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心理韧性与工作环境相关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17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心理韧性

Resilience 的英文直译为“回弹的动作”。“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心理承受力”、“复原力”等不同译法在国内研究中都较为多见。在本研究中应用“心理韧性”这一译法。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其概念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维度,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理论模型均对心理韧性有不同的定义,至今尚不统一。但各种定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均为心理应对和心理压力[1],并基于同一前提——个体正处于某些具体的压力、危险或逆境中[2]。20 世纪 50 年代,心理韧性(Resilience)作为心理学概念,在美国高压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被首次提出。在随后的六十多年中,心理韧性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不断发展,逐渐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扩大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压力人群,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心理韧性指的是在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等重大压力时,个体良好适应的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3]。

早期心理韧性的研究将其视为能够帮助个体成功度过逆境的内在特质和能力[4],总结提炼出心理韧性的特质概念。后来有研究者从发展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心理韧性的结局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5],形成了结果概念。随着系统论观点的引入,学者们开始将心理韧性视为各因素在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结果之间动态调节的过程[6,7,8],过程概念被逐步完善,并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2009年,美国心理学会[9]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逆境经历的反弹能力”。该定义将特质、结果、过程三类概念进行整合,体现了心理韧性概念的综合化。目前,有关于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研究多倾向于应用特质概念,结果和过程概念较少[10,11]。由于文化差异,国人具有某些不同于国外人群的心理韧性特质,如中华文化中“百折不挠”、“逆境有为”等思想,都会从精神文化层面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形成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尚未形成针对我国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韧性概念。
......

1.2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护理人员的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6年调查显示,在全球57个国家中存在430万医生、护士、助产士的人员短缺,其中以护士所占百分比最高[9]。在美国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护理位列第一[15]。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工作环境对护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作中应激事件的增加使护士的职业压力升高[16],突出表现在福利待遇较低、工作量大、职业晋升机会较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夜班较多等[17]。强大的工作压力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降、职业倦怠感增强、离职率增高,因而导致医疗机构医疗护理等人员短缺现象的发生。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的医务工作者经常面对患者的抢救和死亡,是医院集中救治重症患者的特殊科室。ICU 护士工作节奏紧张,职业压力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普通病房护士[6,18]。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对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能够较好地反映、预测出个体在遭遇应激后的心理健康水平[19]。许多因素如个人特质、工作状况、工作环境等均可使 ICU 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受到影响。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干预手段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从心理上达到促进个体积极保健的目的。研究指出,高心理韧性水平是降低 ICU 护士身心损害的要素,高心理韧性水平能有效减轻护士压力应激的危险程度,能够使护士更加积极地面对 ICU 独特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倦怠感,在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工作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士心理韧性的问题备受关注。心理韧性作为保护ICU 护士身心健康的要素之一,其水平高低受到护士自身情况、工作环境的直接影响。目前,在国内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领域中,缺少有关 ICU 护士心理韧性情况、影响因素及与工作环境相关性的报道。因此,调查 ICU 护士心理韧性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并可相应地为 ICU 护士心理韧性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长春市某2所三甲综合医院综合ICU、内科ICU、外科 ICU、其他专科 ICU 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1)调查期间在医院 ICU 工作 1 年及以上的注册护士;

(2)愿意配合调查者。

2.1.2 排除标准

(1)ICU 工作 1 年期间有外出进修、未连续工作 1 年的护士;

(2)调查期间在医院 ICU 工作的轮转、进修、实习护士;

(3)患有心理或身体疾病需要治疗者。

2.1.3 样本量估计

一般统计学分析中要求样本量为主要问卷条目数的 5~10 倍[52]。本研究中应用主要量表为心理韧性量表,条目数为 25 条,样本量应大于等于 125,考虑调查取样过程中 20%的遗失或无效问卷,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以大于 150 为准。
......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中包含三方面内容。

2.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ICU 护士的一般人口学统计资料调查内容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月收入等在内的问题共 13 项。

2.2.2 中文版 CD-RISC 心理韧性量表

中文版 CD-RISC 量表共 3 个维度,25 个条目,其中坚韧维度 13 个条目、自强维度 8 个条目、乐观维度 4 个条目,克伦巴赫系数为 0.91。量表采用 5 级评分制,从 0~4 分别代表“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几乎总是”,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2.2.3 中文版护理工作环境量表

应用王丽[53]等编译的中文版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ractice environment sale,PES)该量表 5 个维度,28 个条目,其中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 8 个条目、高质量护理服务维度 9 个条目、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维度 4 个条目、充足的人力物力维度 4 个条目、医护合作维度 3 个条目,克伦巴赫系数为 0.91,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采用 4 级评分,1~4 分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完全同意”,得分在 28~112 之间。

......

第 3 章 结果............................... 11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11

3.2 ICU 护士心理韧性得分情况................12

第 4 章 讨论............................... 23

4.1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状况分析..............23

4.2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第 5 章 结论................................... 32

第 4 章 讨论

4.1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 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59.39±12.12)分,与于肖楠等人编译中文版 CD-RISC 量表时所获得的国内普通人群得分(65.4±13.9)分[44]相比,分数较低。高心理韧性水平(CD-RISC 得分≥92 分)的 ICU 护士数远远少于美国学者Mealer[31]等人的研究结果。此结果与国内学者任雅欣[44]、国外学者 Arrogante[55]等人有关 ICU 护士的研究结果相似。造成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原因有很多,根据Kumpfer[56]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的心理韧性框架(resiliency framework)可将其归纳为三方面内容:一是环境特征。环境特征可以成为个体探讨心理韧性水平高低的前提条件。首先,ICU 内患者病情重,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57]。护士在工作时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且经常担负着紧急抢救的任务,常常面对死亡会对护士心理造成一种恶性刺激[58]。二是心理韧性者的个体特征。个体特征可分为:①认知方面,如学习能力、创造力;②情绪方面,如情绪管理、幸福感受;③精神方面,如有信仰、有目标;④行为社会能力方面,如人际交往能力等;⑤身体方面如身体状况良好、规律运动等。三是中介作用,系 ICU 护士经过内部的个体特征对外部环境做以调节的过程。个体通过调整后可出现三种结果:①个体变得更坚强,心理韧性水平得以提高,达到了韧性重组(resilient reintegration);②个体恢复或接近原来的韧性水平,达到了平衡重组(homeostatic reintegration);③个体心理韧性水平降低,为不良适应重组(maladaptive reintegration)。ICU 护士在个体特征和外部环境交互过程中所达到的结果并不满意,从而会造成其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结果。

ICU 护士心理韧性 3 个维度得分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自强维度>坚韧维度>乐观维度。此结果与任雅欣[4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ICU 护士自强维度得分较高,说明在面对较高的职业压力时,如高护理质量要求、工作量增加、正常生活作息紊乱、人际冲突等生理和心理应激等[58],护士能够通过调整自我来努力适应环境,减少了工作中的压力及挫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坚韧维度得分较低,说明 ICU 护士面对挑战和不稳定的局面,控制能力一般,这可能与我国医护关系主要由医生主导有关。护士长期遵从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故其工作的自主性较低,较难把控工作中出现的复杂局面或危机。乐观维度得分最低,表明 ICU 护士对于工作环境中压力的态度并不乐观,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希望去克服所面对逆境。
......

第 5 章 结论

5.1 被调查的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与美国相比也较低。

ICU 护士心理韧性与工作环境高度相关。ICU 工作环境与护士心理韧性呈正相关,能够正向预测 ICU 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高质量护理与护士心理韧性呈负相关,能够负向预测 ICU 护士心理韧性水平。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