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研究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国家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也大力推进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养老、医疗、新农保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我国儿童福利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基本内容。儿童福利机构作为保障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避风港”,秉承“以人为木”的服务理念,以实现儿童福利体系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发展目标,重点推进孤残儿童“养、治、康、教”体系建设,实现其“情、智、能”全面发展的需要。200了年5月,国家民政部、发改委联合编制了《“十一五”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旨在加强和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在孤残儿童救助、养护、治疗、特教、康复、社会融合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功能。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支持特殊教育”等工作要求,彰显着我国正在走向“全覆盖普惠时代”。顺应时代要求,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也逐渐从救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十一五”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儿童8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很多儿童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给予长期的看护抚育、救助治疗、康复练习以及特殊教育。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护理员队伍是满足孤残儿童养育、护理、教育、康复多元需求,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福利机构岗位的特殊性,护理员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待遇低,“留不住人,人不愿意来?”的现象成为我国福利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护理员局流失率与福利机构对人才需求日增加的矛盾不断激化,严重限制了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倦怠感的产生与积累,不仅影响护理员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还会对处在弱势地位的孤残儿童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二次伤害,极大制约儿童福利机构的发展。因此,研究福利院护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Z儿童福利院是河南省最大、郑州市唯一的专业儿童福利机构,于2008年5月正式开园。2009年,Z儿童福利院被民政部评为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着力构建一个以专业社工理念和方法为主导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社工人才,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作为民政部孤残儿童护理员培训基地,Z儿童福利院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社工方法开展工作,初步形成带有本土特色的工作模式。针对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福利院社工科积极开展职工减压小组工作,并在郑州市民政局社工处举办的社工小组实务观摩会中以专业化优势得到与会领导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为郑州市社会工作的发展树立实务典范。在此背景下,笔者借助在Z儿童福利院社工科为期半年的实习机会,针对院内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展开理论分析与实务探索,试图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机构环境和工作岗位,发挥个人潜能。本研究以小组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为支撑点,以调查数据为切入点,以实务案例分析为着力点,探析小组工作介入福利院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的效果与经验,并针对具体实务提出笔者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日渐蓬勃。近年来,关于小组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然而客观來看,内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缺乏以实证研究为支撑的文献资料,难以适应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实务工作的总结提升,也为小组工作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指导。通过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学界对职业倦怠的研究集中在医护人员、教师、新闻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职业领域,较少关注护理员尤其是福利机构中护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笔者拓展性地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巧贯穿于调查研究职业倦怠过程中,并对小组工作的介入进行本土化融合和创新。运用小组工作方法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是一种全新的干预视角,幵拓了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也为小组工作理论与应用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依据,丰富了专业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研究成果。
2护理员职业倦怠现状与成因研究
2. 1 Z儿童福利院基本情况概述
福利院总体规划92亩,床位1200张,内设办公室、宣教科、后勤保障科、社工科、养护科、医疗康复科、收养科、家庭寄养科、特教科共九个科室。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理念,福利院为孤残儿童提供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截止2012年7月,福利院接收孤残儿童约750人,98%以上为残疾儿童,其中脑瘫儿童占到了 50%以上,智力、语言、肢体等障碍儿童占30%以上。这^孤残儿童中约400人由家庭和慈善机构寄养、收养,其余多为病情较重不适合寄养、收养的孤残儿童,由院内工作人员集体供养。目甜福利院工作人员300余名,其中编制内正式员工为59名。为了提高调查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笔者采用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护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一方面,针对文化程度较低、工作量较大的护理员,笔者采用结构式访谈法中的集中访问方式,更直接全面地了解护理员职业倦怠的程度;另一方面,笔者采用无结构访谈法中的深度访问和客观陈述法,在护理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其进行非正式访谈,充分获取了有关护理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和心理需求的客观资料。
3小组工作介入的实务案例分析.........27
3.1理论架构.........27
3.1.1小组理念.........27
3. 1.2理论基础.........28
3.2小组设计.........30
3.3小组工作介入过程.........35
3. 4小组结果评估.........49
4小组工作介入优势与实务经验.........54
4.1小组工作介入优势.........54
4. 1. 1专业性强.........54
4. 1.2针对性强,影响广泛.........55
4. 1.3效果持久,节省资源.........55
4.2小组工作实务经验.........56
4.2. 1小组工作氛围的营造.........56
4. 2. 2树立榜样.........58
4. 2. 3巩固小组工作效果.........59
5 思考与结论.........61
51思考.........61
5. 2结论.........62
结论
职业倦怠研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作为现代职业领域中日渐凸显的职业病,职业倦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护理人员是养护院舍儿童的主力军,然而越来越多护理员的身心健康遭受到职业倦怠的腐蚀和侵害,导致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日益降低,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将小组工作应用于缓解护理员职业倦怠既为职业倦怠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途径,也为小组工作的服务领域拓展了空间。笔者认为,小组工作介入职业倦怠问题具有可行性和专业优势,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缓解倦怠症状的效果。然而就目前来看,小组工作方法成为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然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限制。首先,对于小组工作而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实务经验、综合素质是小组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小组目标的实现。小组过程中工作者需要面对不同背景、学历、需求的案主,也会接触到各种学科、领域、层次的相关知识。在儿童福利院任职的社工,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还应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储备。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一线社工文化层次偏低、专业能力薄弱、实务经验贫乏。尤其是缺乏专业背景的转岗社工,若要兼备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和医学、心理学等知识,实现全部持证上岗,仍是个不小的挑战。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实务操作中若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无法及时处理组内矛盾冲突,就会导致小组趋向离散,甚至给案主带来伤害。社工岗位的频繁变动不仅会降低工作者的服务质量,也会使案主产生不信任、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服务的开展和持续。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
[3]李靖.枯竭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2007
[5]肖树林,罗克池.中小型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社会福利,2008(10)
[6]李燕.至仁至爱致未来,聚心聚力谋发展——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构建孤残儿童服务体系[J].社会福利,2010(6)
[7]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3
[9]丁少华.小组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李永鑫,张阔,赵国祥.工作倦怠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