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低段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44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 1问题的提出

1. 1. 1现代社会传媒对小学低段儿童的影响
信息时代,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在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据央视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一一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问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问里,他们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2006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儿童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52. 4% o①媒介已经和儿童的成长密不可分,媒介的发展离不开儿童,而儿童的成长也离不开媒介。

1. 1. 2课程体系中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的比重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对学校课程中媒介素养知识的参与比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明确的规定,规定每个年龄阶段的学校课程都要有不低于一定时间的授课量,以及考评标准,并对评价的结果给予奖励和惩戒。美国的课程大体是属于分权管理的,各州的政府对当地的媒介课程渗入并不一样,以小学一年级为例,最高的课程内容比重达到了七分之一,而最低的也有十分之一。当地的教育当局不仅对师资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上岗,而且在教材内容及授课时间上给予了制度层面上的限定,这就使得媒介知识能够有量方面的保证,从而为师生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莫定了基础。
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尚是一个新课题,在小学阶段,家长和教师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小学生很难通过正规课程接受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课程内容就无法给予保证,况且减负增效的口号连年喊,在选拔制度依旧的情况下,课程内容的额外添加也非易事。在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新传媒是一块带坏孩子的“恶魔岛”,尤其是对电脑深恶痛绝;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对学校禁止学生入校携带手机的举措是双手赞成的,上课玩手机的孩子考试成绩定会落下,等等,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突兀的提出要增加媒介知识的提案,其受到的阻力也不会小,更别说再给予内容和时间上的保证,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课程开发真是件任重道远的责任。
在传统的认识中,媒介一直在从事着“收购”和“出售”讯息的中介活动,在讯息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介质的作用。然而,随着媒介力量的进一步显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开始发现媒介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中间桥梁的作用了,而是将经过媒介的讯息实施“媒介化”,媒介的传递开始得到重视。20世纪30年代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受到各国的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已经投入到了许多国家的议程。尤其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纳入到了课程培养体系中,采取了多种的课程实施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每个国家还根据本国不同的社会条件,将媒介课程的实施分为独立课程、融入式课程等途径进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去,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所占比重非常明显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存在的重要,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知识所占的比重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寻找,其在学生课程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1. 1. 3小学教师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意识和技能的现状
以广东省的媒介教育调查为例,60%的教师认为地方教育局没有提供相应的政策,69%的教师认为所在的学校没有提供整套针对媒介本身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学校政策,而65%的教师却认为所在的教研组或学科领域涉及了媒介素养教育,41%的教师认为会在自己任教的学科领域提供煤介教育的机会。①可见,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中还是比较肯定自己的参与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另一方面是也多少是因为教师传统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长久的处于被动地位,期待来自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导。小学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要能够借助这个过程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这个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媒介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媒介技术更方便的开展课题研究,将自己掌握的资料范围尽可能的扩大。论文网sblunwen.com是经典论文网站,提供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范文,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联系方式:QQ 1847080343,电话13795489978。例如,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很便捷的实现教师的课程在线观摩和学习,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及教师群体之间的信息和协作教研活动,更好的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传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生活和学习。如一些教师写的有关教学内容的博客,不再是以课堂上的教师身份而是以局外的身份去描述自己的教学经历,将教学的生活原生态的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教师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而且现在在一些小学里面有的教师已经开设了微博,同家长联络方便了起来,家长和教师之间通过互动更多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也更多的理解了对方的思想情况。然而,这些例子都是现在小学阶段出现的比较好的情况,现实中存在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1.1.4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可行性分析
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媒体素养教育如何渗透到课程里面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培养的重点在于儿童对媒体内容能够有所反应,能够区分媒体机构,其教育的重点在思想的启发,从而逐步培养儿童的媒介批判能力和独立思考媒介讯息的未来公民。台湾学者吴知贤教授认为,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社会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媒介产品又包含太多不同的媒介形式和产物,如何以一种井然有序的方式,有系统的进行教学,常成为教师最大的挑战。①

