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管理的分解与转换历程--一个有偏技术进步分析框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90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认为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包含哪些因素;二是从理论上确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能转换方向;三是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各项动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四是判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经历了怎样的转换历程,并分析现有的转换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五是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动能未来还有哪些提升方向。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存,一方面,1978-2015 年中国农业产值(不变价)以年均 4.48%的速度持续增长,而粮食总产量自 2004 年以来由 46947 万吨上升至 62143 万吨,创造了“十二连增”的奇迹;另一方面,中国农业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矛盾十分突出(陈锡文,2016),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差促使农产品进口量迅速增长的问题愈加突出(钟甫宁,2014)。农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软肋,除了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汇率变化和运价下降等“外因”的影响以外,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是导致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的主要“内因”。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口和土地流动的增加,人工和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在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以及环境资源“红灯”和价格补贴“黄线”的双重约束之下(韩俊,2015),2015 年 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吴宏耀等,2016)。201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要求(李国祥,2017)。学界在上述现实背景之下也较为一致的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应由依靠物质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换(李谷成,2014;韩海彬和张莉,2015;韩长赋,2016;钟甫宁,2016)。

国内外研究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Solow(1957)的经济增长核算方程为基础,通过对农业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施以“单位替代弹性”、“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不变”的假定条件,可以将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划分为要素投入变化和 Hicks 中性技术进步两类。McMillan 等(1989),Fan(1997),朱希刚(1997)等早期研究均以该方法对农业经济增长动能进行分解,农业部科技司也在 1997 年将该方法作为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方法。但增长核算方程的产出弹性需要主观设定,要素收入份额不变、Hicks 中性技术进步率不能切割开随机扰动项的影响等缺陷也招致了不少质疑(封永刚等,2017)。第二阶段以 Hayami 和 Ruttan(1971),Binswanger(1974)学者创建并逐步发展完善的农业诱致性技术变革理论为基础,该理论以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取代 C-D 函数以突破“单位替代弹性”、“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不变”的假定,重点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率不变假设下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结合上述研究问题,可以将本文的研究目标设定为以下 6 个方面:
(1)在“非单位替代弹性”、“非 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可变”假设条件下构建一个更为接近农业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农业投入—产出系统。本文计划以 CES 生产函数替代 C-D 生产函数为农业投入—产出系统的底层分析函数,通过在方程中加入要素替代弹性以展现要素之间的真实替代关系,并反映要素收入份额的真实变化趋势,同时将技术进步设定为要素增强型形式,以突破传统研究的“Hciks 中性技术进步”假定。最终构建出一套更为接近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的搭建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对比不同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的构建思路,在“非单位替代弹性”、“非 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可变”假定下设计出一套简单易行的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目前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的搭建思路共有两种:第一种是从 Solow 增长核算方程出发,从要素投入变化和 Hicks中性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揭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构成,但该方法的“单位替代弹性”、“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不变”假定并不符合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第二种是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对农业投入—产出系统进行变形,以搭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但该方法通常在函数形式上会把要素投入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混在一起,难以对动能构成进行明确分类。因此如何突破上述两种动能分解框架的不足,在“非单位替代弹性”、“非 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可变”假定下设计出一套简单易行的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也是本文的研究目标之一。
(3)在理论上明确各项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的变化规律,并在此之上提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变化规律。由于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涉及到要素稀缺性的改变,因此要素投入变化总是沿着充裕要素替代稀缺要素的方向前进,本文基于此进一步对要素投入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并将最新诞生和演化的导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引入到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中,对农业有偏技术进步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提炼,并最终在明确要素投入、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变化规律的理论分析框架。
(4)在实证上突破传统研究的“非直接估计”、“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技术进步率恒定不变假定”的不合理设定,实现对农业投入—产出系统中重要参数的直接识别,并通过参数得到农业经济增长各项动能的计算结果。本文选择带有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 CES 生产函数作为农业投入—产出系统的底层函数,拟通过引入最新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解决传统研究中最优一阶条件法或级数展开法不能对深层参数进行直接估计的问题。并打破传统研究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率不变”的不合理假设,在非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和技术进步率可变假设下对农业投入—产出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直接识别,并利用参数估计结果相应计算出农业经济增长的各项动能。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以 Solow 和 Binswanger 对经济增长的系统分析为代表,在改进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既不存在技术进步又不考虑折旧,且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不可相互替代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解释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人均量增长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古典增长理论,本文以 Solow增长模型为基础,分别探讨经济体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为了更直观地考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假设劳动力与技术都是固定不变的,同时 Solow 增长模型基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静态封闭的经济环境,以保证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只投入劳动力 N 和资本 K 两种要素,并只产出一种同质产品,且资本和劳动力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说,Solow 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中的产出取决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



