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而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却与此相反:地广人稀的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面积最小的中部地区腹背受敌,实现幡起步履维艰,东部省区人口最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东、中、西部地区虽然同属中国,但在经济发展居面上却呈现出类似欧、亚、非的世界格局。从政策角度分析,东、中、西部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由内地向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该战略使得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获得了大量的投资:直至“八五”时期,东部的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4.2%,超过中、西部之和。这种由政策倾斜导致的“不平等”被东部沿海的对外贸易优势和经济自发的集聚力量不断放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集中,中央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成功加快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东部地区得以率先发展;时至今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巳经被"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战略所取代,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时机巳经成熟,但中央杈力的下放以及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并通过类似于“商品价格战”的招商策略,釆取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方式相互竞争资本,形成了东、中、西部三大割裂的市场与激烈的政府税收竞争格局。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提出至今已有15年,在此期间,国家的政策虽然一直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盲目地招商引资又产生了重复建设与产业同质化等新的问题。因此从目前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问题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是本文的初衷。
…………..
1.2研究的思路和结构安排
本文在Zhu&Song(2013)两地区线性框架模型的基础上,结各中国国情扩展至三地区,并且根据政府税收竞争的特点设计博弈过程,刻画东、中、西部税收竞争对资本集聚程度的影响;然后,基于2003-2012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通过面板回归分析验证模型结论;最后,汇总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文章的基本思路是: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介绍了关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税收竞争模型的国内外研究,涵盖了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并对文献进行评述,提出改进方向;第三章,理论模型,首先建立了一个基本模型,在Zhu&Song(2013)所建立的线性模型基础上将两地区展至三地区,以刻画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间的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问题。首先考察无税收竞争时,资本在三地的集聚情况;然后引入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博弈,比较了两种博弈形式:(1)假定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博弈中地位相同,同时决定税率;(2)假设东、中西部政府在这场“招商价格战”中话语权不同,东部地区的政府有主导地位,模型釆取序贯博弈决定税率,设定博弃过程为东部的“领导性政府”优先定价,中、西部地区政府跟随,并在此模型框架下分析集聚与竞争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随后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资本自由流动、社会次优、同时决策博弈与序贯决策博弈四种情况下的资本集聚程度、均衡税率与总的社会福利;由于本文是基于两地区税收竞争模型进行的炉展,因此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两地区模型与三地区模型的异同。
………..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新经济地理学(NEG)棋型
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模型被认定为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之一,该模型用简单的方式把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结合起来,采用C-D型效用函数刻画消费者偏好,釆用异质劳动力的生产函数作为成本函数,得到了市场出清时的均衡价格、产量、厂商数量以及工资水平。此外,为了解决离散条件下厂商战略性行为的存在,模型将离散的厂商数量扩展到连续情况,大大简化了对厂商区际分布的分析。关注收入效应可以选择Dixi-Stiglitz模型,而Ottaviano et al.(2002)在经济地理学中引入了线性模型,利用该框架可以重点考察价格效应,即较大规模的市场引致较低的加成定价率.该框架假定消费者拥有足够多的初始禀赋,并且釆取拟线性效用函数,得到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以及价格水平。Behrens & Murata(2007)将垄断竞争模型以及线性模型进行了融合,同时考察了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建立了一个更为完善的一般均衡框架。以上的两个模型描述了封闭经济,由Kmgman(1980)建立起来的DSK模型虽然假定生产要素不流动,但是产品可以从一个地区运往另一个地区,文章论证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两个地区的消费者都是有利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两个地区的福利水平将趋同。展的DSK模型认为资本与货物均可以自由流动,因此区域规模就会对厂商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市场规模是影响厂商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之一。
…………….