1. 2相关概念界定
“媒”在古代的时候指“做媒”,与其作词的文字我们大多认为是表流通或传播信息的载体。媒介出现于英语中19世纪末,"media”是“medium”的复述形式。麦克卢汉(M. McLuhan, 1964)的笔下,媒介及万物,万物皆媒介("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②媒介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人类肢体或器官功能的延伸。“媒体”与“媒介”在中文的用法上属于同义词,但在习惯上,偏向指称内容时,则称为媒体,如新闻内容、电视广告等都称为媒体;而对于指称物质、类型或中介质时则称为媒介,如电影是媒介的一种,媒介的形式包罗万象等。参阅国内的文献,媒体与媒介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分明,研究者大多是在文章中交叉使用“媒体”与“媒介”二词。吴东权在《中国传播媒介发源史》(1988)一书中,认为将“media',翻译成“媒介”不如“媒体”稳妥,“体”字含有身体、本体、形状等的实体感觉的意味,是“媒”之“体”,但是最终吴东权还是向“约定成俗”屈服了,仍采用“媒介”一词。③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来源于英文“media literacy",而literacy一词来源于literate,意思是指能写、读、或者具有知识与能力的人(able to read and write;knowledgeable orcapability)。台湾学者吴翠珍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可将媒介素养理解为透过接触到的媒体而进行学习并具备说、写、听、读或某种知识能力的状况与品质。然而,媒介素养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媒介素养,即媒介素养是无法独立于历史和情景存在的。媒介素养的范畴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扩充着,有原先的印刷品,到电影、广播、电视再到现在的网络和手机等,讯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媒介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着。媒介素养被研究者下了诸多不同的定义,也出现了不同的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有的是将媒介素养的着眼放在了媒介使用工具或技能方面,出现了电脑素养等,也有的把重点放在了媒介素养的内容上,如资讯素养等,媒介素养的至今也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等到大多数认可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体发展了起来,诸如此类非印刷媒体在社会上被广泛的运用,这种视觉语言架构对于人们吸收讯息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媒介素养因而受到教育界人士重视进入到了教育领域,媒介素养教育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科技进步非常的快,媒介技术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不是很大,但是利用媒介传达信息的质量和效率等都远远的落后于这些国家,且媒介素养的意识也较弱。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如卜卫等,对学校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调查和研究。综合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对小学低段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的重点和趋势,也可以看出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对自身的功能定位。媒介素养教育自进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以来,其几项核心的概念在各国的学校中都有体现,虽然价值取向不同,但内容差异并不是很大,纵观英美加澳等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些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要点大多是基于媒介内容的特性而设定的,本论文的媒介素养教育概念主要是指:

1. 3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策略的研究现状

1. 3. 1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的状况
对于课程的实施,国外的大部分研究都表明,媒介素养教育一开始就是带着草根运动的色彩,①政府政策予以支持,就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繁荣局面。在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国家规定课程体系中一门课程以前,最早期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自发起来创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后来加入了一些社会机构。②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是社会团体的作用,如基金会和慈善机构以及教会等都广泛的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民间基础。国外的研究几乎一致认可民间团体和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国外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几乎一致推崇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媒介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1.3.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界定的研究往往起步于英文“素养”(Literacy)的定义,通过追寻“素养”在英语中的原始意蕴来看待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所属,再结合英文中此概念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理解和研究,这也是国内研究所趋向一致的看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没有进入到独立的概念界定阶段,一方面是因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很多是来自于新闻传媒界,其对概念的界定也更多的是从媒介的角度的去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队伍的传媒学者甚至多过了教育学者,教育学界的研究还没有广泛的参与进来,没有讲媒介素养教育放到教学的层面去考察,从而也影响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实施进程。从1997年至今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例,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来自与传媒大学或单位,而发表的文章刊物也多是传媒界的期刊,数量远远的多于了教育类期刊的数量。而我国台湾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多来自于教育领域,例如有学者就用教育学的知识专门的对“媒体”与“媒介”的异同进行了区分①。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优秀人才的加入,但是也很需要本学科内部研究者的参与。值得肯定的是,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教育学界的关注,教育界也慢慢的意识到了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将迎来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兴起。

