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优化之会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9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的研究,为案例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完善提供了一条具有可行性的路线,对其他同类型水利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事业单位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教、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除了一些为营利性单位,大多数和外国的非营利组织类似,由政府拨款,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据统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总数接近一百三十万,而职工超过四千万,其中包括三千多万在职员工,不到一千万的其他人员。庞大的事业单位系统在中国科教、文卫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体制固化、工作效率低下、职工服务意识差,内部经济问题丛生、固定资产大量流失,直接侵害公众切身利益,削弱公共服务功能,破坏社会风气、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加剧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得不到有效保障,使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过度敏感,极端事件容易触发,增加整个社会的危险因素。
2012 年末,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开启了我国建设规范统一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大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条例(试行)》的实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注重完善制度、划定权责、删简流程、把握重点、强化监督,提升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督促财务管理的合规化、科学化与信息化。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发展缓慢,仍处于起始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为案例对象,分析了其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并有针对地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
文献研究。主要通过学校图书馆提供的网上文献库查询获取论文写作有关内部控制的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国家部委制定的内部控制规章办法等,经过仔细阅读、分析,梳理清楚整个内部控制发展脉络,为论文的撰写夯实坚固的理论基础。
案例研究。以笔者曾经工作的单位为例,有目标、有步骤、有系统地收集关于案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真实状况的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对比、归纳、总结,从而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完整的优化方案。

1.2.2 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 4 章。

第 1 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意义,明确了《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些内容。同时,梳理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最后,说明了采用的研究方法,来开展相关案例单位的研究。

第 2 章,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现状。主要包括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单位情况的简介、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并评价内部控制现状。
第 3 章,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成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层面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问题,并从四个角度分析了问题成因。
第 4 章,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体制优化建议及保障措施。针对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从两个层面分别提出几点优化建议,最后提出相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措施。
结论,总结前文中内部控制的现状、发现的问题以及优化建议及保障措施,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 2 章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现状

2.1 单位简介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于2009年4月在盐河市市区闸站管理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经盐河市编办(盐市编办[2014]303 号文)批复为相当副处级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市水利局管理。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目前共管理榆农河闸站、新厂河闸站、大铭河东支闸站、小渭河闸站、人民河东闸站、新坡中心河泵站、顺阳路泵站、榆农河防洪闸、新坡中心河闸等 11 座城市防洪工程,总设计抽排流量 204.9m3/s,总装机容量 8662KW,11 座工程分处第Ⅲ、Ⅳ防洪区内,主要承担市大市区共 254.76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的防洪、排涝、排污、活水等职责,担负着市区防洪部分骨干工程的运行管理任务。
........................

2.2 内部控制现状
2.2.1 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内设机构 8 个(相当副科级),分别为:办公室、财务科、工程管理科、工程运行一科、工程运行二科、工程运行三科、工程运行四科、工程运行五科。按照工作性质分为管理部门(处机关)和业务部门(运行部门)。处机关主要全处党政、行政日常管理、工程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运行部门主要负责完成上级部门的指令任务及对所属闸(泵)站日常管理。盐城市城市排涝管理处组织架构如图 2.1 所示:
办公室的具体职能:制定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督查考核;负责文秘、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负责党的建设、行政管理、组织人事、综合治理、业务培训、党团活动等工作;承担会议组织、公文收发、文件打印、接待联络等工作;负责信息公开、社会保障、职称申报、环境卫生、办公用品采购、车辆养护等工作。

............................
第 3 章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6

3.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6
3.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7
3.3 内部控制问题成因 ................................. 20
第 4 章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优化建议及保障措施 .... 23
4.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 23
4.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 28

第 4 章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内部控制优化建议及保障措施

4.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4.1.1 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可以成立风险测评小组,承担推进单位建立内控制度的任务。风险测评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科室,起到协调配合、顺利开展工作的作用。不同科室的员工还可以相互监督,保证内控制度建立的质量。风险测评小组首先开展风险测评工作,根据风险测评结果制定风险控制预案,制定风险清单、掌控工作进度。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的风险评估小组由各科室负责人、技术骨干人员与外聘专家所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应积极开展活动,起到小组应有的作用。
4.1.2 强化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1)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建设。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中,可以吸收大量外部专家和内部科室技术骨干参与相关会议,并鼓励其积极讨论、大胆献计,这样,当领导层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进行决策时,他们可以提出许多不同观点、意见,结合这些,多角度考量,想必可以提出更加完美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方案。
(2)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制度建设。单位要优化职工培训的管理,积极推动单位培训制度建设,尤其注重树立可以提升职工内控专业素养的培训。坚持常态化培训制度,年初制定单位全年培训计划,划定选题范围,由各个科室申报选题名称、讲授人、日期等有关事项,再由办公室统一协调各个科室的工作安排。每月轮流由各个科室推荐的职工讲授关于内控制度的内容。支持财务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也应该通过发文鼓励财务人员积极考取跟财务有关证书,比如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丰富知识层次,更快适应每年都在变化的财会政策,联系工作中的问题,有效解决。风险测评小组负责风险管控,应该定期将更新的风险知识、防范手段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讲授,单位也可外聘专家开办讲座。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可以定期邀请有关省内知名专家到处机关开办讲座,提高培训档次。单位也可以印发有关内部控制的小册子,使职工更方便更直接更高频次接触内部控制的知识。单位应积极组织相关知识竞赛,设置奖项奖品,吸引职工参加,也可通过建立手机公众号、每天发送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通过打卡签到的方式提高职工的参与性。通过多种途径形式开展内部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更新职工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特别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为内控制度的建立提出适合单位的建议。
...........................

结论
本文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有关规定,结合盐河市城市排涝管理处的现实情况,同时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评分表找出案例单位内部控制中的漏洞,揭示存在这些漏洞的原因,再围绕漏洞提出弥补建议。案例单位是当下我国数以万计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一个缩影,通过其可以窥探目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案例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内部外部成因,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适用于解决案例单位所面临问题精准有效的方案,借此希冀对同类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提供参考,启发思路。

案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因无人领导,导致内部控制建立缓慢、不成体系,在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长期存在一些漏洞,得不到弥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单位管理层应紧跟时代,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知识,发现内部控制不止企业需要,对事业单位同样重要,从而尽早查找、填补漏洞。这些漏洞包括财务人员短缺、一人身兼多岗,未设置内部审计监察部门,预算编制仓促、预算决算脱节、缺少事后绩效评价,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职工管理松散,没有建立完善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部分故障、毁损的设备不能及时被发现,造成年终清查时账实不符、帐帐不符等,给清查人员带来障碍。这些内部控制漏洞的存在,为日后暴露出的私设“小金库”、租赁空余房屋仓库牟利等问题埋下了隐患。通过分解梳理这些漏洞,找出漏洞背后的成因。成因主要集中在趋利避害的本能、松散的内部工作环境外部监管环境、自私自利轻视公共财物的思想、缺乏激励的薪酬福利等。这些问题及成因,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同类型事业单位领导结合所在单位实际进行反思。最后,立足案例单位实际,有针对的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增加财务人员数量、增设审计部门,创新性地打破内外限制,提出市局所属事业单位整体财务人员进行轮岗、市局选派纪检监察人员进驻下属单位等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