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素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人就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中的礼貌行为。《史记》中记载“不学礼,无以立”①,说的是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礼貌行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不仅有损个人形象,也影响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形象。
其次,幼儿期是人的行为塑造和品质培养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礼貌行为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目标的第一条“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②,其意是幼儿在与人交往中要使用礼貌言语进行交谈;社会目标的第二条“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②,其实质也是培养幼儿在交往中的礼貌行为,使其更好地适应、参与社会生活。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这样的家庭环境不自觉地助长了幼儿的“自我中心”情绪,大部分独生子女身上都有任性、自私等不良品质,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有限。
1.1.2作者研究的缘由
研究者在柬埔寨任教期间,每天都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孩子,他们每个人见到老师都会亲切地送上问候。小孩表现的更为热情,远远地看到老师,不仅会大声地说“老师好!”,还会跑到老师面前,用眼睛望着老师,直到老师回应他刁‘肯罢休。有一次在课堂上,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幕: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写下自己的名字,当教师递给他水笔的时候,只见他双脚并拢站好,腰微微弯曲,伸出双手来接,嘴上说着“谢谢”;等他写好了自己的名字,又像前面那样恭敬地把水笔还给老师。这与国内孩子的行为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弄清楚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及其原因,研究者对中柬3-6岁幼儿交往中礼貌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对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有所启示。
1.1.3相关概念的界定
(1)礼貌
“礼貌”一词在我国最早的解释出现于《说文解字》:“礼,履也。”“履”本意是指鞋子,后来引申为走路,也就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学问。东汉经学家赵歧也对“礼貌”作了解释:“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①。意思是说,礼貌是对人恭敬和顺的表现。《现代汉语词典》对礼貌解释为“言语动作谦虚恭敬地表现”。现代学者也对“礼貌”作了很多种解释,周裕新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将“礼貌”理解为,“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一种文明行为,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②。王德编从社会道德的角度出发,把“礼貌”界定为“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③。
综上所述,“礼貌”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礼貌”与“礼仪’,“规范”相混淆:“礼仪”是指礼节和仪式,“规范”指的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出自《辞海》)。
(2)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行为是人类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内外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反应。一般而言影响行为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身体状况、知识范围、智力水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条件、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行为的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按照刺激的来源划分,行为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外显行为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人的言谈举_止等;而内在行为则是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意识、思维等。按照人的基本属性可以将人类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本能行为,它由人的生物属性决定,包括摄食、睡眠、性、攻击和自我防御、学习模仿等行为;另一种是社会行为,它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人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模仿、受教育、与他人交往的过程,逐步理解到必须使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社会的承认,符合社会要求,具有社会价值。
(3)幼儿礼貌行为
通过以上对“礼貌”和“行为”概念的综述,可以将幼儿礼貌行为的概念概括为:幼儿在社会、幼儿园和家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友好、尊重等亲社会性行为。而本研究侧重于幼儿在交往中的礼貌行为,即幼儿在与同伴、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友好、尊重等亲社会性行为,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礼貌言语、礼貌举止、恰当的待人接物方式等,其核心是对他人的真诚和尊重,实质是幼儿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1.2文献综述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礼貌行为的研究。周朝有人制定了许多人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尚书》,其中详细记载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礼仪规范;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推崇“以礼治国”。当代学者们也对礼貌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对所掌握的关于礼貌现象的研究资料分析,笔者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不同年龄儿童的礼貌行为研究
何小芬对小班幼儿(3-4岁)礼貌交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礼貌交往的动机、具体的培养方法等。邵渭溟等人对4-6岁幼儿礼貌行为表现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礼貌行为表现存在着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礼貌行为由不经常向着经常的习惯发展;且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优于在家庭的表现,因而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要求家园教育一致。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的认识幼儿的礼貌行为、把握幼儿礼貌行为的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2.2不同文化中的礼貌行为研究
