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区域间产业联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26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投入产出理论是美国学者列昂惕夫在吸收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于 1931 年提出的创新理论,并被应用于评估产业联系状态。传统方法考察产业部门关系,主要是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研究方法,最终形成若干条关系线。而投入产出法是建立一个网状的考察方式,最终形成网格式的关系路径,可以考察其中任意一个变量的动态影响。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可以系统考察产业间的关系特征,通过建立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可以跨区域的研究产业联系的特征。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已陷入产业结构矛盾的东北地区面临更大挑战。在 2015年两会中,习近平参与吉林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迅速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着力推进改革创新。2014 年 8 月,国家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支持东北地区振兴。不仅是东北地区,任何地区的产业经济联系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从产业层面去研究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一方面反映区域经济整体特征和内部次级区域的经济特征,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特征。区域间要实现协调发展、共赢发展,需要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跨区域优化产业结构。这都需要加深对区域产业的研究,深入考察区域的经济联系和产业结构特点。本文聚焦东北各区域的产业联系,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突出,产业与整体经济关系较为典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对产业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包括产业的优化与升级等。从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发展在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对区域经济研究中产业问题是更是关键,这也就意味着区域产业和产业联系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着手构建黑龙江、辽宁、吉林三地区的投入产出表,评估东北地区产业联系状态,为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也为区域发展和城镇化提供更合理的建议。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投入产出理论是列昂惕夫在吸收瓦尔拉斯的均衡理论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等成果基础上于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1]投入产出技术可以网状式的考察产业间的产出与消耗关系从而以产业角度反映整体经济结构的特征。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是基于投入产出法构建的。揭示区域间贸易流量,即一个产业部门产品供应了哪些产业部门以及不同产业部门供应量的比较。设定一个因素为变量去考察该因素变动产生的动态影响,投入产出表按区域划分层级不同也分为不同的投入产出表,反映区域之间产业层面关系或者单纯从产业层面进行研究。IDE-JETRO 研究部门在数理方法与调查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估算了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贸易流量并研制了投入产出模型。

Isard(1951)通过固定分配比列系数将不同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连结起来,不仅反映了区域内部产业的产出消耗关系还能反映区域间不同产业的产出消耗关系。区域间的产品流动需要具体产业贸易流量数据,产品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十分复杂,统计起来工作量十分庞大并且相关数据较难获得。但 Isard 将区域间的产品流动内生化的思想对后来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做了重要铺垫,系统反映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出消耗关系。​

Isard 的方法需要获得区域间产业贸易流量的详细数据,由于数据原因限制了其应用,后来学者考虑如何通过简单方法获取区域间贸易流。Chenery 与 Moses(1953)提出通过典型调查与数理方法得到 Isard 所提到的固定分配比列系数,将其定义区域间贸易系数,建立 MRIO 模型(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Chenery(1958)构建美国、日本、挪威、意大利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并计算了 29 个产业部门关联系数。Wonnacott(1961)提出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并研究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产业联系特征。​

Leontief 和 Strout(1963)在 MRIO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产业的贸易流量和贸易参数的核算方法,利用引力原理构建 L-S 模型。引力模型只是方向上的规定,仍然需要一个区域间贸易参数来进一步规范。投入和产出数据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数据进行加工得到,但是这个贸易参数需要核算,Leontief 和 Strout提出使用最小二乘、点估计等方法计算。Black(1972)利用 1967 年美国 24 个运输集团的数据估算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参数。[11]Ashtakala、Murthy(1988)利用产品限制引力模型考察了 Albert 的贸易流量。日本学者井原健雄(1996)运用货物运输量计算贸易参数。

............................

第 2 章 区域间投入产出理论分析

投入产出法研究区域间产业联系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需要分析如何将投入产出法运用到跨区域的产业研究中以及这种运用是否合理;其次,需要考察如何运用模型将单区域的内部产业联系研究扩展至跨区域的产业联系研究;最后,分析如何应用构建的模型去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测度指标如何选取。

2.1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反映的是经济部门之间的产出和消耗关系,一个部门的产出供应了哪些部门以及供应量是多少,一个部门的生产消耗了哪些部门的产品以及消耗量是多少。投入产出表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表。本文采用的所有投入产出表均为价值型表,由核心的 n×n 部门中间投入与中间消耗矩阵、最终使用、增加值部分组成,如表 2-1:

投入产出法在 n×n 个部门情况下可以考察不同部门之间增加产出和减少产出所产生的动态影响,产业之间关系的考察不再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式,而是成为一个网状的、系统的、全面的考察过程。投入产出表纳入了居民消费和劳动者报酬等数据,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所特有的网状传导机制,可以考察任一产业在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和居民收入的带动作用。在这种网状传导机制下,任何两个产业之间总能通过具体数据的核算来考察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所以在研究产业关系方面,投入产出法具有独特优势。已知产业产量和价格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类型的表进行转换。将价格设为变量 p,根据实物型表可以考察物价水平波动对产出的影响。

...........................

