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非农行业的转移,不仅能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亦能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这一过程关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第二阶段是已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实现城市定居并且融合于城市社会,这一过程主要关注于农民工城市生活的质量。农民工是一个具有多重社会属性的特殊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8652 万人,比上年增加 481 万人,增长 1.7%,增速比上年加快 0.2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1980 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 50.5%,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1],显然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众多,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家庭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务农经历,对工作有更高的期待,有更独立的人格意识和更强烈的定居城市的诉求。然而在城市常住且已经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融入城市社会的困境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他们未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基本的社会生活权利无法保障,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游离于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边缘,被视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成为漂泊于城乡的“边缘人”,陷入非城非乡的无奈境地,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主要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较低、工作环境差,居住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缺失、社会参与活动欠缺、子女就学困难等,这些问题说明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只有实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目标。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容易,但是居留城市却困难重重。纵观现有文献可知,很多学者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难归因于中国的户籍制度,认为正是制度因素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历经了一些变革,2014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调整大中小城镇户口迁移准入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等三个层面的 11 条具体政策措施,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对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意义是深远的。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步履维艰的状况与制度钳制不无关系,但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壁垒不断被削弱,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将会逐渐淡化(钟均宏,2015)[2],稳定的就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某一城市的决定性因素(郑永兰、诸飞燕,2017)[3],亦是他们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基础。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主要从就业能力和社会融合的概念演变、结构维度或指标构成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假设的提出和理论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国外就业能力文献综述
1)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1909 年,英国的 William Beveridge 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用来衡量劳动力市场上健全劳动者的可雇佣情况,主要关注劳动力市场中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帮助失业的群体找到工作,并实现其终身就业[5]。20 世纪中后期以来,这一概念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探讨,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学者都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给予了相当多的理论思考,对就业能力各种内涵有着丰富解释(Heijden et al.,2018)[6]。就业能力一直是一个多变且富有争议的概念,但因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的不同,迄今为止关于就业能力概念学术界几乎没有达成共识,仍存在较大争论。本研究从两个角度阐释就业能力的内涵,即关注劳动者个人层面的就业能力和个人与外部因素互动的全面就业能力层面,这与 Sin & Neave(2014)提出的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责任与全面的情境意识建构的研究较为一致[7]。
①基于个体视角的就业能力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者关注于劳动力个体的供给面因素,就业能力的概念关注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动性,强调个体提升就业能力的责任。由于就业需求的波动,组织更加重视和员工的短期关系、以物质为主的交易契约关系,而不再是长期、潜在的关系或者发展契约关系(Arthur & Rousseau,1996)[8],在劳动力市场上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即无边界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以忠诚换取组织终身就业保障逐步被以工作绩效换取就业能力保障所取代(Altman & Post,1996)[9]。劳动者将逐渐承担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不再具有终身就业的可能性,员工应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层面来提升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影响个体就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属性和能力的综合性概念(Knight & Yorke ,2002)[10],也是衡量个体劳动力市场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Pearson,1988)[11],就业能力作为劳动者的元特性,被组织认为是能够提高劳动者未来绩效所必备的特质(Lee Harvey,2001)[12],对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每个层面、每个阶段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劳动者保持竞争力的重要特征。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跨越城乡且具有半农半工性质的特殊社会群体。社会学家张雨林于 1983 年第一次提出了“农民工”这一概念,之后“农民工”一词被学术界广泛使用。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定位了农民工的职业是“产业工人”;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第一次明确定位了农民工未来的身份是“市民”。农民工是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的特殊产物,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提出农民工的户籍身份是农民,是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人员(韩长赋,2006)[160];刘传江(2008)指出农民工是从农民中分化而来、与农村土地维持一定程度经济联系的群体,他们不具有城镇居民身份,以工资为主要经济来源,从事非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刘传江,2008)[161]。《2016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界定进城农民工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域内的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生产或外出就业 6 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162]。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概念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制度身份,即农民工户籍身份为农民,而非拥有城镇户籍的居民;二是职业,即从职业角度来看,农民工属于工人,所从事的是非农职业并获取工资收入;三是地域,即农民工工作、生活常住的地域为城镇。
王春光(2001)首次提出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指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具有农村户籍,并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163]。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提出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界定为出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16 岁以上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户籍人口,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四大特征[164]。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 2013 年到 2017 年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46.6%、47%、48.5%、49.7%、50.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显然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一低三高”的特征,即工作耐受力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预期高,物质、精神享受要求高。综上所述,本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 1980 年及以后,年龄超过 16 周岁、户籍在农村,但基本上不具有务农经历,在城镇地域工作和生活,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劳动力。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农村较为陌生,他们工作耐受力较低、职业认知能力强,学习愿望强烈、心理感知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意愿较强。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城乡劳动力转移理论
农民工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否彻底完成的重要一环。因此,研究城乡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对于深入、准确地把握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国外学者作出了系统科学的研究,较早的形成了有关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城乡劳动力转移理论有:
(1)刘易斯模型
1954 年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167]。他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两部门:传统部门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以传统的方法、使用不可再生资本进行生产,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降至为零或负数,工资水平仅够维持基本生存,劳动力存在大量剩余;工业部门以制造工业为中心,使用可再生性资本,采用现代的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水平较高,劳动工资水平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大量增多。因此传统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具体来讲,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无限的劳动供给阶段,在这一阶段劳动力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在不变的低工业水平上得到无限劳动供给,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推动力。得益于高劳动生产率和低劳动力成本,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总是大大超过工资的增长速度,工业部门获得超额利润,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被扩大的工业部门吸收,当所有农业剩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中时,资本赶上了劳动供给,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此时所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劳动供给变成弹性供给,工资不再固定,而是随劳动力市场供求而变化,农业和工业劳动者的工资均将随着投资增加而提升,工业、农业两大部类逐步趋于均衡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将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劳动力工资水平也逐步提升,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
3.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维度开发........................... 26
3.1.1 研究对象................................26
3.1.2 研究工具..................................26
4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描述性分析及差异检验................................. 52
4.1 研究样本及研究工具........................... 52
4.1.1 研究样本.....................................52
4.1.2 研究工具...............................53
5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与现状分析....................... 67
5.1 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67
5.1.1 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67
5.1.2 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思路...................................67
8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社会融合的建议
8.1 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作为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就业能力开发的微观基础要素,又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原动力。通过前述分析可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拥有年龄和学习能力双重优势,但整体来看,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足、初级的职业技能等条件仍约束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降低了他们向更高层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
(1)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
1)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础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人力资本的最初途径就是农村基础教育,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执行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使农民获取人力资本的基础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同时要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授课体系中加入具有实用性的技能性课程,使农村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工作技能,这使得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获得相对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其从事技术型或智能型职业的机会将会提高,这为其未来社会融合和市民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在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人继续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人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学历、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改变陈旧的价值观念,得到思想观念上的升华。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就是要构建以在职教育为主的、立体多维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人教育模式,设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大学、夜校、新生代农民工文明礼仪课堂等,将文化教育、社会文明、礼仪培养、信息素养等教育融为一体,使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学习到文化知识,也学习到城市社会生存的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如求职技巧、健康常识、文明礼仪、信息捕捉和处理能力等,从而提高其社会融合能力。
...........................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依据就业能力和社会融合相关理论,建构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结构,开发了就业能力测度量表,并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社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社会融合各层面融合度及总社会融合度;在明确就业能力结构和社会融合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和深度访谈,定性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效应,并引入就业绩效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实证检验就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直接影响和就业绩效在就业能力和社会融合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后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以促进其社会融合的对策。具体说来,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均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