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从现阶段经侦民警的实际需求出发,以N市编制内的经侦民警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个体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对经侦民警激励进行实地调查访谈研究,搜集汇总不同个体经侦民警关于激励的想法和建议,从经侦工作的职业特性出发,着重通过研究经侦民警的激励现状提出合理并且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对真正激发经侦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侦民警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公安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经侦民瞥激励相关理论概述
一、激励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笔者认为,根据上述相关定义可知,激励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激发潜力;二是潜力能够保持;三是潜力能够继续延伸。换句话说,也就是激励要解决的是激发主体的何种潜力、用何种工具激励和如何可持续化的激励的问题。管理与激励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激励的核心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而管理则是要科学合理配置人员并发挥其积极性。也就是说,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促使激励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的工作更加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励作为现代组织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对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员工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激励被广泛应用于在企事业单位管理、行政组织管理、政府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
(二)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泰勒时代开始,西方的诸多管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教授学者就已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激励是什么、到底该激励谁、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激励等各种激励问题,并形成了多种激励理论。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马斯洛自低向高划分了五种需要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并提出了“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这一观点。在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是指满意因素和不满因素。满意因素大多与工作任务本身密切关系,可激发人们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不满意因素则大多与工作环境条件息息相关,可以预防出现不满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意感。在成就需要理论中,学者主要分析了同一条件中不同类型的需要对行为方式的影响,从需要性质的不同提示其对人的不同激励方向,在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基础上,揭示了教育对于需要培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二、经侦民瞥激励概述
(―)经侦民瞥工作的现状
1.经侦工作的主要范围
经侦民警,顾名思义,主要是负责经济案件的侦查工作。在我国现行刑法及其修正案中,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所管辖的案件罪名为88种,大多分布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主要工作范围是对金融犯罪、经济诈骗、涉众型经济案件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从而保护国家和公民的财产安全。
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潮流,1999年,国家开始着手组建专业打击经济犯罪的公安队伍,标志着我国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开始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建设。至此,经侦部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新跨越。随后召开的两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会议逐步确定了经侦部门“打击、服务、参谋”的三大职能,提出了积极构建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防控和协作机制以及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辩证执法观,建立现代经侦队伍管理模式,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能力素质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时代新变化的经侦队伍。
从20世纪90年代建立之初到如今,仅仅不足30年的发展历程,全国约百万余名经侦民警面对经济犯罪急剧向智能化、复合化、网络化、涉众化发展的趋势,克服自身队伍及外界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成为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经侦队伍的质量和经侦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经侦工作的效能。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滋生和诱发经济犯罪的因素非常活跃,涉众型经济犯罪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互联网金融犯罪等网络经济犯罪势头依然强劲,且手段隐蔽多变,经济犯罪大要案件频发。同时,经侦队伍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拓展,除打防经济犯罪外,反腐、反恐、维稳等工作都要求经侦部门深度参与,而反观当前的经侦队伍,警力少、平均年龄大、工作要求高、经侦民警待遇普遍较低。这对经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侦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
第二章经侦民警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经侦民聱激励方式不妥
目前大多数经侦部门在队伍内部管理和民警激励中不能有效将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因此无法达到不同激励方式间相辅相成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激励方式单一,过度使用物质激励
物质奖励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通过采取有力度的物质奖励,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提高经侦民警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差别化的物质奖励,给成绩突出的同志更高的物质奖励,可以鼓励经侦民警为经侦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在实际操作中,过度使用物质激励,把薪酬激励作为民警激励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对工作落后者扣发岗位津贴或奖金。这看似体现了民警干好干坏不一样,其实它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部分民警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形成为钱办事的观念,把所有调动经侦民警积极性的激励放在物质刺激上,忽视了经侦工作乃至公安工作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非但不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相反会挫伤民警的积极性。如N市A区公安局经侦部门承诺每季度公诉10名经侦犯罪嫌疑人即可奖励5万元,而B区公安局经侦部门为了全面赶超A区公安局的经侦绩效,承诺在完成每季度公诉10名经侦犯罪嫌疑人基本任务奖励5万元的基础上每多完成一个即可奖励1万元,若没完成基本任务则要倒扣1万元。最终不仅演变成为各区公安局财力的比拼,而且倒扣的金额反而给经侦民警增添了更多的压力。
另一方面,虽然物质激励的可操作性强,且效果明显,但经侦民警个体追求的并不相同,有的民警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对一部分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达不到激励效果。忽视经侦民警在精神层面、被认可程度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追求,往往无法真正调动起经侦民警的积极性.正如N市公安局C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K警官所说“我认为我付出的劳动远远高于获得的物质奖励。我不如不要那个物质奖励,多忙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也不至于很辛苦。”因此,过分强调物质激励或者说过分依赖物质激励,并不是长远可持续的激励方式。
......................
