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两大影响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事件”。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普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化、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方向。城镇化率水平已经进入诺瑟姆城镇化―S‖型曲线的高位缓慢逆城市化阶段甚至停滞提高阶段,可以说发达国家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磨合发展的过程。与此相比,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起步发展,90 年代后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相比 1978 年 17.9%的城镇化率,2017 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与城镇化相伴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也有突出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断下降,二、三产业的比例逐步上升。尽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率提升较快,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转型之路道阻且艰。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产城分离等非良性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整体表现为“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现象,经济结构性调整尤为迫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与产业转型也成为了时代重要的任务。
国家也高度重视城镇化和产业转型的发展。200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城镇化上升为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关键要抓牢城镇化的质量。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2014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构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再次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同时指出要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介绍 2017 年重点工作任务时表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对城镇化与产业转型的重视度之高,从这一系列文件中可见一斑。可以说城镇化与产业转型是近些年乃至接下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早,国外学者较早对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作了相关研究。城市化这一概念最早是 1867 年由西班牙工程师依勒德本索·塞尔(A.Serda)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此后各学科都从不同视角展开了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城镇化与产业转型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了研究重点。
关于产业转型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就指出不同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会影响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移动 [1]。科林·克拉克在配第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动态分布规律。克拉克认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自然移动,也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2]。1941 年在《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中库兹涅茨对不同时期不同产业对城镇化的驱动作用进行的阐述,早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接着是二三产业驱动,最后将发展为服务业驱动城镇化发展 [3]。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昆(Chenery,Syrquin,1975)在其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书中,根据多个国家的数据构建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证发展模型”,探讨了二者之间呈现的由密致到张弛的“正相关”关系 [4]。也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戈德斯坦和格伦伯格(Goldstein,Gronberg,1984)在阐述产业集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上,立足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视角,认为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地理优势,加强产业间的合作,减少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化水平 [5]。美国经济学家米尔斯和汉密尔顿(Mills,Hamilton,1989)基于集聚经济效益,提出了“城市形成模型”,认为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规模经济之上的产业区域的选择和集聚过程 [6]。克鲁格曼(Krugman,
1990)提出劳动力流动的“需求关联地理集聚模型” 。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与城市化对应的英文都是 Urbanization,两者都包含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及小城镇,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集中的过程,两者主要是地理侧重点的区别。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也见证了我国由传统城镇化到逐步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超越了传统城镇化单纯重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内容,更加关注城镇化内涵的深度和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各方学者都有自己的见地,但基本都包含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仇保兴(2012)认为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城乡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 [60]。倪鹏飞(2013)提出新型城镇化强调“内涵增长”注重可持续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动力在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 [61]。单卓然,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更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并致力于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62]。沈清基(2013)从生态文明视角,倡导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63]。魏后凯,关兴良(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为主要方式,坚持走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的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 [64]。从各方专家学者的观点,不难发展新型城镇化有着广泛而不失深度的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绿色、生态、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以城乡一体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城镇化。
2.1.2 产业转型
关于产业转型方面,王亮等(2011)认为要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和本地实情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65]。周大鹏(2013)提出强化产业知识型服务要素的密度,实现产业服务化转型,缩减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成本,促进产业高端化转型 [66]。李程骅,黄南(2014)认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产业转型至关重要。倡导构建城市与区域的创新支撑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创新驱动的发展中不断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功能 [67]。将兴民(2014)认为产业转型是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生产要素组合所构成的整体系统的转型升级 [68]。金碚(2014)认为工业转型是在不断优化工业的工具效用和价值实质间内在关系,是工业创新能力的再释放。其本质是根据工业生命固有的创新性与革命性在其生命周期的自然体现 [69]。从相关研究看,产业转型内容丰富,不仅涉及产业整体的布局发展,还涵盖了产业内部的组合与优化以及与空间内其他主体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合升级、产业空间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产城融合等。
...........................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二元结构理论
1954年刘易斯(Lewis,1954)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成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其理论建立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前提下,认为劳动力能在各产业及各区域间自由流动,工业部门可以工完全接纳由农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 [70]。费景汉和拉尼斯(Ranis,Fei,1961)提出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揭示农业不仅供给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 [71]。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乔根森(Jogenson,1967)在前人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乔根森模型。该模型主要内容为由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流向工业部门,农业剩余也将使工业部门受益 [72]。在刘易斯、费景汉一拉尼斯、乔根斯的理论基础上, 迈因特提出了关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市场、政府行政和财政机构等富有创造性的二元性观点,丰富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托达罗(Todaro,1969)[73]提出了人口流动模型,该模型基于城市失业问题,研究城乡人口流动的因素,发现城乡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预期 [74]。
2.2.2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最早由杜能(J. H. von Thünen,1826)的《孤立国》引发,他提出了著名的“杜能圈”,首次系统化的阐述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了后续关于土地利用理论的基础。龙赫德(Wilhelm Launhardt, 1885), 提出的“龙赫德区位三角形”(standorts- dreieck)提供了早期工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并提出了最优工业区位、原料指数、区位三角形和等差费用曲线的概念[75]。德国的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 1990),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其核心观点是综合交通、劳动力及集聚等条件,选取最少成本点为企业的最佳区位。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霍特林(Hotelling)提出了空间竞争(Spatial Competition)分析框架,跳出了个体区位选择的惯性思维,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把握区位选择,启发了区域竞争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和勒施(L?sch)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区位学说相结合,成为了中心地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勒施(1906-1945)通过其在1939年发表的《经济空间秩序》),总结了以前的区位理论,以最概括的方式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空间。他所提出的蜂窝状六边形市场区位的概念被广泛使用。1960年代出现了研究个体企业的空间结构及其区位选址的企业地理学。
第 3 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发展的现状 .................................. 21 3.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21
3.1.1 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流动速度加快 ........................... 21
3.1.2 城镇空间集聚能力提高,城市群发展态势良好 ............... 22
第 4 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 31
4.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31
4.1.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4.1.2 指标选取与解释 ..................... 32
第 5 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互动发展模型实证分析 ................. 43
5.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
第 5 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互动发展模型实证分析
5.1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学的第一定律是空间关联,即处于空间中的事物都具有一定联系,联系程度与其距离呈正相关。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基于对所分析对象的某种特质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以可视化来探索对象的空间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反映所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本文采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现的是某个单元地区的某种性质与其周围单元地区的同种性质上的相关度,分析方法主要为全局指标和局部指标两种。若空间自相关值为正,则表示区域内高值与高值集聚,低值与低值集聚,即趋同集聚。反之,负值则表示分散化分布,即趋异集聚。空间异质性则表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和复杂性。本文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中,采取了 Moran’s I 指数的分析方法。Moran’s I 指数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全局 Moran’s I 指数衡量的是区域整体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而局部 Moran’s I 指数衡量的是每个单元的空间自相关程度。
.......................
第 6 章 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6.1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