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对于国家而言,经济转型离不开创新,创新既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从国家宏观环境来看,我国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待加强,目前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降低成本、政府驱动、市场大体量来完成的(Kim,
1997;Wu et al,2009)。然而,随着技术更新换代,以往的低技术、大体量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经济增长,需要通过创新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量。从企业来看,转型离不开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是促进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新企业不可能走出衰退的困境。企业技术引进“天花板”已经逐渐明显,难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张米尔和田丹,2008)。技术引进是跟随他人,无法站在时代的尖端,自主创新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技术密集型行业十分重要。技术密集型企业遍布国家未来发展重点行业中,属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如图 1.1 所示。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美国学者 Duncan 在 1976 年第一次提出双元能力观点,在 20 世纪 80 年代没有受到太多关注。James March 于 1991 年在《组织科学》第一次提出双元式创新,激发了该理论活力,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领域。双元式创新是企业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本质是探讨相互冲突又相互促进的两种创新怎么用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和应用的问题。
从理论意义来分析,研究双元式创新与转型关系拓展了创新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转型研究的视角。以往的学者在研究双元式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类:
1)探讨双元式创新本身
探索式创新是搜索、变异、灵活性的创新行为,利用式创新是精炼、行动、效率的创新行为(March,1991)。探索式创新注重新知识的基础,开发新产品和拓展新市场,追求多样化;利用式创新注重现有的知识,更新已有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官银平和喻靓茹,2019)。探索式创新发现新的机会来创造客户价值,利用式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来提高现有利润(Goffin 和 Mitchell,2005)。组织为了激发现有潜力和探索新市场形成了双元式创新,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动荡的环境变化,是动态能力的一种(凌鸿等,2010)。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弱可以通过创新绩效来评估(Susanne 和 Sofia,2014)。双元式创新需要平衡,高层管理者吝啬利用式创新决策的失误产生的沉没成本,对原有开发路径形成依赖;或者在冒险主义的驱使下将有限的组织资源向探索式创新倾斜,造成过度创新的局面(王寅和张英华,2016)。企业在受到制度压力时,会寻求突破,使得双元式创新意愿提高(彭小宝和张佳官,2018)。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因,在双元制度环境下企业使用探索式创新开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使用利用式创新对现有的技术成果进行深化利用,完善产品和服务,开发细分市场(田善武和许秀瑞,2019)。
这些学者从概念、性质和特征、运用、动因、评估方法、意愿等对双元式创新本身进行了探讨。
.........................
2 文献综述
2.1 战略转型的概念、影响因素、过程
2.1.1 转型概念
从转型的概念发展来看,转型一词最开始出现在生物学中,在 20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引入经济管理领域。早期转型被认为是市场决策问题,后来詹姆斯·迈天在《大转变:公司构建工程的七项原则》一书中指出转型就是企业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一条价值链到另一条价值链的转化过程,这说明转型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从国外学者研究来看:
最早开始研究战略转型的学者,他们将企业转型认为是市场竞争决策问题,是决策变更的过程和结果(Ansoff,1965;Rumelt,1974)。后来,学者对转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企业转型的概念不再停留于决策层次,延伸至业务、管理和组织等多个层次。
从战略的形成过程来看,战略要素分为两类:1)静态要素:组织资源、组织结构、核心能力等;2)动态要素:管理者认知、战略决策过程等。战略转型就是不同要素的特征或者要素之间结构发生变化与复杂动态的环境相互匹配的过程(Miller 和 riesen,1978);其本质上是构成战略特征的各种组织要素的重新组合(Gray 和 Ariss,1985)。战略形成不仅是静态要素组合过程,更是动态要素组合过程(Dutton 和 Duncan,1987)。转型就是组织在适应环境变化和业务变化时提供的战略敏捷性(Robert 和 Kelly,2008)。转型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战略变化(Mohan,2012)。
从战略转型表现形式来看,转型包括战略内容变化和战略过程改变,战略内容变化包括公司层面、经营层面和职能层面战略的变化(Ginsberg,1988)。战略转型涉及的战略内容改变有业务数量增减(Goodstein 等,2008)、竞争战略类型的变化(Boeker,1989),其他组织要素的变化有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战略性变化(Greiner 和 Bhambri,1989)。战略匹配其实就是战略过程转型(Zajac 等,2000)。战略过程变化包括正式管理系统、结构的变化和组织文化的转变(Tushman 等,1985)。转型就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变革(Stephen Chen,2005)。转型是利用领导力来影响双元能力在业务转型中发挥作用,最终实现根本性变革(Deborah,2017)。
........................
