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 1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建设也口益提上口程,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营造深化教育改革的热潮,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必须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质量,培养师资队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成了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意义深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目前的社会实际出台了一些促进教师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力的保障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敬。但是,由十地区性经济文化差异,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逐步向城市转移,经济条件差、师资需要大的农村地区的师资越来越医乏,农村教师队伍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at需解决。在目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由十经济因素以及一些历史性原因,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需缝合和弥补。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在师资建设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地方仍然需要改进。党和政府会着眼未来,立足当下,出台一些更加有利的措施保障教师的各方面的待遇,保障教师的生活,努力塑造一支适合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升教师的质量,从促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民族素质。
1. 2研究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全面培养提升孩子的素质,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如何出台政策保障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有力的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在目前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能够让学校静心沉浸十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知识的汲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关键在十如何为教师创造更加适合发展的环境,让教师能够静心钻研学术、阅读文献资料、研讨教学方法等,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能够醉心十教育,爱岗敬业,服务教育事业。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以本论文选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题,重点针对目前小学师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师资配置,寻求最佳的师资工作环境等,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参考意见,意义深远。
1. 3研究目的
针对目前师资现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如小学教师老龄化、学历低、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着重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营造舒心轻松的工作氛围等。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也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使教师能够德育为先,提升技能,全面锤炼自己。国家也要出台一些政策,保障教师的生活等,让教师能够衣食无忧、心情偷悦的投入到教学中去,激发其教学热情,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国家还应综合考虑、全面衡量,合理配置师资,越是经济条件差的地方越要出台政策支持,既能保障财力支持又要保障教师人员的充沛,通过教师的科学配置,实现国家教育事业的均衡化发展,进.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阅读,分析目前农村小学师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总结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用十指导解决农村小学师资中存在的问题,对论文进行最终的总结。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部分,理清峡山区小学教育现状。主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调阅分析及现状统计,理清峡山区小学的数量、布局等。目前峡山区下辖四个街道,277个行政村,23万人口,其中小学90处,教师915人,学生12000人,教学班450个。由十各个街道的行政区划不同,学校数量、师资状况也相应的有所差别,例如土家庄街办小学数量为16处、小学专任教师为305名,学生4000多名,师生比约为1:13。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总结出目前小学的教育现状。
第二部分,分析峡山区小学师资状况。通过对小学教师的人员数量、师生比例以及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技能等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小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并就其结果进行解析。主要工作包括:①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②确定调查问卷内容,如教师的师德表现、教学技能等;③编制调查问卷;④选择问卷对象进行问卷调查;⑤对部分小学教师进行访问、座谈,并及时整理访谈记录。使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师资,能够实现城乡学生都能得到一样的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拟通过对峡山区小学师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推导出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细致透彻的进行问题析,深入浅出的进行问题总结,从实现就农村小学师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性对策,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提供一己之见和有益参考。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14-16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小................16-19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19-23
4.1 农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存在.........19-20
4.2 教师的流失加剧了贫困地区...........20
4.3 大量的代课教师存在促进农...................20-21
4.4 欠发达地区教师待遇偏..............21
4.5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教...........................21-22
4.6 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22-23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23-27
......................................................................
第7章结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论文调研写作,对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感触颇多。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教师的待遇,无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教师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认同,社会归属感、职业自豪感逐步增强。
现在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大部分都能够竭尽全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二尺讲台,默默耕耘,播撒希一望的种子。但是在看到教师辛勤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土家庄街道小学教师队伍为例,在土家庄街道的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其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相对充裕,音体美老师配备齐全,在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其教师数量医乏,相关专业教师的缺少导致存在包班的现象,一个教师包着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显然是不合适的,对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平等亨受受教育的权利就无情的被打折扣了。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的教育只是冰山一角,通过峡山区教育水平的调研可以推导出目前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现状。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师资不平衡现象at需解决,唯一的良策就是调整教育的杠杆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倾斜,加大教育投入,既有财力支撑,又要有物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使孩子们平等的接受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最后希一望社会各界多方共同努力,携手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希一望农村的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