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举措。而国家公园作为森林旅游业的重要载体,被予以重视,代表森林旅游业是传统旅游业与林业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森林旅游业仍然是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绿色产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外研究动态
(1)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
国外对森林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开发规划、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公园森林旅游发展等方面。
森林旅游开发规划方面,国外学者对森林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出了不同方面的阐述,也提出了开发森林旅游的有效措施。Pongponrat K(2011)对泰国苏梅岛渔民村森林旅游开发的案例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宄,总结出森林旅游开发需要广泛的社区参与,社区参与能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提高社区参与的关键在于让参与者获得旅游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Mateu-Sbert J等(2013)以地中海海诺卡岛旅游业为例,通过研究当地旅游业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影响,认为旅游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因此要缓解旅游业与城市环境的冲突需要规划好旅游区的废物基础设施和废物收集服务;Rashidi R等(2014)以伊朗北部马苏勒森林公园为例,评估当地旅游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娱乐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当地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旅游时间和费用与游客数量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影响关系,且随着入场费的增加,旅客的付费意愿减少;Ohe Y等(2017)通过证实乡村森林康养旅游对城市上班族具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效果,提出乡村森林康养旅游业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营销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Cohen-hattab K等(2018)认为森林在休闲旅游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森林休闲旅游活动不仅对过度拥挤和环境污染起到平衡作用,也回应了民众渴望享受自然和户外娱乐的时代需要。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外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上。Bakhat M和J Rosselló(2011)强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森林旅游业,应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森林旅游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有助于缓解森林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PereiraE M和Mykletun R J(2012)以亚马逊为研究区,研究导游对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研究发现:在领导协调领域、资源管理和经济领域,导游扮演不同的角色影响着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但是因导游职业缺乏教育培训导致导游对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仍比较低;Rizio和Gios(2014)认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着联系,将公共管理制度与旅游活动支付机制相结合能够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2理论基础与机理构建
2.1概念界定
2.1.1森林旅游
早期森林旅游的概念主要强调森林是森林旅游的主要资源,森林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景观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的统称。森林旅游的概念最早可追溯于20世纪90年代,这时期森林旅游是指在林区内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这种野游无论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利用森林都属于生态环境的范畴(王兴国和王建军,1998)。
至21世纪初,森林旅游的概念得以拓展和丰富,这时期森林旅游的功能拓展为利于身心健康和心情愉悦,但本质上还是以森林生态环境和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于开锋和金颖若,2007;贺建伟,2009)。该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森林旅游活动不再特指旅游活动,森林旅游可为旅游者提供休憩、健身疗养、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和探险等休闲服务(姚星期等,2007)。另外,森林旅游业的活动区域不再局限于林区,而拓展为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环境为主要旅游活动区域的旅游产业(姚星期等,2007)。
关于森林旅游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述,但是关于森林旅游概念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即森林旅游是以林业资源(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环境)为依托而提供各种游憩活动的旅游产业。对此,本文认为森林旅游是指依托林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生态建设理念,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游憩服务的旅游产业,这种旅游产业基于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措施,以保护林业生态为核心,旨在促进旅游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2.2理论基础
2.2.1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学又称环境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指在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对其结构、功能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生态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旨在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经济学的本质表现为维护自然世界生态环境优良的基础上,发展健康可持续的国民产业经济。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寂静的春天》中首次揭示了滥用农药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广泛关注,这是生物经济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它首次提出要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人类社会不能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次正式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指出生态经济的本质是要求人类在不破坏地球可再生资源的情况下,充分结合生态与经济学原理,利用科学的经济发展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促进产业达到绿色健康发展的目标。
因此,生态经济学强调的研究重点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荣,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耦合。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保存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并提供生态产品满足人们休憩的需要。这是生态经济学在现实实践中的运用,也表明人类社会对生态经济的重视。因而,研究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关系正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范畴探析森林旅游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状态。
................................
3森林旅游效益现状分析..................................21
3.1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现状分析...............................21
3.1.1森林旅游收入概况.............................21
3.1.2森林旅游人均花费概况..............................23
4森林旅游效益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32
4.1森林旅游效益指标体系构建..................................32
4.1.1数据来源及处理..................................32
4.1.2效益指标构建与说明..............................32
5森林旅游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关系研究..........................40
5.1森林旅游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耦合协调状态分析..........................40
5.1.1研究方法.....................................40
5.1.2森林旅游效益系统综合评价指数................................41
5森林旅游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耦合关系研究
5.1森林旅游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耦合协调状态分析
根据协调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使系统间或系统各要素间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平衡状态,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非间隔的动态过程。通过探知森林旅游三大效益间的协调耦合状态,才能把握好改进效益之间耦合协调状态的方向,推进森林旅游各效益子系统呈现良性耦合的运行状态。
5.1.1研究方法
为了获知森林旅游不同年度的耦合协调状态,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森林旅游效益的综合效益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以期明晰森林旅游效益的耦合协调状态。
经济论文参考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1.1森林旅游效益评价结果
(1)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2008-2018年,我国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且从总效益水平上来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中,森林旅游经济效益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2008-2013年为波动上升期,在2013年达到峰值,2013-2018为
缓慢下降期;森林旅游生态效益呈现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的“U”型发展趋势:2008-2013年为波动下降期,2013-2018年为波动上升期,这一发展趋势与森林旅游经济效益发展趋势正好相反;森林旅游社会效益的发展趋势则明显不同于森林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曲线型发展趋势,森林旅游社会效益呈现波动下降的线型发展趋势。
分区域来看,森林旅游三大效益水平均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2018年,森林旅游经济效益水平区域排名情况如下: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森林旅游生态效益水平区域排名如下: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森林旅游社会效益水平区域排名如下: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2)森林旅游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2014-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综合效益水平呈现平稳变化趋势,其中,东北、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平稳下滑的趋势;中部森林旅游综合效益水平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2014-2018年,东部地区森林旅游综合效益平均指数为0.216,东北地区森林旅游综合效益平均指数为0.256,中部地区森林旅游综合效益平均指数为0.253,西部地区综合效益平均值为0.143。按照综合效益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