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978年的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开始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在1978年,我国的GDP仅为3645亿元,而到2011年我国GDP已增长到471564亿元,我国己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稳步提升,人民收入普遍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逐步确立。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支持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农业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为我国工业和城市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条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从其他非农产业得到帮助和支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发展好农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宏观运行和国家安全。由于农业作为一种的特殊的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生产周期长而且投资规模大,农业受到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弱质产业。为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保证农业优先发展地位。*********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论断科学的总结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入世使中国经济更紧密的融入了世界,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各个产业部门带来严峻挑战,其中农业尤为突出,国外农业由于产业化规模经营以及巨大的农业补贴,使成本大大降低,而我国农业目前仍然是传统的个体户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给我国农产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与国外农产品相比,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补贴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减少入世带来的冲击。
农业补贴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介入农产品或生产资料市场,通过价格杠杆或直接支付方式促进农业增长,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市场化水平低,农业没有得到多大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包产到户,市场经济引入到农业发展。同时工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歩,国家财力显著提高,农业补贴力度开始加大,手段也多样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已不再是全方位支持工业的阶段,而是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阶段。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农业贸易环境,在总体补贴水平不可能像发达国家相比的情况下,应该在遵守农业规则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农业规则,在不违反WTO游戏规则的前提下灵活充分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因此在WTO框架下如何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2文献综述
1.2. 1国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在17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就制定了一些关于农产品贸易的法令,通过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关税来限制农产品出口 ,同时通过出口许可证等方式来限制农产品的出口 ,总而言之就是想方设法的通过限制农产品出口来稳定国内的农产品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已经由限制出口转为限制进口,在19世纪60年代还实行了一段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但是这种政策是短暂的,很快就被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所取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农业保护己在世界各国广泛推行。由于农业补贴受到如此重视,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也是非常丰富并且存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主义主张取消农业补贴,因为他们认为农业补贴扭曲了市场价格,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失真,提供了错误的价格信息,价格信息的错误就会误导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计划,他们主张自由贸易,由市场来决定农产品的价格。贸易保护主义则相反,认为自由贸易只对发达国家有利,会进一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特别是会损害到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利益,导致贸易条件发生恶化。农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主要产业,农民的人口比例也占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的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由贸易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切身利益,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农产品在自由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护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利益,他们主张提供农业补贴。新货币主义认为,将农业补贴给生产者还不如给消费者。
2.农业补贴的理论分析
2. 1农业补贴的内涵
虽然国际和国内在理论界方面对农业补贴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普遍从农业补贴的狭义和广义来进行分析。狭义的农业补贴认为,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生产资料市场或者农产品市场进行干预来降低生产农产品的投入成本或者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实现,有时候会通过对农民进行直接支付来保护农民利益。手段包括生产补贴、价格支持、直接支付、关税保护等方式,但并没有把农业灌溉和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2003)。蔡防(1993)等认为,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为此政府通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干预,农业补贴的手段主要是关税壁垒、价格支持和直接的收入补贴等。卢锋(1998)等认为,农业补贴就是不是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达到刺激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而是政府通过对农产品的价格干预来实现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和边境控制。狭义的农业补贴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农业补贴政策主流观点,主要的手段都是通过关税贸易政策、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和价格支持以及直接支付等办法来实现剌激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狭义的农业补贴主要注重的是农业补贴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保护我国农民的利益,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广义的农业补贴是将农业补贴从只在维持农产品价格水平方面拓展到农业与非农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社会和谐等更开阔的领域中来。施虹认为农业补贴政策是指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夯实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而采取的各种支持和保护措施的总称。实质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利益转移。易炼红(1998)认为,农业补贴政策是指在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情况下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李建平(2007)认为,农业补贴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稳定与健康发展而对农业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和保护措施。
3. 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分析...................... 22-30
3.1 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 22-26
3.2 农业补贴问题的成因分析...................... 26-30
4. 农业补贴的国际经验...................... 30-41
4.1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30-34
4.2 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 34-37
4.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 ......................37-39
4.4 印度、墨西哥的农业补贴政策...................... 39-41
5. 优化我国农业补贴的财政政策建议...................... 41-46
5.1 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 41
5.2 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41-42
5.3 改善农业补贴方式...................... 42-43
5.4 完善农业补贴结构...................... 43
5.5 提高农业补贴效率...................... 43-44
5.6 加快农业补贴的法制化建设...................... 44
5.7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44-46
结论
虽然现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农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仍然很大,为了增强农业承受风险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受到广泛重视,早已成为其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世贸组织WTO的协议规定,要逐渐消除对农业的价格支持和灾害救济,而更多是通过在不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对市场发生扭曲的情况下对农业进行补贴,因此在WTO协议框架下,农业政策逐渐由灾害救济改为农业保险来对农业进行保护,使农民的收益即使在遇到灾害或者风险的时候也能够得到,是对农民的收益进行的一种保险,而这种措施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自然灾害在世界上也是较为严重的国家,因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但目前来讲我国的农业保险水平仍然比较低,而且商业保险公司由于农业保险风险较大而不愿涉足,保险水平低,制度很不完善,只有通过国家和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由国家、保险公司和农民三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共同承担农业保险的费用,同时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承担作为最后的保险人的责任,国家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我国农业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I]蔡防.论农业保护及其替代政策[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3(2)
[2]蔡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3]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何忠伟,侯胜鹏,陈艳芬.中国农业补贴的一个理论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5]何忠伟.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体系研究[M].北京沖国农业出版社,2005
[6]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仁[M].北京:中国则政经济出版社,2005
[7]冷崇总.世贸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5)
[8]李景峰.WTO背景下出口补贴政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2(2)
[9]李景峰.入世后中国经济对策全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李进江.江西财政支农支出最优规模分析[J].科技广场,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