2. 2税收竞争棋型
国外的税收竞争研究始于Diamond & Mirrless(1971)的最优税制研究,文章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小国模型,分析了资本可以跨国流动,且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市场收益率最大的约束条件下,国家如何确定最优资本所得税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税收竞争对要素流动与税赋分布的关系,过度税收竞争的判定以及国际税收竞争的协调。不同学者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界定各不相同,Wilson (1999)将稅收竞争划分为三个层次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广义的税收竟争是指独立的税收主体之间任何非合作性的税制制定行为;(2)中义的税收竞争包括横向税收竞争与级向税收竞争,将广义的税收竞争限定为每个政府的税收政策能够影响税收收入在政府间的分配;(3)狭义的税收竞争仅指横向税收竞争。樊停婷(2010)总结了税收竞争的手段:(1)优惠式税收竞争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争夺资本、劳动力等流动性要素,变相降低税率,通过税负减免降低有效税率吸引经济发展要素;(2)支出式税收竞争是通过税款返还,改进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或居住条件,吸引资本、劳动力、企业家;(3)违规式税收竞争是指政府有意放松税收征管力度吸引更多要素。国内主流的观点将税收竞争定义为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吸引经济资源的行为。黄春蕾(2004)将税收竞争定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吸引流动性要素的博弈过程。谭祖铎(2000)将税收竞争的定义由税收优惠拓展到税收支出、税负输出、税收服务竞争等更为宽泛的角度。
………….
3理论棋型........13
3.1消费、生产与市场出清.......14
3.2无税竞争.......19
3.3次优资本分布.......22
3.4引入政府税收竞争博弃.......24
3. 5引入政府税收竞争博弈一一序贯决策模型.......26
3.6综合分析一一数值模拟.......27
3.7两地区与三地区模型的异同.......31
3.8本章小结.......35
4实证分析.......38
4.1数据介绍.......38
4.1.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38
4.1.2回归模型的提出.......39
4.2回归分析.......40
4.2.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骖.......40
4.2. 2 Hausman 检验.......40
4.3本章小结.......42
5研究结论与改进方向.......44
5.1研究结论.......44
5.2改进方向.......45
4实证分析
4.1数据介绍
要考察不同省市地区内,资本集聚与税收竞争等不同年度的时间序列,需要用到三维(截面、时间、变量)信息的数据结构,即通常所说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在接下来的部分,首先介绍本文所使用的面板数据结构以及数据来源。(1)样本期间选择:本实证分析的样本期间选取为2003年-2012年,主要考虑自中国2002年加入WTO之后,资本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也开始加快,为了避免数据结构突变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2年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2)样本成员选择:我们选择全国31个省市自洽区中的29个作为样本成员,由西藏自治区的情况特殊且数据不全因此剔除样本;此外,海南的发展模式以及房产泡沬致使其变异度较大,所以也不予考虑。我们将剩余的29个省、市自治区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辽宁、山东、河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广西。
…………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探讨了东、中、西部的资本集聚与税收竞争问题,得到若干有益结论:
(1)由企业的定价公式可以发现:政府应当致力于降低各个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这不仅可以降低产品价格,还有助于平缓物价波动;此外,降低贸易成本还有助于资本留在西部地区,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异;
(2)通过规范分析考察中央政府协调下的次优资本配置,研究表明,自由流动时的资本分布相较于社会次优的资本份额配置表现为资本在大地区的集聚不足,因此政府应该纠正市场失灵,使资本更多的配置到大市场地区,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做好二次分配工作,即保证效率又要抓公平;
(3)通过引入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考察各地区政府的博弈行为,分别考虑了同时竞争与序贯竞争两种情况,并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全局最优、资本自由流动、同时决策、序贯决策四种模型设定下的均衡资本分布与均衡税率,比较发现:沿海地区的均衡资本份额关系为全局最优〉自由流动〉同时决策〉序贯决策。全局最优〉自由流动原因是促进竞争效应导致大市场(东部地区)集聚不足,自由流动〉同时决策是由于三个区域的地方政府展开同时竞争使得大地区的规模优势相对于无税竞争时要弱,地方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弃削弱了经济体的积聚力量;同时决策〉序贯决策是由于在序贯决策博弈中大地区政府有后动优势因此可以更充分的利用集聚租金的优势加大对企业的税收强度(或减小对企业的补财力度)所以相较于同时决策的税收竞争博弈,大地区对资本的吸引力更弱。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