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至关重要。“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农民增收,而我国农户的土地耕作面积小,土地细碎化程度高,且由此导致农民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这一系列问题致使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开展,催生出了种粮大户等一系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的受到关注。从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种粮大户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广受关注。由于种粮大户农业生产和土地流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大多额度小,期限短,满足不了大户的资金需求,由此导致其遭受严重的信贷约束问题,致使其农业生产投入达不到预期,收入下降,最终导致种粮大户的福利遭受损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制约,而由此带来的粮食减产等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学者对于农户信贷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普通农户,对种粮大户信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几篇文献中对种粮大户所受到的正规信贷约束程度也看法不一,那么种粮大户的正规信贷约束程度到底是多少?正规信贷约束程度对其福利影响又是怎样的?这些正是我们亟需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由此本文从种粮大户的角度切入,对比分析大户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获得,探究其正规信贷约束现状以及正规信贷约束程度,并进一步地探索正规信贷约束强度对其福利损失的影响,以期促为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实证经验,为相关学者提供实证参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对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研究
国际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由于政府要求银行提供低利率的以农业生产投资为目的的固定利率贷款,致使大部分农户都遭受了一定数量上的信贷配给。Pschke、Adams、Donald (1987)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在对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市场中有很少一部分农户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尽管许多学者认为金融抑制现象仅存在与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然而这个假设已经被运用到发达经济体系的农村信贷部门理论模型中(Esearan and Kotwal,1989, Braverman and Stiglitz,1989).并且根据印度 1985 年的政府报告,这种对以促进农业投资为目的的低利率贷款的过度需求,已经增加了政府的信贷支出(Government of India,1985)。
(2) 对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于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地理特征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例如 Minh Chau Tran et al.(2016)基于对越南农户的分析,发现户主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土地面积,劳动力数和非农收入对其信贷配给有显著影响。但是由于样本和地区的不同,这些特征的影响方向也有较大的差异。Freeman etal.(1998)和 Jia et al.(2010)通过研究发现,年龄对于农户的信贷约束有反向影响,而Chaudhuri et al.(2008) 和 Baiyegunhi et al.(2010)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更容易获得贷款(Barslund et al.,2008,Ali et al.,2014),然而 Zeller(1994)研究发现,较高的教育程度会导致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概率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政策性信贷较倾向于处于劣势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Franklin et al.,2008)。同时是否使用抵押品也会影响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但是一直以来抵押品在贷款中的使用饱受争议。众多研究表明,借款人受到信贷约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地抵押品。Harhof、Korting(1998)和 John、Lynch、Puri(2003)通过研究表明,使用抵押品可以有效的减轻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Gabriel,Vicente 和 Jesus(2007)认为使用抵押品可以提高信贷可得性。然而 Berger 和 Udell(1990)认为使用抵押品会提供借款者的信贷风险,同时,Jimenez 和 Saurina(2004)认为有抵押品的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要高于无抵押贷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种粮大户
当前对于种粮大户的定义尚未统一,学者们分别从生产值、农业收入和经营规模方面进行了定义。纪永茂和陈永贵(2007)认为农业生产值占家庭经营生产总值的 70%以上的为大户。孔祥智等(2004)定义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 80%以上的为大户。阚立娜等(2015)基于山西杨凌的调查将种粮大户定义为种植面积在 0.67 公顷以上的农户,而黄祖辉和俞宁(2010)将种粮大户定义为种植面积在 1.33 公顷以上的经营主体。本文根据辽宁省的耕地面积和经济情况,将种粮大户定义为以种植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面积在 6.67 公顷以上、以家庭自有劳动力为主、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 50%及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
2.1.2 正规信贷约束
当前对信贷的研究可以根据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分为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正规信贷是指资金从正规金融机构转向借款者,借款者承诺还本付息的行为。非正规信贷是指,借款者向正规金融机构以外的个人或部门进行借贷的行为,通常包括向亲戚朋友借贷和向民间信贷机构借贷。本文所指的信贷均为正规信贷。