​2.2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法是考察各部门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关系。确定一个地区各个产业的产品流向了哪些地区的哪些产业以及流入量是多少,有多少是作为是中间投入进行下一轮生产,有多少进入最终消费领域,而且要覆盖到所要考察的所有地区的所有产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的闭环表。目前在现实中这个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本文着手研究通过相关的模型来解决数据的不足的问题以考察产业的跨区域特征。

2.2.1 IRIO 模型

美国学者 Isard 考察流通固定比例系数 k,通过产品按固定的比列流向不同的区域的数据来推算区域间产业贸易流量,即 IRIO 模型。用 t 表示贸易流量,X 表示产出,则有:

.............................

第 3 章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16

3.1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结构.....................16

3.1.1 投入产出表部门.............16

3.1.2 投入产出表结构.....................17

第 4 章 区域间产业联系分析..................35

4.1 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35

4.1.1 区域内系数.....................35

4.1.2 区域间系数......................39

第 4 章 区域间产业联系分析

对已构造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应用,利用本文对产业联系界定的考察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产业的跨区域特征并得到相关的研究结论。

4.1 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

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比较各产业的对外产生的影响力和对其他产业的敏感程度的不同。产业影响力揭示不同产业增加中间消耗对其他产业产出的带动作用;产业感应度是产业对其他产业波动的反应程度的比较。

4.1.1 区域内系数

影响力系数越大则对其他产业部门辐射力越强,感应度越大则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越大。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运用列昂惕夫逆矩阵中列向量元素构造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

结论

本文分析了投入产出技术应用于区域间产业联系研究的合理性以及在产业层面反映区域经济联系方面的独特优势,介绍如何将区域间贸易流转化为带有内生性质的经济联系模型,将投入产出法合理的运用到产业的跨区域联系中,得到一个研究区域间产业联系问题的通用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

(1)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分析发现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集中在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煤炭电力、金属冶炼加工;黑龙江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受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影响最小而对其他产业影响较大。黑龙江对辽宁影响力大于对吉林的影响力;石油化工产业对吉林、辽宁的影响力在各产业部门中最大。

​(2)贸易流量分析发现,就东北三个地区而言,吉林和辽宁产业联系最强而黑龙江和吉林产业联系最弱;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流通量很少;区域之间资源型产业和普通制造产业的产品流量较大;不同地区各产业的活跃度基本与区域整体大小关系基本一致。

(3)在产品调出角度看,产业产品流动量较大的产业集中在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较小的集中在纺织业、工艺品制造等。三个区域之间产品枢纽是石油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黑龙江产业的开发潜力大于吉林和辽宁;中吉林的跨区域产品流动系数最大,而黑龙江最小,其中吉林的制造加工业在对区域间产品流动量贡献最大。

(4)产业的经济传导作用方面,吉林的经济发展对三个区域间产业联系强度贡献最大,黑龙江最弱。整体上吉林产出对区域内部产业拉动作用最强,同时对辽宁产业各产业的拉动力大于对黑龙江的拉动力,跨区域的产业拉动力与内部拉动力走势基本一致。跨区域拉动力较强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化等产业。​

本文通过模型估算贸易量,得到的这个贸易量仍不是真实的数量,只是一个相对值,模型的不断改进过程是一个不断逼近实际数据的过程,相对值仍可以反映产业联系特征。投入产出模型核心的一部分就是数据的获取,对于这些数据可以等待有关部门的统计。更为主动的办法是通过理论方法更新数据,可以通过RAS 推算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结合当期的总产出和总消耗值运用矩阵迭代运算将往期数据更新到当期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研究集中在核心的产业联系,外延的最终使用和增值部分设为常数,这些部分包含了居民消费、劳动者报酬、进出口等,可以研究产业与居民生活水平、财政收入、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等等,考察哪些部门的最终需求对产业的带动力较大,哪些产业部门的增值部分投入对总产出驱动力最强等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