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发展迅速,并且流通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仅仅达 3.4 万亿元。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 37.05 万亿元。2008-2018 年这十年期间增长了 10 倍。在网上零售规模方面,中国网上零售规模从 2008 年的 0.13 万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9 万亿元。这几年的流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信息产业的培育发展都到了关键时期,怎样同时完成流通产业的升级改造和信息产业的额培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
当前许多学者们对于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学者文对于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信息产业与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双向因果关系,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两者之间具有正反馈效应。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的研究是对流通信息化和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问题问题的进一步拓展,是对流通信息化发展现有研究的补充。本文将国内 30 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并将 30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两个方面来研究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分析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构建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和实证模型,进而为中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实际意义
本文在各个学者的基础上,选取中国 30 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信息产业与流通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对影响中国信息产业与流通产业的耦合协调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此为依据,为探索中国信息产业新与流通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出提升我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将从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四个层次来展开对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的研究。基本研究思路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本文研究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主要应用的理论有分工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协调演化理论。本文对这几个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分工理论
自从斯密的分工理论提出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分工理论不断丰富发展,随着对分工为何会产生效率的研究不段深入,分工效率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是在专业化优势角度下的分工效率提升,到规模经济角度的分工效率,进入现代经济以后,发展为协调经济下的分工效率提升。当前分工效率提升主要是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所以本文研究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问题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探讨了产业间技术联系的原理产业关联理论认为,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实质内容即不同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不同产业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作为联系的纽带,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一定的产出作为本产业的中间要素投入。本文主要是研究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联作用,研究两个产业之间的协调机理和协调内容,产业关联理论是本文研究两个产业协调的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协同演化理论
Jouhtio(2006)对协同演化做了如下定义:协同演化是发生在两个或多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上的持续变化,它们的演化轨迹相互交织、相互适应。协同演化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双向或多向因果关系。主体间双向因果关系是协同演化的核心概念。协同演化理论与单因素决定论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协同演化强调互动主体双方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而不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演化。第二,正反馈。正反馈是协同演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互动的结果,构成协同演化关系的任何一方对他方的影响都会反馈回来引起自身的变化。第三,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和正反馈有着紧密的联系。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信息产业与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
(一)信息产业发展的研究
该领域研究代表人物有 Jorgenson、Oliner、Brynjolfsson 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他们尝试使用增长核算法来测度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大小。该方法的一般思路为将信息技术投资从传统的资本存量中分离出来,与其他类别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共同加入经济核算中。ErikBrynjolfsson、LorinM.Hitt(2003)研究发现计算机能够显著减少企业间协调、通信和信息处理的成本,而且信息技术还为其他技术提供一个通用平台使他们更好地创新和改革。Colecchia、Schreyer(2001),Vijselaar、Albers(2002)研究发现欧洲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低于美国,可能是欧洲经济没有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Daveri(2002)、Shephard (2015),Vijselaar、Albers(2002)则强调欧洲对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并没有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迅速上升,这或许与欧洲信息制造部门比重小、信息技术使用范围窄有关系。Jalava、Pohjola(2002)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经济贡献率在芬兰之类的欧洲国家远低于美国。此类研究还有 VanArk,Melka,Mulder,Timmer,Ypma(2002),Daveri(2002),Timmer,Ypma、VanArk(2003)等。Kazuyuki、Takahito(2008)对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1985—2004 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日韩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及美国。最近的研究还有 Nakamoto (2008),André,Claudio 和 Vianka(2015),Barger (2018),Abdul 和Deb(2016)Swan (2015)Jorgenson、Vu(2016)等。林毅夫和董先安(2003)以芯片制造为例,对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和路径进行了介绍。
胡芒谷(1997)在研究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主要采用从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我国社会信息水平角度研究。陈敏、任明仑(2007)通过对信息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综合分析,建立我国信息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主要是对 12 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对不同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总结出信息产业各个发展层次的主要特征。张凤、巩敏(2016)研究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 2014 年 31 个省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中东西部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并提出实现我国信息产业均衡发展的建议,对于中西部地区进行资源倾斜。
.......................
第三章 中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14
第一节 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的必要性 ......................... 14
一、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14
二、中国产业发展规律 ............................................. 14
三、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作用 ..................... 17
第四章 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实证研究 ........................... 28
第一节 耦合协调的实证分析 ......................................... 28
一、耦合模型的选择...............28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
第五章 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0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40
一、指标的选取 ........................... 40
二、研究假设 .............................. 41
第五章 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指标的选取
根据第三章分析可知,影响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的因素分别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为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外部因素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干预,选取以下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L)反映了人力资本对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人力资本有分为人力资本的数量和人力资本的质量,所以本文分别研究人力资本数量和人力资本质量对于两个产业耦合协调的影响。人力资本的数量可以用劳动力数量(LN)表示,根据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的人力资本思想认为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选择人力资本的质量用平均受教育年限(LP)来表示。劳动力数量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查询,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据国家统计局查询的数据计算得到。
技术进步(RD)。技术进步可以有多种方法,根据张序萍(2010)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两种方法,首先可以用一个地区的技术专利数量代表,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情况。另外,一般认为技术水平当地的教育水平相关联,可以用当地教育发展状况,表示当地的技术水平。本文用根据张序萍(2010)指标省市(地区)发明专利总量,本通过变形计算出各省市每万人专利申请数量来衡量技术进步。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对于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度,然后对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第一,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偏低。近些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产业信息化,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实证结果显示,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以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主,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情况总体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是,上升趋势缓慢。此外,在 30 个省份中,仅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六个东都地区的省份的耦合协调等级达到了中级协调。中部地区和部分西部地区处于轻度协调的状态,还有部分西部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总体而言,全国大多数省份依然处于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第二,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区域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实证结果显示,中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递减,呈现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情况较差的情况。本文可以将 30 个省级区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共六个省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耦合协调情况较好,这六个省份达到里中级协调,两个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较强,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协调;第二本分包括天津、辽宁、福建、重庆、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海南共 18 个省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耦合协调情况相对于第一部分较差,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仅达到勉强协调的程度,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状况较弱。第三部分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吉林六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最低,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耦合协情况还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两个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