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各项创新的展开,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历了不同时间点的变革与更新后,电子商务逐渐兴盛繁荣起来。以信用担保和中介模式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体系,极大程度上缓解和解决了网络交易的信任问题,减少了成本支出,促进了行业的兴盛和发展。到 2016 年我国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市场交易的金额超过 50 万亿元,可以说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的普遍交易方式之一。
在央行的管理之下,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为其品牌形成了背书,提高了在市场上的可信任程度,第三方支付在其他生活领域也逐渐展开业务,比如水电费缴纳、话费充值等。特别是最近五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平板电脑、4G 技术的全面普及等,使得第三方支付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在网上交易方面,第三方支付更是直接深入到实际生活场景中,联合线上线下,提高其应用水平,以此促进和增强市场份额。依据官网数据和品牌调查,2010 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金额以 100%的增长率超过 1 万亿,2011 年更是以 118%的增长率达到 2.2 万亿,到 2016 年其交易额达到 58 万亿人民币。而到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数据分析优势,不满足于电商渠道,已经涉及到金融理财、保险服务等金融行业的领域,典型的例子如阿里巴巴公司的“余额宝”、腾讯公司旗下的“理财通”等业务。
不难看出,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逐渐扩大,已经与商业银行的一些盈利业务产生竞合。在国家逐渐放开对利率市场化的限制之后,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利润出现一定程度降低,行业之内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也加强了中间业务的展开。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此产生了业务上的竞合关系,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结算业务降低,贷款人员范围缩小都受到第三方支付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结合二者进行相应的研究,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商业银行的创新与未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第三方支付出现的比我国早,研究成果方面也比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特别是商业银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讨和探索都比较完善。通过相关阅读和分析,不难发现国外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是针对服务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第三方支付服务方面
Lakshminarayanan D(2014)讨论了移动支付中的第三方支付,在维护好底层程序语言的基础上,保证交易的安全,才能更好的促进移动支付的扩大,研究范围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关注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技术稳定和安全性。Chaudhry A 等(2015)研究了网络时代的“数据隐私”问题,从第三方支付的角度出发,发现不少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储存了用户的数据,推送广告挣钱,可能会引发隐私问题,并且通过这一手段限制了其他平台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可能。Dorsey J(2017)等通过对比不同的支付方式,多种支付方式促进了交易的成交效率,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开始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和服务不如直接对接支付,快捷性和风险并存。
(2)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银行的影响
ECrystalization(2014)研究指出由于信息双方不对称的原因,商业银行的融资业务有时并不透明,业务也存在较大风险性,而第三方支付依据其信息技术和交易规模、场景,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融资,减少中介信息截留问题。Valcke P 等(2015)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覆盖范围,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生活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造成挑战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基础性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在美国并未流失,同时也讨论了第三方支付在反恐和打击洗钱方面的作用。Dee Halley(2016)认为第三方支付借助现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场景,减少了交易双方的信息甄别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性已经开始显现出来。Chen L 等(2017)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质量,在 4 类和 11 类的质量测验中,筛选出了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认为他们能够对商业银行造成市场份额的挑战,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
第 2 章 第三方支付发展概述及现状分析
2.1 第三方支付的内涵
2.1.1 第三方支付概念
第三方支付就是作为中间机构,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直接进行收款付款的业务,为消费者提供网络支付和划拨银行卡付款等方式的支付方式。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没有太多的基础。在 1999 年,因为电脑技术的初始普及,理论意义上的我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首信易支付成立,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和原因,并没有在第三方支付上取得大的成功。一直到 2008年之后,第三方支付才真正开始发力,到 2016 年底,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十分惊人,已经达到 58 万亿。
从最初的摸爬滚打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行业,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过程也是历尽艰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安全性等问题受制,到现在成为正规和被认可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的进步有目共睹。截至 2016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针对第三方支付下发了第七批次的金融牌照,也就是一共有二百多家企业可以从事此项业务,包含的业务模式包括网上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代收代付等相关业务。
2.1.2 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
根据第三方支付采用的方式和划拨金额的途径不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模式又呈现出两个不同的经营模式。第一个就是以“快钱”为典型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二个是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公司的“财付通”为代表的有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1)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一般是指没有直接的应用联系场景,功能上不依托于电子商务或社交场景,也不提供担保,单独进行支付的简单支付方式。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典型的特点就是一方面联系商家,另一方面是寻找更多的商业银行进行联络,达成交易,方便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易往来记录和流水账单。其支付的代表为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支付平台。
(2)担保支付模式
担保支付模式是指由于电子商务和社交需求等原因而形成的支付方式,担保第三方支付模式通过与多家商业银行联系,在互联网购物的需求支持下,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进行资金往来的中介支付服务。如图 2-1 所示:
........................
