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融资结构的视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24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2015 年 1 月 21 日,美国公布对我国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终裁结果,认为从我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并构成实质损害,这已是美国单独针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的第二次“双反”调查。与此同时,“双反”调查连锁效应模式启动,欧洲也开始借机对中国光伏产品发难。可以预见,我国光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将会越来越多,其目的在于降低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压我国光伏产业国际市场的份额,从而保护其光伏产业发展,我国光伏产业不得不寻求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双反”调查之后,我国光伏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如产业政策方向逐渐转变、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出口市场结构向多元化转变等,但是光伏产业融资难问题却日益凸显,过度依赖政策补贴的融资结构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很多企业由于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纷纷进入到光伏行业,开始从事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此时,光伏产业正处于成长期,除了政策补贴以外,金融机构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等资金共同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但是这样的融资模式在“双反”调查之后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双反”调查带来的高关税抵消了我国光伏产品价格优势,企业逐渐失去以欧美为主的国外光伏市场,利润急剧下降。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收紧信贷,资本市场融资也困难重重,此时政策补贴成为融资的重要方式,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陷入融资难的困境。因此,融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效果如何还有待我们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1.2 研究目的

本文在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背景下,分析导致“双反”调查的根本原因,即补贴政策脱离现实,认为过度的政策补贴最终体现在改变融资结构​上,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哪些融资方式可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哪些是阻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总结我国光伏产业现行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样的融资现状提出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建议,探索符合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国外对光伏产业的研究

​国外对光伏产业的研究主要从光伏产业发展、光伏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Kellison Bruce 和 Evans Eliza(2007)通过比较美德两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发现美国拥有先进技术,德国注重对光伏应用市场的开拓,这些都有助于增强美德两国的国际竞争力。VeloSa111,Alfons.EDN(2009)认为随着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原料研发技术的创新,有效降低了多晶硅原料的成本,增加了光伏产品供应量,而这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Paolo Chiappafreddo and Alessio Gagliardi(2010)预测未来光伏产业会面临挑战,人们会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如有机电池、混合动力等,通过替代光伏产品的方式,限制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同时光伏产业缺乏技术创新,仍以高纯度的硅作为光伏产业的原料,降低了光伏企业的生产效率,导致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Thilo Grau.Molin Huob,Karsten Neuhoffa(2012)比较了中德技术补贴政策,认为德国比中国更加注重光伏技术补贴带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而全球光伏产业是向着光伏技术改进的方向发展​的,提高光伏产业生产技术水平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基础。

2、国外对光伏产业融资的研究

​国外对光伏产业融资的研究主要从世界各国光伏产业融资现状、融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阐述的。Argyris G Kagiannas 和 John Psarras 等人(2003)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困境,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投资,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融资,创新融资方式成为应对策略。Dalia Streimikiene (2007)从欧盟的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用欧盟结构基金帮助欧盟国家光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光伏产业融资提供借鉴。MarinovaD 和 BalaguerA.(2009)分析了光伏产业的资金链,并通过对澳日德三国光伏产业资金形成过程的比较,总结政府角色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在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Christa N. Brunnschweiler(2006)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融资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融资规模的扩大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但不同的融资结构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2.1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人们关注的话题已由经济快速增长向经济转型转变,经济转型中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经济。与此同时,各国常规能源的供应日益匮乏,石油、煤炭能源的大量开发已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尤其是天空中挥之不去的雾霾,日益恶化的生存条件也迫使各国争相寻找新能源。光伏产业脱颖而出,凭借环保、安全、储量大等特点逐渐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产业。2010 年我国已将光伏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更加注重光伏产业的发展。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始于 1958 年,但是发展一直很缓慢,直到 90 年代末,在学习别国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光伏产业才开始稳定发展。21 世纪初期在欧美市场的推动下,光伏产品的产量、出口量倍增,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光伏产业,此时政府也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帮助光伏企业“建起来,走出去”。“十一五”时期,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章梳理我国光伏产业近年的发展现状,总结我国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2.1.1 产业链

光伏是通过转换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系统。通过光伏效应,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光伏产业是以硅原料形成的产业链,并进行开发和利用,其中包括晶硅材料的生产、硅片的制造、太阳能电池生产、组件封装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五个环节。光伏产业链上游的产业包括晶硅材料的生产以及硅片的制造,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光伏产业链中游的产业包括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以及组件封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光伏产业链下游的产业主要指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

​在光伏产业成长期,我国光伏产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生产以及组件环节上,因为产业链中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金投入少、进入门槛低,只需投入劳动力、资本即可生产经营。上游晶体硅原料产量的增长率虽然可观,​但不能满足中游产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光伏产业所需的晶体硅原料需大规模从国外进口。另外,中游光伏产业的生产并没有有效地被电站等下游产业的建设有效利用,出现了产能过剩,此时,我国只有出口产业链中游产品。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畸形发展态势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

2.2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情况

从上节的现状分析中可知,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和出口增长都很快,但是由于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这不仅影响国内光伏企业的利润,对国外同行业竞争者打击更大,尤其欧美等国。

2011 年 10 月 18 日,我国光伏产品首次被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从此,我国光伏产业不断遭遇来自别国的“双反”调查,光伏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表 2.3列示了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别国“双反”调查的情况。

............................

​3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原因分析 ................... 15

3.1 外部原因 ................ 15

3.1.1 贸易保护 ................... 15

3.1.2 全球经济低迷 ............... 16

4 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1

4.1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现状 ............ 21

4.1.1 融资相关理论 ........... 21

4.1.2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分析 ............ 22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35

5.1 本文结论 ............... 35

5.2 政策建议 ................ 35

4 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4.1 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现状

4.1.1 融资相关理论

1、融资的概念

​其实,融资就是资金的融通,既包括资金的融入也包括资金的融出,表示的是资金在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中双向流通过程。狭义的融资是指资金的供给方通过一定中介、机制向资金的需求方提供资金的行为,并完成资金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的转移,实现资本利用效率最大化。而广义的资本是指资金在供需双方间的双向流动。本文只研究我国光伏产业资金的融入。

融资的过程就是将资金从资金供给方转移到资金需求方的过程,也是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过程。融资的功能不仅在于动员资金帮助解决资金供需问题,还在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前者指通过有偿的方式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后者重视效率,即实现资本的最大化社会效益,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

​2、融资结构理论

资金来源分为负债和权益。负债的成本就是支付的利息,和权益相比,负债有比较大的风险,如果负债过多会加重企业的风险,所以获得负债的成本比较高。权益也就是企业自有资本,虽然它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较小,但是企业留有太多资本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如果自有资本用于对外投资产生的收益大于自用投资的收益或负债的融资成本,可以把部分权益用于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带来更多收益,还可以实现资本效率最大化。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本文结论

本文从遭遇“双反”调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遭遇“双反”调查的原因。过度的政策补贴不仅成为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且是改变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结构的重要原因。在“双反”调查之后融资难问题凸显,本文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政策补贴对我国光伏产业产量增长方面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较小,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生产效率起到阻碍作用;其他三种融资结构对我国光伏产业产量增长和生产效率都是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融资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而我国现行的融资结构中,政策补贴占比较大,而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其他融资构成占比越来越小,说明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本文还通过海润光伏亏损的案例,分析光伏企业发展中的困境,认为融资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光伏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且分析了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和案例的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应该合理分配融资构成,减少政策补贴并转变补贴方向,同时有效增加其他三种融资构成,并创新更多的融资模式。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具体建议,改善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结构,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