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 1研究背景
当代企业经济活动打破了自然环境的天然状态,加剧了生态危机,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消极影响。
企业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煤灰、尘埃象云一样悬浮在几乎每个城市上空,还有通过精密仪器才能观测到的由微生物汇成的大片云层,这些多数是企业造成的。据1995
年7月份的联合国调查报告报道,墨西哥城每天排放的污染物达14000吨,平均每人每年要承受约290公斤。除汽车尾气外,墨西哥城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热力发电厂、石
油化工厂、造纸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在通过大气污染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享受清新空气的权利。
企业排放物致使水质下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量急剧增加。仅就洗涤行业的洗衣粉来分析,有10%-15%的洗衣粉含有三聚磷酸钠。这种化学物质随污
水排放到地面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洗衣粉的年产量在200万吨左右。如果按平均巧%含磷计算,
每年会有7万多吨磷排放到水中,而1克磷可使藻类生长100克。由于藻类的大量策殖,造成海水的水生植物急增,许多沿海地区出现赤潮。大量繁殖的藻类中,有一种
蓝藻会产生毒素,饮用这种水的人致癌率极高。无论是水质变灯,还是赤潮的发生,企业生产的含磷洗衣粉是罪魁之一。
企业排放物对臭氧层的破坏:由于企业排放的氮氧化物、氯氟烃气体消耗臭氧,而这些人造化学物质至今依然被企业广泛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这些物质释
放进入大气后,在阳光、温度等因素作用下,促发一系列化学反应,使臭氧含量下降,不仅增加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患者,更为严重的是,它一旦夺去土壤、微生物、海
洋上层藻类的生命,生态链中关键的一环将会中断,从而危及整个地球的生命体系。这种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分离。
企业超标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数企业、厂矿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达百亿吨,使全球气温升高。在过去的100年里,气候最暖的6年都在80
年代,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预计在未来的100年里,海平面还将上升1米。许多沿海、低洼地将被淹没,不少岛屿、湖泊等自然景观也有消失的危险。气温上升会改
变土壤温度,使干旱、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热带海洋温度上升则为咫风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从而使季节性袭击世界各地的咫风力量增加SO%,这种
给他人生存带来自然灾害的行为更是不道德的。
企业污染物加剧了酸雨现象: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绝大部分是由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在使土壤中的钙、镁、钾等营养成份流失的同时,使有
毒金属铝、铜、福流动,使树木枯死。酸雨还会腐蚀企业设备、材料,加速金属、石料、涂料的风化过程。
企业对自然资料的掠夺性开采正在引起地质结构变化,己经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强大地质力量:80年代的全球移动岩石量为20000立方公里,并且开采地矿以每年
5%的增长率递增。1980年,陆地交通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 2000年达到15%;21世纪初的全球工程建筑面积接近陆地面积的20%。欧洲的金属矿己在1500米以下
开采,南非、印度在3500米以下开采金矿,科拉半岛的1.2万米的深孔谁也无力挽回。无止境的开采地矿使地球出现空洞,地下工厂的蔓延终有一天使地球成为一个空心
球,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则增加了地壳的负荷。挖掘地矿不仅加快了地质化学元素向大气的挥发过程,而且还会形成新的地质元素。打乱了地球的自然进化。据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是由企业、厂矿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结构的破坏造成的。企业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全球居民的生存空间,而且也缩小了子孙后代的活动
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1985到2000年的15年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7%。但是,高增长的代价是
巨大的,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
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一些企业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大量从自然界掠取资源,消耗性地进行生产,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环境生态
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痛苦指数”越来越高,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目直接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大的危害。因企业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
件,近年来也时有发生。①生态与资源问题被列为“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十大风险”中的第五位。②严峻的现实告诫我们:如果我国企业仍按照以
高消耗、高污染及一系列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继续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无以为继。如何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促使它们树立企业生态伦
理,改变企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要求我们立足于国情,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参考文献
[1l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营销管理(第十二版)fM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冀生.战略管理(第二版)f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f}}.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fM7.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刘满凤.国外市场营销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文荟,2004 (3)
[7])郭媛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系营销绩效评价研究〔J7.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9)
[g]郭媛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关系营销理论的新发展「J7.商场现代化tool (7>
[9]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10]高前善.生态效率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7.经济论坛2006 (7)
[11]陈俊宇,樊超然,段志善.生态指标99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7.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
[ 12]冯雷.试论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J]. 2006(4)
[13]龚天平,窦有菊.西方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7 (6)
[14」王丰年,霍桂芬.论企业生态伦理「J] . 2005 (8)
[15]章慧.论企业生态伦理责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 (10)
[16]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
[17]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著,2002,《企业、政府与社会》,张志强等泽,华夏出版社
[18〕米尔顿·弗里德曼著,1991,《弗里德曼文苯》,高榕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郭红玲.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联性研究综述.生态经济
[20]熊红艳.道家的生态伦理文化探析.生态文化,2007. 2
[21]工庆斌.产品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 5
[22]何品.企业环境经营与企业竞争优势[J].河南社会科学,2005,(3):119-120
[23]戴海青.海德格尔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张丽霞,李昭亮.解读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思想.法制与社会,200 7. 7
[25]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
[26]陈炳富,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Vtl.天津:南开人学出版社,2000
[2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Lh}7.北京:都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
摘要 5-6
ABSTRACT 6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研究背景 8-10
1.2 问题的提出 10-11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1-12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1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4-27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1
2.1.1 生态伦理相关理论 14-17
2.1.2 营销绩效相关理论 17-21
2.2 生态伦理与营销绩效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21-27
2.2.1 企业生态伦理阻碍营销绩效的提升 22-23
2.2.2 企业生态伦理促进营销绩效的提升 23-24
2.2.3 企业生态伦理与营销绩效的关系复杂多变 24-25
2.2.4 国内的研究现状 25-27
第三章 企业生态伦理和营销绩效相关性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7-39
3.1 企业生态伦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27-32
3.1.1 企业生态伦理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27-28
3.1.2 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8-30
3.1.3 企业生态伦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30-32
3.2 企业营销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7
3.2.1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3-34
3.2.2 营销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34-37
3.3 企业生态伦理和营销绩效相关性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37-39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相关性分析 39-58
4.1 研究假设 39
4.2 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 39
4.3 研究方法 39-40
4.4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40-53
4.4.1 相关SPSS分析工具 40-42
4.4.2 企业生态伦理变量的信度分析 42-43
4.4.3 营销绩效的信度分析 43
4.4.4 企业生态伦理的因子分析 43-47
4.4.5 企业营销绩效的因子分析 47-52
4.4.6 业生态伦理与营销绩效的回归分析 52-53
4.5 回归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53-58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8-61
5.1 研究结论 58
5.2 处理营销绩效与生态伦理的建议 58-61
参考文献 61-64
致谢 64-65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企业营销绩效与生态伦理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生态伦理,企业营销,绩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人力资源文章