2.2 双元式创新与转型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 双元式创新的概念发展
Duncan(1976)首先使用了“双元”(ambidexterity)这个概念,双元是指一个组织致力于两个方面相异甚至相悖的目标。James March(1991)第一次提出“双元式创新”,激发了双元创新理论的活力。双元式创新能够增加企业更新能力和增强适应能力,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研究范式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1997)首次提出颠覆性创新,它产生的新的消费供给方式能够慢慢取代传统产品的统治地位,其本质上是探索式创新。企业成功开发并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Zhang 和 Li,2010)。利用式创新建立在公司现有知识基础上,以改善其现有流程和产品,而探索性创新涉及向另一个知识领域的转移,目的是采用或创建新的流程和产品(Benner 和 Tushman,2002)。探索式创新表现为更新换代产品、增加新产品品种、拓展新市场等,而利用式创新体现为对现有产品质量的改善以及其应用范围的普适性的提升、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原有市场份额(许晖和李文,2013)。双元式创新是企业同步追求和整合两种创新来达到较高的财务绩效来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Rong 等,2014)。创新分为两种:一是引入提高运营效率的新流程;二是将新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满足客户需求(Ozer 和 Zhang,2015)。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利用来源于现有知识的新知识来满足新兴顾客与市场需求的创新,利用式创新是一种通过加强现有知识、技能、产品与流程来满足现有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创新(马鸿佳等,2016)。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内控机制、战略导向、组织资源、知识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双元型创新“探索—应用”的双元悖论进行研究,但是缺乏双元式创新对转型的影响研究(余长春和闫明,2015)。企业的双元能力通过分化和整合机制作用于不同组织层级,最终推动企业转型(欧阳桃花等,2016)。
...........................
3 理论模型与假设提出...........................................18
3.1 理论模型框架的提出.....................................18
3.2 研究假设提出.................................19
4 研究设计.......................................22
4.1 数据来源与筛选.................................22
4.2 变量选取................................24
5 实证结果分析.................................26
5.1 样本企业的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26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26
5.1.2 相关性统计分析...................................28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样本企业的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为了使样本符合正态分布,对样本的指标数据进行一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转型绩效是两年绩效的差值,为了不减少我们的观测值,我们对转型绩效进行相同的预处理来保证负值同样能够进行一阶处理。本文事先对研究使用的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统计分析有以下优点:
(1)由于企业规模和企业长期和短期的转型绩效差额较大,进行预处理和一阶处理可以避免出现极端值的情况发生,处理之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在合理的范围内。
(2)相关性分析,排除多重共线性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 0.7,其多重共线性问题就不严重。
(3)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先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初步揭示每一个变量的特征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为后面的回归分析进一步提供依据。
...........................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双元式创新对转型绩效的影响
根据双元式创新理论,双元式创新是两种相互冲突的创新活动的共存和组合,一类是利用新知识和资源进行突破式、风险较大创新,一类是利用现有知识和资源进行渐进式、风险较小的创新。一般来说,利用式创新对于企业短期绩效有重要作用,探索式创新对企业长期绩效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来说,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短期来看,利用式创新对企业转型绩效提升较大,探索式创新对企业转型绩效无影响。未吸收冗余资源虽然可灵活运用,但是初期内部所拥有的冗余资源不足以支撑创新;各层经理人寻求增加冗余进一步减少冗余资源,降低创新可能性;开始冗余资源以“隐蔽资源”形式存在,可能成为冲突来源(郭立新和陈传明,2010),在后期未吸收冗余达到或超过创新对资源的要求,对创新产生作用(周城雄等,2018)。探索式创新的创新幅度比其他创新更大,会增加短期成本的提升,且其创新成果尚未形成规模,所以短期转型绩效提升不明显。探索式创新对于企业通过新业务转型的绩效提升明显,新业务形成需要大量的时间,也会导致企业短期转型绩效不明显。因此,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不明显。利用式创新则与探索式创新不同,它的创新幅度较小,是利用原有的知识和资源进行创新,创新成果更容易在短期财务绩效中显现出来,短期转型绩效提升明显。
从长期来看,探索式创新对企业转型绩效提升明显,利用式创新依旧对企业转型绩效有提升作用。因为探索式创新的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型成果中慢慢显现出来,利用式创新对企业长期转型绩效依旧有促进作用。双元式创新在不同的转型策略下存在区别:当企业制定跨行业转型策略时,探索式创新对转型绩效提升起主要作用;当企业制定转型升级策略时,利用式创新对转型绩效提升起主要作用。当企业进行跨行业转型时,要注意探索式创新对短期内转型绩效提升不明显的问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进行长期转型。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时,利用式创新消耗资源少,风险小,短期内更容易提升企业的转型绩效。随着时间发展,企业现有的发展模式尚未达到瓶颈,则利用式创新依旧能够提高转型绩效。若企业发展达到了瓶颈,利用式创新对转型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此时需要改变转型策略,调整双元式创新组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