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2017 民生清单”中就业问题再次成为重点,2017 年高校毕业生达 795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要做好就业援助工作,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2016 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314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554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69 万人,四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02%,低于 4.5%的年度调控目标。新疆 2016 年城镇新增就业 45.5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5.78 万人,总体保持稳定。近年来新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较强的非均衡性,一方面新疆经济呈高速、中高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就业人口增长率较低。2000 年至 2015 年,新疆GDP 年均增长率为 10.5%,就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3.9%。2015 年新疆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 16.72%、38.57%、44.71%,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分别为 44.08%、15.16%、40.76%。1可以看出新疆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最大,而生产总值最低,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劳动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且,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受教育程度也有待提高,就业困难更加突出,据预测 2030 年新疆人口将达到峰值,随着就业供给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将会急剧加大。急剧增大的就业压力不利于社会稳定。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主题,其区别于以往城镇化追求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面积的不断扩大。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提到,城镇化水平和之路的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五个目标2。可以见得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与城市的互动和谐。
...........
1.2 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检索主要来自于 Open Access Library 数据库,以 urbaniztion、job creation 为关键词分别检索出 3121 条、2965 条结果,将关键词进行分类总结为以下两部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城市化起步早,1950 年英美城市人口就已经超过总人口的 60%,日本、韩国分别在 1960 年和 1985 年城市化率达60%。国外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侧重点也与国内大有不同。以 J.H.von Thunen(1842)3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其特征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社会的经济系统是由各个城市及其子系统组成,各城市之间及其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使得该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所在。理论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以及城市区位论等。R.E.Park 和 E W. Burgess(1921)4对芝加哥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调查、分析芝加哥市的地理环境及土地利用方式,认为城市土地价值的上升与植物之间对于土地空间的竞争相类似,人们希望通过竞争获得最优质的土地并加以利用,这种竞争使得人们在经济上有了差距,拥有不同城市土地的市民根据其支付能力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C.G.Clark(1951)5指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劳动力将从农业转向工业、建筑业等,经济进一步发展会使劳动力更多的转向服务业、信息技术行业等,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逐步增加。生态学派霍华德在十九世纪末提出:城市的存在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城市的规模要适应市民各种生活的需要,但无限扩大城市规模是不合理的,城市必须有很多农业地环绕,城市的土地可以托管社区管理或归公众所有。Forlan Sandor(2007)6发现欧美国家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实现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这也正是欧美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教训,并提出对策建议。Terwase Shabu(2010)7提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在极速缩小,但人均 GDP 仍有较大差距,从而证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低。Raqib Abu-Salia(2015)8指出在很多贫困地区不科学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贫困差距扩大,因此必须严格制定完善的城市化规划,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摒弃盲目的在数据上追求城市化。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
城镇化,英文 Urbanization,在对国外城镇化的文献研究中多译为“城市化”,这符合国外城市化起步早,程度高的现状。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劳动力将从农业转向工业、建筑业等,经济进一步发展会使劳动力更多的转向服务业、信息技术行业等,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逐步增加。生态学派霍华德在十九世纪末提出:城市的存在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城市的规模要适应市民各种生活的需要,但无限扩大城市规模是不合理的,城市必须有很多农业地环绕,城市的土地可以托管社区管理或归公众所有。这也是现代城市化概念的雏形。“城市化”一词进入中国后,我国大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更符合我国国情。中共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对于城镇化的具体概念,我国现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代表性的可总结为: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地区面积的扩大。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转变的必经之路。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相辅相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集中型的大城市化和分散的小城市化都不符合我国国情,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确定了中国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的发展方向。
..........
2.2 概念界定
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并且逐渐转化为城镇人口,优化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提高农业现代化,丰富农村就业形式,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城镇化明显区别的是新型城镇化更注重人与城的互动,而不单纯追求人口的迁移。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所选用的指标多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三个方面选取。根据本文研究就业创造能力的最终目的,本文选取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具体用各产业占比(%)、人口城镇化率(%)、人均 GDP(元)、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万人)、教育经费(元/人)分析新疆新型城镇化现状。
........
3 新疆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比分析....18
3.1 新疆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18
3.1.1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8
3.1.2 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20
3.2 对比分析 ...........20
3.2.1 新疆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20
3.2.2 新疆与全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22
3.2.3 新疆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24
3.2.4 新疆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对比分析............25
4 新疆就业现状及对比分析 .....27
4.1 新疆就业现状....27
4.2 对比分析 ...........28
4.2.1 全国就业现状............28
4.2.2 新疆与全国就业现状对比分析....29
4.2.3 新疆与西部地区就业现状对比分析......30
5 新疆新型城镇化对就业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32
5.1 模型变量选择与说明............32
5.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42 个细分行业就业创造能力实证结果..........32
5.3 实证结果分析....35
5.4 新疆就业创造能力预测........37
5 新疆新型城镇化对就业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变量选择与说明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选择2015年公布的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2013 年及 2014 年经济情况与 2012 年存在一定差距,但经济基本情况不会发生太大的差别,同时由于投入产出表的条件限制,求出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 42 个细分行业就业人数来自 2012 年、2013 年及 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人数。该数据虽然与实际就业有所出入,但以上两点不影响本文研究,因为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对就业最有带动能力的行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12 年至 2015 年新疆总体就业创造能力分别为0.056 人/万元、0.061 人/万元、0.051 人/万元、0.047 人/万元。也就是说 GDP每增加一万元,对就业的拉动分别为 0.056 人、0.061 人、0.051 人、0.047 人。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就业创造能力有一定上下波动,但总体稳定 0.05 人/万元上下,并且呈下降趋势,这符合本文第四章论述新疆就业弹性下降,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
结论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驱动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会拉动就业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向这些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使得就业人口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就业创造能力强。根据表 5-2新疆 2017-2020 年就业创造能力预估可以看出,当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是,就业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而就业弹性的提高则需要产业结构优化作为基础,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占比增加就可以直接提升就业弹性。同时,在新疆就业创造能力较强的行业大多属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创造能力较强的行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提升就业创造能力,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新疆历来属于农业大省,农业在新疆具有较高的就业创造能力,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新疆就业创造能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驱动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会拉动就业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向这些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使得就业人口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就业创造能力强。根据表 5-2新疆 2017-2020 年就业创造能力预估可以看出,当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是,就业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而就业弹性的提高则需要产业结构优化作为基础,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占比增加就可以直接提升就业弹性。同时,在新疆就业创造能力较强的行业大多属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创造能力较强的行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提升就业创造能力,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新疆历来属于农业大省,农业在新疆具有较高的就业创造能力,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新疆就业创造能力。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