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城市群的定义
关于城市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基于研究的方向、视角等的不同,有着各自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姚士谋等人在《中国的城市群》中的定义,“城市群是在一定的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属于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①结合上述定义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城市群的定义为:城市群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在较高发展水平的区域内,由若干等级不同、规模各异、基于交通网络连接的彼此相互作用的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组成的区域地域单元。城市群的特征有: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有一到两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若干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城市作为外围;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往来便利;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协作良好;城乡之间的差异较小,呈现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开放程度较高。
(二)城市群内经济联系相关理论
1、中心地理论
受行政、交通和市场三个方面的影响,中心地空间的分布形态将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研究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对城镇等级和规模关系加以概括。①1940 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提出了城市经济圈模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以大城市为中心,首先形成单一的城市市场区域;然后一个个市场区域会慢慢地构成市场网络,如果把这些市场网络加总,则全部的网络至少有一个中心,然后将这些市场网络围绕中心旋转,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重叠程度不同的经济点,即若干市场区中心的集结。其中,在中央共同中心点处形成大城市,这里集中了与一个大的地方需要有关的各种利益。市场网络的旋转重叠,形成了六个拥有许多生产地的扇形地区和六个拥有少数生产地的扇形地区,最终发展成为以某个城市为中心的大城市群,这就是廖什景观(Losch Landscape)。廖什理论是对克里斯泰勒理论的发展,这两大理论共同形成了完整的中心地理论,从而成为了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但是中心地理论所假定的区域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并且忽视了中心地的动态变化,其理论局限于与现时,没有考虑到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增长极理论
1955 年,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随后,布代维尔(J.Boudevile)、赫希曼(A..Hirschman)、缪尔达尔(G. Myrdal)、弗里德曼(J.Friedman)等学者进一步地丰富了该理论,使其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地理空间上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条件较好的地区将优先发展起来,这些地区创新能力强,吸纳周边地区的要素资源,因而形成了若干增长极,其他地区将会依附这些增长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长极的发展优势会逐渐的对外扩散,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②随后经济学家拉塞(J.Lasuen)和布代维尔(J. Boudevile)把区位论的观点纳入了增长极理论中。他们追溯到了中心地理论,并发现增长极的发展功能直接同城市的聚集体系模式联系在一起。一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城市的聚集优势和多种功能。布代维尔(J. Boudevile)重新探讨了空间的定义,拓展了佩鲁的理论,将其从抽象的空间转换为具体的地理空间,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经济空间不仅包括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包括经济现象的地域结构关系。
二、 吉林中部城市群中心与外围城市的基本情况
(一)吉林中部城市群的范围界定
本文中提到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范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和辽源市,当然在政府的规划报告和很多文献中,还包含了通化市的梅河口,柳河和辉南。由于通化市区距离长春较远,且不在吉林省中部,所以在本文中,为了便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比较性,省去了通化的上述三县。具体的各个城市所辖的县区如下:可见,这一部分位于吉林省的中间,包括省会长春和吉林、四平、松原、辽源四个地级市。
(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具有大“X”的特点,长春市处于交叉点上,其他四个城市正好处于长春市的四个相对的位置,而这个“X”就是由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状结构。从下面的吉林省高速公路图来看,这一特征非常明显。长吉高速、长辽高速、长松高速和长春到四平高速公路犹如四个枝桠散开。而铁路线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哈大铁路,长吉城际铁路,长春至松原铁路等也构成了一个“X”型。点轴开发理论强调的就是工业项目的布局沿着主要交通干道进行。因而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交通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而且从中心地理论来说,在一个中心城市周围,分布着其他大小等级不小的城市,是一种比较稳定和理想的城市群布局状态。
三、吉林中部城市群内中心与外围城市....17
(一)经济联系量分析:基于引力模型.......17
(二)经济隶属度分析:基于经济联系量的计算.........19
(三)经济关系分析:基于欧氏距离模型.........20
四、吉林中部城市群内中心与外围城市....25
(一)基于中心与外围城市客流情况的检验.....25
(二)基于中心与外围城市若干经济指标.......2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33
(一)结论........33
(二)政策建议 ...........34
结论
理论测度的结果为:从经济联系量的计算结果来看,吉林市与长春市的第二产业的经济联系量为 18.96,第三产业的经济联系量为 29.89。而排名第二位的四平市的结果分别为5.62 和 15.49,这与吉林市的差距很大。排在最后两位的松原市和辽源市的计算结果为 4.12 和 7.31 以及 3.54 和 5.07,这两组数字不仅距离四平市有很大差距,跟吉林市更是无法相比。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隶属度来看,也只有吉林市超过了 50%,其他三个城市都没有超过 30%。从五年的欧氏距离模型的计算结果来看,吉林市平均为 0.3458,其他三个城市都超过了 1,吉林市与其他三个城市的差异巨大。实际检验来看,从相关性系数的结果显示,仍然只有吉林市超过了 50%,其中松原市与长春市的相关系数只有 30%左右。每日的通勤量可以看出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密切程度,得出的结果和相关性的计算一样,吉林市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城市。所以,实际检验证实了上面理论测度的结果。从以上分析来看,在吉林市省中部城市群中,吉林市与长春市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四平市居其次,松原市和辽源市与长春市的经济联系程度相当,都相对较低。经济联系量、经济隶属度和欧氏距离模型都能刻画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通勤量就更为直观。从前面的几个模型计算的结果来看,四个城市与长春市的经济联系程度总的来说都不高。以相关性系数为例,吉林市为 0.5534,四平市为 0.4098,松原市为 0.3296,辽源市为 0.406。没有一个城市与长春市的相关性系数超过 60%,这说明了这些城市各自发展的特点很强,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比较低。从经济联系量的结果来看,如果把完全联系作为 100,那么这四个城市与长春市的联系程度严重不足,除了吉林市与长春的第三产业的经济联系量以外,其他的全都低于 30。所以,总的来看,各个城市与长春市的经济联系情况都不乐观。
参考文献
[1] E.Howard.Garden Cities of http://sblunwen.com/csjjxlw/ Tomorrow [M]. Faber and Faber,London,1946.
[2] P.Geddes. 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movement and the Study of Civieism [M]. New York:Howard Ferug,1915.
[3] W.Christaller. Central place in Southern Germany,EnglewoodN.J.Cliffs,London:Prentice Hall,1966.
[4] J. Gottman . 1957.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J]. Economic Geography,33(3):189-200.
[5] F. Perroux . 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eations [J].QuarterlyJournal of Eeonomies.1950,(2).
[6] Friedman, J.Miller.The urban field[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Institute of Planners,1965,(31):312~320.
[7] T. G.. McGee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isa:Expanding ahypothesis•In:N Ginburg,B Koppel ,T. G. McGee. The 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isa. Hunolulu: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1991.
[8] R.Prebish.The E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Problems[J] . 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n,1962,(7):1.
[9] V.Henderson.The Size and Types of Cities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74,(64):640~656.
[10]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