2.2 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及特征
我国第三方支付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在时间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以成熟的模式越来越被用户认可。当前,我们国家的第三方支付在发展中存在以下的特征。
2.2.1 拥有良好的客户基础
从 2017 年下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统计报告可知,我国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国网络连通度已超过 60%,网民人数为 8 亿多,约占全球网民数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我国网民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由 2016 年底的95.1%提升至 96.3%,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网络购物规模也提高近 60%,比 2015年的水平提高了近 30%。图 2-2 是中国手机网民数量,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基础特别是手机网民数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离不开网络的大量普及和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同时也要得益于网络购物这种便捷消费模式的养成。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支付宝为例,在 2013 年时使用人数 1 亿左右,到 2017 年已经 8 亿左右,全民覆盖率超过 60%。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第三方支付,得益于良好的用户基础和市场环境,第三方支付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
............................
3.1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挑战........................... 17
3.1.1 支付结算业务上的挑战................. 17
3.1.2 代收代付业务上的挑战......................... 18
第 4 章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关系的实证分析................ 26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26
4.1.1 数据选取及商业银行 BIX 指数 ................. 26
4.1.2 第三方支付规模 THI 指数 ................... 27
第 5 章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和建议...................... 31
5.1 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出发的对策........................... 31
5.1.1 注重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 31
5.1.2 科学管理存贷比,控制不良贷款率............... 31
第 5 章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和建议
5.1 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出发的对策
5.1.1 注重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方支付凭借其较高的用户满意度而快速发展。它主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优势,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传统商业银行应借鉴学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这类优势,转变原有推销式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同时,商业银行可通过整合资源,将现在拥有的的核心业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交流融合,实现为客户提供更精细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目标。随着消费者性质的变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大力发展,消费或者说支付,已经越来越简单化、网络化,与此同时,操作也更加人性化、快捷化,也就是说带有很强的网络性和虚拟性。商业银行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开发出适合普通大众的网络金融产品或者是相关服务,才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电子支付的技术研究或者说是流程优化,只有完善好这一基础业务,才能更好的开发出其他产品,加强消费者的信赖度和黏性,提高支付服务的效率。
商业银行自身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代不断变化,需求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可以被创造。不少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完善自己的电子支付方式,多渠道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建设银行的“龙支付”、工商银行的“工银 e 支付”等,这些都是银行在小额支付的基础做出相应的改变,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
第 6 章 结束语
文章以支付宝为切入点,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两大业务造成的影响,在结算和存贷款业务上都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导致商业银行业绩甚至是利润的下滑。结合第三方支付和上市商业银行的具体数据,用 VAR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的结论,并依此给出了商业银行发展应对的建议和策略。
商业银行是传统金融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有着其它资本机构无法比拟的信誉度。商业银行实力雄厚,背后有政府提供隐性担保,又有多年经营所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虽说近年来其开展的传统业务频频受到来自互联网金融及第三方支付的冲击,甚至从表面看来,银行已经成为比较弱势的一方。可是,一旦冷静思考就会发现,短期之内,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撼动的。首先,第三方支付看似来势迅猛、不可阻挡,实则它的发展与银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其次,对于银行来说,来自第三方支付的挑战是对其最大的触动,深化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及加大创新力度都需提上日程。因此,面对挑战,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取其精华,不断充实自己,在竞争中完成提升。而且,随着关于互联网层面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双方市场的细分也指日可待,相信只要双方精诚合作,定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出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