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国家之间的资本变化周期明显缩短,汇率、利率变动幅度加大,金融管制松懈,金融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使得银行间的竞争越发激励。为了在同质化银行竞争中取得市场主动权,作为我国最早新型商业银行的中信银行将其业务从传统向业务扩展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1]。随着世界经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银行投资项目程度、盈利、发展等均成为判断一家银行发展潜力高低评判指标之一。受近年来汇率、利率变动幅度加大,金融管制松懈等外部条件影响,以拉动型挤压资产中间业务为代表的传统业务受到的不良影响较大,但是也给信托、贷款、担保等表外投资业务带来了快速发展的空间。
现今,银行投资项目已经成为构成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重要要素之一,由于银行投资具有资金储备充足、风险性较低等优势,在数量庞大的社会投资体系中也能够起引导、带动、调节作用,也能将乘数效应发挥到极值。提出本课题目的是为了让中信银行顺应时代发展,搭上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时期的东风,在竞争日益激励同质化银行竞争中取得市场主动权,以成都某安置房项目为例,对中信银行投资项目评价进行优化,使银行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向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化方向发展,并使该程序得到顺利施行,进而对项目质量、造价等进行约束,将投资资金进行最大化的利用[2]。由于银行投资项目本身具有长期性、公益性、投资金额较大等于民间投资项目区别较大的特点,因此,在银行项目投资实施评价的各个阶段与民间投资项目都有所区别,对银行投资项目评价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改革开发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开,由于银行独特的集资能力,银行投资项目的概念逐渐在我国形成。因此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对于银行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晚,从千禧年开始才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对该课题的研究并没有因研究时间过完而有所松懈,反而正好相反,该课题在开始提出的阶段,便牢牢吸引了国内研究学者的目光,成为热门研究中的一点。笔者将国内有关该课题研究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总结后,发现根据其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以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二,以实行代建制专题为研究对象;三,银行投资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
(1)以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银行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大部分都侧重于理论以及比较,从实践基础出发进行判断的研究相对较少。
①理论研究。
申立银等(2005)在对我国银行投资项目管理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代建制模式以及工务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银行投资项目管理可以从制度改革的方向对其进行完善。胡建文等(2012)对基建处室型、事业单位型、临时型、项目法人型、代建型以及银行部门型等现今在银行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尹贻林(2012)从银行投资项目的项目决策、管理主体、支付制度以及项目采购等四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管理非经营性和经营性项目的区分、主体的明确、造价管理和合同的实行、企业融资的吸引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尹贻林等(2013)以我国银行投资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银行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对比为基础,从业主制与国际接轨、业主项目管理程序严格化等两方面对其进行改善的意见。朱宏亮等(2015)对以各类型的银行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为论点依据,总结应从专业机构特有优势的充分发挥、银行市场职能的明晰和制衡权力机制的建立等观点,
并依照上述观点为实践依据,可以从代建制在公益性项目中采用,项目法人制在准公益性项目中的实行、私人融资模式在经营性项目中的推行等改革方向。赵黎明等(2015)以银行投资项目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为基础,从下述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概况分析:第一,公众委托银行,主要表现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力;第二,银行委托执行团队和项目业主,主要表现出项目业主被银行所约束。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2.1 银行投资项目银行投资项目的概念和发展
2.1.1 银行投资项目的基本内容
可以进行银行投资项目操作的银行也被称为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也是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与商业银行相对应,其主要从事证券的发行、承销与交易;企业的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分析等业务,在金融市场上担任着金融中介角色。现有的投资银行主要可以被分为四种,即独立投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全能银行中投资银行业务内容、跨国公司成立的财务公司,而本文课题为中信银行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即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7]。
和独立投行相比,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在国内的业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企业文化、人才机制、奖罚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独立投行相比,在理论上我国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仅不能在经营场所中直接进行非金融类企业股权直接投资、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经纪与交易等业务。同时受到我国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相关规定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推进,经营转型压力增加、同行业竞争激烈化,用户需求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其在资金、项目、网络等方面优势,通过与非银行结构合作的方式,将业务扩大到实体经营,而不是均局限在金融行业,从而实现资金利用收益最大化。
2.1.2 银行投资项目管理的发展
现今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项目该出于初级萌芽阶段,纵观我国银行发展历史,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可以分成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7 年中国通商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成立到 1978 年 12 月的改革开发,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项目管理仅依靠传统业务模式;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到 21 世纪,在该阶段,由于受市场调控关系的影响,“三驾马车”等传统模式发生了转变,向高质量、高效率带动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由于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适应市场需求也进行相应的业务调整,增加证券的发行、承销与交易;企业的重组、兼并与收购等业务,通过也增加相应的项目管理方式。
..............................
