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绩效影响的金融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76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从我国的基本社会情况出发,就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其绩效的关系进行探索,并运用模型对二者之间的相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力求能够在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理论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8 年的次贷危机使全球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这让人们深刻意识到金融体系的稳健而有效率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也让各国铭记商业银行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中枢系统,更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总控室。我国的股份制改革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提出来了,但是真正有实质性进展是在中共十四大之后,各种股份制公司开始崭露头角。2002 年金融会议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次提出,完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使得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得以迅速提升,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成为国际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经济基础。

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反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经济方面形势复杂多变,整个全球经济体系依然笼罩在次贷危机的阴影之下,进而使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较为缓慢。希腊各银行由于用尽了欧洲央行的紧急信贷额度而导致破产;英国脱欧使得银行不得不退出盈利不足的业务,尽力压缩成本,转变银行的经营模式;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无疑加大了银行的资本压力,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国际环境的种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变相要求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提高。面对经济新常态,国内经济方面也风起云涌、复杂多变。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GDP 增长速度一直放缓,并且呈现出继续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是影响银行绩效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如此以来,更多的上市银行可能要提早进入净利润增速的 “零时代”。2013 年 7 月,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2015 年 10 月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严重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存贷款的利率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之后,对银行的影响是利润空间变小,收入减少,因此绩效水平受到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改革,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受到影响。贷款利率市场化,使银行对贷款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和组合,增加了信贷业务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管理债务的成本,这就降低了信贷业务的利润收入,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不良的影响。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由于商业银行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了学者们对商业银行的一系列研究,股权结构作为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文献业比较丰富。为了能更好的掌握股权结构的理论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1.2.1 国内文献综述
自从我国在 2002 年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我国学者不断对股权结构改革理论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也无非是相关论和无关论两种结论。
(1)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水平无关。 王曙光、王琼慧(2017)通过选取 24 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 2006~2015 年的财务数据,从经营风险和经营收益两个方面衡量经营绩效,从国有资本、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三个方面衡量股权结构,并且分别把 24 家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三类,分别构建模型研究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三类产权结构对三类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没有影响,对三类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也不固定,由回归结果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提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实行差异化策略,重点实行增量改革,谨慎推进存量改革,定位明确,完善市场竞争环境,增加对中小型银行及微型银行的扶持等政策建议。薛继亮(2015)通过搜集 22 个行业2003-2012 年的统计数据,以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以三个解释变量分别来衡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产值比重,并分别构建了三个模型来衡量资源依赖、产权和产业转型对三类不同企业类型绩效的影响,通过回归结果发现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虽然都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资源依赖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绩效,而产权因素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也是递减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赵尚梅、杜华东、车亚斌(2012)搜集了全国东、中、西部 51 家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2006-2010 年的年报数据,统计出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类解释变量来衡量其对城市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产权结构下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与商业银行的绩效没有必然关系。汤燕娜、陈菊花(2008)选取了沪深两地的 14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07 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选取资产回报率和不良贷款率作为绩效指标,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战略投资者作为股权结构的指标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国家控股、股权集中度并没有对绩效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要根据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政策,推动银行业的发展。

..........................

第 2 章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水平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界定
对于股权结构来说,理论上是指股份公司中,不同性质的股东所占股份的比例及其之间形成的关系。一般来说,股权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指用股东的性质来分类股权的组成,如国有股、外资股、民营股等;二是用股东的持股比例来分类股权的集中程度,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等。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是股权结构,其对企业的绩效和行为起到决定作用。股权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可塑造结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其相应的变动,进而使企业的绩效行为受到影响。
2.1.2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界定

绩效水平可以在狭义程度上等同于盈利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生产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与投入成本的差额。绩效水平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绩效水平的提升是任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由于绩效水平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对绩效水平的了解,判断该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绩效水平主要体现在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经营货币相关的业务,并在其经营过程去抵御风险来获取利润。绩效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的衡量指标,通常可以采用成本费用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来衡量,但由于商业银行的高风险性、高杠杆性,绩效评价指标较为复杂,且单一指标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因此,本文选取多个指标通过稳健性检验的方式多角度去衡量商业银行的绩效能力,全面的分析股权结构对绩效水平的影响。
..........................

2.2 相关理论的概述
2.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源于上世纪 30 年代,是在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意识到企业的所有者兼任经营者存在很大弊端的背景下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倡导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要求企业的所有者让渡经营权,只保留剩余利润的索取权。
委托代理关系出现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的细化,企业的所有者虽然创办了企业,但由于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缺乏管理企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分工的细化产生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他们相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更能给企业带去专业化的管理,

以提升企业绩效。

在对称信息的条件下,委托人可以了解到代理人的实际行为,给予其奖励或惩罚,代理人也可以观测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相应的薪资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基础之上的,委托人不清楚代理人的能力水平,容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代理人不清楚企业的具体状况,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代理人则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薪资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等,这在二者之间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为规避类似情况,委托人将会增强监管,由此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增高将会导致公司绩效水平的下降。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任务在于,研究当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时,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来激励代理人,实现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

针对委托代理问题,可以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考量,也可以从外部的竞争机制来解决。激励机制是要充分调动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主人翁的意识,让代理人真正把企业家才能运用到公司的经营运作中,提升绩效水平。监督机制是指明确公司的机构分工,执行权、决策权、监督权要分开,监事会监督股东大会的决策,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同一层级的代理人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外部的竞争机制是指一方面要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当职业经理人的业绩水平达不到要求时,就会被外界的经理人所替代,以此来作为经理人的潜在动力,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当市场竞争激烈时,绩效水平差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导致员工失业,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公司的绩效水平。
.............................

第 3 章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水平的现状分析 ........................... 16
3.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 16
3.1.1 股权集中度的现状分析 ....................... 16
3.1.2 股权性质的现状分析 ............................... 18
第 4 章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23
4.1 样本的选取 ................... 23
4.2 理论假设 .......................... 23
第 5 章 对策与建议 ............... 38
5.1 适度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38
5.2 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 .......................... 38

第 5 章 对策与建议

5.1 适度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结论
本文是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研究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其绩效水平的影响。本文取了 16 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并把这些银行分为三种类型(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作为衡量股权结构的指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衡量银行绩效的指标。利用 Eviews8.0 软件对构建的模型就全体样本和三类银行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并且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定性,用每股收益替代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实证结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呈正相关,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四条对策建议:适度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完善银行治理机制,加强银行外部监管。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