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3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文中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内容,而且该标准也成了指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另外我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相互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标准》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创新,充分表明了我国教育向“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实施中却是困难重重,除却“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阻碍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情感成果的评价难以量化。
2004年,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了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初审,这四个版本分别是由陈其、姬秉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教科书,由朱汉国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民版”,由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岳麓书社出版的“岳麓板’,,由王亚民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大象版”。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是,如何充分使用好这些版本,从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论文正是希望通过对被全国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人教版必修教科书的研究,能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和内容,为今后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供可以借签的策略与方法。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的最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关于教科书的研究
自从国家实行一标多本以来,有关历史教科书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相当多,笔者将所论问题区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别,现将其研究成果简单介绍如下:
(1)教科书编撰理论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关于教科书编撰理论的研究还主要是一些学者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体例结构等的研究,以及教科书的编撰者从编写思路、方法和特点等方面所作的介绍。代表性的论文有:
黄牧航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历史教材应该包含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三个层次的逻辑。
朱煌的《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一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在文中朱煌指出,高中历史教科书不仅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规范,还应该注意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性,他认为,只有注意了教材的衔接性才能“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帮助学生从已知出发去认识未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思超、何成刚的《努力提高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读后的一点感想》,在文中指出目前四个版本的教科书的编写所蕴含的教育理念都比较先进,但其中所渗透的史学理念却相当落后,他们还通过举例分析了目前所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所存在的缺陷:一是历史叙事与客观史实不符的;二是没有及时汲取史学研究成果。
另外,四川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赵治宇在其硕士论文《简论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探讨了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目标、编写策略、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以及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模式。 (2)关于教科书内容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研究
关于教科书内容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教科书整体内容的研究与教科书专题内容的研究2个方面,比如陆万松的硕士论文《2003版全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研究》④,在文章中作者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做了概括研究,对新版本教科书的优点给予了肯定,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建议。
何成刚、马千里的《不可漠视的比较与思考一以海峡两岸历史教育中的“抗战史”内容为例》则偏重于教课书专题内容的研究。
关于教科书辅助系统研究比较多,有的论文用对辅助系统的研究只占一小部分,而有的则专门对教科书的辅助系统进行研究,比如,钟杰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研究》①,在文章中作者比较详细的对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进行了研究;而付丽枫的硕士论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研究一以人教2003年版和人教实验版为研究中心》更是细化到只对辅助系统中的图片来进行研究。
关于历史教科书内容研究的文章很多,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论文的研究也属于此类,不同的是,本文研究的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据笔者调查,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历史教科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的文章。
(3)关于教科书比较评价的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研究成果也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旧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比如,詹青的《新、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与探索》一文通过对新旧历史教材内容、形式等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框架结构、内容编排、作业处理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不同特点,肯定了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及历史的借鉴功能。
二是中外教科书比较研究。比如,周仕德《中美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建构的比较及反思—美国ML版与人教版的“启蒙运动”为例》一文从叙事学和教学论的角度对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共同编撰的《启蒙运动》一节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教科书内容建构要关注新课程理论的渗透;教科书内容建构取向要从讲授式转变为发现式;教科书内容建构要围绕历史核心知识概念进行。还有李稚勇的《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章燕红的《香港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都属于此类的研究。
2.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
以笔者搜集的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对中学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笔者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归结为了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方面的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内涵的研究主要就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章主要有:
朱汉国、王斯德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在文章中朱、王两位老师认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包含了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应该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②,一书中指出:态度是个人对有关事物的信念,包含了个人对该事物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
(2)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操作的研究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操作的研究成果很多,有的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陈述、制定和实施进行研究,有的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策略,其中比较典型的著作有:
李稚勇在其著述《社会科教育概论》指出了进行价值观教育,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观的取向问题;二是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整合问题。
李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③,首次提出了历史教材对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认为历史教材博大精深,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外交等多方面内容,它能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李渭还主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中每篇课文的特点,分别设计各自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16-19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6
二、培养正确的历史情感.............................. 16-19
1. 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16-17
2. 贯彻落实《历史课程标准.............................. 17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递...................................... 17-19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9-32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9-20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19-20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 20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情..................................20-32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20-23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23-24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内.................................... 24-26
4.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 26-32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历史情感态度.......................... 32-42
.................................................................
结论
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有一下几个特点:
1.三大类整体上差异十分明显,其中情感类占48%,态度类占26.8%,价值观类占25.2%,这些数据说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依然停留在情感的教育的层面上,而且,在三个子类情感中,爱国情感又以20.8%的比例高居榜首,说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在情感目标领域的突破不大。
2.态度和文明史观的内容很少,分别占总数的5.9%和3.7%,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态度和文明史观意识,需要加强。
3. 合作态度内容在历史1中所占比例较大。合作态度虽然在态度类因素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是它在历史1中却占合作态度总数的87.23%,是最高的,而历史2的合作态度内容8.51%,历史3的合作态度内容仅占4.26%。这是由历史教科书的体例所决定的,历史1主要讲述的是政治史,其中多涉及民族交流、国际交往与合作,所以合作态度教育内容比重在三册中最大也是比较合理的。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策略的研究,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历史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影响制约和渗透的有机整体,各有其重要性,不能有所偏重,一般而言,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策略都是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手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最终目的的。
由于对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详细划分的研究比较少,笔者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只是一次初步不成熟的探索,可能有诸多的疏漏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专家给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