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7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供应链是一种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质量和效率,从产品设计到售后之间的一系列过程的资源整合。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然而受制于各项成本上涨及国内外需求不振、融资渠道过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和发展中急切的资金压力,而且成本的过快上涨传递到产业链条上表现为整个采产供销系统的结构恶化:原材料价格经过层层经销传导,成倍放大了工业品采购成本;采购成本上涨意味着长周期赊销的普遍化;采购成本上升和账期延长又导致了上下游交易流程的复杂化;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及产业链话语权弱势,中小企业不能完全转嫁成本,只能摊薄产品利润,降低营收能力,这也进一步削弱了转型升级、沉淀核心竞争力的资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缺乏资金,银行出于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上普遍持谨慎态度,而且即便银行有放款意愿,也不得不苦于对中小企业缺乏识别判断及实时监测的能力而惜贷、惧贷。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普遍,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非常庞大,难在融资成本高,难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能体现其信用状况,难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之间存在融资可得性和成本的巨大差异。
在我国,平安银行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原深圳发展银行)率先在国内实施供应链金融并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和对后续发展的影响。据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在 2018 年推出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 100 亿元,已经为 111 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持,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支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研究方面,Ming-Lang[1]等对可持续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要构建成功的、可持续的供应链财务,就必须提高财务相关决策的同步性,获取价格和成本信息,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依赖和部门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散性。Philipp 和 Erik[2] 探讨了焦点公司充足的营运资本水平是如何被供应链上有限的财务资源所影响的,发现高效的库存管理、积极性能的影响和分化、支付策略和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均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即不确定性、扩大性与多元性,他们认为供应链金融中某一节点发生风险都可能会向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崩溃[2][4][5];二是对风险控制策略的研究,国外学者提出了对风险的评估方法和风险的预防措施[6][7][8],如应收账款凭证、仓单、承兑汇票等票据的定期审查,和企业现金状况、资金流和债务的定期核对等。
在行为运筹学方面,已有研究表明,适当加入行为因素的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观测到的经验规律,而标准经济学理论不能完全解释这些规律。具体来说,与标准模型相比,文献中提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行为模型:包含非标准偏好的行为模型、涉及非标准决策的行为模型和考虑非标准信念的行为模型。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与有限理性相关的行为结构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解释有案可考的经验规律,并为更好的商业决策提供更全面的管理意见[9][10][11]。表 3.1 展示了几个典型的现有的国外研究方法对标准模型和非标准模型(加入行为因素)的对比与解释。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1 行为运筹学相关理论概述
2.1.1 前景理论
Kahneman 和 Tversky[31]提出 “前景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质疑了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最主要的观点是决策者会设定一个参考点,然后将得失结果与参考点进行评估,人们并不一定要考虑绝对的最终成果,而是与某个参考点做比较。如果预期结果优于参考点,人们会表现出风险规避;如果比参考点低,他们表现出风险追求,价值函数曲线如图 2.2 所示。
..............................
2.2 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概述
2.2.1 供应链金融概念
供应链管理提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而供应链金融则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Mentzer 等[45]的观点,供应链的概念是从不同的角度发展起来的。其中一种侧重于企业的联合,其他的定义比如将供应链定义为参与其中的所有组织形成的一种网络。在比较了不同的观点之后,Mentzer 等将供应链定义为“一组三个或以上的实体的集合(组织或个人),他们直接参与到包括产品、服务、财务和从源头到顾客的信息上下游” 。定义中的上游是指生产所需的材料投入,而下游是相反的一端,即生产和分销产品的地方。Kohtala[46]认为随着分布式生产的深入,不像传统的大批量生产,客户和生产者的角色界限变得模糊。这意味着市场竞争已经从同行企业和线性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更灵活的供应链和网络之间的竞争。
Wuttke, Blome & Henke[47]描述了虽然企业经常与供应链伙伴一起管理货物和信息的流动,但是当涉及到现金流时,它们就不这样做了。此外,他们还提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案例。为了迫使 Navistar 延长付款期限,福特公司会使用强制性的权利,推迟支付Navistar 公司所提供的引擎的欠款[48]。通常这时候,资金周转不足的公司会向银行贷款。然而,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品[49]。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供应链中,竞争力强、规模大的核心企业由于自身的强势地位,往往会对上下游支撑企业在交货、价格、付款日等贸易条件上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核心企业给中小企业造成的压力会反作用于核心企业,造成核心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因此,资金链非常紧张,
整个供应链是不平衡的,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降低。
..............................
第 3 章 报童模型的改进 ........................ 16
3.1 报童问题相关理论概述 .................................... 16
3.2 报童问题模型改进 ..................................... 17
第 4 章 行为运筹实验设计与分析 .............................. 21
4.1 问卷设计与分析 ................................. 21
4.2 市场模拟及小程序开发 .................................. 22
4.3 实验结果分析 ...................................... 28
第 5 章 行为因素与金融机构风险评价 ...................................... 36
5.1 金融机构对企业的风险评价 .............................. 36
5.1.1 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 .................................... 36
5.1.2 乐视案例背景 .................................... 36
第 5 章 行为因素与金融机构风险评价
5.1 金融机构对企业的风险评价
5.1.1 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
分销商多为贸易型企业,负债水平普遍较高,若销售不畅,其自身还款能力一般而言十分有限。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金融机构对动产质押物的处置相对复杂,变现的困难较大,因此在授信对象选择上应重点关注其资信情况、管理能力、财务状况、销售能力等情况。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尽量与分销商约定违约后保障自身权益的质押物快速处置措施。同时,分销商多为民营小微企业,道德风险相对较大,陷入这种债务纠纷或商业纠纷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因此,保兑仓业务对授信调查和操作流程控制的要求较高。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从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来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个企业的互补性使竞争优势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合作伙伴的决策敏捷性,通过加强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并最终执行对整条供应链的战略决策,供应链金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在研究了决策者职业性格特征和与下单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决策者职业性格特征与金融机构在供应链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着连贯关系。决策者职业性格特征会影响下一销售季度开始前的下单量,在旺季,人们往往呈现出风险规避的态度;而在淡季表现出风险追求。具体细分到人群可以发现,适度自信人群的下单量总体高于适度保守人群,在淡季,适度自信人群做的决策可能导致企业发生破产风险。因而针对不同的时期,金融机构针可设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区间或提供不同贷款方案,以保障收益。针对保兑仓模式,中小企业的破产与否影响着供应链金融风险,而决策者的职业性格特征又会影响企业的最终利润,综上所述,决策者的行为与供应链金融风险有关。
本研究以红木为基础做了相应实验,数据来源自红木企业。但不同行业、不同货品种类的淡季与旺季销量数据与分布各不相同,红木以其价格高昂、难以储存的特性代表了大宗货物品类。所以本实验的并不针对日用品等薄利多销、更迭速度较快的产业。另外,本研究在实验模拟过程中,淡季与旺季的测试是接连进行的,在研究行为的过程中,上一季度的数据结果可能会影响下一季度的决策。若在旺季,测试者发现自己的决策利润不高,也许在淡季更倾向于风险追求,影响最后的实验效果。即当人们做出跨时期决策时,当前的奖励或成本比过去或未来的奖励或成本更突出,因此,权重更大。当决策者只有有限的计算能力来解决一个复杂的操作问题时,行为就会受到这种认知限制的影响。线上模拟与真实市场情况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日后的研究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