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间R&D技术溢出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之经济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99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利用行业 R&D 物质资本存量的加权和度量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对行业间R&D技术溢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行业碳排放的影响。笼统地测度了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并未对其来源进行细分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对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进行研究,从而可以更全面地研究其对行业碳排放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暖日趋加重,气象条件越来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自净能力下降,雾霾天气频发。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过多地排放了二氧化碳,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都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就减少碳排放量做出实际行动。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 2020 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降低 40%-50%。2016 年联合国先后组织召开了第二届环境大会、气候变化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并达成重要共识。2016 年 4 月 22 日,175 个国家的代表签署《巴黎协定》,并于 11 月 4 日正式生效,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2016 年 9 月 3 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第 23 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较高的碳排放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三次和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大规模化石能源燃料的使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而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碳排放量的增加与工业进程相伴而生,因此,减少碳排放量应首先着力于工业行业,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行业产生大量碳排放。

.......................

1.2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因此,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文献的研究。一是现有文献对技术溢出的研究现状,目前,学者们大多是从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对技术溢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行业间技术溢出和地区间技术溢出,其中地区间技术溢出主要是对国际间技术溢出进行研究。二是现有文献对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学者们从行业结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角度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1.2.1 技术溢出
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溢出被视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广受关注,因此,最初对 R&D 技术溢出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Romer[1, 2]把技术溢出作为独立要素引入到生产数中,并建立了含有技术溢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L Wang 等人[3]研究了区际技术溢出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区际 R&D 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都会促进产业增长,但是,一个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其邻近地区的产业增长具有负面效应。柳剑平,程时雄[4]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中国 R&D 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 R&D 投入对生产率增长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刘飞,王德发[5]基于我国 1983-2006 年的经济数据,将 FDI 国际 R&D溢出、加工贸易国际 R&D 溢出、国内 R&D 引入计量模型中研究三者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国内 R&D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且存在长期均衡性。何兴强等人[6]利用 DEA 的方法研究了FDI 技术溢出效应与中国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会促进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

2.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 20 世纪 30 年代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布朗在对物理学适应性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时提出的,目前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情报学、经济学等领域。社会网络是由作为节点的社会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点与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节点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网络的结构及各节点的属性特征,包括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结构洞、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节点中间中心度以及网络核心-边缘结构。


.........................

2.2 面板数据模型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均是一维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变量按时间得到的数据,截面数据是变量在固定时点的一组数据,不同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面板数据是同时从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因此,通常称为时间截面数据或者混合数据。面板数据不仅可以很好的度量单纯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无法测度的信息,还可以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提高样本的自由度,进而提高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数据可得到的情况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效果更好。

选择面板数据模型类型时,首先,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是否是同阶单整;其次,要进行协整检验,保证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若所有变量都是零阶单整则无需进行协整检验;最后,要进行 Hausman检验和似然比检验,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或是混合效应模型。

(1)单位根检验。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时,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的发生,应该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保证所有变量都是同阶单整。单位根检验分为相同单位根检验和不同单位根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选择最常用的 LLC(相同单位根检验)和 Fisher-ADF(不同单位根检验)检验方法,即,若两个检验方法都拒绝原假设,则表明数据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方法。此外,协整检验必须是在所有变量同阶单整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一般采用 Pedroni、Kao 方法进行检验,若两种检验都通过,则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
第三章 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网络分析 .......................... 15
3.1 行业间关联性现状....................... 15

3.2 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的测度 .................... 17

第四章 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 ....................... 27
4.1 行业碳排放量与 R&D 技术溢出 .............. 27
4.2 模型的构建........................ 28

第五章 基于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的碳减排建议 ................... 41
5.1 提高重要行业的 R&D 投入 ........................ 41

5.2 促进关联性较高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42

第五章 基于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的碳减排建议

5.1 提高重要行业的 R&D 投入
提高行业的 R&D 投入是增强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的一种重要手段,低碳减排技术方面 R&D 投入的提高对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具有较高 R&D 技术溢出行业的 R&D 投入可以有效地利用 R&D 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间接影响,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提高在 R&D 技术溢出网络中起重要作用的行业的R&D 投入,促进其发展,可以有效地利用各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关系减少碳排放。

1)区别对待高排放行业,并加强高排放行业的减排技术方面的 R&D 投入
高排放行业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且某些高排放行业在整个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提高这些行业的 R&D 投入对提高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这两个行业虽然是高排放、高能耗行业,但与其它高排放、高能耗行业不同,这两个行业在我国工业行业 R&D 技术溢出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其它行业的技术溢出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加大对这两个行业的技术投入,提高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对提高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金属制品业,2007 年和 2014 年其 R&D 投入占比分别仅为 1.52%、2.73%,若提高其 R&D 投入,不仅会提高该行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会促进该行业对其他行业的 R&D 技术溢出,从而促进工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来较高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行业,工业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 80%以上。工业行业碳减排问题成为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整个技术溢出网络中各行业互相关联,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某个行业内部,因此,研究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析我国 34 个工业行业的 R&D 技术溢出现状,并以 34 个工业行业作为网络节点,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作为节点间的关联关系,构建 R&D 技术溢出网络。分析我国工业行业间的 R&D 技术溢出网络特征,找出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的行业。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工业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属于多核心结构网络,处于网络核心地位的都是机械制造业中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处于行业链的中游,与上下游联系紧密,其 R&D 投入对其它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单向网络中心化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七个行业,占整个网络 R&D 技术溢出量的 70%以上;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产业链中与中下游联系紧密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处于边缘地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处于行业间 R&D 技术溢出网络的半边缘地位。由此,证明了研究行业间R&D技术溢出对碳排放的影响对实现我国工业行业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