二、经侦民蝥激励效果不理想
面对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的目标任务,经侦民警队伍激励存在着激励角度不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归属感不强
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事物价值大小的标准,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人们认为某事物有价值才会去做,认为事物没有价值便没有行为的动力。
受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影响,且经侦民警接触的案件金额上亿的数不胜数,接触的涉案人员也多为企业公司的老板、法人,加上警察的职业责任、职业风险,经侦民警的付出与实际待遇、所得的不平衡,且经侦民警激励中长期缺少价值激励,导致少数经侦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缺乏对经侦工作的职业认同和归属感,缺少做好经侦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心思不在工作上,更不能做到把职业当作事业去追求、去奋斗。
(二)岗位认同感较差
一方面,在日常的经侦工作中,经侦条线各单位的管理者在面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时往往只是片面地强调指标,然后按部就班地要求被管理者去完成,中间缺乏与被管理者的必要沟通,这样做会导致被管理者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刚从警院毕业的新警,他们接受的文化中有太多的民主思想,他们更需要管理者与他们商讨,而不是强行下达指标,否则便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产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作为管理者本身会承担多余的决策压力,往往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一手操办,而作为被管理者自始至终都处于服从状态,创新意识无从培养,好的建议也无法得到采用,渐渐地会无法认同组织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外在激励再怎么充分,激励效果都是有限的。
......................
第三章经侦民警激励存在问題的原因分析...........25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经侦民警管理面临困境...............25
(一)社会转型引发经侦民警管理问题...........25
(二)转型期相关改革举措无法有效落实............25
第四章完善经侦民警激励的对策与建议...............25
一、注重激励实效,平衡使用多种撖励方式...............25
(一)完善物质奖励为经侦民警做好生活保障................25
(二)完善内部维权制度为经侦民警解决后顾之忧...............25
第四章完善经侦民瞢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激励实效,平衡使用多种激励方式
(―)完善物质奖励为经侦民警做好生活保障
........................
结束语
现实中,在N市已经有不少分县局开始行动起来,对经侦民警的激励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诸如:积极协调市委有关部门増加非领导职务职数,通过对经侦条线提档升格增加领导职务职数;通过开展慰问、组织功模民警学习考察等方式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达到了凝聚警心、汇聚力量、激活战斗力的目标效果;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增强民警荣誉感和进取精神等等。但仍然存在多种问题。经侦民警激励方式重奖励、轻惩罚,重物质,轻精神;激励形式单一,未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现行激励措施不能与经侦实时需求相适应;对经侦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等。
从经侦民警激励现状出发,其激励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激励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激励的各种要素,针对不同要素实施相应的激励方式,并把这些激励方式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使经侦民警激励发挥出最佳的激励效果。一是以内在激励为根本,通过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典型激励,主要解决经侦民警职业规划问题;二是以深化改革为手段,通过深化警务勤务机制改革、深化经侦民警教育训练改革、深化经侦民警认知度改革,主要解决经侦民警组织管理问题;三是以加强保障为目标,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关爱、晋升制度,主要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经侦民警的工作效率,真正激发起经侦民警的积极性,以适应公安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让每一名经侦民警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人生的理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