一些学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行为进行了研究。巢卫平等人研究了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礼貌行为,她发现:美国人崇尚自由平等思想,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睦,虽然话语中没有敬词的使用,但是诸如“对不起”、“打扰了”、“非常抱歉”等礼貌用语的使用非常频繁且自然。英国的绅士教育闻名于世,他们注重“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教育。日本人把礼貌行为当作一种日常行为习惯,幼儿从小就开始学习说“您好,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之类的话语,在学校中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等课程,将礼貌教育课程化。韩国人也把礼貌教育纳入课程规划之中,并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非常重视礼貌教育,强调要建设“富而有礼”的国家,并把礼貌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肖芳也对韩国人的礼貌行为进行了研究,她具体描述了人们的礼貌行为表现:在幼儿园里,只要遇见教师或家长(无论认识与否),教师都会主动上前问好,幼儿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向教师或家长问好;在家里,幼儿也十分尊重长辈,当他们收到礼物时,都会用双手接过礼物并鞠躬道谢;同时父母也非常重视孩子的礼貌教育,从孩子开口说话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了礼貌教育。
1..2.3礼貌行为培养方法研究
许多学者对如何培养礼貌行为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李春花强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者的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幼儿同伴群体的榜样作用,幼儿园环境的影响,还有家园共育等培养策略。王丽雅指出,要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开展示范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渗透等具体实施方法。易冰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在幼儿园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礼貌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幼儿进行礼貌行为养成教育的对策。郭雨欣采用多种方法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指出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不仅存在年龄差异,也存在性别差异;还发现幼儿在文明礼貌行为方面缺乏体态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如注重情感教育,利用生动直观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案。
1.2.4礼貌道德评价研究
凌娟芸等人通过对180名幼儿进行测试后,得出3- 5岁幼儿对礼貌道德评价的 发展水平和特点:(1)在评价的正确性方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其评价的正确性也小同;(2)在评价的独立性方面,3-4 岁幼儿无太大差异,5岁幼儿评价的独立性显著提高;年龄越小,评价的独立性越 差,越容易受外界干扰;(3)幼儿评价的理解水平和认识能力一样,也存在一般 特征和个别差异。这些结论为我们有目的、有系统的培养幼儿文明礼貌道德行为 评价能力提供了依据。
2. 研究设.........................................22-26
2.1 研究目标..................................22
2.2 研究对象........................22
2.3 研究方法.......................22-24
2.4 研究工具......................................24
2.4.1 调查问卷.........................24
2.4.2 观察记录............................24
2.5 信度与效度......................24-25
2.5.1 信度............................24
2.5.2 调查工具................24-25
2.6 研究进度...........................25-26
3. 结果与分析...............................26-43
3.1 中柬幼儿交往中礼..............................26-36
3.1.1 中柬幼儿交往中礼...........................26-30
3.1.2 中柬城市幼儿交.........................30-31
3.1.3 中柬乡镇幼儿交往.........................31-33
3.1.4 两国国内城乡幼儿...........................33-36
3.2 中柬幼儿交往中礼貌...........................36-43
3.2.1 中柬学前教育....................................36-37
3.2.2 中柬幼儿礼貌.............................39-40
3.2.4 礼貌行为各部分内............................40-43
4 结论与建议43-46
.........................................................
结语
礼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礼貌行为能够显示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质。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成功的社会交往要求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因而交往中礼貌行为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培养幼儿交往中的礼貌行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期是幼儿塑造良好行为和品质的关键期,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一时机,积极培养幼儿交往中的礼貌行为,使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社会交往的技能。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领域,不是一篇硕士论文就能够涵盖的。本文只对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幼儿的礼貌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未能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进行调查,而且笔者在两国各选取一个城市、一个乡镇进行调查,使得样本的抽取范围具有局限性;又因受到地区和家长文化水平差异的影响,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笔者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的同时,又采取了访谈法和观察法,以尽量保证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笔者理论水平有限、知识面相对狭窄,致使本论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关于幼儿礼貌行为概念和内容的提出不够准确、全面,结论和教育建议部分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者将对幼儿交往中的礼貌行为作进一步的研究,也期待更多的同仁能够对此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和柬埔寨幼儿交往中礼貌行为的对比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礼貌行为,对比研究,教育建议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