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全民健身政策利好,推动市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奥运会的到来,政府对体育事业、体育相关配套设施及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使得全社会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市民自觉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人群激增,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意识极大增强。
1.1.2 “互联网+”为传统体育产业赋能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传统产业,是推动传统的制造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合碰撞、驱动创新。 2019 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政策的颁布,助推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实体体育经济的深度融合,创新生产发展和服务方式[1],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行模式,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政策赋予了体育产业新的活力,使得大量的投资者开始建立体育 O2O 平台、投资运动 APP、智能健身房和一系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通过使用 APP,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健身的时间和门店场地,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迅速帮你找到陪你跑步、教你打球的人,同时设备还会实时生成训练数据,反馈到专业教练员管理后台终端进行相关数据的评估,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的沟通。
1.1.3 新冠疫情加速传统体育企业的转型
新冠疫情使“互联网+”体育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受 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实体小微企业遭受重创,国内各地小型健身工作室亏损关店和破产接连不断。工作室积极配合防疫要求停工停产,期间除了几乎为零的营业收入外,还需要承担高额的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运营压力较大。防疫期间,“互联网+居家健身”模式兴起,健身自媒体平台、直播平台、健身 APP 视频课程和健身社区异军突起,健身用户纷纷转向线上消费,带动了传统线下实体健身企业转向互联网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兴模式。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健身活动通常需要有特定的健身器械、固定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场地。但是由于疫情防控错峰训练的需要和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提升训练的便捷性和交互的丰富性,健身会员对“互联网+”线上健身的课程有了更大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和发展。小型健身工作室作为传统的实体小微企业,智能化水平低、生存能力弱、行业竞争力小,不断受到智能健身房和大型健身俱乐部的冲击,在当下的行业环境中面临着发展困境。加之2020 年新冠疫情停业停产的影响,消费者转向线上消费,广州市的小型健身工作室多数难以维持运营,濒临破产。“互联网+体育”将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1]。传统实体的小型健身工作室只有顺势而为,积极整合自身和社会资源,不断加强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由于本人从大学开始就在广州的小型健身工作室实习工作,对广州市健身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运营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为当下面临同样发展困境的小型健身工作室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1.2.2 研究意义
在理论方面,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发展理论体系奠定基础,为新时期在可持续发展上面临困境的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在实践方面,不仅为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改革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而且为新时期我国体育类小微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将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 20 家同类型的小型健身工作室的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广州市天河区(3 家门店)、越秀区(3家门店) 、白云区(3 家门店)、番禺区(3 家门店)、海珠区(3 家门店)、荔湾区(3 家门店)、增城区(2 家门店)。
表 6 小型健身工作室的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利用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万方数据、广州市体育局等数据库资源,以“互联网+”、“小型健身工作室”、“运营管理”等为关键词,对所获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及相关数据统计。在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上和国家政策网站搜索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相关文件与章程,参考其他领域俱乐部运营管理的文献资料研究,全面了解与本文相关研究领域和前沿数据,为本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运营情况,本人运用问卷星平台,向广州市同类型 20 家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健身会员和健身教练员发放两类问卷。通过问卷来反映广州市小型工作室运营基本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表 7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N=640)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6
3.1 “互联网+”背景下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运营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16
3.1.1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健身会员现状分析..................................................16
3.1.2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健身教练员现状分析................................24
4 结论与建议...........................................44
4.1 结论.................................................45
4.2 建议...................................................4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互联网+”背景下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运营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3.1.1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健身会员现状分析
健身会员是小型健身工作室经营发展的关键参考因素。本文调查了解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健身会员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听取广州市健身会员的反馈意见,掌握不同会员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这 20 家健身工作室的 600 名会员进行问卷调查,来总结出当下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的会员需求市场情况。
3.1.1.1 会员性别与年龄结构
图 3 会员年龄结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的会员消费需求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单一到多元、由重参与体验到重服务质量的转化。现阶段健身会员健康意识强烈,拓展交际、舒解压力、智能化服务和线上课程的需求增多;对于授课时的耐心和责任感方面女性健身会员占30.27%,相比男性会员的教练需求更加强烈;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健身会员综合素质普遍偏高,34.78%的青少年和 41.18%老年人群更加关注私教课程价格,而中年群体更加追求私教课程的服务质量。
4.1.2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健身教练员教练队伍年轻化,教练学历和专业素养普遍偏高。通过社会性培训院校认证较多,教练员培训课程体系国际化,专业化程度偏高;教练员男女性别比为 3:1,男性教练员数量显著高于女性教练,且工作稳定性较强。健身教练行业门槛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压力较大,新时期教练员不仅需要有专业运动技能,同时要具备有良好的服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1.3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健身会员对智能健身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智能设备改造成本较高,大部分健身工作室的智能化升级工作暂时搁置。因此工作室无法通过物联网移动终端了解和维护会员。目前完全没有任何智能化引进的小型健身工作室占65%,科技化水平低,健身服务的用户体验感较差。同时“互联网+”智能健身房的不断扩张,因其价格低廉、高效便捷、受众群体广等特性,抢占了着健身市场大量的份额,使小型健身工作室面临冲击。
4.1.4 广州市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营销模式由单一的线下实体门店营销模式逐渐演变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健身工作室口碑营销使用较好,52.67%的用户是工作室 2-3 年的资深会员,新会员的来源途径主要以老会员转介绍较多,会员忠诚度偏高。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较低,互联网数字平台使用不足,互联网线上消费市场开发空间极大,但受疫情影响,小型健身工作室目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4.1.5 我国健身市场蓬勃发展,健身类企业从国外引进到本土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府从由鼓励各类企业大胆跨界健身行业到规范健身行业环境良性发展、逐步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跨越。但目前我国健身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监管不完全到位,竞争激励,而小型健身企业存在有“小、弱、散”的问题,抗风险能力差,发展面临困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