2.2 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应纳入银行投资项目管理范畴
2.2.1 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与银行投资项目间关系
对于现有投资项目管理根据投资人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企业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主要有下述几种方式,即财政投资、外国政府赠款、金融组织货款,企业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下述几种方式,即自有外汇以及人民币、金融组织货款等,因此对于投资项目管理不论是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还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金融组织货款都是该投资项目不可或缺的资金筹措方式,作为金融组织中最具代表性的银行,银行投资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等两大类中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在数量以及总投资金额逐渐增多,根据笔者对相关信息的整理,在 2017 年到 2018 年两年间,成都某区共审批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 31,投资总额达到 7.56 亿,47.86 万 m2 的总建筑面积,占两年内该区备案、审批项目总体的 14%,占比还有着逐年提高趋势。对于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并不属于政府或企业投资项目两种中的一种,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中还存着一定盲点,但是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在资金上利用到金融组织(银行)货款的概率较大,可以将其归类到银行投资管理。
.........................
第三章 成都某安置房项目概况 .................................. 16
3.1 项目背景介绍 .................................... 16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16
3.1.2 招投标及委托代建合同主要条款 .......................... 17
第四章 成都某安置房项目财务评价 .......................... 23
4.1 项目贷款财务评价影响因素 .................................... 23
4.1.1 财务评价基本数据 .................................. 23
4.1.2 评价指标 ................................. 26
第五章 贷款申请的风险评价 .......................... 32
5.1 风险识别 .................................... 32
5.1.1 在国家方面风险 .......................... 32
5.1.2 在技术方面风险 .................................... 32
第五章 贷款申请的风险评价
5.1 风险识别
5.1.1 在国家方面风险
在国家方面风险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A1)、相关法律以及优惠政策的改变(A2)等方面。
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A1)方面,由于该项目有着较长的建设周期,在建筑材料消耗方面需求巨大,给水泥、钢材以及混凝土等相关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回暖阶段,但是在实体经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我国经济明显处于下行状态,在投资以及消费方面较为保守。同时,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成本,使其增加,当成本增加到项目承受能力极限时,项目资金链断裂概率加大,因此,应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对项目分风险情况进行考虑。
在相关法律以及优惠政策的改变(A2)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以及城市的飞速发展,城中村改造成为我国各省市毕竟之路,并且省市的不同也会导致相关优惠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随着时间的改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现,相同地区的相关法律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也会出现一定改变,最明显的表现在我国税收方面,当税种以及税率发生改变时,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项目的成本,当成本增加到项目承受能力极限时,项目资金链断裂概率加大,因此,应从相关法律以及优惠政策的改变方面对项目分风险情况进行考虑[31]。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的方式,以成都某安置房项目为例对中信银行投资项目评价进行了系统化研究。主要完成了下述工作:
(1)研究的背景、意义、目标、技术路线、内容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动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明确了银行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财务分析、风险等的研究现状;
(2)通过对银行投资项目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明确了应将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应纳入银行投资项目管理范畴。对财务分析以及风险防范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为下文利用财务分析以及风险防范知识对成都某安置房项目进行评价提供依据;
(3)对成都某安置房项目的基本情况、招投标及委托代建合同主要条款以及施工管理等进行介绍说明,对项目贷款财务评价与风险评价必要性进行分析;
(4)对成都某安置房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以及风险评价分析评价。利用财务报表、项目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财务知识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为了使中信银行信贷风险可以更好的降低提出多种项目模式结合设计以及产业合作方引入等合理化意见。
(5)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项目在国家、技术、自然灾害、项目运营以及汇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利用判断矩阵对成都某安置房项目风险要素进行评价,并针对国家、技术、自然灾害、项目运营以及汇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