标.......................19
3.2.2 资本存量指标.....................19
第四章 进口关税与产能过剩程度的相关性分析..........................38
4.1.进口关税税率的数据统计.......................38
4.1.1 进口关税数据统计方法...........................38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8
5.1 结论...................58
5.2 建议.................58
第四章 进口关税与产能过剩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在上一章中,通过 C-D 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 35 个工业分行业 1980-2012 年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与政府部门发布的报告内容基本一致,表明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将工业分行业的进口关税数据与对应产能利用率数据结合,同时参考美国、日本、欧洲地区的关税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进一步研究我国工业分行业进口关税的调整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4.1.进口关税税率的数据统计
4.1.1 进口关税数据统计方法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进口商品税率的归类方法中,没有将进口商品归类到具体的工业分行业中,因此当前没有直接获取工业分行业进口关税税率的途径。1992 年 1 月 1 日我国海关正式采用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或 HS),并于1996 年 1 月 1 日按时实施了 1996 年版 HS。另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告 2002 年第3 号(关于海关进出口税则和统计目录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制定发布的 2002 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规定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统计目录自 2002年 1 月 1 日起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制定发布的 2002 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或 HS)。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采用世界海关组织的 2007 年版 HS 规范。
我国海关采用的 HS 分类目录,前 6 位数是 HS 国际标准编码,第 7、8 位是根据我国关税、统计和贸易管理的需要加列的本国子目。为满足中央及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对海关监管工作的要求,提高海关监管的计算机管理水平,在 8 位数分类编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部分税号又进一步分出了第 9、10 位数编码的 HS 编码制度。编码格式的改变让整理工作更加困难,目前有一种方法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四位数协调制度(HS)编码税号将货品分别归入工业分行业,参考联合国统计处提供的国际工业标准分类(ISIC)和协调制度之间的转换表,进行进口名义关税率的计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第三章完成了工业产能过剩程度的量化分析工作,计算出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值,并将计算的数据与 2013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进行验证,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其基本一致,说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计算结果的参考价值。本文第四章利用进口关税数据与相对产能利用率数据,通过构建四象限分类模型,探索中国 35 个工业分行业 1992-2012 年进口关税与产能过剩程度相关性,并通过各个国家的进口关税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挖掘出工业分行业进口关税与产能过剩程度的相关性,得出结果表明,1992-2012 年,中国工业一直处于较高的进口关税环境下,国内工业分行业总体更倾向于产能过剩。由此可以推断,高关税可能是致使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
当然,笔者也注意到,除了进口关税外,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影响产能利用率的其他因素也很多,且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但考虑到本文主要专注于探究我国进口关税税率与产能利用率的对应关系,因此模型中暂未考虑其他很多可能对产能利用率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较大影响的因素,例如,其他进口方面的影响(包括进口环节其他税费、其他进口限制措施等)、出口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出口关税和政策)、行业政策影响、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行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影响等等。这些影响因素,或因为相关数据搜集困难,或较难进行量化处理,故在本文中,暂未将这些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在模型中予以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量化模拟还有待在后续进一步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