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国家和地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邻近地区的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投入对本地区的技术进步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在人口、资源禀赋等方面分布不均,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均衡。2015 年,R&D 经费投入最高的地区是江苏省,高达 1801.23 亿元,而 R&D 经费投入最低的青海省仅为 11.58 亿元。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各省之间的信息流、贸易流和人才流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批发零售业国内贸易额由 2000 年的 92573.7 亿元,增长至2015 年的 890384.4 亿元,增长了 8.62 倍。我国各个省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个体,技术发达省市和技术落后省份之间的商品贸易等经济活动的交流,有利于不同省市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由于知识的外部性和扩散性,技术发达省市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技术落后省份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自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人类生产、生活中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BP 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 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 333.03 亿吨,如何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 10 亿吨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自 2007 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由 2000 年的 31.52 亿吨增长至 2015 年的95.57 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27.52%。与其他高排放国家相比,2015年中国的碳排放量是美国的 1.68 倍,是印度的 4.25 倍,是俄罗斯的 6.02 倍,是日本的 7.6 倍。面对快速增长的碳排放现状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与规划。“十一五”规划为节能减排工作确立了硬指标:到201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 202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成为第一个将减排目标量化为具体指标的国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科技进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以下从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2.1 技术溢出效应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而 R&D 投入的增加有利于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国(或地区)的 R&D 投入不仅有利于本国(或地区)自身的研发创新和技术进步,而且由于知识的外部性,还会通过技术溢出的方式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
关于技术溢出效应,Arrow[3]最先提出技术溢出效应这一概念,他发现企业在通过研发投入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外部性和传播性,会使本企业的研发成果溢出到其他相关企业。此后,很多学者对国际层面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通过国际贸易传导的 R&D技术溢出的研究。Coe 和 Helpman[4]首次运用 CH 模型研究并证实以国际贸易渠道的产生的 R&D 技术溢出推动了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Lichtenberg 和 Pottelsberghe[5]为克服 CH 模型“总量偏差”的局限,提出 LP 方法,并指出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越容易获得国外 R&D 溢出。Eaton和 Korum[6]以一般均衡模型的建立为基础,检验进口贸易与外国 R&D 技术溢出的关系,指出通过进口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获得国际 R&D 技术溢出。Ho[7]等人研究了 26 个 OECD 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研究结果验证了国际贸易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二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传导的国际 R&D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流动和产业关联效应等途径促进 FDI 技术溢出。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是由作为节点的社会行动者及各节点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性方法。近几十年来,该方法发展迅速,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从社会学、心理学逐步扩散至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2.1.1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1)网络密度,指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中,各省市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数量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最大关系数量之比[43],用以反映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总体上的紧密程度。网络密度值越大,表明整体网络中各个省市间的 R&D技术溢出联系越紧密,相互间的技术辐射和集聚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网络中各个节点省市的技术进步和整体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反之,网络密度越小,表明各节点省市之间技术联系稀疏,不利于不同省市之间的技术扩散与吸收,限制了整体网络的技术发展进程。网络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
2.2 面板计量模型
2.2.1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使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时,为了确保每一个变量都具有平稳性,首先要对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的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则认为该数据缺乏平稳性,使用这样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会导致“伪回归”问题。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采用 LLC 单位根检验方法和 Fisher-ADF 单位根检验方法,如果两种检验结果均拒绝原假设,即可得出变量的面板数据平稳的结论。
(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为了检验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果所有变量都能实现同阶单整,则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本文采用 Kao 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3)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面板数据模型分为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一般使用似然比检验和 Hausman 检验来确定最终的模型选择。其中,似然比检验用以确定是使用混合效应模型还是使用非混合效应模型,如果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则认为不应使用混合效应模型;Hausman 检验用以确定是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使用非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检验结果拒绝使用随机效应,则在两种检验结果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将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
第三章 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分析 ................... 13
3.1 我国各省 R&D 投入现状分析 ................ 13
3.1.1 研究对象及地区划分 ................. 13
3.1.2 我国 R&D 投入现状.................. 13
第四章 省际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 ....................... 25
4.1 我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 25
4.2 省际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影响的计量分析 ............ 26
第五章 基于省际 R&D 技术溢出的碳减排建议 .................. 39
5.1 加大对重点省市的 R&D 投入,提升技术溢出能力 ................. 39
5.2 加强省际技术交流,共同推进低碳减排 ............... 40
第五章 基于省际 R&D 技术溢出的碳减排建议
5.1 加大对重点省市的 R&D 投入,提升省际 R&D 技术溢出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的经济实力和研发投入力度主导了其在网络中的R&D 技术溢出能力,所以增加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 R&D 投入,对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1)加强中心省市的 R&D 投入
北京、广东和长三角省市占据着网络的中心地位,是我国低碳技术进步的领军地区,对其他省市的技术溢出范围大,溢出力度强。所以应加大对北京、广东和长三角地区省市的 R&D 投入,保持其在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省际 R&D 技术溢出能力,进一步扩大中心省市的技术辐射范围和强度,提升我国各省市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低碳技术发展进程,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
(2)进一步提高中介省份的 R&D 投入
除中心省市与绝大多数省市存在直接的技术联系,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外,安徽省在后期的中介作用凸显。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显示,以合肥为首的安徽省所辖 8 个地级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这将极大地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进程。所以,安徽省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大 R&D 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吸收消化来自于中心省市的省际 R&D 技术溢出;同时,要积极与边缘省份建立技术联系,充分发挥网络中介的作用,让边缘省市接收到发达省市的间接技术溢出,从而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2000-2015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 31.52 亿吨增长至 95.57 亿吨,增长幅度达 203.18%,超过美国和欧盟碳排放总和(89.22 亿吨),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在 2014 年 11 月中美双方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达到峰值并争取早日达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60%-65%。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仍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测算了省际 R&D 技术溢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探究网络结构特征和各省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之间技术联系稀疏,各省市的经济技术实力是决定其网络地位的主要因素,省际 R&D 技术溢出网络具有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与技术实力强的核心省市产生技术联系有利于技术进步,地理位置临近和经济发展差距小的省市更有机会形成省际 R&D 技术溢出凝聚子群。
然后在时间和地区层面上分析了我国碳排放强度现状,构建了省际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面板计量模型,同时考察了技术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呈现出北高南低是地区分布特征。本地研发投入是技术进步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投入力度和结构方面还需改进;省际 R&D 直接技术溢出有效降低全国和分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并且对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强,省际 R&D 间接技术溢出则只对中部地区的碳减排起到了显著的作用;FDI 技术溢出有效降低全国和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但是对外贸易则会提高我国碳排放强度。经济发展的改善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我国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强。
最后,结合我国省际 R&D 技术溢出及其他技术进步渠道,以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从 R&D 投入和省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提出相关节能减排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