.............................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要素投入变化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农业要素投入变化的研究大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充裕性进行判断,分别明确稀缺要素和充裕要素的变化趋势;二是对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分析,从资本深化、机械化替代等方面研究生产要素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
农业生产要素的充裕性和稀缺性通常由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如 Hayami 和 Ruttan(1971)认为美国和日本就分别代表了“人少地多”和“人多地少”的两种资源禀赋条件。但要素的稀缺性和充裕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程的推进而发生相应改变,

Colin(1940),Kuznets 和 Murph(1966), Chenery 和 Syrquin(1975)根据“推拉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会促进农业资本深化,从而改变农业资本与劳动的相对收入份额,导致要素相对充裕性的改变。Hayami 和 Ruttan(1971),Kawagoe 等(1986)的研究证明由新技术产生的新要素会对旧要素进行替代,并且使新要素的收入份额不断提升。Lin(1991,1992),何爱和徐宗玲(2010),陈书章等(2013)的研究继续证明了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同样存在农机和化肥等要素对旧要素的替代的趋势。不论是从农业生产的资本—劳动的两要素视角,还是从劳动、农机、土地和化肥的多要素视角来进行分析,农业劳动要素稀缺性的增强总是一个共同的演变趋势,即使对“人多地少”的日本来说,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引发的“谁来种地”的接班人危机(姚永龙,2012)。以中国农业为例,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原因就至少有三项: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经济发展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低生育率得以形成并长期持续(吴丽丽等,2016;都阳,2012)。二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特征愈加明显,同时伴随着“未富先老”特征。中国正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蔡昉和王美艳,2006;蔡昉,2012)。三是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从事非农工作,一方面对城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化对农材发展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进城务工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这无疑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劳动为大量的流失,导致农业生产中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化年劳动力缺失,仍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强烈的负面冲击(钱龙,2017)。钟甫宁(2016)也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可能改变既定价格水平上的劳动力供应量,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市场上供应曲线向内移动。
...............................

第 3 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9
3.1 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 ................................ 39
3.1.1 农业生产函数构建 ............................... 39
3.1.2 要素替代弹性定义 ................................ 42
第 4 章 中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充裕性变化情况 ................. 61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61
4.1.1 两要素视角的农业生产要素指标 ............................ 61
4.1.2 四要素视角的农业生产要素指标 ........................ 63
第 5 章 中国农业有偏技术进步速度与技术进步偏向识别 ........................... 81
5.1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 ......................................... 81
5.1.1 要素增强型 CES 生产函数的标准化过程 ............................ 81
5.1.2 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参数的 Box-Cox 转换 ......................... 85

第 7 章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的转化历程

7.1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7.1.1 全国层面农业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

第 8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愈加明显。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之下,传统的要素投入增长驱动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应最终落脚于技术进步驱动模式之上。2015 年 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吴宏耀等,2016)。201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要求。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由要素大量投入的传统模式向技术进步驱动的新型模式进行转换,本文认为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包含哪些因素。二是从理论上确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能转换方向。三是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各项动能构成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四是判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经历了怎样的转换历程,并分析现有的转换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五是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动能未来还有哪些提升方向。

技术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研究大多尝试使用 Solow增长核算方程、生产前沿面等方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进行拆解,并重点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由于传统研究大多基于“单位替代弹性” “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不变”的假定,研究中既无法凸显出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真实替代关系,也具有忽略了技术进步非 Hicks 中性的天然特征,存在研究框架与农业经济增长实际脱节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证结果具有天生缺陷。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丰富和扩展,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尝试突破“单位替代弹性”、“Hicks 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不变”的不合理假定,一方面鼓励以 CES 生产函数取代 C-D 生产函数构建农业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系统,以要素替代弹性参数建立起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提倡将技术进步设置为非 Hicks 中性形式,以体现技术进步的天然有偏特征。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