1. 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4. 1研究思路
本课题按照“理论探索一一提出假设一一案例分析”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概念作出界定,并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次,对相关理论和课程范式进行梳理,以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再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分析、归类,提出获取课程资源的相关策略。还有,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资源进行主题设置角度的分类处理,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展望和建议。

1.4.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对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检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科学研究方法。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因此,笔者主要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获取研究资料,进行归类处理,探寻其中的思想精华,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
(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与受访人员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受访人情况与想法的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透视小学低段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理解的现状,笔者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问题,预先设计了《小学低段教师对媒介课程理解的访谈提纲》(见附录一),共有10小题,针对教师媒介课程理解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访谈的对象主要为河南省G县和N县的两所乡村小学。笔者从2011年9月到10月,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河南省G县D小学进行了集中的实地研究,主要工作是熟悉学校环境,了解教师的日常生活,做实地的观察和记录,并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参与学校的会议、公开课,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此外,笔者还跟随导师到浙江省H市一所城市学校进行集中访谈以及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一线教师互动,获取教师对媒介课程的理解程度。在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中,笔者遵从自愿、保密、尊重隐私的原则,文中涉及到的学校、教师都已经过匿名处理,以D小学、Y教师等代替,在不影响本研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个别地方的语法及语义做了适当的修改。

2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32-39
2.1 媒介素养教........................................32-37
2.1.1 传播的效果.........................32-33
2.1.2 受众理论...............................33-36
2.1.3 教育学与心理..........................论36-37
2.2 媒介素养教育的主.........................37-39
2.2.1 防疫理念主导............................37
2.2.2 分析主义主导下.............................37-38
2.2.3 符号学理论指导..................................38-39
3 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资..............................39-64
3.1 小学低段师生获取媒介素..............................39-43
3.1.1 网络音像作为媒介素养教育...........................39-40
3.1.2 电视广播作为媒介素养.........................................40-41
3.1.3 报纸报刊、书籍作为媒介素.................................41-43
3.2 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课................................43-64
3.2.1 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课...................................43-46
3.2.2 编制有特色的小学低段媒介素....................................46-51
3.2.3 选择灵活的小学低段媒介素...............................51-56
3.2.4 实施合理的小学低段媒介素养...........................60-64
4 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64-80
................................................................................  

结语
首先是要扩大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本研究是只针对小学低段的课程进行设计的,未来的研究可扩大至各版本、各年级的教材研发,可试图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本研究所举例的对象是有限的,仍有许多的主题存在于学生中间,这些主题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研究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教材研发及教学方面的研究。
其次,研究方法要以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目前,我国针对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调查并不多,迫切的需要数据的搜集整理,让我们首先了解具体的教学情况,而另一方面,采取质性研究方式做全面性的分析也是必要的,量化研究的大多把数据是类似的,区分度并不高,而这些数据的获得是从问卷中的问题中得到的,而就某一问题更深入的分许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很欠缺。
最后,进一步建立影音等网络资源,对国内外相关资源做分析及整合。网络资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和掌握,建立区域性质的网站不仅可以帮助学区内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引导儿童健康的上网。国内相关书籍及影音资源,包括建构的资源网站大多只限于文字资源,尚无法克服版权问题及网站架构等技术上的问题,未来研究可朝着影音资源网站建构的方向研究,解决教师资源获取的问题,并在网站上加入使用者的回馈记录及意见反馈,朝完整建构资源网的方向研究。未来相关出版必定持续增加,未来研究可针对新出版的书籍做分析探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