信贷约束是从信贷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或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其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完全满足的情况。正规信贷约束就是指借款人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行为得不到释放或借款人向正规金融机构提出的贷款申请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从借款人角度看,由于自身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成本等原因,导致其放弃贷款申请,从而遭受自我约束的情形,这种自我约束就是需求型信贷约束。从正规金融机构角度看,出于规避风险和盈利的目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对贷款施以抵押担保品和资金投向要求,这就使得一部分借款人被排除在金融市场外或遭受贷款金融限制,使借款人受到被动的信贷约束,这种被动的信贷约束就是供给型信贷约束。本文中无特别说明所指的信贷约束均为正规信贷约束。
..........................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末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提出的。金融约束论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约束性金融政策,例如监控存款、限制市场准入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率控制政策,来在民间部门寻求租金,以获得超过竞争性市场取得的收益。金融约束论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的一系列约束政策获取租金,使得市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为政府管制金融行为的一种理论,金融约束论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一部分学者从金融约束论的前提出发,论证其假设的现实性,认为银行业充分竞争是金融约束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而金融约束政策与银行业充分竞争又不可兼容。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根据假设的不现实性来批评某理论是不合乎情理的。
在本文中,金融约束理论主要应用于对供给型信贷约束的识别框架当中,金融机构通过严格的筛选机制,包括抵押品要求,利率管制和额度限制,将一部分不满足要求的种粮大户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使其遭受信贷约束,这是金融约束理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体现。
20 世纪 80 年代,肖和麦金农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问题,并提出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而提出了金融深化。麦金农和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凯恩斯主义的低利率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不适合经济发展,政府控制下的低利率会使人们重视现期消费,忽视预期消费,拉低储蓄水平,从而降低投资。若政府放宽对金融活动的管制和约束,会形成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麦金农和肖主张,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取消对利率的干预或管制,使利率由市场决定,积极制止通货膨胀,以使名义利率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应该实行金融自由化,以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的趋于均衡水平,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以最优的速度进行。
在本文中,金融深化理论主要应用于种粮大户正规信贷约束和福利损失缓解政策的提出中。
.........................
第三章 种粮大户正规信贷约束现状...........................15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15
3.1.1 数据来源...........................15
3.1.2 样本特征..............................15
第四章 种粮大户正规信贷约束程度测度.............................26
4.1 模型选择和变量设计..........................26
4.1.1 模型选择..................................26
4.1.2 变量设置...................................27
第五章 正规信贷约束下种粮大户的福利损失.........................................33
5.1 模型选择和变量设计.................................33
5.1.1 模型选择...................................33
5.1.2 变量设置...............................34
第五章 正规信贷约束下种粮大户的福利损失
5.1 模型选择和变量设计
5.1.1 模型选择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文以种粮大户为对象,探究其正规信贷约束程度及其福利损失。本文首先整理了样本种粮大户的基本特征,其次从正规信贷需求和正规信贷获得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种粮大户的信贷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正规信贷约束识别框架,对大户信贷约束现状进行探讨和分类,然后运用 Heckman 三阶段模型测算了种粮大户的信贷约束程度,并探究不同土地规模和收入水平大户的信贷约束程度差异,最后运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和Match 模型探究了这个歌信贷约束程度对大户福利水平(生产性资产值,生产净收入和生产性消费)的影响,并将大户按土地规模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信贷约束对大户福利损失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样本种粮大户整体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教育水平偏低,但农业技术水平偏高;大户大多处于中等规模家庭,家庭负担较轻,家庭收入和农业收入普遍较高;样本大户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规模偏大,但细碎化程度偏高,经营年限普遍较长,大多在 5 年以上,生产性资产值整体偏低,且粮食储备设施发展落后。
(2)种粮大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强烈,信贷需求渠道呈现多元化,以传统的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信贷需求规模偏高,以中期借贷为主,信贷用途主要为生产性用途,扩大耕地面积是借贷的主要目的,对新型金融产品的接受意愿强烈。
(3)种粮大户正规信贷获得率较低,满足程度较低,信贷获得以小额为主,信贷缺口较大,信贷期限以短期为主,信贷获得渠道主要为传统的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用途倾向于扩大耕地面积的生产性用途。种粮大户贷款面临着“贷款贵、贷款慢、贷款难”三重阻碍。
(4)种粮大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获得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从信贷获得满足程度角度看,正规信贷满足程度较低。从正规信贷额度与期限看,种粮大户的信贷获得与需求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性,其信贷需求额度大、期限长,而信贷获得却以小额、短期为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